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夏兵馬乘坐大型戰船,浩浩蕩蕩兵臨南岸。
燕軍在江邊排兵佈陣,但看着江面上那巍峨高大的樓船,一艘艘漆黑如地獄來的勾魂使者,猙獰的弩牀和弩機,還有拋石機,嚇得燕軍連吞口水。
人的命樹的影,再加上燕都被大夏佔領,所有因素聚集在一起,讓所有燕軍內心惶惶然,抵禦的信心都沒有了。
樓船靠近岸邊,即將進入射程範圍之內。
就在這時,樓船停下,而後一艘船緩緩駛向岸邊,船上只有寥寥幾位大夏士兵,其中張良站在船頭,一身白衣負手而來。
此時燕軍後方,小皇帝蕭七夜軍中,燕玲瓏陪同,座下還有五位領兵大將軍。
前鋒一名校尉匆匆來報:“回稟陛下,夏軍戰船停在弓箭射程之外,並未進攻。而是派遣了一個特使前來,特來拜見陛下!”
蕭七夜點點頭,他畢竟年紀太小,所以燕玲瓏道:“請他過來,本宮倒要看看大夏皇帝要傳什麼話!”
“是!”校尉立即去帶人。
燕玲瓏嘆了一聲,這算什麼事啊,要和蕭銳演一場戲,慘烈的國戰成了表演,真讓燕玲瓏無奈。
很快,張良來到,拱手拜道:“外臣張良,奉我朝陛下之命,前來拜見燕國陛下和鎮國長公主!”
燕玲瓏故作氣憤,喝道:“大夏皇帝命你前來所謂何事?貴國侵略燕國疆域,撕毀兄弟盟約,本宮正想問問,貴國皇帝難道是不講道義之人?”
張良回禮,說道:“長公主殿下,我朝進攻貴國,全因貴國毀約在前,貴國兵馬大元帥杜安澤背信棄義,恩將仇報,故意設宴感謝我朝驍勇侯,卻沒想到是陷阱。幸好驍勇侯麾下三員大將驍勇,逃了出來,不然就被貴國殺人滅口了!此事真相如何,我朝願意和杜安澤當場對質,貴國可敢麼?”
此話一出,燕玲瓏故作沉默。
四周的將領看到大夏使臣言辭咄咄,而長公主卻皺眉沉默,立即明白了怎麼回事。這些將領也都知道杜安澤的品性,真的可能幹出這事來!
所以一衆將領立即小聲議論了起來。
搞了這麼久,大夏進犯燕國的導火索竟然是杜安澤,若不是這廝,大夏會進攻燕國嗎?
這時,燕玲瓏則道:“杜安澤遠在魏國,恐怕一時半會回不來,所以無法對峙。本宮願意審訊杜安澤,還大夏一個真相,如果真是杜安澤的個人陰謀,本宮絕對重罰,並付出代價彌補。不知大夏可否退軍?”
張良搖了搖頭,說道:“貴國的行爲已經寒了我朝陛下的心,杜安澤是貴國的兵馬大元帥,他的所作所爲便代表了燕國,從他陷害驍勇侯的開始,大夏和燕國的盟約便不再存在。如今災難地禍頻繁,我大夏應天道發展,奉天命一統神州拯救黎民百姓,如今趙國、齊國、秦國不存,便說明了是天道使然!”
說到這裡,張良頓了頓,加重了語氣,讓四周將領和士兵都聽得清清楚楚:“天命所歸,預示着神州一統,所以讓大夏退兵,絕無可能!貴國的國都已經被我大夏奪取,如今我大夏兵馬兵臨於此,貴國難道還要拼死反擊、負隅頑抗嗎?難道要眼睜睜看着燕國的士兵戰死沙場,看着他們家破人亡才滿意?”
“我朝陛下說了,如果貴國順應大勢,願意歸順大夏,貴國皇帝可以被封燕王,世襲罔替。燕國所有將領保留所有官制,絕對不追究過錯。燕國百姓從此就是夏國百姓,可以享受所有新作物的推廣種植,並減免稅收和徭役,將士可獲贈土地,讓所有人可以挺過這個災事!”
“所以,貴國想怎麼選擇?”
張良的聲音振聾發聵,夏國的將士們議論紛紛。
還是那句話,沒有哪個國家的士兵和百姓想做亡國之民,但是現在燕國的處境已經有目共睹,連都城都失守了,他們這二十萬兵馬能擋得住大夏嗎?
這種時刻,大夏皇帝仁慈招安,不想通過武力拿下燕國,而是以仁義的手段。所以如何選擇,就看燕國了。
所有將領和士兵都看向了燕玲瓏和小皇帝,接下來就看他們的了。
片刻後,燕玲瓏說道:“請轉告貴國皇帝,容本宮和我朝陛下商議後,是戰還是不戰,三天後,自有答案!”
“好!那外臣告辭。”張良拱手退下來。
隨着張良乘船退後,江上的戰船也都退回了北岸。
不到半日,張良說的話便傳遍了燕軍耳朵裡,本就不願送死打仗的燕軍更是人心惶惶,等待着朝廷的回答。
接下來的三日內,這場戲醞釀的差不多了,燕玲瓏召集了所有將領。
燕玲瓏告訴這些將領,小皇帝爲了將士們的生命,不願看到他們一個個犧牲,決定放棄抵禦,歸順大夏。
聽到這則消息,所有將領有喜又慌,然後紛紛跪下,叩拜燕玲瓏和蕭七夜。
隨後,燕玲瓏派使臣送去了國書。
接下來,大夏將士乘船來到南岸,收繳了燕軍的兵器,同時蕭銳親自上了南岸,蕭七夜和燕玲瓏親自叩拜,將玉璽和歸順的國書,呈給了蕭銳。
至此,燕國不再存在。
接下來,消息開始傳遍燕國境內,有蕭七夜的退位詔書和罪己詔,雖然燕國百姓心存不甘,但又滿懷憧憬着接下來的生活。
蕭七夜和燕玲瓏便隨蕭銳去了北岸,蕭七夜也見到了親爺爺夏皇,爺孫倆相見恨晚。
接下來,蕭銳在霍去病和岳飛的領兵護送下,啓程返回中州。
而其他兵力則在張良的率領下,繼續深入燕國境內,徹底控制各郡地盤。
當遠在魏國的杜安澤聽說了陛下的退位詔書,惱怒的他揭竿而起,自立爲皇,準備以魏國爲基礎,建立新國。
但等待他的,是大夏兵馬的圍剿。
接下來,想要徹底搞定燕國和魏國這片地盤,估計還得小半年,但最難得一步已經走完了,接下來就是掃尾工作了。畢竟燕國是主動歸順,連皇帝都下了詔書,其他百姓更不願起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