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

“鏘!”

李存孝暴怒狀態下的一擊,威力看起來似乎有些毀天滅地之能。

在巨大力道的充斥下,裴元慶拿捏不住右手的八棱梅花亮銀錘,竟直接被李存孝擊飛。

“叮......李存孝特殊屬性爆發,面對單持兵刃武將時武力值增加3點,李存孝當前武力值爲128點!”

“鏘!鏘!鏘!”

就算是丟了一柄八棱梅花亮銀錘,裴元慶也毫不畏懼,他感覺自己的武鬥之魂在熊熊燃燒,暴喝道:“來呀李存孝,與我決一死戰!”

“噗嗤!”

畢燕撾劃過裴元慶胸膛,禹王槊瞬間拍碎了裴元慶的腦袋,如同西瓜爆裂一般,血腥十足。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5的人才陣亡,裴元慶——武力值99,統御值68,謀略值53,內政值38,魅力值67,忠誠度等級爲-2。”

“叮......李存孝擊殺一名能力值單項超過95的人才,宿主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暴鳶死了,裴元慶死了,張遼也死了。

姬衍忍不住心中的激動之情,這三個人陣亡,代表着晉陽城外的三十三萬聯軍敗了!

而這些部隊戰敗,標誌着三國再也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抵禦燕國吞併中原了!

“傳令,命狄青部南下,協助戍南軍、勇毅軍抵抗楚國進軍!”

晉陽已定,那麼狄青自然不用前往晉陽支援了,因此姬衍把狄青轉派到昌黎—常山—新鄭防線,抵禦楚軍的進攻。

“命令李靖、韓信,一旦我軍取勝,韓信部進軍晉國、李靖部進軍魏國河西,徹底擊潰他們兩國!”姬衍接着開口道,“樂毅將軍率部,攻楚!”

佔據魏晉,力壓楚齊。

這是姬衍的戰略方針,但姬衍猜都能猜出來肯定不能如自己的願。

不說晉國還有韋睿、魏尚等將領以及十數萬士卒,就單說魏國河西曹操的家底,也有十萬士卒。

這二十多萬的士卒可不是泥捏的,特別是鎮國鐵騎暴露之後。

而且,一旦自己表現出要吞併晉、魏的意圖,齊國、宋國、吳國肯定會二話不說從後面圍攻自己,秦國、唐國的態度也會微妙起來。

秦國正兒八經的盟國,或許不會光明正大的與自己爲敵。但唐國,至今都沒個聯盟的音訊啊。

如今世傳的唐秦燕三國聯盟也不過是一廂情願,唐國根本就沒有什麼聯盟國書。

因此唐國的動向,姬衍確實猜不到。

“蘇相國...帶着主父偃走一趟唐國吧...”

......

戰場上,陳慶之心驚膽戰地朝後方突圍,一路之上的喊聲也讓他心神不寧。

“裴元慶已死,爾等何不束手就擒!”

“楊業已被我軍生擒,放下武器,饒你們一條活路!”

“將軍有令,拒絕歸順我大燕者,格殺勿論!”

這些話語,讓陳慶之不由膽戰心驚,他們聯軍可是有三十三萬人啊!爲什麼對方只是一波衝鋒就擊潰了我軍呢?

陳慶之想不通,明明人數差不多,爲什麼自己會敗?

可惜他不知道,這就是士氣與裝備的原因。

兩宋南北對峙時期,爲什麼宋朝軍隊會被遼國、金國、蒙古的幾千人追着幾十萬人打?

還不是沒了士氣,不敢打?

還不是因爲沒有將領,沒有信心?

同樣是華夏是,漢唐中原男兒北胡南越西域皆定鼎,無敵帝國傲立於世。

宋朝後面的明朝都有萬曆三大徵,而宋朝呢?

這就是士氣的力量,沒有士氣狼羣也能變綿羊,有了士氣,綿羊也能變羣狼。

當陳慶之回想到這個問題時,爲時已晚。

“張郃在此,陳慶之休走!”

說時遲那時快,陳慶之率軍朝後猛退,卻一下子撞見了張郃部五千多人。

這讓張郃好生開心,陳慶之此時只有七百餘人。

陳慶之身爲魏軍主將,若能生擒或斬殺必是大功一件啊!

張郃想着,心中一陣火熱,登時大笑着:開口道:“哈哈哈哈,真是老天開眼啊!”

“不許放箭,不許放箭!務必生擒敵軍主將陳慶之,一個都不許給本將錯過!”緊接着,張郃繼續開口喊道。

畢竟這種功勞是隻可偶遇不可強求啊!

“白袍軍,殺!”

陳慶之煩躁無比,暴喝一聲,七百白袍軍士卒頓時爆發出極大的戰力,瘋狂涌向張郃部。

張郃一馬當先,率先斬了兩名衝鋒在前的白袍軍士卒,信心滿滿地等待白袍軍自己潰敗。

可情況卻出乎張郃的預料...白袍軍一點都不受影響,反而奮勇向前,殺戮了許多張郃部下士卒。

這讓張郃十分的無語了,五千打七百還被人壓制了?

這還能讓張郃自己在燕國混下去麼?

接着,張郃遇到了自己的戰爭史上最失敗的一次。

他麾下五千多士卒,竟然在七百白袍軍的反衝鋒上,潰敗了!

“不許後撤,不許後撤!”

張郃扯着嗓子大喊道,可惜卻沒什麼作用...該退還是退。

張郃眼瞅着陳慶之率部繼續逃竄卻無能爲力...

“好險!”

陳慶之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這次能擊潰張郃軍純粹是運氣使然。

正當陳慶之準備繼續撤離之時,前方突然出現一支重甲步卒。

他們的裝備與魏武卒相差無幾,但明顯更豪華些。

人數只有區區八百人,一支“高”字纛旗迎風招展。

陳慶之望着那支部隊,似乎是想起了什麼,瞳孔微微有些變化,喃喃自語道:“高...高...莫非是鎮守在雁門關一代,呂布麾下第一將,高順?”

“那麼這支部隊是...陷陣營?!”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高順一身鐵甲,靜靜地望着前方的陳慶之,淡淡開口,頓時陷陣營便動輒起來,朝着白袍軍殺去。

“撤,繞路!”

陳慶之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繞路,陷陣營乃重甲步卒兵種,移動速度緩慢。

也並非是白袍軍懼怕陷陣營,而是陳慶之清楚,自己可不能耽誤時間。

後有追兵,不得不謹慎行事。

“先登死士,殺!”

正當陳慶之準備後撤之時,他突然聽到了一道癲狂的聲音。

回頭一看,退路被阻絕。

攔路者,正是燕國戰功赫赫的先登死士。

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三百二十三章 楊再興獨守北疆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十五章 二鸚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一章 系統第三百八十六章 樑侯請纓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三十九章 六部尚書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五章 首鸚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歷城縣叔寶殞命第二百三十章 完顏希尹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三百二十三章 楊再興獨守北疆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