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同病相憐

第834章 同病相憐

這番話把安東尼嚇了一跳。

緊張不安地趕緊想了想,還有什麼荷蘭利益相關的東西,能如東南亞殖民地一般“影響中荷友誼”。

想了一圈,確定好像確實沒有了。

亞洲地區,荷蘭如今還剩下些在波斯的商棧了。波斯人愛吃糖,但是安東尼知道大順已經撬開了日本的大門,而日本人也是嗜糖的,暫時來看大順的糖還不用往波斯運。

亞洲以外的地區,大順是有心無力,至少在印度站穩腳之前,是無力把觸手伸出去的。

至於南美、加勒比地區的那些利益,確確實實不能“影響中荷友誼”。

在確信大順不會繼續折磨荷蘭後,安東尼認真地思考起康不怠給出的建議。

話雖然難聽,聽着也挺氣人的,但原則上講,好像確實中荷之間在沒有了南洋這個關係絆腳石後,着實是天作之合。

大順與荷蘭,其實某種程度有着相同的境遇:貨船走不出去、沒有市場、被人在海上威脅堵截。

與荷蘭一樣,大順不是個好市場,大順的市場相當狹小——當然,這個狹小是指以歐洲貨物而論,整個大順一年消費的歐洲貨,可能都趕不上一塊北美殖民地。

自己沒內部市場,那就只能去外面找了。可別人家的市場,哪那麼容易拿到手?

只不過,大順比荷蘭強一點。瓷器絲綢大黃之類的東西,要麼歐洲沒有、要麼歐洲產的質量不行。

所以大順就算被人在海上堵截、貨船走不出去,還能坐在家裡收錢。

荷蘭就慘了。

全歐洲都在紡呢絨、全歐洲都在煮鹽、全歐洲都在造船、全歐洲都在搓羊毛……產業同質化,內卷嚴重,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問題。

英國人憑啥讓自己國家的羊毛紡織廠倒閉,去買荷蘭的呢絨呢?

再者,關鍵還是荷蘭的金融政策過於寬鬆。

荷蘭人工成本高、貿易被航海條例和科爾貝爾國家工業主義兩頭堵,國內的市場又是在狹小,之前有個殖民地但政策竭澤而漁根本沒有消費能力,都使得荷蘭的手工業發展出現了嚴重的倒退。

這還不夠。

金融資本的逐利性,使得荷蘭的大量資本跑去了英國、法國、普魯士、俄國。讓這些國家的手工業,迅猛地發展了起來:發展工業,需要資本。缺錢就來阿姆斯特丹貸。

荷蘭的金融資本,在出售絞死荷蘭工業的絞索。

只不過,金融資本並不在乎。如那位老排勃艮第貴族在歐洲打出腦漿子時所言:我是世界主義者,我有七八個祖國。

連貴族都能說自己是世界主義者、七八個祖國,金融資本家自是直接翻番了。荷蘭的手工業死活,與我何干?爲了祖國的工業,我就不能對外放貸投資了?

阿姆斯特丹既然是此時的金融中心,那就只能選擇絕對開放。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收緊貴金屬和貨幣政策,阿姆斯特丹就不可能成爲世界的金融中心。

區區一個衰落的荷蘭,能用多少資本?阿姆斯特丹大金融家的錢,要是因爲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借不出去,難道挖地窖埋起來?

故而康不怠說的這些非常氣人的話,在安東尼聽來,非常有道理,甚至說到他心坎裡了。

荷蘭的手工業是沒有未來的。或者他們這些攝政派,也根本不代表荷蘭手工業的利益。行會是奧蘭治家族的基本盤,是攝政派的死敵。

那麼荷蘭的未來只能是商貿業和金融業。

原則上來講,放開與大順的貿易、拉到大順一個可能借債並且絕對有償付能力的大客戶,對荷蘭的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來說,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況且,就算放任大順的貨物涌入,其實對荷蘭的傷害也不會太深。

諸如鹽、木料、造船、陶器之類的產業,遠洋貨船不可能裝這些貨,非得賠死。

而絲茶之類,又無競爭。

棉布之類,雖有競爭,但萊頓市沒啥發言權,大不了萊頓市自己的市議會出個政策,不準棉布進入萊頓就是了。

只不過,因爲過於慣性的思維,使得安東尼等人從沒想過,這邊中荷之間還是戰爭狀態呢,那邊大順已經開始宣講中荷友誼了。

這轉變實在太快,讓安東尼一時間難以接受而已。

冷靜下來後,安東尼針對康不怠的問題,給出了一個非常有深度的答案。

“如果說,真還有什麼能影響‘中荷友誼’的話,那應該就是英國的《航海條例》了。如果沒有航海條例,中荷之間的友誼,會更加深厚。有整個波羅的海和北美那麼深厚。”

“所以,貴國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亦或者,還有就是法國的科爾貝爾主義,西班牙和法國的同盟關係,法國的高關稅保護主義,亦是影響‘中荷友誼’的重要阻礙。如果能解決這些,中荷之間的友誼,也會更加深厚。有整個南美和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和高盧那麼深厚。”

“所以,貴國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這個回答非常的尖銳,直指中荷合作的核心問題。

大順到底準備怎麼與荷蘭合作?

大順,是否有資格讓荷蘭相信他是個最好的老大哥,能帶着荷蘭吃香的喝辣的?

老大哥到底行不行?能不能解決荷蘭脖子上的兩道絞索?

若能解決,朝貢都沒問題。

若不能解決,那不是把荷蘭往火坑裡推?

