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難以觸摸

第771章 難以觸摸

最後這番話,說的有些扎心。

大順在歐洲眼裡,其實就是個種菜的、做工的、捏陶瓷的……

大順是士農工商。

但在歐洲,做工的和農民,幾乎就是社會鄙視鏈的底層,比起做買賣的、搞金融的,差的太遠。

大順自己沒有太大的內部市場,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市場卻無比狹小。農村的普遍貧困、地主階層的高額地租,使得很多商品幾乎是沒有銷路的。

家裡若是有錢,當然也願意買點香料豬肉、也願意買個瓷器花瓶、也願意買點絲綢做衣服穿。

這不是大部分人買不起嘛。

以商業的角度來看,大順這幾億,最多也就六七百萬是人,剩下的都是沒什麼價值的牲口。

這也是縈繞在大順對外貿易其上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如何把貨賣出去。

不過大順這邊已經找到了辦法,那就是不吃獨食。靠着成本優勢,只要找到一羣買辦階層,荷蘭人說的歐洲的替代產業,就全能擠垮。

荷蘭人提出大順做不成的基礎,是大順要吃獨食。

可大順並不想吃獨食,只是假裝要吃獨食。

齊國公對荷蘭人的說法,淡淡一笑,只道:“行與不行,總是試試。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也不差這幾個錢。反正都是朝廷的錢,收的是百姓的賦稅。便是輸了、便是買賣沒做成,有幾億人均攤,每個人頭上也均攤不了多少。”

“若是贏了,自是一本萬利。若是輸了,天朝也自輸得起。斷不會如你們一般,輸一次,便幾近崩潰。”

“蕞爾小國,焉知天朝之人多富庶?”

齊國公有些耍流氓般地拒絕談實質性的問題,而是直接說天朝的潛力。反正,天朝這麼大,外人看來,彷彿有金山銀山,輸一次輸兩次,完全都輸得起。

而起照這個意思,反正天朝做生意,不需要向股東負責。只需要執行朝廷和大皇帝的意志即可,贏了固然好,輸了那也沒什麼,幾百萬兩白銀而已。

這些話當然也就是忽悠忽悠這些歐洲國家,若在朝廷之內,幾百萬兩白銀,那是要驚出各路官員下巴的。

英國在20年金融危機之前,註冊的股份制公司股本就有八億兩白銀不止。荷蘭蘊藏的民間財富,更是遠高於此。

他們以自己的意識,去揣測大順的國情,自是覺得英國荷蘭都能搞出十億兩白銀,大順如此廣闊且人口如此衆多、以荷蘭商人能見到的江南富庶之程度,只怕百億兩白銀也好像卻非不可能。

這個數字聽起來挺嚇人,可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西班牙從明朝中期到現在,一共在美洲開採了大約15萬噸白銀,摺合大順這邊的計量單位,大約是40億兩庫平銀。

另外還有大約3000噸黃金。

相對於歐洲的經濟總量,和白銀貨幣存量,歐洲的貨幣是嚴重超發的。流入中國的,當然不少。

再加上日本從明朝中期開始大規模出產金銀,日本的金銀以及美洲的金銀,很有一部分流入了中國,甚至能讓中國完成了貨幣改革,白銀多的居然可以貨幣化了。

這是理性上齊國公能吹牛的基礎。但在感性上,荷蘭人對中國富庶的印象,纔是他這番在朝中能被把人嚇死的吹牛居然還有人信的基礎。畢竟這時候沒人統計過,從哥倫布抵達菲律賓開始,到底有多少白銀流入了中國,只是感性直觀地感覺到中國這邊大口大口地吃黃金白銀,卻很難吐出來。

吹牛皮的一番話,驚的荷蘭人都沒法接話了。心道是啊,人家是大皇帝一言九鼎,賠不賠錢,又沒有股東盯着,也沒有股東要求公開賬目,真要是鐵了心要搞,肯定是可以搞成的。

真想吃獨食,也不是不能吃。雖說各國都有高關稅、都有法律。但法律和道德要是萬能的,各國也不會有走私販子了,主要靠往北美走私茶葉的澤蘭省商會也早就倒閉了——走私總得有人接應,接應的肯定還是本地人,道德和法律都沒辦法約束他們的,他們也不會爲了祖國的利益就不去當走私的接應人。

齊國公這麼一說,實際上就把天給聊死了。

這場宴會的話題,也就沒法繼續了。

的確,大順吃獨食,是不容易的。各國的高關稅政策、重商主義政策、反走私手段,都能讓想吃獨食的大順痛不欲生。

但是,這對在場的金融資本、大商人們,有什麼好處?

