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

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

接過錢去,兩人又聊了一陣日本的糧食售賣制度。

一邊聽,一邊仔細地記在了小本本上。

又詢問了一下本間古作的家族種植稻米、在酒田買賣的一些詳實情況。就當是做個社會調查。

本間古作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雖年輕,但家裡出身不錯,自小就有見聞,此時又有心抱大腿,不住地將自己知道的那些細節都抖落出來。

談到很晚,該問的也都問的差不多了,劉鈺叫人送了本間古作離開。

第二日仍舊沒有起航。

海峽北邊,那羣藩主們還在拜見昭仁,談一些事情,估計還得折騰幾天。

以海峽相隔,劉鈺非禮勿視,也不去北邊去看他們行僭越禮法。

北邊在接見藩主、武士;南邊劉鈺則在小倉附近尋訪商人、農夫、町下人,與他們交談,詢問賦稅、勞役、收入、能有多少錢買布、吃鹽是什麼價等等生活細節。

一直折騰了將近七八天,纔算是可以出航。

朝鮮通信使之前落腳的接引寺已經按照換約的場景修繕完畢,兩邊檢查了一下,確認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人來齊了就可以直接換約後,大順的戰艦和賣給昭仁的兩條船便同時起航。

日本王室的旗幟掛着,軍艦隨行,看上去像是儀仗一般,很是威風,亦算給足了對方面子。

沿途走走停停,僱傭的跑北前船的領航員在船上帶路,沿途何處有暗礁、何處有暗流,都被軍艦上的人一一記下。

瀨戶內海並不適合這種軟帆船航行,很多地方過於狹窄,軟帆船在海上的優勢很難展現出來。

中途在岡山藩附近島嶼停靠的時候,劉鈺詢問了一下海商這邊的人,對於將來航線選擇的問題。

徐濤也覺得有些不太方便,但他有自己的考量。

“大人,其實走下關到大阪,這條航線真的不太適合我們走。”

“但走這條路線,也有個好處。幕府這邊定會盡力約束倭人百姓,不要做海寇行徑,也能省卻不少麻煩。”

“若不考慮海寇的問題,其實倭國開關之後,走松江、琉球航線,更方便一些。”

“一來我們之前多和倭人貿易,知道倭人喜好什麼。若說大宗貨物,肯定是蔗糖壓倉、生絲爲主。這都是南方的貨物,集中在松江起航,走琉球航線大家也都走習慣了。”

“正好,長崎、土佐、大阪的兵庫津,也就是神戶,這都在一條線路上。這是南線。”

“北線的話,就是松江的貨物、遼東的貨物,匯合在威海,從威海去釜山,再去米子。”

“這都是方便的。”

“但方便之外,還要考慮別的。主要就是擔心琉球、薩摩那邊的海寇。如今斷了琉球的朝貢,不能貿易了,許多人無以爲生,多半會行險。也不怕大人怪罪,我們這些做海商的,大人心裡也清楚。有正當生意就是商、沒正當生意就是賊。”

“不只是薩摩、琉球的,還有就是跑南洋的那羣人,以及荷蘭紅毛鬼。見這航線賺錢,又插不進手來,多半會琢磨着搶一搶。”

“權衡利弊,倒還是走下關更安全一些。幕府不垮,這條路就絕對安全。”

這一路上,劉鈺也是被瀨戶內海的海況折磨的不輕。很適合日本那種小船跑,但要說將來貿易公司的大帆船,確實就遠不如走外海方便了。

他也是擔心這些海商走南部航線,所以先問了問海商頭領的想法,聽到海商頭領權衡之後仍是選擇走下關航線,也就放心了。

荷蘭人的手段向來噁心,明的玩不過,就會玩陰的。

明末時候,因爲缺錢,海商都去呂宋與大富豪西班牙貿易,荷蘭人就扶植鄭芝龍等人劫持去呂宋的船,逼着海商去巴達維亞貿易。

現在琉球的朝貢一斷,薩摩藩那邊的貿易也完了,這麼多海上謀生的人被斷了財路,定是有做賊之心的。

不缺做賊之心的人,也不缺想要扶植海賊的人。

荷蘭人有前科,而且這一套玩的相當溜,確實不可不防。

想要治本,就得把荷蘭人全面驅逐出南洋。

然而現在還不是時候,要趁着歐洲大亂一次性把荷蘭打崩,否則對歐貿易永遠發展不起來,過了印度,荷蘭人就能把大順將來跑歐洲的商船劫破產。

現在處理完日本的事,還得暫時與荷蘭繼續扯皮,適當讓渡一些利益,騙一騙荷蘭人。

可以預想到,荷蘭人肯定會悄悄的、揹着大順和薩摩、琉球接觸。

劉鈺也擔心海商們直接在海上與荷蘭人產生衝突,海商們可不是善茬。沒有朝廷背書的情況下,就敢幹強闖下關海峽的勾當;如今有了朝廷背書,這羣海商可絕對敢和荷蘭人開片的。

不是惹不起,而是現在不是時候。既如此,就不如先躲一躲,走下關航線,扶植幕府的目的也正是爲了維持基本的治安。

避兩三年風頭再說,讓海賊們無船可劫,荷蘭人也就只能乾瞪眼了。總不敢跑到大順到下關的海域鬧事,更不敢明目張膽地去瀨戶內海。

“既是你們權衡了利弊,那就這麼定下吧。琉球那邊,正好要做海軍基地,軍艦巡航,以免倭人勾連南洋。既是你們確定不走外海南線,也省了海軍在琉球巡航的時候尚要分辨真假。”

“這一次斷了荷蘭人的貿易,荷蘭人未必會善罷甘休。先避避風頭也好。”

徐濤大笑道:“是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早些年在長崎貿易的時候,荷蘭人一年也是幾十萬金銀。如今不准他們貿易,誰知道荷蘭人會怎麼做?”

