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樂毅家眷

枯藤,老樹,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一所破落人家中,樂毅之妻任氏與樂毅之子樂間,樂毅之女樂酌靜靜地坐在那邊,吃着粗米乾糧。

不遠處,荊軻叼着根草蹲在門前,附近地錦衣衛生着火,招呼樂毅家眷道:“貴人,來烤烤火驅驅寒吧!”

“喲,將軍,你要不要去烤一烤啊。”荊軻站起身來,徑直走向不遠處的一名白袍將領,“呸”的一聲將草根吐掉,說着。

“習武之人,當以自身陽氣禦寒,又怎能與婦孺一同烤火?”那白袍將領瞅了荊軻一眼,冷不丁地說着。

“我說新文禮,你可夠了,我好心邀請你去烤火,你卻說我這幫弟兄是婦孺之輩?”荊軻當即不幹了,扭扭捏捏地說着。

這名白袍將領正是新文禮,魏王斯得到姬衍的國書後,微微一笑,並不把這種小事兒放在眼裡,並且招呼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護送,而這三百騎兵的首領正是新文禮。

“哼!”新文禮冷哼一聲,不回話,開口道,“再走三天,我們就到燕國的漁陽郡了,屆時本將也可歸魏述職了。”

“囈,歸魏述職。”荊軻用着異樣的強調重複了新文禮的話,隨後發現新文禮毫無反應,便索然無味,提着劍找樂毅之子樂間聊天去了。

“注意警戒,中山國境內民風彪悍,山賊橫行,我等定要護送樂毅將軍家眷至薊城,否則我新文禮無顏面見王上!”新文禮手持鐵方槊,揮舞了一下,一股年輕的朝氣撲面而來。

不比《說唐》之中的新文禮登場時的三四十歲,如今的新文禮正值全盛巔峰之時,年二十二歲。

剛剛娶妻東方氏,又有個妹妹新月娥,父親新龍也是地方郡守,前途無憂,簡直可以稱爲人生贏家了。

正是少年意氣風發之時,因此新文禮只想謹慎的將樂毅家眷護送到薊城,順便見一見連滅兩國,樂毅將軍的風采。

“咯吱——”門突然被打開,衆人一驚,向門口望去,發現一位老者精神抖擻的進了屋,望着衆人,同樣不知所措。

“你乃何人?”新文禮毫不客氣,當即問道。

“老朽伊尹,正欲往燕拜見燕王。”伊尹拂了拂鬍鬚,笑眯眯地說着。

伊尹這般想道:燕王衍身爲姬姓宗族,更何況這裡是中山與燕邊境,應該還是好用的。

至於伊尹爲何淪落至此?此話得慢慢說來,伊尹與陳勝、吳廣從往蜀商隊逃離後,一路向北走去,途徑趙國,恰逢趙王招賢納士,對於陳勝與吳廣來說,投誰不是誰,於是不辭而別去了趙國招賢納士之地。

而對於伊尹來說,趙國人才濟濟,自己年歲高,多半得不到重用,還不如入燕,仗着自己的名氣,應該可以得到不錯的職位。

沒錯,自己的名氣。

伊尹可是在雛陽給周王室典書的官吏,天下名士,盧植、蔡邕都曾在他手下學習過。

但犬戎攻破雛陽之時,伊尹化名而逃,從此在天南地北流浪,居無定所。

這次,他要投奔周氏正統血脈!

周天子已經不行了,被韓國圍繞,西面是魏秦、北面是趙晉、東邊又是魏國大梁方、南邊則是荊楚。

總而言之,周天子別想發展了。

而姬姓宗族只有衛國、燕國、魯國三國存於世,衛、魯目前苟活,全憑大國庇佑,只有燕國可以有爭霸天下的可能。因此伊尹決定投燕。

而新文禮琢磨了一下,覺得這麼大歲數的老頭,不像是刺客,就讓他進來過夜,自己開始思量起自身前程來。

“不好了將軍,有流寇來了,數量大約有五百人!”就在新文禮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一名魏國騎兵猛然開口喊道。

“什麼?!”新文禮先是一驚,隨後大怒,手持鐵方槊,大喊一聲:“莫要驚慌,不過五百流寇,我大魏鐵騎莫非怕了他們嗎?”

新文禮邁出門口,望着魏國騎兵已經集結,當即怒吼一聲:“留下五十騎,剩下的人隨我衝殺!”

荊軻早就一個鯉魚打挺起身,周圍二十多名錦衣衛將樂毅家眷圍住,凝視着四周。

誰知樂毅之女樂酌卻提了柄長槍,興致沖沖地想要出陣殺敵,這讓荊軻感到有些無語。

“酌兒,回來!”任氏撇了樂酌一眼,樂酌頓時就慫了,將槍放下回到任氏身邊。

這時,荊軻只對將要娶樂酌的楊磊將軍表示同情,誰能想到一個長得如此標緻的小娘子竟然使得一手好槍法。

更別說兇狠異常的丈母孃任氏了...

“楊磊殿將,祝你今後的日子沒有痛苦。”荊軻在心裡默默地祈禱着,希望楊磊平安無恙。

破落屋子外,魏騎衝鋒,一個來回殺的流寇抱頭鼠竄,新文禮哈哈大笑一聲,正欲回來,突然流寇後方涌現出一百餘名騎兵,赫然是流寇打扮。

“三位渠帥,點子扎手,怎麼辦?”一名步行流寇跑到爲首的三名流寇身旁,細聲道。

那三人臉色微變,其中一人開口道:“我等乃大良賢師麾下渠將,你等乃什麼人?”

“大良賢師....”新文禮略微唸了念這個名字,如今的中山國亂的不行,國君不思社稷,天天玩樂;朝中大臣貪污成性,也只有一個大將軍閆相臣恪守本職了。

而民間更是多個山頭林立,比較有名的有“大良賢師”張角、“太平天王”洪秀全、造反自立國韓“順”,自稱順王的李自成三人。

“我倒是誰,原來是張角的部下。”新文禮嗤笑一聲,“我等乃魏國大梁騎兵,爾等還不滾開!”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兄弟們,殺!”流寇立馬行動起來,朝着魏騎涌來。

“記住,殺你的是黃巾軍渠帥鄧茂....”

鄧茂剛剛爆出姓名,一杆毫不留情的鐵方槊擊碎了他的頭顱,鄧茂的屍首落地,鮮血四濺。

“不知死活!”

魏軍毫無戰法可言,對於這幫流寇,根本不需要什麼戰術兵法。

另外兩名渠帥見鄧茂戰死,頓時一驚,狠狠地開口道:“你等着,我們這邊回去請程遠志大渠帥來殺你!”

說罷便一溜煙的逃走了。

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十三章 技能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國攻略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十章 險境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代燕漁陽之戰(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九十七章 鹹魚翻身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絕命回馬槍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