損人利己的事,資本非常熱衷。

損人不利己的事,資本實在是缺乏興趣。

大順就算吃獨食被噎死了,在座的諸位也得不到半點好處。能高興嗎?

恐怕唯一高興的心態,也就是幸災樂禍:活該,讓你吃獨食不帶老子一起,怎麼着,噎死了吧?

但幸災樂禍是個人的情緒。

資本逐利是天性,人可以幸災樂禍,資本是不會從幸災樂禍中找到半點內啡肽分泌的快感的。

荷蘭人請這頓飯的意思,是說吃獨食你們容易噎着,不如大家一起吃。

齊國公的意思,則是老子就想吃獨食,而且大順的體制,不需要對股東負責,朝廷要吃獨食,噎死了也沒人追責,愛咋咋地。

這麼一來,真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了。

一旦話不投機,宴會的後半程就變得沉悶無比。

等着宴會結束,齊國公等大順的一行人離開後,荷蘭這邊的人大眼瞪小眼,都有些不知所措。

大順的人走了,剩下的只有對大順這邊態度的無限猜測,以及對大順這種政策的無盡諷刺。

“那位侯爵大人的自由貿易構想,完全是一廂情願且不切實際的。如果達成了自由貿易,誰來對萊頓、蘭開斯特、曼徹斯特、里昂的紡織工人的沒飯吃負責?”

“如果達成了自由貿易,BEIC、VOC、SOIC、DOK等等大公司的權益,怎麼辦?”

“英國東印度公司,作爲英國的本土大公司,在棉布進口上,都要被議會針對,以防摧毀英國的紡織業。中國作爲一個外來者,憑什麼覺得會比倫敦的BEIC更能說服倫敦的國會?”

“中國人不會弱智到以爲世界會以他們構想的、一廂情願的法則去運轉吧?”

一廂情願,是國際政治中的大忌。

其實這一點荷蘭人做的也很差,只能說知易行難,荷蘭人要是真的明白一廂情願是國際政治中的大忌,也不會萌生出“外交決定一切”的幼稚想法。

只是大部分人的政治素養,也就這樣了,基本上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完全不去考慮背後的經濟基礎。只覺得中國只要張開懷抱擁抱世界,歐洲的商人就會樂開花,中國早就發達了。現實是你張開懷抱想要自由貿易,人家卻搞高關稅、行政命令禁穿棉布和政府授權壟斷。

大部分荷蘭人其實也是一樣弱智。

只不過現在鞭子抽在了他們自己身上,這些荷蘭的“精英”階層們,纔會如此諷刺大順的異想天開。

大順雖然已經在歐洲有了驚豔的亮相,但本身在歐洲仍舊是一團迷霧般的神秘國度。加之文化上的巨大差異,使得中國這邊的許多動作,歐洲看不明白,也覺得中國的動作不符合他們的認知邏輯。

於是齊國公這番嚇唬他們、爲將來多要價的吹牛,就讓這些荷蘭人摸不着頭腦了。

東印度公司的一名董事搖搖頭,苦嘆道:“這樣的話,公司就只有破產清算一條路了。我想,就算是搞資產券,也不可能搞起來了。”

“中國人帶着海量的資金下場,當初他們也已經證明了他們煽動輿論的能力。我想,他們很快就會煽動輿論,要求公司全面清算資產,破產拍賣。”

“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學他們一樣,煽動輿論,以愛國情緒爲出發點,讓海牙政府出臺法令,禁止外國人購買東印度公司資產。”

以愛國爲出發點,禁止外國收購本國資產,這是可行的。

但是,公司董事的話說完,其餘人都對此不是很在意。

出臺這個法令的意義,是什麼呢?對他們,或者對荷蘭,能有什麼好處呢?

