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朔聽到這話好懸沒氣死,一下子上前一步說道:
“陛下,鄭和有話要說。“
朱棣看看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又看看站在自己跟前的文朔緩緩的點點頭說道:
“好你說說看。”
文朔轉過身面向那幾個大臣問道:
“諸位大人,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但是我鄭和有個問題想問問各位大人不知道各位大人能不能給我解答這個疑惑呢?”
楊建擡起頭看着文朔眼神裡滿是蔑視的樣子說道:
“好啊,那本官就要看看你有什麼說的,有什麼不明白的本官完全可以給你解答。”
“好,那這樣楊大人,不知道你覺得這個倭寇是不是很可恨呢?”
“呃……這個……當然,倭寇襲擾朝廷沿海,百姓荼毒。當然是我朝的一大患。”
楊建覺得這根本不是個問題很輕鬆的回答到。
“那楊大人,鄭和還要問你。倭寇來自哪裡呢?”
“廢話!倭寇當然是來自倭國啦!”楊建對文朔的話真的是覺得無法忍受。
“那楊大人反對對倭國施行的這些事情鄭和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爲是楊大人對於倭寇這件事情還是不在意的?”文朔在故意誘導楊建。
“對於倭寇本官一向認爲只要是我朝以寬厚待之定會叫這些倭寇深受聖恩幡然悔悟!”楊建毫不猶豫的說道。
“那鄭和再請問楊大人,自從我朝洪武皇帝開始就對倭國進行感化,那爲什麼倭寇卻依舊氾濫,愈演愈烈呢?”鄭和依舊是不慌不忙的問。
“這自然是陛下沒有遠修仁德……”說道這裡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掉進了一個坑裡,這個坑足以叫他萬劫不復。
‘啪’的一聲朱棣在上面一拍龍書案:
“你是在說朕是個昏君了?”
雖然聲音不大,但是這話足可以叫下面跪着的幾個人全家上下死無葬身之地了。
“臣等萬死!臣等不敢!”
楊建幾個人渾身瑟瑟發抖,不停顫抖着聲音向朱棣叩頭道。
朱棣聲音低沉的說道:
“你已經這麼說了!”
“陛下暫息雷霆之怒,鄭和有話要說。”文朔看看事情差不多了,要是再繼續下去恐怕把事情鬧大了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
“哦?你想說什麼?”朱棣稍微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看着文朔。
“剛纔楊大人可能沒有把自己的意思表示清楚。我想楊大人的意思不是說陛下的仁德不
夠,而是說倭人根本不會在乎對他們實行的什麼仁德,他們的眼中只有對弱者的劫掠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野心,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對這樣一個國家抱有絲毫的同情心,要是你不把他打趴下總有一天他會反過頭來反咬你一口。所以鄭和以爲爲了帝國的江山社稷長盛不衰我們有必要徹底乾淨的把倭寇這個問題解決掉!”
楊建幾個人也沒有想到文朔會爲自己說話,雖然文朔的話完全曲解了他們的意思。但是現在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一種開脫,至少保住性命還是有希望的。
於是幾個人也都是趕忙的在地上叩頭請罪:
“陛下!臣等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啊。”
文朔這個時候轉過身來對着大殿上的所有人朗聲說道:
“在你們的意識裡有聖人說過什麼‘君子懷德,小人懷惠’,不錯,這話說的不錯,我也很認同。但是爲了帝國的最高利益,爲了帝國的臣民以後不會再受到倭寇的襲擾,爲了帝國的臣民不會被任何一個野蠻的民族踐踏,爲了維護陛下的英明神武,我——鄭和!心甘情願做一個眼睛裡只有帝國利益的人!我甘願爲了帝國和陛下的利益去做一個眼睛裡只有利的小人!”
朱棣也不禁動容,這纔是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呀!
強壓住自己心頭的感動朱棣揮揮手說道:
“楊建你們先退下吧,既然人家已經答應歸化了,朕還是要見見他們的。宣倭使吧。”
楊建幾個人趕忙是叩頭起身,起身的時候也不忘感激的看一眼文朔。
“宣倭國使者覲見——!”
