第446章 人都死了

第446章 人都死了

在黑田繼高也出言表示出和談的想法後,稻生正武已經無話可說。

他這個大目付存在的意義,就是監視外樣大名,而西南諸藩就是他的重點監視對象。

之前這些大名們,擔心被佔領領地、重蹈土佐藩那樣的命運,因而聯合一致,是真心想要與大順決戰的。

而現在發現完全沒有戰勝的可能後,也同樣是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決定放棄島津藩,請求幕府和談。

黑田繼高最後嘆了口氣道:“只要唐人不佔寸土,可當量日本之物力,結唐人之歡心。只要不佔據土地,唐人既能造艦、鑄用火器,難道我們就不可以嗎?”

“現在暫時受辱,纔有機會在將來贏回。反之若是繼續打下去,唐人佔據了土地,善待蠱惑百姓一揆,我們便要亡國滅種。”

稻生正武其實心裡也清楚,黑田繼高的話,不能算錯。連他都選擇站在了諸藩這一邊,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達成一致後,各個藩主將各自的想法彙總了一下,上書幕府。同時趁着大順還沒有攻下下關控制海峽,各自派出了藩內老中,前往京都。

之後的一段時間,還算是風平浪靜。

佔據了萩城的大順陸軍沒有南下,只是在鞏固萩城的防禦、收集萩城各處的糧米金銀。

海軍則忙着繪製日本的海岸線地圖,時不時也會流竄到南邊,靠近岸邊轉一轉,但也沒有浪費造價挺貴的炮彈到處亂轟。

最多也就是上岸之後,陸戰隊護衛一羣人,繪製地圖,測量精準的經緯度。

而且海軍還直接給沿岸諸藩送了話:繪製地圖的人,若是受到了攻擊,大順一定會將攻擊者的藩廳攻下,不信就試試。

諸藩的武士對這種情況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知道大順這羣人可以做到,那這種威脅就極有力量。

短暫的平靜期內,京都的二條城裡,德川吉宗正在聽各藩藩主、或是各藩老中的請求。

在大順攻佔了京都退兵前後,德川吉宗就集結了大量的旗本,前往京都。

他要在這裡做一場大戲。

開戰至今,大順對德川吉宗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太大損失。不管是人口還是城池,大順最多也就打了打幾個譜代大名,並沒有對御三家和德川的直轄領地動手。

不管是長崎還是石見,這幾處德川氏控制的重要的財源地,大順都沒打。

但是,名譽上的損失,那就太大了。

就算當初後水尾天皇,跑到二條城來拜見德川家光,天皇拜見臣子,前所未有之事,實則已經承認臣服於德川氏的統治了。

就算天皇混的平日的吃喝用度都很那保證,時不時還要靠賣字畫、賣門票讓商人來欣賞天皇見公卿的場景。

可終究,天皇被抓這種事,實在是前所未有。這對德川氏的統治大爲不利。

之前大順這邊的動作,讓德川吉宗一直沒看明白,以爲劉鈺瘋了,真要逼他死戰到底了。

然而等到傳來了大順軍可能要攻打下關、圍攻萩城、全殲長州長府廣島等藩的聯軍之後,德川吉宗一下子高興起來。

局面,又再度有利於他了。

到了京都,德川氏便宣告整個日本,要另立新君,抗戰到底,絕不投降。

大量的下層武士、甚至下層武士的庶子們,自帶乾糧被這番抗戰到底的宣言所激勵,自發前往京都,參加軍隊。一些武士甚至捐獻了家產。

德川吉宗當然是不想抗戰到底的,抗戰到底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西南諸藩跳反,站在大順一邊一起來打幕府。

但口號喊出,幕府卻從之前京都被攻破的被動中,重新佔據了主動。

二條城中,西南諸藩的老中重臣們,遞上了西南諸藩的提議。

“將軍大人,不能夠再打下去了。唐人非此時的武備可以戰勝。況且,天皇並未犯錯,還是主動去和唐人談判的,怎麼可以因此另立新君呢?”

類似的聲音,不斷地被提出,見了一波又一波,靠海各藩的藩主幾乎都是一個意思。

石高最高的那些外樣大名們,幾乎全部都支持停戰、和談。

表高100萬石的加賀藩,支持和談;實際石高在百萬石、還有銅礦自己鑄錢的仙台藩,支持和談;鹿兒島藩沒資格說話,因爲不管是否和談,鹿兒島藩都是大順必定要收拾的一個;筑前、熊本、廣島、佐賀……全都支持和談。

不算幕府,石高排在前十的大名裡,去掉和幕府保持一致的御三家之二的名古屋和和歌山,排除掉沒有資格說話的鹿兒島藩,全部支持和談。

剩餘的那些小藩,只要是在本州西部、九州或者四國島的,陸奧出羽靠近蝦夷的,也全部支持和談。

但德川吉宗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堅持應該另立新君,奮戰到底,絕不能夠輕易認輸。

