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新家(二)

雖然蘇誠志將陸老太太給他的那筆銀子,只留了一小部分給寧氏,大半交到了蘇雲朵的手上。

蘇雲朵在啓程之前,從各酒家預收了半年的菜錢,陸瑾康又將這幾個月來蘇雲朵送進京城的松花蛋的錢結算了給了蘇雲朵。

幾筆錢加在一起,也有近千兩,目前看來手上的銀子還算豐盛,可是再多的銀子若不能開源,最終也是坐吃山空的結局。

靠蘇誠志國子監博士一個月七石五斗的俸祿哪裡能支撐得起這一個宅第的嚼用,不怪還沒認祖歸宗,陸老太太就已經偷偷塞錢給蘇誠志了。

不過這些事暫且放在一邊,還是先安置下來,讓一家人好生緩緩勁再說。

如今她手中已經有幾個賺錢的生意,只要運作得當,就算一時間無法認祖歸宗,也不至於讓一家人在京城挨餓受凍。

蘇雲朵留了紫蘇和秋喜協助陳管家指揮僕人搬運行李,畢竟這些行李中有幾個箱籠是需要輕擡輕放的,張平安自告奮勇地要求留了下來幫忙。

蘇雲朵思忖片刻,就點了頭。

這一路行來,雖然蘇雲朵給他安排了事兒,讓他一路上帶好同車的那幾個小廝,張平安依然十分不安。

他知道蘇雲朵雖然接了陸瑾康與他籤的賣身契,也帶着他來了京城,卻一直並沒有將他的身契交與官府登記備案。

沒有備案的身契,在東凌國沒有約束作用,說白了他還不是蘇家的奴僕。

若是旁人也許會因此慶幸,張平安卻不然。

他是真心要賣身於蘇家,成爲蘇家第一代奴僕。

他的想法蘇雲朵開始的時候還真是有些不太能理解,在路上偶爾與紫蘇說起這事。

紫蘇作爲鎮國公府的家生子,從她自身的角度分析張平安的心態,漸漸地蘇雲朵也就有些理解張平安的執着了。

張平安雖然有張生寶那一家近親,卻不如沒有,在這個世上,事實上他不過就是一個長無長物,頭無片瓦的少年人罷了。

要在這個世上活下去,還要想辦法承繼爹孃的香火,只要遇到仁善的主子,爲人奴僕的確不失一條活路,而蘇家在張平安的眼裡就是仁善之家。

既然張平安執意賣身,蘇雲朵決定也不再堅持,何況她還真需要有個忠實的奴僕,替她掌管生意。

張平安並非真的識丁,雖貌似木訥實則很有幾分機靈,也許真的是個極佳的人選。

既已到了京城,手中的生意自然就得一樁樁鋪開,那麼就得極早確定替她辦事的這個人。

既然有心重用張平安,那麼索性就從今日開始,讓張平安先跟着陳管家學上一些時日。

見蘇雲朵點了頭,又聽她讓自己跟着陳管家辦事,張平安顯得忐忑不安的臉瞬間亮了。

看着跟在陳管家跑前跑後,顯得異常勤快的張平安,蘇雲朵微微一笑,牽起蘇澤臣的手同幾乎與自己已經一般高的蘇澤軒並肩進了宅子,由着陳嬤嬤在前面領着一路去了內院。

這是一個三進的宅子,雖然不算大,勝在精緻且環境優雅。

蘇誠志夫婦帶着最小的蘇澤睿住在正房,正房三間,兩側各有一間耳房。

三間正房當中的那一間自是被當成起居室,平日裡一家子說話吃飯就安排在這裡。

起居室左邊一間是蘇誠志夫婦的臥房,旁邊的耳房原是給丫環守夜的地方,卻被蘇誠志改成了書房。

起居室右邊一間是專門爲蘇澤睿準備的,旁邊的耳房自是給蘇澤睿的奶孃準備的,儘管蘇澤睿並沒有奶孃,想必之後總要給他配備一個嬤嬤。

正房南面兩側爲東西廂房,各有三間,蘇澤軒帶着蘇澤臣住東廂,蘇雲朵則住西廂。

雖然這樣的安置與京城大戶人家的規矩有些不符,卻與葛山村裡沒什麼差別。

原本陸老太太倒是給他們一家準備了另外一座大宅院,那宅子就是標準的大戶人家的格局,有內、外院之分,光是內院就有數個小院子,最終卻被蘇誠志拒絕了。

別說他還沒有認祖歸宗,拿這個三進的院子都有些不安和燙手,那大大的宅院他哪裡肯接?!

