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發揮羣衆的改革主體作用

四、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發揮羣衆的改革主體作用

人民是改革的主體。堅持以人爲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羣衆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凝聚了改革開放35年的寶貴經驗,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必須着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衆齊心協力推進改革,讓改革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

第一,牢固樹立羣衆觀點,貫徹黨的羣衆路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徹底否定了抹殺人民羣衆歷史作用、把少數英雄人物看作歷史創造者的唯心史觀,高度肯定了人民羣衆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認爲人民羣衆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馬克思主義這一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理論基礎。羣衆觀點,就是堅信人民羣衆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羣衆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羣衆學習的觀點。中國共產黨把羣衆觀點系統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黨在一切工作中的羣衆路線。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把黨的羣衆路線概況爲: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是中國共產黨處理黨羣關係、幹羣關係的根本工作路線和工作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改革任務,從根本上來講,都是爲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爲了發展人民羣衆的經濟權益、政治權益、文化權益、社會權益、生態權益,讓廣大人民羣衆更好更公平更廣泛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各級黨委要進一步樹立羣衆觀點、反映羣衆願望,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上把握和處理改革涉及的重大問題,謀劃改革思路,提出改革舉措。在遇到關係複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時,同羣衆坐在一條板凳上,首先想一想羣衆在期待什麼、羣衆利益如何保障。在出臺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舉措時,充分考慮廣大羣衆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穩妥加以處理。強化大衆視野

、百姓視角,直面羣衆最不滿意的突出問題,聚焦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弊端,讓羣衆從改革中得到更多實惠,把羣衆滿意與否作爲衡量改革工作進展的重要尺度,努力使我們的改革符合客觀實際、經得起羣衆檢驗。

第二,在不斷汲取民智中深化改革。羣衆是真正的英雄,基層是最好的課堂。改革的根本力量在於羣衆,辦法來自基層。改革開放實踐一再證明,正是基層和羣衆的探索實踐、創新創造,推動着改革車輪滾滾前行。從大包乾到股份制,從農業規模經營到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一個個來自基層和羣衆的新招、實招、硬招,破解着改革發展難題。必須把羣衆作爲我們推進改革的主心骨,制訂改革方案要廣泛聽取基層和羣衆意見,遇到改革難題要虛心向基層和羣衆請教問計,切不可自說自話、關起門來搞改革,更不能異想天開、憑主觀願望拍腦袋行事。全面深化改革是開創性事業,要鼓勵地方、基層和羣衆大膽探索,尊重羣衆的首創精神,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加強重大改革試點工作,重視發揮各類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範帶動作用。對於地方、基層和羣衆創造的生動鮮活的實踐經驗,及時發現、不斷提煉、積極推廣,對於改革探索中的一些失誤和不足,不搞求全責備、積極加以引導、不斷改進完善,真正把蘊藏於人民羣衆之中的力量進一步挖掘出來、釋放出來。

第三,健全服務羣衆制度,解決羣衆關心的問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以人爲本、執政爲民是我們黨的執政理念。要切實把黨的宗旨和理念,轉化爲具體可操作執行的制度。要堅持黨的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建立健全聯繫羣衆、服務羣衆的長效機制,增加爲民辦實事項目,建立服務承諾、結對幫扶、法律援助、領導督辦等各項服務羣衆制度和快捷有效的服務平臺,切實給人民羣衆辦事帶來便利。要完善調查研究制度,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充分考慮羣衆利益、充分尊重羣衆意見,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堅持科學決

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以人民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爲檢驗決策的根本標準,制定和貫徹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依法保障人民羣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完善考覈評價機制,對能夠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的領導幹部提拔重用,而對不能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的領導幹部批評教育,甚至降級免職等,確保服務羣衆各項制度落實到實處。

第四,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引導羣衆依法表達合理訴求。當今我國出現許多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利益表達的缺失。這就要求我們要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制定民意表達的規章制度,讓羣衆有話說、反映問題有地方,有敢說話的制度保障,有願意反映問題的措施,保證羣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要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對同羣衆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等,暢通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渠道,既將黨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到羣衆中,也要把羣衆的意見和建議收集起來,反映上去,爲黨和政府制定方針政策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要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臺,實現人民調節、行政調節、司法調節有機結合,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認真排查化解由損害羣衆利益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更好反映羣衆呼聲,維護羣衆合法權益。要推行領導幹部接待羣衆制度,完善黨政領導幹部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繫羣衆制度,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回訪、聯繫羣衆制度,搭建多種形式的溝通平臺,不斷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人民有序參與政治,把羣衆利益訴求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

總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識,最大限度地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改革合力,不斷鞏固和擴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厚羣衆基礎。

(本章完)

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一、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爲重點的青年就業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二、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影響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二、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影響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點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二、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一、充分發揮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五、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三、加強法治,規範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九章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_二、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實現形式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勢在必行第八章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三、積極培育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新優勢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一、深刻認識深化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三、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國企治理改革四、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發揮羣衆的改革主體作用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三、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一、從社會管理轉向社會治理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三、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二、制度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一、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爲重點的青年就業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三、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國企治理改革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四、堅持市場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領域改革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一、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四、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二、建設科學、公平、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五、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點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二、繼續圓夢的“現實挑戰”四、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二、新形勢下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四、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三、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四、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二、建設科學、公平、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五、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一、深刻認識深化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一、行政管理體制滯後的影響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三、進一步明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第九章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_一、我國的協商民主發展歷程與特點第八章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一、我國對外開放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三、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二、以體制機制建設保障充分就業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三、實現中央與地方“財力事權相匹配”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一、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斷豐富中國夢的內涵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五、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一、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爲重點的青年就業二、使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起基礎性作用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五、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勢在必行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四、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四、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發揮羣衆的改革主體作用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一、深刻認識深化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三、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點四、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勢在必行三、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四、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三、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一、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成果”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四、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四、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二、制度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三、加強法治,規範人與自然的關係二、準確界定不同國企功能,調整國有經濟戰略佈局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三、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重點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二、以體制機制建設保障充分就業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一、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現狀、問題與基本原則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三、進一步明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