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

“噗嗤!”

一聲聲血液蹦出之聲響徹,不停有騎兵落馬,有丁零人,也有燕軍。

“首領死了,我們撤吧!”

損失慘重的丁零騎兵中,突然有一人開口,瞬間得到大家的支持,於是二話不說,扭頭便駕馬回撤。

燕軍騎兵追了一會兒,見丁零騎兵所剩無幾,便沒有再追,緩緩撤退。

無數的斷臂殘身落在大地上,附近的雜草沾染着鮮紅的血液,秦開望着丁零人撤退的方向,想的出神。

“將軍,我軍統計已經完成。”

士兵的聲音打斷了秦開的思緒,秦開略微整理了一下衣角,開口道:“念!”

“我軍陣亡二百四十七人,重傷八十六人,輕傷三百一十七人,粗略估計斬敵六千人。”

大勝,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勝!

“捷報傳給翼德將軍,順便傳一份給薊城!”秦開冷靜地說着,嘴角不禁上揚。

“將軍,既然得知這只是鮮卑試探的棋子,我們爲什麼不等候一會兒一舉擊潰鮮卑騎兵呢?”士兵有些疑惑,開口詢問。

“光憑我們可吞不下這兩萬騎兵。”秦開頗具深意的撇了峽口一眼,緩緩開口。

峽口,丁零騎兵拼命的逃出了這個葬送他們六千多同胞的峽谷,望見鮮卑騎兵頓時就是一鬆,連忙趕到鮮卑騎兵後方。

“只剩下一千二百人麼?”拓拔珪低聲喃喃自語,“果然有埋伏。”

拓拔珪開始猶豫起來,到底是強過峽谷還是繞路呢?

“華夏人常說穩中求勝,本王今日便求穩,大軍繞路!”拓拔珪釋然了,率領大軍朝着南方繞路而去,一路急行。

“將軍,鮮卑騎果然繞路了!”斥候向着秦開報告,面帶喜色,“將軍,我們接下來要不要......”

“不急,繼續埋伏。”秦開搖了搖頭,“本將再問你一遍,你確定看清楚了,峽谷外的那支鮮卑騎兵是拓拔氏的部隊?”

“將軍,小人確定,只有拓拔氏纔會在纛旗上書寫我中華字體!”小卒信誓旦旦的說着,“小人願立軍令狀!”

“好!”秦開頓時笑了,“不必打掃戰場,繼續埋伏!”

峽口處,拓拔珪的鮮卑騎突然去而復返,一名鮮卑騎兵有些疑惑,開口詢問:“大王,我們不是要繞路麼,怎麼要回到峽谷?”

“哼,周朝的兵法上說了,兵不厭詐,本王方纔離去之時峽谷內的兵馬定以爲本王選擇了繞路,絕不會想到本王會去而復返,再次選擇過峽谷!”拓拔珪摸了摸自己的鬍鬚,自作神武的笑道,“本王料定峽谷內再無燕軍!”

“大王英明啊,我鮮卑有大王這樣的賢才,何愁不興?”那鮮卑騎兵恍然大悟,當即拍了個馬屁讓拓拔珪好一陣舒坦。

“進谷!”拓拔珪頗爲受用的享受了一陣馬屁,隨後馬鞭一指峽口,低聲喝道。

一萬一千二百餘騎兵徐徐進谷,煙塵齊飛,聲勢浩大。

“將軍料事如神,鮮卑大軍果然來了!”斥候飛速的趕來稟告秦開,神情尊敬。

“傳令埋伏在山上的弓弩手勿要放箭,待鮮卑大軍後撤之時再行弓箭之術!”秦開輕笑一聲,緩緩開口。

“領命!”

......

鮮卑大軍風馳電掣,一路疾行,拓拔珪很快便率領大軍來到了秦開佈陣處。

拓拔珪瞳孔一縮,有些不可思議的看着前方的陣型,用着生澀的漢語道:“你們怎麼還在這兒?”

(這個時候還沒有漢語,不過用其他詞太有違和感,所以我還是決定用漢語這個詞了。)

“哈哈,我泱泱華夏有句話叫做畫虎不成反類犬,雖然我秦開不知你是拓拔氏的哪一位,但你可別忘了,兵法畢竟我華夏纔是主家!”秦開大笑三聲,盯着拓拔珪笑道,“放箭!”

“嗖!嗖!嗖!”