就算認祖歸宗了,他還是希望一家子能夠親親熱熱地住在一起,至少短時間內他不想像那些大戶人家,做爹孃與子女隔老遠住着,時間長了感情還不得淡了?!

陸老太太自是十分遺憾,她可是費了老大的心,特地在那個大宅院裡替蘇雲朵選了個相當不錯的院子佈置起來。

蘇雲朵自是聽陳嬤嬤說起過那座宅院,據說那個院子至少有這個三進院子五陪那麼大。

因爲蘇雲朵是家裡唯一而且還是個即將及笄的姑娘。

陸老太太特地給蘇雲朵收拾了一個單獨的小院子叫芙蓉苑。

那個院子裡種着數棵木芙蓉,再有半個月就到木芙蓉的花季。

待木芙蓉花開,那院子可美了,芙蓉苑這個名就是由此而來。

據說那個芙蓉苑的佔地面積就有這個院子的一進這麼大,也是正房三間兩側各有一耳房,正房東西各有三間廂房,裡面浴房廚房齊全,算得上是五臟俱全。

那間廚房是陸老太太得知蘇雲朵無事的時候喜歡搗鼓些新鮮吃食,特意讓人安排的,面積與蘇家在葛山村的廚房差不多。

若真是如此陸老太太對蘇家進京真的很是期待。

按陳嬤嬤的描述,若他們一家去了那個宅院居住,蘇澤軒和蘇澤臣兄弟倆也有一個與正院連通卻又自成一院的小院子名叫竹軒,不過據說那個芙蓉苑離正院的距離有點遠。

當時蘇澤臣聽了以後很是不開心,他想住得離蘇雲朵近些,最好就在一個院子裡住着,這樣既可方便他與蘇雲朵交流醫術,又可方便他到蘇雲朵處蹭食。

陳嬤嬤與他們描述那個大宅院時,蘇誠志尚未歸家,並不知道蘇誠志沒有接受那座大宅院,只是接了現在這座位於華陽街的三進宅院,故而還真以爲進了京城要住的將是那座大宅院。

第七百零六章 能否開放在此一舉第二十四章 需要錢第四十二章 質疑第八百四十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書第七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二百六十七章 寧忠平喜得麟兒第四百六十章 楊家集之行(十一)第五十三章 對峙(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蘇家的下場(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多力量大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前第五百零九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四十七章 邊城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莊子之行(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服第五百三十九章 管理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蘇家的下場(一)第二十四章 需要錢第二百四十三章 保證書(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葛山村來人(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洞房(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徹夜長談(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婚姻保衛戰(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客戶(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忙忙碌碌幾件事(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獼猴桃林第四百七十四章 獼猴桃林第六百九十九章 羨慕嫉妒和期待第八百六十四章 局勢決定去留第一百五十八章 院試後續(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寧家進京(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誤會第七十一章 壓力第四百一十二章 徹夜長談(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善與惡第二百一十章 驚嚇(四)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潔坊分紅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潔坊分紅第七十四章 豆菜第一百九十六章 蘇誠志出事(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活捉第二百九十四章 臨行準備(四)第六百五十五章 正式接掌中饋第五百三十二章 哪來的回哪去第九十四章 貓膩第五百七十五章 端午(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只要府裡和睦就好第七百三十二章 只要心不壞就成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蘇家的下場(四)第五百零七章 突生變故(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取捨(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新家(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暫別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書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一個難題(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臨行準備(五)第八百零九章 歲月靜好第二百零二章 鹿鳴宴(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陸瑾康的態度第七百七十六章 慈善事業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工(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手筆第九十六章 交個底第二百三十三章 過年第七百七十章 甜蜜的無奈第三百八十三章 節禮第三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九十二章 除夕(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自賣爲奴(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好生尷尬第四百九十二章 除夕(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蘇家的下場(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松花蛋作坊(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認祖歸宗宴(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姑太太第二百七十章 入住鎮國公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家(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分產(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忙年(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組建巡邏隊(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隨意第二百零八章 驚嚇(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氏臨產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做松花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鄉試結束二三事(六)第八十三章 施恩第六百一十七章 洞房(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寧家的希望第二百七十八章 閘板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城日常(四)第四百六十四章 及笄禮的小變故(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當浮一大白第七百章 忙忙碌碌過大年第八百一十六章 無量功德第二百八十五章 自賣爲奴(三)第二十五章 後怕第二百九十三章 臨行準備(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認祖歸宗(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相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