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
建設生態文明,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必然要求有一整套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來保障。
第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節約集約使用制度。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
第二,發揮市場的槓桿作用,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改善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要以堅持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思路,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強化資源有償使用和污染者付費政策,綜合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產業和貿易等經濟手段,改變資源低價和環境無價的現狀,形成科學合理的資源環境的補償機制、投入機制、產權和使用權交易等機制,從根本上解決經濟與環境、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改革不合理的資源定價制度,使資源價格正確反映其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逐步擴大資源稅徵收範圍,提高徵收標準並實行有利於資源節約的計稅方法,適時開徵生態環境保護稅種,合理提高各類排污費徵收標準。繼續限制原材料、粗加工和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產品的出口。探索推行資源環境資產化管理和環境產權、使用權交易制度,建立公開、公平、競爭的資源初始產權配置機制和二級市場交易體系。改革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重點在城市污水、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等市場化條件較好的領域推行政府特許經營制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推動企業成爲節能環保的實施主體和投入主體,形成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多方並舉、合力推進的投入格局。
第三,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嚴格進行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建設用地計劃管理,從嚴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落實耕地佔補平衡,確保到2015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面積不低於18.1億畝和15.6億畝。要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管理,結合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統籌規劃、聚合資金、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實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進基本農田質量建設。要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徵地制度改革,縮小徵地範圍,完善徵地程序,提高補償標準,逐步落實同地同價原則,保護被徵地農民合法權益。
第四,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主體功能區在國土空間開發規劃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的作用。必須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對人口密集、開發強度偏高、資源環境負荷過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區,要優化開發;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化地區,要重點開發;對具備較好的農業生產條件、以提供農產品爲主體功能的農產品主產區,要着力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對影響全局生態安全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要限制大規模、高強
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對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要禁止開發。同時加強配套政策支持,實行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爲目標的財政政策;逐步實行按主體功能區與領域相結合的投資政策;在國家產業指導項目調整的基礎上推行適應不同主體功能區的產業政策;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差別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實行引導人口有序流動的人口管理政策;根據不同主體功能區的環境承載能力,提出分類管理的環境保護政策。實行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在強化對各類地區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評價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評價考覈。優化開發區域,要強化經濟結構、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評價,弱化經濟增長的評價;重點開發區域,要對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質量效益等進行綜合評價;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要實行農業發展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不考覈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等指標,防止這些地區盲目追求經濟發展速度;禁止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則主要評價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完善區域規劃編制,做好專項規劃、重大項目佈局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銜接協調,研究制定各類主體功能區開發強度、環境容量等約束性指標,並分解落實;不斷完善覆蓋全國、統一協調、更新及時的國土空間動態監測管理系統,開展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跟蹤評估。
第五,建立完善生態環境容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和約束單位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行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要以排污問題安排項目、配置產能;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限期達標和強制淘汰制度,堅決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後生產設施;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行“一票否決制”;要建立健全災害預警系統,構建生態安全保障體系。要不斷強化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節能減排目標和國家中長期能源戰略的實現,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形成“目標明確、責任落實、獎罰分明、一級抓一級、一級考覈一級”的節能減排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第六,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獨立進行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建立陸海統籌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健全國有林區經營管理體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及時公佈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幹部考覈評價體系。幹部考覈評價體系就是“指揮棒”和“風向標”,決定着幹部努力的方向。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覈辦法、獎懲機制。要堅持注重考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是否協調統一、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是否協調統一、當前發展與永續發展是否協調統一的原則和方法,堅決糾正只關心招商引資和經濟增長速度,疏於考慮生態承受力和資源消耗度的傾向。同時還要注重幹部考覈評價結果的價值運用,對那些自覺堅持科學發展、善於領導科學發展,既實現了經濟發展又保護
了生態環境的優秀幹部表彰獎勵、提拔重用;對那些只顧眼前利益,造成環境污染,破壞自然生態的幹部批評教育、督促整改,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第八,要探索環境保護國際合作機制。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爲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加強國際生態環境合作,共同應對能源、礦產、水資源以及全球大氣變化等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生態無國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家園。全球性的資源和環境危機,要求世界各國採取一致行動。合作才能取得共識,合作纔有力量,合作才能共謀發展。我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我國面臨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必須努力解決自身的問題,樹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和支持全球領域的資源環境國際合作,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的前提下,廣泛開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各種國際規則的制定,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機制。全面有效參與各種多邊、雙邊氣候變化合作,利用國際資金和技術,增加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我國已加入多項環境公約、議定書及修正案,內容涉及大氣、危險廢物、自然保護和陸地生物資源等各方面。同時,不斷拓展和深化我國的雙邊環境,已同美國、日本等國家簽署了雙邊環境保護合作協議或備忘錄,同一些國家簽署了核安全合作雙邊協定或備忘錄,雙邊合作已遍佈全球各大洲,合作範圍涵蓋了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核安全等所有重要領域。特別在區域生態環境合作中始終堅持“睦鄰、安鄰和富鄰”政策,大力加強和推動與周邊國家或相關地區的生態環境合作,參與區域合作機制化建設,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建設美好和諧的新世界。
第九,探索環境保護的公衆參與機制。保護生態環境還需要人民羣衆的共同參與,促進民間環保組織健康發展。要使人民羣衆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改變過去以人類自身利益爲中心、不顧自然承載力而任意開發利用自然的觀念和做法,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切實增強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的生產生活方式,把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落實到行動上和實踐中。我們要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執政觀、政績觀。要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形成對保護環境引以爲榮的道德風氣。對企業家進行環境知識啓蒙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激勵激發企業家的環境慈善之心。與此同時,還要培育公衆的現代環境公益意識和環境權利意識。
總之,制度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石。制度缺失和體制機制不合理,是導致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只要我們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方針,把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夠開創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局面,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