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辭之才

自從開闢成皋一帶作爲與中原列國商貿,尤其是上次前往了魏國朝見之後,便是有着不少的諸侯列國商賈前往了宛城之中,但是秦國也是知曉諸侯列國的商賈往往是本國刺探他國消息的重要人員,因此,宛城這邊也是劃分了宛市作爲商賈之地交易列國商賈的貨物,與宛城秦宮或者周圍的商署間隔。

但是這並不妨礙宛城之中的商貿繁榮,這是因爲大秦商署在宛市已經是換來了大量的貨物,交給了可以託付的老秦人販賣,這,宛城諸侯列國的商賈不在少數,但是能夠真正接觸到大秦朝堂核心官署的人員卻是極少數,幾乎是被斷絕在了宛市之中。

比如說,關西老秦派遣使團前往了宛城之中,大秦朝堂以九賓之禮招待,一般的列國商賈絕不知曉此事。

張宜也是在飽飲了幾日的美酒之後,終於是從嬴騫手中正式接過了使團的主職之權,以老秦主使的身份上了凌雲臺。

凌雲臺乃是有九丈之高,乃是宛城之中最爲聳立的建築,在此處,若非是有着秦宮之中鬱鬱蔥蔥修的林木遮擋,秦宮之內的景象皆是一一看的清清楚楚。

常常是有着登高而望一抒心中慷慨之情的好地方,即便是張宜在登上凌雲臺,氣喘吁吁之後,依舊是憑着欄杆而望,對着秦公恭恭敬敬的行了士卿面見諸侯之禮,纔是說道:“張宜西入老秦,見到的崤函之固,今日在這嶺南宛城之中尚能夠見到,真是大開眼界,巧奪天工!”

凌雲臺最頂層乃是方丈三丈之地,加上桌案蒲團一應鋪設,所容納的人並不多,大秦朝堂之上,出席此番九賓之宴的臣卿便是有着國相韓悝,司徒百里槐、司寇沈案、宗正嬴珅等一衆人,外加上此時作爲儲君的林玧琰。

至於老秦使團這邊,則是張宜帶着兩名門客隨行前往,那位在宛城之內行事乖張的嬴騫倒是並未出現在凌雲臺之上。

聽着張宜的奉承,秦公也是皺着眉頭,看着張宜不悅的說道:“嬴騫呢?”

張宜笑着回道:“回稟秦公,公子騫偶感風寒,如今正在宛城驛館內休息,此番老秦公室是派遣張宜作爲正使,公子騫身負勇力,乃是護得張宜一身周全,公子騫的任務便是已經完成了……”

“哦……”秦公回過頭來,看着張宜問道:“聽張子的口音似乎並非是老秦人。”

“山東士子張宜,見過秦公!”張宜也是順坡下臺,當下再次朝着秦公與諸多朝臣行了一禮。

聽起來是山東士子,秦公也是看着張宜,問道:“老秦想來排斥山東子弟,張子在老秦也能夠作爲正使?”

張宜回道:“秦公不知,老秦如今也是不乏山東子弟作爲治理老秦的賢臣,如貴國韓相的昔日舊友便是如今老秦的左庶長,此番前來,左庶長也是託付在下向韓相問好。”

韓悝也是偏過頭來,看着張宜問道:“老秦的左庶長,可是公孫鞅?”

“正是!”張宜點了點頭,道:“韓相尚還記得左庶長,於櫟陽之時,左庶長尚還擔心,數年不見,韓相已經是不記得故人了……”

韓悝也是回道:“七年未曾聽聞衛鞅的消息,孰能夠料到,舊友居然是前往了老秦之地,且是作爲了老秦的左庶長!”

“老秦與南秦乃是同樹連根,看來也真是極大的緣分啊!”張宜亦是轉回頭來,方纔一番話,亦是讓周圍的南秦朝臣減弱了一些間隔。

林玧琰也是瞧着這位北秦使者,張宜,倒是暗自點了點頭,兩國來使林玧琰自忖也是見過不少,有高潔如同楚國屈平、聰慧如同吳國範離,謙謙君子如同魏國李克,但是確實沒有一人,能夠自來熟如同這北秦張宜。