一陣陣箭矢破風聲響起,不少鮮卑騎兵應聲墜馬,場面一時緊張。

“雖說你華夏乃兵法之源,但我拓拔珪可不是吃素的,放箭!”生澀的漢語逐漸流暢起來,拓拔珪彎弓騎射,瞄準一名身穿裨將戰袍的燕軍將領射出。

“噗嗤!”

骨制箭矢入體,那名裨將應聲倒地,隨後鮮卑方向的箭雨淅淅瀝瀝的射來,燕軍將士連忙舉盾,只聽見“鐺鐺鐺”的聲音,鮮卑的骨制箭矢根本就射不破燕軍盾牌。

燕軍的盾牌乃是姬衍斥巨資打造,燕軍七萬人,只有五千人配備了這樣的盾牌;而鮮卑的箭矢卻是骨頭與樹枝製作,只有偶爾兩個是鐵頭箭矢,殺傷力遠遠不如燕軍的箭矢。

“叮......我軍有單項能力值超過七十的武將陣亡,殷娉——武力值70,統御值57,謀略值54,內政值37,魅力值55,忠誠度等級+2。”

姬衍突然遭遇系統提示,皺了皺眉頭,開口道:“寡人記得,殷娉好像是秦開的副將......秦開部交戰了?”

“查詢秦開所遇能力值超過七十的人才!”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拓拔珪——武力值89,統御值83,謀略值61,內政值72,魅力值68,忠誠度等級-3。”

“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又名拓跋開、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鮮卑族,北魏開國皇帝。

代國建國三十九年,拓跋珪被其母親賀蘭氏攜走出逃。前秦太初元年,十六歲的拓跋珪趁亂重興代國,即位稱代王。又在當年四月定國號爲“魏”,是爲北魏,改元“登國”。北魏皇始三年,拓跋珪將國都從盛樂遷到平城,並正式稱帝。拓跋珪即位初年,積極擴張疆土,勵精圖治,將鮮卑政權推進封建社會。晚年則好酒色,剛愎自用,不團結兄弟,導致在北魏天賜六年的宮廷政變中遇刺身亡,終年僅三十九歲,在位二十四年。

其子拓跋嗣登位後,於永興二年諡拓跋珪爲宣武皇帝,廟號烈祖,泰常五年才改諡爲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改廟號爲太祖。”

“鮮卑族......鮮卑南下了?”姬衍被嚇了一大跳,不過馬上便冷靜了下來,“既然秦開部已經與敵交戰,那麼上谷方面一定發現了敵軍,寡人手下只剩下一支可用之兵,還是希望前線勝出吧。”

統御值八十三的北魏道武帝,姬衍還是相信身處前線的樂毅、張飛、秦開、張任四將可以輕鬆抵抗的。

畢竟這四個人統御值都比北魏道武帝拓拔珪要高......

峽谷之中,拓拔珪始終也沒能突破秦開的陣型。

“唉,撤軍!”拓拔珪嘆了口氣,無奈的率領鮮卑騎兵向後撤退,丟下了三千多具屍體。

然而再回去的路上,又遭遇了埋伏在峽谷兩邊山上的燕軍弓箭手,又丟下了幾百具屍體。

慌忙逃出峽谷之後,拓拔珪陷入了迷茫。

還未見到燕國的北亭城便已經損失了一半的人馬,這樣做還有意義麼?

拓拔珪萌生了退意,不過突然想到了慕容皝臨行前的那股眼神,透着寒芒,彷彿草原上的孤狼一般,拓拔珪就不禁打了個冷顫。

拓拔珪雖然反應慢,但畢竟也不是傻,他的謀略值也有六十一點,遠遠高出常人,只是不懂什麼陰謀詭計而已。

不過細想下來拓拔珪便冷汗直流,他知道,自己絕不能退,一旦退了,那麼自己必死無疑!

雖說如今拓拔珪手下還有一萬騎兵,但鮮卑本部可是足足有五萬騎,拓拔珪可不敢冒險衝擊可汗慕容皝。

“全軍繞路,進攻北亭!”拓拔珪嘆了口氣,對着身旁服侍自己的鮮卑騎兵開口吩咐道,“我鮮卑騎,就算戰死最後一人,也絕不向燕國屈服!”

“大王威武!”

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一章 草原雙狼(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四百二十七章 刺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楊再興獨守北疆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四章 忠臣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