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太陽的餘暉照應着戰場上,戰場之上斷臂殘軀、滿地屍骸,鮮血淋漓盡致,逐漸匯聚成一道小河。
禿鷲飛旋,在天空之上虎視眈眈,似乎是想要俯衝而下,飽餐一頓。
隨着鑼鼓喧天,雙方皆是鳴金收兵歸營,待來日相戰。
一日的廝殺令雙方都有幾千人的損失,戰場上大大小小的屍首也有了數萬。
場面慘烈無比,但卻沒有分出什麼勝負。“燕”字纛旗與“楚”字纛旗依舊被微風吹起,戰場上風捲殘雲,波瀾頗多。
姬衍凝視遠處的楚營,緩緩開口道:“霸王之勇,果然是強橫啊。”
雖然目前項羽與李存孝打的有聲有色,勢均力敵。但姬衍心裡清楚,項羽最強之時,可是有140點!足足高出李存孝12點的武力值,這自然是讓姬衍好生忌憚。
李元霸的屬性姬衍還不知道,蜀軍有什麼猛將姬衍也不知道...這可真是前路迷茫啊。
不過,姬衍可是有幾枚至關重要的棋子,只等關鍵時刻狠狠地重創唐、楚兩軍。
依照項羽的性子,這個計謀多半是會成功的。
“啓稟陛下,徵西將軍大敗蜀將周亞夫,克蜀國四城,逼近漢中!”
在洛陽威名赫赫的錦衣衛指揮使史阿,如今卻做着傳令兵一樣的事務,若是讓熟人得知,定會驚得目瞪口呆。
在洛陽,史阿可是被稱爲惡鬼般的人物,如今卻如此低眉順目。
徵西將軍,是歷史上的大唐戰神李靖。也是燕國三大將帥其中之一。
姬衍與南方聯盟交戰,自然不可能是雙方約個地點直接開戰,當然是勾心鬥角、陰謀詭計。
燕軍分三路進軍,李靖率軍十七萬進攻蜀地,樂毅率軍十萬警示唐國,韓信八十萬大軍壓境,直面唐蜀楚三國聯軍。
這場曠世之戰,參與的兵馬足足有數百萬之多,真可謂是冷兵器時代的一次大戰。
“李靖擊敗了蜀將周亞夫,進逼漢中,征途怕是到此爲止了。”姬衍點了點頭,在心中默默盤算着。
蜀國本次會盟,只有劉備的八萬士卒,但姬衍也知道,蜀國不可能只有這麼一點兒的兵馬,所以蜀國的大部隊還在蜀地。
而漢中則是蜀國的門戶,就算周亞夫一退再退,他也不會不顧漢中的。
若是漢中丟了,蜀國可就是一個半遮半掩的小姑娘,任君採擷了。
劉邦就算是個傻子,他也知道漢中不能丟。
至於樂毅的作用更加簡單了,牽制一部分唐軍,令唐軍無法全軍出擊。
樂毅這十萬人,更像是後手。
對於數十萬的對決中,其實十萬人的作用也不是什麼關鍵性的。而將樂毅部下的十萬人安排在這裡,無論此戰的勝負,都會對燕國有着不小的作用。
若是燕軍戰勝,樂毅可切斷唐軍潰兵的歸途,與燕軍大部隊前後夾擊,覆滅唐軍;若是燕軍戰敗,樂毅可接應燕軍潰兵,爲燕軍積攢實力,來日再戰。
而韓信的這多達八十萬的部隊,自然是主力了。
韓信的八十萬加上樂毅的十萬加上李靖的十七萬,共一百零七萬兵馬,基本上已經挪動了燕國大部分的部隊,只剩下十一二萬人鎮守南方,防止蒙古北下。
當然,蒙古現在西侵去了,沒工夫顧及中原,否則姬衍還不敢在現在與南方聯盟開戰。
“啓稟陛下,齊魯的盜跖、徐直,晉元的馬茗都做些蠢蠢欲動。”
史阿繼續開口,道出了這個消息。
史阿本就是綠林之人,自然是十分熟悉他們的行事手段:“自從那陳勝、吳廣喊出了那個大...大逆不道的口號後,這等賊子便時常出現。”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姬衍在心中喃喃自語,忍不住苦笑了幾聲。
這句話是中華人民反抗精神的象徵,他們激起了華夏民族的反抗精神,讓華夏子民不至於淪落成印度種姓那樣的情況。
印度的種姓令人震驚,印度幾千年的歷史裡,竟然沒有低種姓者公然反抗高種姓者的案例,印度的改朝換代都是在高種姓之中進行的。
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印度名義上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暗地裡種姓制度依舊是印度社會的主流。
只可惜,陳勝吳廣的這番話語對於統治階級來說,卻是個大麻煩。
就算是姬衍這種有金手指,保證百姓餓不死有肉吃的皇帝,也有無數的大盜呼嘯一方,喊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來反抗統治者的統治。
憑着良心說,如果讓他們上臺,做的或許還不如上一任統治者呢。
劉邦打下了天下,用的是張良蕭何治理。而若是宋江得了天下,他能用誰?
讓武松、林沖來當六部尚書,讓吳用這個落魄秀才、公孫勝這個道家修士來擔任左右二相?
別做夢了,他們做的只會比北宋朝廷更差。別說什麼人才投奔,宋江可是對大戶一路殺到尾,讀書人更是恥於爲伍。
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黃巢二代。
姬衍越想越遠,他已經忘了,此刻無比鄙夷的吳用在當年可是姬衍的左膀右臂......
姬衍下意識的遺忘此事之後,痛快的開口道:“盜跖、徐直、馬銘三人平時也不見有什麼動靜,如今卻在我大軍攻南方之時生事端,恐是李世民、劉備、項羽之流的詭計。”
其實在姬衍心裡,懷疑的目標是李世民,但是現在有機會把髒水潑給三個人,他自然不會留手了。
“傳朕指令,命琅琊侯率八萬士卒火速至齊魯省平亂,令洛陽周邊部隊儘快剿滅馬銘!”姬衍義正言辭,對着史阿道,“朕不想生擒他們,朕只要他們的首級!”
對於後面搗亂的小蟲子,姬衍早就厭煩不已了,正好藉此機會一網打盡,免得日後填憂。
“今日與楚軍交戰後,唐、蜀兩軍的動向如何?”姬衍又想到了這一點,遂開口問道。
“啓稟陛下,唐軍緩緩前進,大約在幾日後將於楚合兵伐我。”史阿回答道,“蜀軍...動向不明。”
“唐軍逼近,看來計劃要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