簡簡單單幾句話,便是將先前君父“爲何公子嬴騫不來”的責問,消弭於無形,又是憑藉着韓悝與昔日舊友衛國公孫鞅的交情,簡單幾句話又是消弭了南秦朝堂士卿的隔閡之意。

不得不說,這位北秦使者雖然是看似不甚正經,但是林玧琰確實不得不承認,此人的口舌之利,足以是將兩國之間的利益交割任憑自己挑撥。

果然,這位北秦使者憑藉着微微的酒液醉意,也是頗爲豪邁的吟唱起來的秦風無衣,到了最後居然是聲淚俱下的低吟了起來,對着南秦一衆朝臣說起來了老秦人在關西之地如何浴血奮戰,方能夠再次走出隴西大山,收復先祖失地櫟陽一帶的。

隨後又是追根溯源,說起來了當初南秦幾大嬴姓部落翻越了秦嶺大山,來到了這嶺南之地建立了如今的佔有六郡之地的南秦基業,張宜的華詞麗藻無疑是將南秦幾代先君,尤其是今上秦公誇讚的直接可以比擬上古三皇五帝的功勞!

如此一來,伸手不打笑臉人,即便是秦公也是聽着張宜這一句句誇讚,也是頗爲洋洋自得,那些隨之被張宜一一讚賞爲國之棟樑賢臣的南秦臣卿,亦是對這位張宜頗爲好感。

張宜此人記憶力十分驚人,似司寇沈案的沈氏、太史夏無怯的夏氏,皆是被張宜在關西老秦找到了相應的部族,憑藉着此,南秦朝堂皆是放下了對張宜最後的警惕之心。

當然,對此保持克制的僅僅是有着兩人,一人是林玧琰,另外一位自然就是韓悝。

因爲林玧琰作爲儲君的特殊身份,張宜並不深知如今秦公與林玧琰之間是否有着猜忌之心,若是有着猜忌之心,張宜對林玧琰褒貶,皆是會對犯了忌諱,是故,張宜打算與公子琰的交往留到私下時候再說。

至於韓悝,則完全乃是定力了,韓悝對於名利並不看重,而是希望能夠通過實踐豐富法家學說,張宜這些看似水到渠成的褒譽,對於韓悝來說,僅僅是聽聽而已。

掃過了林玧琰的臉色,韓悝終是側過身子看着張宜,徑直問道:“此番老秦派遣使團前往宛城,定然是有着要事商議,張子不妨憑着現在這個時機好好言明……”

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對峙第十五章 旬朝前夕第二百七十三章 和談(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宣後召見第十二章 旬朝黨爭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七百五十八章 會盟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左軍來至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東胡第三百八十五章 盧縣首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禍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秦宮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攬陳之慶第七百一十九章 重裝出陣第七百一十章 另一支奇軍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七十八章 決戰過後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禍心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羋雲到訪第五百零四章 察覺秦意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夏守第三十三章 秦王宮朝宴第三百零五章 起於壘土第六百七十六章 韓悝之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襄城角力第九十七章 兵臨襄城(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面(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宛城慶功第八十七章 大秦北境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暫安第五百三十章 吳軍欲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胡傷心意第八百零五章 洛陽出兵第八百零一章 二十一年第八十三章 秦軍出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國之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安置嬴復第五十七章 糧煙四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二十等功爵第八百章 伐楚落幕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隸處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朝議第五百三十五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零九章 兼併之心第四十七章 上報田稅(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閱兵落幕第三百六十四章 狡猾的範離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生分歧第六十章 柘王之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韓悝態度第二百零三章 宣政殿對問(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向魏換糧第七章 衛人韓悝第四百四十一章 韓滅鄭之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擊第二百九十九章 衆說紛紜(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隴東新象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一百八十八章 壽王求糧第一百八十七章 宛城劇變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戰勢如荼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燒南樑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騎射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盡意現第六百二十六章 戰勢激烈第五百五十八章 巴女子清第二百零二章 漢水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變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糾纏第六百五十五章 歸入府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五百六十二章 問罪暗祿第三百四十二章 嬴鍾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範離心思第五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藍田反應第二百零七章 詭異之處第七百九十四章 彈指十年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安第五百三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武關外聞第二百零八章 羋雲到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範離獻計第二十章 籌辦上林苑第三百八十五章 盧縣首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衝突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國熊紀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國反應第六百三十八章 歸返老秦第五百四十一章 離間之策第三十七章 長公子的蛻變第六十四章 搶班奪權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