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

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

華人很能幹。

幹活的能力,真的比泰米爾奴隸和僧伽羅人強不少,這是歷任巴達維亞總督的共識。

荷蘭人在錫蘭,實際上缺兩種人。

一種是技術工種,比如能蓋房子、修水渠的。

錫蘭這地方,自古就有興修水利的傳統。

葡萄牙人統治時期,作爲小農基礎的中種姓跑路到了高地地區,因爲葡萄牙人強迫傳教,這就使得荷蘭趕走葡萄牙人後,在低地沿海地區有不少的無主土地。

這些土地種植糧食作物,正需要水利基礎。

荷蘭需要修各種堡壘、房子,巴達維亞當年基本就是從舟山和澎湖抓的奴工建起來的,這一次也希望讓華人去幹活。

另一種,就是便宜的工人。

比如在手工廠扒肉桂皮、搓肉桂的,幾年前的起義之後,也需要人來填補空缺。

最缺的這兩種人,周邊找了一圈,最合適的就是華人。

而且,錫蘭的情況和巴達維亞不同。

在錫蘭,荷蘭倒是不擔心華人數量增加可能會反叛,因爲荷蘭人在錫蘭的統治還算是相當穩固的。

資本當然是罪惡的,但資本是有雙重使命的。

爲了儘可能地攫取利益,資本會按照資本想要的模樣,去改造舊世界。不是按照西方的模樣去改造,而是爲了更便於盈利的模樣去改造。

不得不說,荷蘭這一套雖殘暴、血腥、罪惡,但是比起種姓制度,還是高那麼一丟丟的。

荷蘭人到了錫蘭之後,在其統治地區算是逐漸打碎了影響他們攫取利益的錫蘭種姓制,尤其是大量扶植中、低種姓的人,進入公司作爲基層管理人員。

打破舊的農奴村社制,適當地用荷蘭傳承的羅馬法,確定了私有制。這當然是爲了更好的盈利,在前期是爲了恢復葡萄牙退走後的一片廢墟。

但也不得不承認一些中種姓的人羣,有了階級上升的通道。留在低地地區的中種姓階層,尤其是數量佔據多數的種地的小農、打漁的漁民,還是很支持荷蘭人的統治的。

因爲最混蛋的事,都讓葡萄牙人幹完了。比如強制改信等等。

等荷蘭人來了後,這些人基本都是當初沒跑、強制改信之後的後代,從出生就覺得自己是信基督的。至於天主教還是歸正宗,估計他們也看不出什麼區別。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11月20號,是荷蘭戰勝葡萄牙的日子。荷蘭人規定,這一天是錫蘭的【感恩節】,要求這一天所有錫蘭百姓都必須集會、感恩,慶祝,不去的罰100銀幣。而葡萄牙人在的時候,不過感恩節。

荷蘭人在這邊管的也相對鬆一些,他們也不像西班牙、葡萄牙那麼狂信。看到改信基督的僧伽羅人看見佛廟就去拜一拜,基本也不怎麼管。

靠着這種分化的政策,以及我爛、但旁邊的種姓制度比我還爛的比爛優勢,荷蘭人還是有自信的。

依靠錫蘭的中低種姓和自耕農做基本盤,壓制住移民過去的大量華人,絕無問題。

移民錫蘭,當然也與公司的高層決策也有關係。

公司判斷,蔗糖貿易是完犢子了。

巴達維亞的糖廠質量比不過臺灣、價格比不上孟加拉、至於古巴糖海地糖,那差的就更遠了。

但是肉桂原本只有錫蘭產,即便被葡萄牙人弄到了巴西去,可歐洲市場大家一半一半,這亞洲市場荷蘭還是可以獨佔的。

所以應該不會出現巴達維亞蔗糖的情況,導致出這麼大的亂子。

除了肉桂,錫蘭還有檳榔。

吃倒是無所謂,這玩意肯定是比不過新興的嗜好品,比如菸草、咖啡等。

但印度人用這玩意兒染布,紅褐色的棉布在印度很受歡迎,所以檳榔作爲一種染料,賣給印度也可發財。

此時世界前二棉紡織品大國,就是中印。

十七人紳士團判斷,印度的棉布將永遠強勢下去,歐洲人永遠比不上。而荷蘭本身就沒啥紡織業了,資本都流向高利貸、債券和商業了,巴不得印度棉布強勢,幹挺了英國法國的呢絨。