大順在亞洲倒是沒事,到時候惹惱了英法,大不了拍拍屁股走了,荷蘭可就慘了。

歐洲的矛盾很多,但荷蘭關心的,還是英法矛盾。

這和荷蘭的命運息息相關。

至於神羅內部的那些矛盾,雖然荷蘭也恐懼於普魯士的崛起,但有心無力,而且這種仗打來打去對荷蘭一點好處都沒有。

安東尼知道大順和法國的關係,所以他看似說出了兩個要解決的問題,但實際上只有一個。

那就是英國問題。

他也知道,海牙慘案的發生,肯定是這羣中國人在背後煽風點火。

從當初的伶仃洋事件開始,就看的出來,好像這一派的中國人對英國有種特別的警惕。

如今的海牙事件,說到底,還是針對英國的。奧蘭治的威廉四世幹到荷蘭百姓開始反對的這個份上了,他的身份首先是英王的女婿,然後纔是荷蘭的執政。

若能打破英國的航海條例,當然好。

但,要是大順拿荷蘭當槍使,唆使荷蘭和英國開戰,大順在背後看熱鬧、摘桃子,學英國蹲在島上那一套,安東尼肯定是反對的,也是警覺的。

給大順當槍使,那還不如給英國當槍使呢。

他的意思也很明確,既然要合作,或者說要更深度的合作,可以啊。

大順拿出態度來,大順能幫助荷蘭解決套在脖子上的兩道枷鎖嗎?

要麼毀掉英國的航海條例。

要麼毀掉法西同盟和法國的手工業以及法國的關稅自治權。

二者,選一個吧。

攝政派這羣人不是傻子,也不是鐵桿的親英派。從一開始扭扭捏捏地參加戰爭、暗地裡還和法國勾勾搭搭就能看出來,他們並不想爲英國人流血。

西王繼承戰的時候,荷蘭還能說爲了西班牙殖民地貿易、爲了比利時。這場仗,卻只剩下爲英國人流血了。

荷蘭對英國當然有怨氣。

除了奧蘭治家族和專門對英合法貿易的鹿特丹市之外,都對英國有怨氣。雖然澤蘭省纔是對英貿易額最大的省,但澤蘭省的貿易就特麼沒有一個“合法”的。

合什麼法?當然是合英國的法。

荷蘭被叫作“海上馬車伕”,其實換個說法,荷蘭就是個歐洲快遞公司。

首先要成爲歐洲的物流中心,才能當上馬車伕。就像後世,物流和快遞總是不分家的一樣。

但伴隨着英國的《航海條例》,英國已經逐漸成爲歐洲的物流中心了。一個幹快遞的,連物流中心都沒有,怎麼可能混的下去?

《航海條例》是非常霸道的。

不但管英國,還管亞、非、美三洲,執行起來那也是真不客氣,抓住就殺、燒、搶走貨。

其文曰:爲了英吉利共和國之利益,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亞洲、非洲、美洲,或該三洲的任何部分、或屬於該三洲之島嶼,無論英國人或他國殖民地,所生長、出產、或製造的任何貨物或商品,如非本國船隻,皆不得進入英吉利共和國、愛爾蘭、或英吉利共和國所屬的島嶼、殖民地、發現地或領土。本國船隻之含義,在英吉利共和國製造,且船長在共和國出生並長大、船員之75%爲本共和國之人民……

發這個條例的時候,英國還是英吉利共和國。

本來這個條例裡面是有個巨大漏洞的,因爲在英國還是共和國的時候,亞洲、非洲或美洲的獨立的國家,是沒有能力將船開到英國賣貨的。

所以,理論上,大順去英國賣貨、或者直接去英國殖民地賣貨,是“合法”的。

因爲條例說的是“英國或他國殖民地之商品”,而大順不是大順的殖民地。

但是,在米子明來瑞典送戰俘的時候,英國國會趕忙開了個會,補上了這個法律漏洞。

條例由原來的“無論英國人或他國殖民地”,變爲了“亞、美、歐三洲之無論英國或他國殖民地、或獨立之國家、或擁有共同君主天朝大皇帝之東方各朝貢國所生長、出產、製造的任何貨物和商品”。

所以大順的貨船直接去殖民地賣貨,在條例修訂之後,就是非法的了。殖民地的船,不經過英國轉口,直接去大順,也是非法的。

對大順,之前的影響倒是不大,反正也不去。

但對荷蘭就不同了。

荷蘭要當馬車伕,首先得是歐洲物流的集散地。現在英、法西靠着各自的殖民地,都把本國當物流集散地了,荷蘭實際上連貨都拿不到。

原來還有個東南亞特產,香料肉桂白糖薰香錫塊日本銅之類的,現在也沒了。

海上馬車伕得運貨才能賺錢,現在的情況是各國都在自己造馬車、招本國的車伕,荷蘭就算便宜,各國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這日子,能好過嗎?

所以說荷蘭和大順是最能心意相通的,因爲經歷着同樣的境遇:我想自由貿易,可誰肯讓我自由的貿易呢?

在大順斬斷了東印度公司這個壟斷的毒瘤之後,兩個最渴望歐洲自由貿易的國家,前所未有的心意相通。

(本章完)

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68章 決心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439章 回援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735章 咱們(下)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06章 狠話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381章 臚音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230章 開戰(九)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97章 風波起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509章 回報率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164章 備戰(三)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22章 突入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19章 昂貴的馬屁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420章 奇襲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249章 暫借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050章 坐莊(中)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229章 開戰(八)第245章 垂釣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76章 恍然第31章 收心第205章 入營第1027章 割裂(五)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941章 自覺(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965章 扣帽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