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授俄以漁

第640章 授俄以漁

這種強迫“開化”,也鬧出了很多的笑話。

比如當初談判時候,被劉鈺逼死的老托爾斯泰伯爵,在彼得時代就被彼得命令去管理官辦的“絲綢廠”、“高級紡織作坊”,初始人才主要是一些土耳其、波斯等地的工匠。

這也就是爲什麼《紅樓夢》裡,晴雯補的雀金裘,爲什麼會是俄國這個鬼地方來的原因。俄羅斯有絲綢廠,也有高級織物廠,並且有一定的工匠可以生產波斯風格的雀金裘。

但在俄羅斯興辦絲綢廠、高級布料廠……結果可想而知。

一來彼得發現,自己身邊的彼得幫也好、舊貴族也罷,讓他們去管理官辦工廠,結果基本都是一樣的:虧損。

二來比如冶金行業,俄國是真不缺礦,只靠官辦企業,實在無法大規模開發,規模不夠。

於是彼得在官辦了一系列手工業工廠後,全面下放,交給私人,甚至是強迫交給私人、強迫私人接受。

俄國和大順完全不一樣。

大順這邊,一千多年前,土地私有制、自由買賣、甚至唐時的均田制早就已經解體了。

大順開辦手工廠,不缺人,而且絕對不會缺人。

不需要搞什麼圈地運動來弄出一大堆的失地農民,單單是正常的土地兼併的無地人口,大順現在的手工業都用不完。

俄國不同。

俄國不缺地,而且幾乎沒有自由農民,而且一般來說自由農民也不太可能破產。

俄國就三種農民。

皇室宮廷農民,類似於天朝這邊的皇莊、皇田上的農民。

地主農民,也就是村社農奴,這個不用說。

剩下的就是國有農民——類似於唐朝的均田制,每個農民分15俄畝,也就是大約130畝土地,這些土地是份地,不能買賣、不能轉讓。所有農民編戶齊民,連坐互保。

皇莊農民,不能動。

地主農民,也就是村社農奴,沙皇其實也管不太到。

想興辦手工業,只能靠國有農民。

然而,俄國的問題是,你有130畝土地,你去手工廠做工嗎?你去烏拉爾山挖礦嗎?

但是,和唐時的均田制一樣,既然均田給你了份地,你就必須要承擔義務。

於是俄國奇葩的手工業制度就出現了:均田制的國有農民,每年爲手工廠服勞役半個月到一個月。用此,來抵償人頭稅、勞役,或者本身就像是大順的農民要服勞役一樣是一種封建徭役。

這就好比大明的軍戶,每年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去工廠服勞役,而代替他們的訓練和兵役。差毬不多。

於是,俄國的手工業根本發展不起來。

人倒是不缺,但開辦個手工業工廠,今天來了一撥人,剛學會了,半個月後回家了,又來了新的一撥人……這要是能發展起來,就見了鬼了。

說這封建吧,是真封建,標準的封建義務。把唐時府兵服兵役、宿衛任務,換成去工廠幹活,本質沒啥區別。

說這資本吧,也資本,官辦下放到私營,分工協作制的手工廠,尤其是冶金行業擁有一些骨幹的熟練工,而大量的來服役的國有農民負責挖礦、運礦,計件工資,給錢。

舊的封建特色,不可能一下子廢除。

新的資本手段,不可能一下子出現。

於是這種混合着封建勞役的資本主義萌芽過渡,就這麼被彼得用“強迫”的手段,在俄國推廣開了。

用彼得的話說,這叫“這是俄國趕超西歐的唯一辦法”。

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待到了彼得堡,知道了俄國的許多特色,也讓劉鈺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俄國走的路,英國走的路,法國走的路,各自不同。

而大順,又該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俄國這條路,肯定有很多很多的缺點。站在後世的角度去評價,有很多很多的問題。