公司已經完蛋了,已經不可挽回了。公司的資產清算,是爲了償還債券。但真的就如大順齊國公所說的那般,很多資產現在都不值錢,沒人願意收購。

海牙政府也不會接東印度公司的盤,國有化也沒意義。要是還有東南亞的時候,國有化當然是有好處的。可現在東南亞沒了,倒是剩了幾千萬兩白銀的債,這時候搞國有化,海牙的奧蘭治家族可能得喝到酒精中毒纔可能幹出來。

本來就沒人願意接盤,這時候一羣拿着錢的中國人跑來收購,這不是雪中送炭又是什麼呢?

公司的債權人、股東們,有什麼理由阻止大順購買公司的清算資產?

能賣一分錢是一分錢,難不成等着東印度公司大樓無人問津,最終低價賣出去改造成妓院、酒館、旅店?

一種荷蘭人沉默着,思考着,心裡感嘆萬千。

他們很多人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對大順下南洋一事,肯定是無比憤怒的。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但所謂人死不能復生,父母都被殺了,也不能復生了。

生氣也沒有用了,不如和殺父母的仇人一起合作,賺錢,這纔是正途。

再生氣,也活不過來了。

從4月份大順宣戰,再到8月份大順攻佔東南亞的消息傳來,再到今日大順使節團出訪,這些荷蘭人其實已經接受了這種不可改變的命運。

當不可改變的命運已經別接受,他們便要考慮自己手裡的資本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荷蘭已經沒啥可以投資的方向了,買本國國債本來就沒什麼意思了。英國國債倒是能買,但是利息也不高。

若是大順能和他們合作,回報率肯定不低。

就算大順不和他們合作,覺得大順那邊蒸蒸日上,若能在大順搞投資,回報率肯定會很高。

英法荷,借錢都比較容易,信譽也還好,利息都不高。

俄國的國債利息還挺高,對俄國國內的投資,回報率也高,甚至可以獲得近乎免費使用的農奴。但是俄國這個新興國家終究“太小”,用不到這許多錢。

原本大順彷彿書中的國家,虛幻的。現在走入現實了,便琢磨着在大順搞投資,回報率哪怕比俄國稍低,但以大順的體量,吃下十倍俄國吃飽的投資也不是問題吧?

但齊國公這一番話,又斷了荷蘭人這個希望。好像說的還很有道理,按照荷蘭的商業資本的思維,中國這些年對外貿易,從來順差,絕無逆差,國內會缺資本?會缺投資?這都準備直接把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波斯的貨棧、開普殖民地一起打包買走了,怎麼看都不像是缺資本的樣。

而且最賺錢的投資,就像是東印度公司一樣,怎麼可能讓外人插手?內部人自己就消化完了,想着大順的公爵侯爵們,就算拿不出一二百萬兩的資產,三五十萬兩總還拿得出吧?真正賺錢的投資,如何輪得到荷蘭資本?

一個個覺得鬱悶的荷蘭人,最後得出了一個奇怪的結論。

“我們曾以爲,幾年前大順的侯爵出訪歐洲,中國這個一直在傳說和現實交界處的帝國,真正可以被我們觸摸了。投資、貸款,完全可以考慮這個逐漸走到現實的帝國了。”

“可現在,我們才明白,這個帝國從傳說走入了現實,可他依舊和我們格格不入。他可以傷害我們,我們卻不能觸摸他。”

(本章完)

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60章 思維差異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351章 舊相識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325章 迎天使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848章 威望(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993章 直鉤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499章 洗頭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64章 笑與悲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931章 覺醒(三)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209章 變臉第46章 哈士奇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60章 思維差異第57章 開戰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168章 備戰(七)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316章 結善緣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09章 親不親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48章 不可抗力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986章 止步(上)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418章 諸君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