肉桂西印度羣島還沒人種、巴西種了些但是人手不足,不像蔗糖一樣,古巴海地糖能在歐洲市場打敗巴達維亞糖。

檳榔,加勒比地區可能可以種,但距離最大的檳榔消費市場印度太遠,所以還是無可替代。

公司高層深刻分析了蔗糖業失敗的教訓,考慮了市場和原產地配套、運費、可替代性等等問題,以這個時代最頂尖的經濟學家的頭腦,得出了以上結論。

故而公司十七人紳士團,希望將錫蘭,打造成爲公司將來的重要利潤增長點、打造將來爲佔據印度的據點。

可以說,巴達維亞華人的命運,其實已經註定了。

大順不准他們死,但也不准他們回福建,希望他們都去錫蘭。

東印度公司高層,不敢屠了他們,也送不回福建,更不想讓他們留在巴達維亞,心裡也是希望他們去錫蘭。

巴達維亞地方政府,不希望那麼多的失業華人在巴城附近,尤其是很可能去投奔起義者的情況,也希望把他們送去錫蘭。

這種情況下,底層的抗爭已經毫無意義了。連他們背後的天朝都是如此想的,合力之下,剩餘的只是以什麼身份去錫蘭的區別了。

總督府的閉門會議開了整整兩天,巴達維亞的人普遍認同運往錫蘭的想法,最終經過分析,認爲可以用這麼一種解決方式。

一部分人,可以分配到肉桂工廠去做工,以替代肉桂工人的不足。

但同時,也繼續向康提王國施壓,讓他們遣返那些從低地地區逃亡的肉桂工人。

一旦施壓成功,則可讓這些華人承包土地,種植稻米等。

甚至可以承諾,在肉桂工廠幹幾年,就可以分到一片土地歸自己種植,每年只要繳納一定數量的土地稅即可。

以華人喜愛土地的程度,加之有大順朝廷方面作保,這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葡萄牙人當年來的時候,大量的高種姓、中種姓的人,因爲強迫改信的緣故逃離了低地地區,至今還有大量的土地荒蕪。

另一部分人,則可以作爲一些允許留在科隆坡的技術性人才,比如瓦匠、石匠、木匠等。

這些人只要能夠接受歸正宗,只要改信,就可以從事一些諸如做買賣、技工等收入高一些的工作。

但不能夠再允許像巴達維亞的華人一樣,擁有包稅權等。

既然身份改變了、地位改變了,在錫蘭的中間統治階層,是那些中低種姓的僧伽羅人。

而巴達維亞華人的角色,在錫蘭是被“布爾格人”承擔的。

比如小販子、飯店、旅館、小生意等,這些布爾格人,都是歐亞混血的。

布爾格,burgher,和布爾喬亞這個詞同源。意思就是“非貴族、也非佃戶的小生意人”,這個詞本身也就說明了這些混血兒的經濟地位,就是一羣小布爾喬亞,也就是巴達維亞城內有居留證、但非包稅人的那批華人的經濟地位。

既如此,一旦大規模將華人遷徙到錫蘭,華人在錫蘭社會裡,所扮演的角色,也可以適當地做出調整。

巴達維亞距離大順太近,華人有下南洋的傳統,所以這裡萬萬不能讓華人當兵。

一旦允許華人當兵,如潮水一般的華人下南洋,總有一天會取而代之。而且華人還有錢。

但是,錫蘭距離大順那麼遠,華人下南洋,不可能跑那麼遠。人口多少,始終是東印度公司掌握、把控。

巴達維亞的華人增長,也有一部分原因源自華人的資本可以承包產業,華人富商也更喜歡僱傭華人。

到了錫蘭,不允許華人富商承包,也不允許華人富商參與檳榔、肉桂產業,那麼除非公司主動運人,否則華人不可能去那裡。

所以,是否可以讓華人去錫蘭當炮灰?