集結到京都的武士,那些自帶乾糧的武士庶子們,內部也開始了討論。因爲德川吉宗有意叫人放出了消息,使得“幕府正欲死戰、諸藩奈何先降”的消息,傳的到處都是。

不久之後,京都發生了一場刺殺事件。

七名低階武士,自發襲擊了筑前藩的老中,亂刀將其在二條城附近砍死,高呼“天誅國賊”的口號。

這件事爆發之後,德川吉宗便以“平息衆士怒火”之名,選在在公開場合正式討論到底是否另立新君、是打還是和的問題。

諸藩都清楚,這是幕府要諸藩背鍋,但這種時候,也顧不了太多了。

這鍋,總得有人背。

幕府背,幕府就得死,早死晚死都是死,那還不如直接不背這個黑鍋,奮戰到底。

諸藩背,幕府損失的威望,都可以化爲烏有。大量對諸藩不滿的下層武士,可能會結社,甚至謀劃撤藩削藩的計劃。

明明這一戰幕府一敗塗地,威望掃地,可愣生生在大順的配合下,翻盤了。

現在德川吉宗直接把事情擺明了,要在公開場合進行辯論,逼着諸藩做出選擇。

辯論這種事,贏可能需要一些技巧,想輸的話實在是沒什麼難度。

就在辯論開始之前,之前就任京都所司代的土岐賴稔,切腹自殺,將致使天皇被俘的責任自己擔下了。

不止是把天皇被俘的責任擔下了,而且還寫了一封絕筆,認爲自己在擔任京都所司代期間、在大順突襲京都期間,自己處置失措。完全可以在大順攻打之前,帶着天皇先前往大阪暫避。

所以天皇被抓,不是幕府的責任,而是他這個京都所司代因爲慌亂,失去了機會。

他被“自殺”之後,大阪城代太田資晴也被自殺了。

太田資晴認爲自己也有很大的責任,幕府將軍的安排沒有問題,在大阪預留了大量的部隊,足以拱衛京都的安全。

但自己自作主張,中了大順的調虎離山之計,將手裡的機動兵力調走到了鳥取。

如果不是自己的自作主張,京都也不會被攻破。

土岐賴稔和太田資晴的死,讓幕府最後的一點責任也消除了。

畢竟他們不是被幕府問罪處死的,而是自殺的。日本這邊,即便沒有“人都死了”這樣的和稀泥的說法,但一死謝罪之後,很多事也實在不好追究了。

土岐賴稔和太田資晴都是在二條城前的街道上切腹的,他們當衆宣讀了自己的錯誤,選擇了介錯人砍頭,沒死的那麼痛苦。

兩人一死,這場關於戰還是和的辯論,就在京都展開。

幕府這邊,德川吉宗信賴的老中、小時候的貼身小姓鬆平輝貞出面主持。

名義上支持奮戰到底一派的幕府官員,引用了宋明兩朝皇帝被俘後另立新君奮戰到底的故事。

支持不割地和談的一派,則指出大順的軍備,實在不是此時的日本所能抵擋的。

如果不和談,局面只能越發難看。

而且這件事其曲也確實在島津氏,不管怎麼說,琉球是中華的藩屬,觸動天朝藩屬的後果,豐臣秀吉已經給出了答案,可島津氏並不長記性。

他們也沒有說什麼臥薪嚐膽之類的典故,而是模擬大順軍的戰術,詢問了一下大順軍如果繼續打下去,幕府應該如何面對?

萩城一戰,大順證明了兩件事。

其一,大順可以在萩城以西的任何地方,集中一萬左右的兵力,這只是底線,完全可以更多。

其二,野戰想要戰勝大順,需要大量的國崩,以及至少三倍到四倍的兵力才行。

換言之,就是說幕府即便想打,也需要集結五萬左右的野戰部隊,加上草履取之類的後勤,就得八萬左右,纔有可能和大順一絕高低。

但五萬左右的野戰部隊,已經是幕府所能調動的極限了。在這批野戰部隊調動之後,萬一大順故技重施,再來一場聲東擊西的方略,藉助海運的優勢,突襲江戶、和歌山、大阪、名古屋等地,幕府該怎麼辦?

只要大順的海軍不滅,主動權就在大順手裡。幕府集結七八萬的部隊,行動速度必然緩慢,慢悠悠地到了萩城,大順要是不想打,乘船跳擊。

海運跑個十天,就足夠這七八萬的部隊在陸上靠兩個腳丫子跑一個月不止。

如果支持決戰到底一派的,誰能給出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大順的戰術,那諸藩就支持決戰到底。

若不能,諸藩不會再打下去了。

(本章完)

第1453章 “帝”(五)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931章 覺醒(三)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38章 良家子第735章 咱們(下)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478章 看破第92章 欽定?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846章 雙贏(上)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222章 開戰(一)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270章 先驅者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3章 出事了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552章 理想國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423章 勸說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193章 皇帝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421章 混亂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1450章 “帝”(二)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586章 中轉港第1324章 冒犯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470章 試錯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542章 惡毒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735章 咱們(下)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337章 見過第117章 天誅!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73章 法理問題第725章 殺心第8章 罵人揭短第10章 找茬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572章 藍狗子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509章 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