執事太監扯着變聲的嗓音高聲喊道。
枚付滿上殿以後首先宣讀了國書:
天啓大明,萬邦悉被光賁;海無驚浪,中國茲佔泰平。凡在率濱,孰不惟賴。欽惟大明皇帝陛下,四聖傳業,三邊九安,勳華繼體,從昔所希,宣光中興,不圖復睹。貢節不入,固緣敝邑多虞;行李往來,願復治朝舊典。是以謹使某人,仰視國光,伏獻方物。獻方物:金千兩、馬十匹、薄樣千帖、扇百本、屏風三雙、鎧一領、銅丸一領、劍十腰、刀一柄、硯筥一合、同文臺一個。搜尋海島漂寄者幾許人還之焉。爲是,謹具表。
永樂皇帝自然是高興的很,說了一通什麼兩國交好百姓獲益的官話,然後就有禮部的官員帶着倭國的使臣退出大殿。
等到這些人退出大殿之後,文朔上前說道:
“陛下,鄭和從平倭事宜之時,就曾經對陛下說過要想剿滅倭寇只有斬
草除根纔是根本。現在倭國已然答應我帝國水師可以赴彼處剿滅倭寇,所以臣想請皇帝下旨允許鄭和前往倭國平定倭患!”
“去倭國?!”朱棣顯然沒有想到文朔會有這麼大膽的想法。
“是的陛下,經過這段時間的圍剿,倭寇已經陸續退回倭國本土,現在正是圍殲這夥強盜的大好時機。”
文朔看看朱棣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繼續說道:
“另外,鄭和要是去倭國剿寇,遠離帝國本土,對於那些仍舊潛藏在帝國沿海的小股倭寇自然是應顧不暇,所以想卸掉平倭招討使這一職責。但是爲了帝國沿海的清平,鄭和舉薦水師都督陳瑄接任此職統領帝國沿海的剿寇事宜。還請陛下恩准。”
朱棣低頭想着什麼沒有說話,過了好半天才說道:
“好吧,朕準了。即着鄭和爲赴日正使太監,統領平倭相關事宜,欽賜尚方寶劍,有便宜行事之權。另升陳瑄爲平倭招討使,統領沿海平倭事宜。”
“臣領旨,謝陛下。”
“末將領旨,謝陛下。”
文朔和陳瑄同時跪倒在地叩謝皇恩,在不經意的時候陳瑄感激的看了一眼文朔,那個意思很明白,自己的這個官職可是文朔給討來的,雖然說自己在靖難戰爭的時候就已經和文朔認識了,但是交往並不是很深,所以平時也就沒有什麼來往。但是此刻文朔舉薦他做這個統領沿海諸省大軍的平倭招討使自己也是沒有想到,這可是個實權呀!
不過現在又人站在武將的隊列裡感到了一絲絲的不安——邱福。
這個鄭和已經把手伸到軍隊裡來了,自己身爲五軍都督府的最高官員,對於自己的一個手下的官員的任免沒有做出任何表示,那以後還會有人投靠嗎?要是往後沒有人投靠了,那自己在朝堂上還會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嗎?那慢慢的自己還會在皇帝的面前得寵嗎?
“散朝吧。”朱棣在上面淡淡的說着“鄭和,你還沒吃飯吧?來,和朕一起吃點東西。”
大臣們一下子沒有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皇上要是想問話還用的着在朝堂上說嗎?還吃飯?這得是多大的恩寵啊?看來這個宦官在朱棣的眼睛裡地位真的是沒有辦法的高啊……以後有機會還是要多多巴結的。
且不說這些整日想着如何鑽營取巧的百官心裡有什麼想法,只不過大家走出大殿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都很怪異。以前那種散朝以後相互邀約飲酒作樂的場面今天意外的沒有上演,就連站在殿外的禁軍們看到今天這些大臣出來的樣子都是感到很好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