把華人編入軍隊中,節省一部分開銷的同時,平衡一下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

畢竟,大順這幾年連續開戰,徹底扭轉了華人不擅戰爭的印象。似乎,華人可以作爲上好的兵員。

引入華人在錫蘭當兵,既可以當炮灰,又可以挑唆華人與僧伽羅人的關係。

而華人在當地是少數,所以一旦和僧伽羅人打上幾仗,華人必然是最忠於荷蘭的士兵。

如果起義,將面臨荷蘭和僧伽羅人的聯合絞殺。

離開了荷蘭,僧伽羅人評價人數優勢,也能把華人全部都殺乾淨。

故而到時候只有死心塌地跟着荷蘭走這一條路了。

這樣一來,還有另外的好處。

可以調集一部分錫蘭的荷蘭駐軍,前往巴達維亞,鎮壓巴達維亞的華人和爪哇人的起義,使得兵力不至於捉襟見肘。

讓華人士兵補充在錫蘭荷蘭士兵抽調走後的空缺,維繫荷蘭在錫蘭的統治。

這樣一來,徵爲士兵的,可以有一千人;進入肉桂工廠頂替工作的,可以容納五千;取代泰米爾奴隸,作爲城堡建設和城市建設者、許諾將來予以土地、暫時不用給錢,其實仍舊類似於契約奴的,又可容納七八千。

這就是一萬五千人左右,應該基本上、差不多可以將巴達維亞周邊的失業華人都吸納掉。

之後可以慢慢將更多的華人送到那邊,墾荒。

悄悄耍了個花槍,名義上就不是債務奴隸了。

但實際上,去了之後,房屋要蓋、土地要墾、分的肯定都是荒地,缺乏了荷蘭人給予的補給和工具也很難生存。

承諾分給的土地,可能要五六年之後纔給,實際上仍舊是作爲名義上的自由人、實際上的契約奴。

至少在五六年內,使用成本和泰米爾人奴隸,差不多。

而且,錫蘭的食物便宜。

不給華人吃大米,可以讓他們在契約奴期間,天天吃菠蘿蜜。

那玩兒意量大、便宜、錫蘭產的又多,又不能作爲商品外運,餵給人吃也不心疼。

兩天的會議開完,荷蘭人這邊也基本統一了意見,現在只需要用一些語言技巧,讓大順這邊的特使,認可這種“本質是契約奴”的移民計劃。

只是,荷蘭人並不知道,大順這邊其實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契約奴。

之所以逼荷蘭人,只是爲了倒逼荷蘭人把人往錫蘭運,而不是真的在乎這些華人的生活好壞。

包括皇帝出錢這件事,嘴上說的是“皆朕赤子”、宅心仁厚。

實際上考慮的出發點只是:現在花6個銀幣,就能多一個將來【安西四鎮】的漢人;如果現在不花6個銀幣,將來移一個人,可能就得花60個銀幣。

現在花6個銀幣,南洋華人皆呼萬歲,天子仁善,皆心向天朝;將來花60個銀幣強制移民,百姓罵娘,妻離子散,說不定剛走到海邊,晚上就有狐狸叫;吃個魚,可能就能吃出來個帛書;剛到錫蘭,可能就挖出個獨眼石人兒。

大順只要一個【華人去錫蘭、活下來、並且活到三五年後】的結果。

至於是不是契約奴……大順鯨海還有一大堆類似身份的人呢,黃淮區一堆佃戶過的還不如契約奴呢,腹地還管不明白,怎麼可能真的在乎。

(本章完)

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351章 舊相識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97章 活路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87章 開戰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12章 絕纓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1028章 割裂(六)第497章 急躁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965章 扣帽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97章 風波起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439章 分歧(五)第663章 推諉第63章 軍歌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054章 站臺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章 邀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26章 鍍金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547章 惡龍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