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必須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推進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着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對外開放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第一,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對外文化交流是推動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手段。要深化政府間文化交流,進一步豐富交流渠道,整合交流平臺。要構建人文交流機制,把政府交流和民間交流結合起來,鼓勵社會組織、中資機構等參與孔子學院和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承擔人文交流項目。鼓勵代表國家水平的各類學術團體、藝術機構在相應國際組織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鼓勵海外僑胞積極開展中外人文交流。創新交流方式,通過教育培訓、語言推廣、學術交流、研究資助、文體活動、觀光考察等,構建交流網絡,提高交流效果。
第二,進一步改進對外宣傳。要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理順內宣和外宣體制,加快構建大外宣格局,更加深入地宣傳我政策主張,更加有效地影響國際輿論,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國際輿論鬥爭,爲我國改革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環境。改進對外宣傳,必須適應國外受衆需求的變化,着力提高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堅持貼近中國和世界發展的實際、貼近世界各國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衆的思維習慣,把握規律、講究藝術,以現代化和國際通用手段創新對外宣傳方式,不斷增強對外宣傳的實際效果。
第三,擴大對外文化貿易。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對於拓展我國文化發展空間,培育我國文化優勢,維護我國文化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貿易和投資形式推動文化走出去,更可持續、效果更好。要積極探索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的運作方式,培育外向型文化企業,支持文化企業到境外開拓市場,鼓勵其與國外知名文化機構的合資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進行戰略投資,推動我國文化產品進入海外主流社會。積極探索符合國際慣例和市場運作規律的營銷方式,加強國際文化產品交易平臺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充分考慮各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審美標準,貼近國外受衆文化需求和消費習慣,推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
國氣派的文化精品。組織實施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爲文化走出去搭建翻譯平臺、提供翻譯資助,使我們的優秀文化產品能夠展示出獨特魅力。
第四,提高國際傳播能力。文化的影響不僅取決於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提升國際輿論話語權,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是傳播中國聲音、塑造國家形象、維護國家利益的迫切需要。要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形成獨具中國特色、能與國際交流的對外話語體系。理順內宣外宣體制,支持重點媒體面向國內國際發展,提高新聞信息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創新對外宣傳傳播方法,妥善迴應外部關切,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基本國情、價值觀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的瞭解和認識,不斷增強說服力和認可度。
第五,積極借鑑國外優秀文化成果。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都以各自方式爲世界文明作出貢獻,都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只有吸收百家之精華,借鑑各種文化之所長,才能更好地促進本國文化發展;如果自我封閉、排斥外來,就會失去發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中華文化胸襟博大、海納百川,因兼收幷蓄而豐富多彩,因博採衆長而經久不衰。要堅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學習借鑑一切有利於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於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於發展我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機制。加強文化領域人才、技術、經營管理經驗的引進和利用工作,吸收外資進入法律法規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鼓勵外資企業在華進行文化科技研發,發展服務外包。
第六,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對外開放,越要重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文化開放的前提。要在世界文化發展中獲得主動權,就必須對外開放,但文化開放不是盲目開放、被動開放。文化開放的基本要求是確保文化安全,在處理兩者關係時要把握好:一要堅持發展。文化開放的意義在於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只有文化實現繁榮和發展,文化的安全才能更有保障。二要把握全局。在全球化時代,文化必須在開放條件下經受各種外來的衝擊和考驗,才能真正實現持久的文化安全,封閉停滯的文化是脆弱的文化,也是不安全的文化、不可持續的文化。三要保
障安全。充分認識保障文化安全的戰略意義,始終堅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的原則,不斷提高政府有效引導和規範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社會甄別警醒外來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危害的能力。四要增強自信。既要增強維護文化安全的意識,也要增強堅定文化開放的自信,堅信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和世界進步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前,隨着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日益複雜,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給我國文化安全帶來新的挑戰。一些西方敵對勢力把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壯大視爲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一刻也沒有停止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加緊對我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互聯網正在成爲滲透反滲透鬥爭的主戰場,一些西方國家利用其掌握的互聯網先發優勢、話語優勢、技術優勢,鼓吹所謂的“網絡自由”,推行政治霸權、文化霸權、數字霸權,企圖把他們的價值觀無障礙地滲透到中國。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牢固樹立文化安全觀念,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積極應對和有效化解文化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和衝擊,更好地維護國家文化安全。要增強防範意識,提高辨別能力,把好各種准入關口,築牢思想防線,決不給腐朽思想文化提供傳播空間和渠道。要切實管好用好互聯網,積極佔領和有效掌控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堅決抵禦和遏制網上攻擊滲透,維護健康、安全、順暢的網絡信息傳播秩序。
第七,加強國際型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充分依託國內外高校、職業教育機構,推進文化出口的人才培訓,培養一批專業創作、經濟評估、營銷策劃、諮詢翻譯等方面的人才,造就一批適應文化開放需要的國際化、複合型人才。鼓勵文化企業以國際市場爲導向,創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文化精品。
總之,文化體制改革既與經濟體制改革緊密相聯,又與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密切相關,政治性、政策性很強,涉及領域和範圍很廣。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牢牢把握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幹部、黨管導向的基本原則,妥善處理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無論改什麼、怎麼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抓緊制定出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保障,推動文化改革發展邁出新步伐、登上新臺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