但奇葩的是,可以說出這條路上的一萬個缺點,卻偏偏制定不出一條有效的、符合此時俄國國情的其餘的路。

事實上,俄國手工業內,自由僱工和強迫服役的比例,一直到拿戰之後,才堪堪到一半一半的水平,而且農民還很不高興,暴動此起彼伏。

這也反推出來俄國的國有農民“府兵”們,家裡的地確實不少,“自由”僱工,肯定是沒地活不下去纔不得不“自由”去當僱工的。

有130畝地,傻子纔去打工呢。

俄國的這種特殊的現狀,也恰恰與劉鈺計劃的一些技術轉移相適合。

紡織業,需要熟練的工人,俄國這破地方,在沒拿到中亞、沒把鐵路修過去之前,棉花就別想了。

俄國人穿麻布,種蕁麻、亞麻這些寒冷作物,比起棉布肯定差得遠,海運過來也有很強的競爭力。

而紡織品,恰恰是大順可以向俄國輸出的重要商品。所以根本不會扶植俄國的紡織業。

像是玻璃製造,當然也需要熟練工人,但是像是運輸原料、挖礦、磨砂之類的,則不需要那麼熟練的工人。

一部分是專業工人,做技術工種。

一部分是強迫封建勞役來幹活的,正適合做苦力工種。

而且這東西運又不可能海運,又正好與英國的工業競爭,這錢大順肯定是賺不着,那就不如用來噁心噁心英國,製造俄英矛盾。

當然,像是鑄炮、鏜牀、軍火、磨鏡之類的工業技術,劉鈺是不可能提供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能海運有利可圖的,不支持;真正國防相關的,不支持;海運無利、國防無關、且與英國產業重合的,支持。

反正就俄國這套體制,這緯度、這氣候、這農奴制和國有農制度,沒有一個國家計劃委員會,也不用怕他們能發展起來。

即便這件事的目的,是爲了製造英俄矛盾,可劉鈺該張口要好處的時候,也不會鬆口。

“女皇陛下,對於投資一事,我希望我們能夠在一些行業,達成一些關稅上的減免。”

“譬如冶金等行業,俄國有豐富的礦產,而且也是重要的軍工支柱,這些行業,我們不會要求關稅減免。”

“但是,諸如紡織業、茶葉等,除了大黃繼續官營之外,我建議列出一份關稅清單。”

“一來增加您的國庫收入,進口越多,國庫收入越多。”

“二來也不與您的本地工商業衝突,畢竟俄羅斯不產茶葉也不產瓷器,更不產棉布。”

“作爲回報,我們一來可以給予俄國商人利用黑龍江運輸毛皮的便利,二來大順會對俄國進行一系列的工商業投資。”

“漢尼拔中將作爲熟人,可以由他主持這方面的事,他是我可以信任的人,或者說可以接受的人。”

“同時,希望您簽署一份法令,給予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可以使用農奴和國有農,終身在工廠做工,而不是短暫的服役一個月。畢竟一些產業,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培養。”

“給這些企業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我保證十年之後,彼得堡、莫斯科的玻璃窗,都是俄國自己生產的,而不用再花費金銀從英國進口。”

“同時,如果新興辦的手工業的產品產量滿足一定條件後,我希望您能簽署對這些商品的高額進口關稅,以確保本土手工業的盈利。”

伊麗莎白點頭道:“當然,當然。侯爵大人的要求,並不過分。如果這些新興的產業,能夠達成一定的數量和質量,我立刻就會簽署高額的進口關稅。並且,我會像我父親一樣,以身作則,並且強制要求所有的貴族們,都使用本土生產的產品。”

“漢尼拔是您可以信任的人,也是我可以信任的人。我會安排他負責這方面的工作,也會撥給他大批的農奴和國有農,以及一些莊園和土地。”

兩人達成了簡單的共識,具體的細節,肯定不是兩個人談。而是大順這邊要派出專業團隊,和俄國這邊的樞密院談,談成細節之後再簽訂條約,一些起步的數量工人也需要從大順這邊調撥。

伊麗莎白很高興,覺得這鞏固了兩國之間的和平,必要的時候可以拿這些投資的工廠作爲要挾。

同時發展工商業,也正是俄國此時所急需的建設,這也是她父親定下的國策。

劉鈺也很高興,等到大順這邊有了和俄國開戰的基建基礎,能把路修到中亞的時候,錢早賺回來不知道多少倍了。

現在具體哪些貨物能夠減免關稅還不好說,可能還需要漫長的扯淡,但這就不歸他管了。等回去後,大順這邊的樞密院和外交部也會派出相應的代表,擬定細則。

整體的大略就這麼定下,伊麗莎白默契地沒有提荷蘭,劉鈺也把英國藏的很深。

雙方都覺得賺到了,對自己有利,這就是一份可以堅持下去的條約。土爾扈特部的事,伊麗莎白更是連談都沒談,因爲談了也沒用。

之前的條約裡,已經答應了土爾扈特部可以去雪山朝聖,但到了大順的地界,去雪山之後去不去京城,那就不是俄國能管的了。

再說土爾扈特部都把大明永樂時代封王的印交到大順這邊,按照天朝的規矩換印了,大順想幹涉隨時都能干涉,只在於想不想。

說既然無用,伊麗莎白也乾脆不提,只當此事不存在。

(本章完)

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936章 綁定(下)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94章 軍費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17章 天誅!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685章 試試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002章 獻禮第439章 回援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600章 捧殺第934章 覺醒(六)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24章 開戰(三)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316章 結善緣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84章 請別死第541章 人性第930章 覺醒(二)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886章 恐嚇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30章 立信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117章 傳承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82章 放鬆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25章 開戰(四)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076章 爭功(一)第1223章 開戰(二)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946章 旗手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