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看來,淮南那邊,曹孫相爭,還是以曹操獲勝告終?”聽完丘林厥稟報,劉淵淡淡道。
“是的!”丘林厥肯定答道:“曹操不知道使了什麼手段,降服了張勳,又聯合了黃祖。張、黃二人,於廬江突然發難,攻襲程普。廬江吳軍幾乎全軍覆沒,孫堅愛將程普爲黃祖所殺!”
“程普乃孫堅心腹大將,與戰多年,其戰亡,只怕孫堅很是氣急敗壞吧!”劉淵面上露出點笑容,滿是幸災樂禍。
丘林厥表情輕鬆:“聽聞孫堅初聞程普戰歿,曾急怒攻心而吐血。其南撤會歷陽之之時,面對幾路敵軍,接應其的大將凌操亦陣亡,吳將周泰重傷!大王,淮南一役,吳軍是損兵折將啊!”
近三月以前,壽春城破,袁術被俘。城中袁軍被清理過後,原爲盟軍的曹孫立時便進入了新的角色。皇宮被破,本該是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吳軍突入皇宮,魏軍早已佔據大部宮室,搜刮了大量袁術積累之財富。
曹袁之約,雙方將士都知曉,周泰自覺己軍率先破城,這是要來收取本屬於他們的戰利品的。牽頭的是樂進,吳軍想要讓他們將收入囊中的東西再吐出來,怎麼可能。
再者,在樂進看來,明明是他魏軍先行破城。爭端就在瞬息之間發生,言語不通,那就乾脆用搶的。早看魏軍不爽了,由周泰率先發難,雙方的爭執直接演變爲刀兵相向。
周、樂二將這邊一戰起,就在本就火藥味十足的吳魏兩軍間點燃了火星,引發雙方大戰。圍繞着袁術宮城,先是二將麾下,緊接着更多的雙方將領源源不斷支援上來,加入戰團。
尤其是孫軍,聞皇宮事,紛紛認準方向,北來支援。兩方將士鬥了個旗鼓相當,血腥的廝殺就圍繞着壽春皇宮展開。兩方的將軍們,一開始還是有不少人留力,收束着戰鬥。但殺紅眼後,一個個都跟着放開了廝殺,這傷亡也就大了起來。
沒有多久,壽春城中大亂,新破之城,本就不寧,袁軍殘餘尚未被清理乾淨。除了曹孫兩方之外,袁軍潰軍,外加些許宵小之輩,趁機作亂。苦了的,自然是城中的百姓,四面兵賊,想逃都逃不掉,只能躲在家中,等待禍從天降。
最終還是在曹操與孫堅的強力控制下,雙方慢慢脫離了交戰,不過雙方的血氣都被打出來,化盟爲敵已成定局。
壽春的局勢很快演變爲曹孫兩軍各據南北,對峙。這個時候孫堅也懶得提與曹操約定事什麼的了,既到了這個地步,就看誰的拳頭硬了。暫息兵馬交戰,也不過因爲激戰幾日,將士疲敝,爲求休整,再行較量。
對掀起兩方激戰的周泰,孫堅未加責罰,反倒大讚之。與孫堅的想法差不了多少,曹操早早地便警示諸將,攻滅袁術之後,當提防吳軍。上下也是這麼做的,樂進面對周泰那麼強硬,也是自然。
魏吳兩軍,直接於壽春開戰,於城中爭搶廝殺鏖戰,都欲將對方驅逐出城。兩方軍力相較,差不了多少,論統帥,論驍將,論謀臣,都一般上下。
唯一稍落下風者,江左士兵比起中原悍卒,在陸地上,有些“先天”的劣勢。但孫堅所統之軍,都是他精心訓練的精銳,與魏軍較量,總體並不落下風。
糾纏近月,在後方的合肥凸顯出其戰略價值了,卡住吳軍糧道,史渙不斷北出,襲擾吳軍後路。已經入冬,淮南這邊雖不如北方那般酷烈嚴寒,但天氣亦冷了下來。
在後路不寧的情況下,吳軍與魏軍相爭,總歸是底氣不足。桓階有建議撤軍,被孫堅一言否決。此時尚能佔據壽春一域,這一退,他日還能否再次兵臨此城下,都是問題。
畢竟曹操不比袁術,曹軍掌控下的壽春,可沒那麼好突破。孫堅深知此點,縱使一意孤行,也強行壓下撤軍的聲音,與魏相爭。
但後路不可不防,孫堅自領大軍於北激戰,而傳令南面孫靜與凌操統軍北上進攻合肥,將越加猖狂的史渙壓制。
雙方鏖戰,曹操的耐心很足,兗州的屯田,初見成效,秋收之際,入庫頗多,一直令曹操深感拮据的補給問題,終於得到了緩解。
雖然基本佔據着上風,但曹操的壓力同樣不小,已經足夠重視孫堅了,但交鋒起來方覺仍然小看其人了。原料以地利之優勢足可逼退孫堅,未曾想到孫堅的作戰意志那麼堅決,即使後路有恙,依舊毫不退讓。
曹操實則並不怎麼願意與孫堅在淮南血拼,畢竟西邊的胡夏,北邊的袁紹都已平靜下來,有此兩方勢力在,他也早有北退的心思。
但這淮南是萬不能讓給孫堅的,曹操佔據中原,本爲四站之地,應付起越發勢大的劉淵與袁紹兩方都感壓力,若再讓孫堅這頭猛虎多得北上的跳板,那他曹操也別再想有一天安生日子過了。再者,淮南膏腴之土,實爲寶地,怎可輕棄。
轉折點,就從廬江形勢的變化開始,曹操欲北歸,不想再與孫堅在壽春耗着了,破局之法,就從廬江始。
舒縣的張勳,本就有降意,待袁術受俘,在曹操派人招攬下,立馬降了。與此同時進行的是,對黃祖的聯絡。
得魏使之邀,共擊孫堅,幾乎沒有怎麼考慮,黃祖便答應了。過往孫堅西進荊州,雖然受阻於江夏,但他黃祖可是被欺負地不輕,有這復仇的機會,怎會不同意。
孫堅比之於曹操,以其進攻性,對荊州的威脅更大,近在咫尺。能打壓孫吳,樂於行之。再者,曹操可允諾擊敗孫堅,廬江郡舒縣以西、以南,盡歸荊州,這是有利可圖。
張勳與黃祖,暴然發難,以數倍之衆,攻襲程普,程普如何能擋。其後張、黃二人領軍向北,直擊吳軍後路,這麼一支大軍北來,吳軍的局勢當即不妙。
這個時候,縱使再不甘,孫堅也不敢於壽春久待了。果斷南撤,但形勢大變之下,想走也沒那麼容易了。一路受魏軍侵襲,損失慘重。
“孫堅北進失利,吃了這麼大的虧,以其性子,豈能幹休?其如今有何動向?”腦中梳理了一遍淮南戰事,劉淵很是好奇問道。
“細作傳來,孫堅敗歸回歷陽後,留韓當守衛,自回吳郡。不過其已再發兵士,準備西進奪回廬江,攻伐黃祖,爲程普報仇!”
“如此甚好,只怕江南之地,再難安寧了。南方有事,曹操豈能不分心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