嘴上笑着,

心裡也是笑着。開埠的效果到底如何,現在還說不準,但只要把荷蘭人趕走了,就算不增加貿易總量,單單是搶走了荷蘭人的份額,一年也是大幾十萬金銀。

雖然強制要求出海的船都要攜帶大炮,朝廷也允許攜帶八門到十二門大炮,但現在海軍還沒有到第一波退役潮,優秀的炮手還在服役,海商們其實也不希望這時候與荷蘭人、或者荷蘭人扶植的海盜在海上起衝突。

大順的這些早些年跑長崎的海商,都與荷蘭人打過交道,知道荷蘭人的德行,心裡也多半猜到了荷蘭人的作爲。

朝廷出面之後,明面上的衝突可能不會發生,至少不會是掛着荷蘭旗的船直接開搶大順的商船。

但一些小動作,肯定會有。終究薩摩、琉球有一大羣靠海吃飯的,斷了他們的飯碗,又不給他們一碗飯吃,重操舊業分分鐘的事。

…………

在劉鈺和這些海商們討論荷蘭人的時候,荷蘭駐長崎商館的人,也前往了大阪,參覲德川吉宗。

他們很想知道日本開埠的事,以及日後日荷貿易是否會受影響。

之前他們拒絕出兵,以爲這是東方式的朝貢體系爭端,可現在得到的消息卻是日本開埠。

雖然就算之前知道了大順是爲了日本開埠而不是所謂的朝貢體系,他們也不會幫日本,相反可能會趁機聯絡大順要求一起出兵。

但仗打完了,都知道日本要開關開埠了,荷蘭商館的人一下子就急了。他們希望日本也能讓荷蘭人享受和大順一樣的待遇。

畢竟在長崎的時候,兩國就是唯二能和日本進行的貿易的。如今他們是希望一體均沾的,大順能有的條件,他們也想要。當然,希望是希望,現實是現實,他們也知道大順可以集結上萬的兵力登陸日本,荷蘭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但至少也應該保證之前的貿易量。

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巴達維亞那邊,在亞洲的經營始終是缺乏現金的,每年對日貿易能夠爲巴達維亞捉襟見肘的現金貢獻不少。

然而荷蘭人到了大阪之後,已經在這裡等待着迎接昭仁、會面劉鈺的德川吉宗,卻用一種狡詐的方法拖延着荷蘭人的問題。

既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只說現在戰爭剛剛結束,條約只是草擬,要等和大順的戰爭徹底結束之後才與荷蘭人談。

期間,他也透露出一些希望荷蘭人支持一批武器的意思,看上去像是在拉攏荷蘭人,給了荷蘭人極大的希望。

但實際上,德川吉宗內心是根本拒絕荷蘭人的。

他認可二兒子的看法,認爲現在要老老實實做大順的忠臣,至少是表面上的忠臣,讓荷蘭人出於自己的目的來幫日本,而不是主動求着荷蘭人。

不過,拒絕的時機,是有技巧的。

他現在給了荷蘭人極大的希望,甚至有透露出“不應讓唐人壟斷海外貿易”的想法,言外之意似乎像是日本要爲了自己的利益,允許荷蘭人在五處開埠口岸一併貿易。

但其實,他是要等朝貢之後,直接以“天朝不許”的理由,拒絕荷蘭人。

把矛盾引向中荷之間。

用這個理由拒絕,可謂完美。

因爲,朝貢國作爲宗藩,在宗法制下,理論上不是獨立自主的,至少是沒有外交權的。

後世歷史上的朝鮮,就是用“朝鮮爲清之藩屬”爲理由,試圖拒絕不平等條約。德川吉宗也準備用這種辦法,來拒絕荷蘭人,挑唆中荷之間的矛盾。

要麼,荷蘭人直接和大順開戰,迫使大順同意荷蘭在日本五處口岸享有與大順對等的權力——荷蘭人如果見到了條約全文,以及密約裡關於朝貢後的貿易外交處置,會感覺很熟悉。完全可以理解爲東方版的《航海條例》,當然,應對方法也是現成的,打唄。

要麼,荷蘭人只能主動拉攏日本、暗中資助幫忙,力求讓日本成爲對抗中國的一個有用的工具。

就像是藉助昭仁被俘,德川吉宗打出另立新君、抗戰到底的旗號,扭轉了被動局面,重新在與諸藩的爭鬥中取得了道義上的主動。

這一次也是藉助密約裡朝貢這件事,全面拒絕荷蘭,又展示大順的霸道而非王道,讓荷蘭感到壓力,讓自己從那個開戰之初求着荷蘭出兵的人,變成要荷蘭人求着他接受荷蘭的幫忙的人。

這一手變被動爲主動的手段,此時是把荷蘭人給坑進去了。

之前新井白石新政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允許來長崎的荷蘭船數量減半。如今德川吉宗以“五口通商、不可讓唐人獨霸而壟斷物價”爲名,釣出了荷蘭人心裡的貪婪。

只等着荷蘭人滿心歡喜的那一刻,再幹脆利落地拒絕荷蘭人,就可以徹底地將荷蘭人的怒火引向大順,而且大順還無話可說:日本真是忠臣啊,藩屬的確是不可以繞開宗主和外國貿易、外交的啊。

(本章完)

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023章 割裂(一)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87章 開戰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796章 工商局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26章 錯覺第1193章 皇帝第2章 枯燥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250章 欺瞞第368章 我是誰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552章 理想國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780章 抓與放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795章 南巡意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572章 藍狗子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393章 泡沫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420章 奇襲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4章 江湖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88章 對策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1440章 分歧(六)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587章 不平等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206章 狠話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