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工錢

楊氏心裡嘔得不行,臉上的肉抽啊抽,看得蘇雲朵的心一驚一驚的,真擔心楊氏會氣得暴了血管,最終卻發現她還是太小瞧了楊氏。

不過片刻楊氏拉起衣襟沾了沾眼角,一臉愁苦地看着柳東林訴起苦來:“我和老頭子正愁拿什麼給老三呢。年頭的時候老頭子生了場病,又要給澤凡準備束侑,不得已纔想了辦法將老三的廩米全領了出來。

多半換了銀錢給老頭子看病還有給澤凡交束侑,餘下的也就百十斤,老頭子養身子總要吃點好的、老三又帶了一部分去學堂,如今哪裡還有餘的?

雖說這一年地裡是收了些糧食,可這一大家子要吃要喝,家裡實在騰出多餘的糧來。”

楊氏演了一場苦情戲,心裡自然也是知道一點糧食不給只怕不可能,因此來了個以退爲進:“既然村長親自開了口,我也不是那種狼心狗肺的人,怎麼說老三也是我的兒,我這就回去騰些米麪出來讓二志給老三送家去。”

說罷惡狠狠地瞪了蘇雲朵一眼,就準備離開了。

哼,這就想走,門都沒有!

廩米還在其次,蘇誠志預支的三個月工錢那纔是大頭呢!

蘇雲朵並不十分了解身處的這個年代的物價,原主雖然識字卻難得有機會離開葛山村出去走走,原主對於廩米和當前的物價也只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東凌國給廩生的廩米雖然不是什麼特別好的糧食,卻也不是什麼黑麪糙米,而是大白米,就算給的是陳米,也不是黑麪和糙米可比的。

當前的市價,黑麪八文一斤,糙米十文一斤,白麪十五文一斤,白米就要一十八文一斤,上等的白米就要賣到二十五文左右,比豬肉都要貴。

因此就算縣衙給的全是陳米,最差等的陳米一斤也要十二文,因此蘇誠志一個月的廩米是六鬥,也就是一百八十斤,一年就是二千一百六十斤,全部換成銀子的話,若按上等好米算差不多五十四兩銀,按最差等的陳米算就是三十兩銀。

蘇誠志預支了三個月的工錢,一個月五兩,也就是說蘇誠志目前還欠着學堂十五兩銀子。

如果老宅只給蘇誠志三個月的廩米,就算將三個月的廩米全部給出來,而且都是上等的大白米,換成銀子也不過才十三兩半,還不足以還清學堂預支的工錢。

如果不能向老宅用回預支的工錢,他們一家憑什麼還清預支的工錢,又憑什麼度日?蘇誠志看病抓藥的銀子從哪裡來,寧氏又該如何待產?

蘇雲朵的心算向來不錯,眨眼之間就將賬算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不可能放楊氏離開,既然已經攤開了來了,不如就來個徹徹底底。

蘇雲朵當然知道可一不可二的道理,如果不趁此機會將糧食和銀錢擼清楚,以後再要向老宅開口,從楊氏身上撥毛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就算楊氏答應給廩米,以楊氏剛纔演的苦情戲,她怎麼可能將餘下三個月的廩米給得足足的呢?!

如果連廩米都不能如數拿到手,她再不開口要預支的工錢,楊氏包括蘇富貴是絕對不可能提起蘇誠志預支的工錢。

所以蘇雲朵絕對不會容許錯失這個稍縱即逝的大好機會。

不待楊氏轉過身,蘇雲朵弱弱的聲音已經響了起來:“奶,還有爹爹預支的工錢……”

“哪裡有什麼預支的工錢?”楊氏用通紅的眼睛瞪着蘇雲朵,那模樣實在令蘇雲朵有些驚心,彷彿只要蘇雲朵敢多說一個字,就會撲上來撕了蘇雲朵一樣。

這時七叔公由長子柳春生攙扶着上前來:“楊氏,到底蘇秀才有沒有預支工錢,這事你認也好不認也好,與廩米一樣的道理,只需派個人去學堂問問就知道。

如果秀才公真因爲你家大丫頭家裡的事向學堂預支了工錢,還是趕緊地將那預支的工錢給平了纔好。

這事咱們不能憑雲朵丫頭一個小姑娘說什麼就是什麼,也不能憑楊氏一個婦人說沒有就沒有,總歸要去蘇家問過當家的才能清楚。

這樣吧,東林你喊兩個人跟咱們一起去,問明白了,今日將廩米和預支的工錢一併算算清楚。

秀才公餘下三個月的廩米得趕緊地給他送家去,他家一個病人一個大肚婆,還有幾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正是最需要糧食的時候,這事不能再拖了。

雲朵丫頭,你若信得過我這老頭子,你就帶着幾個讀書郎趕緊去看看你爹,別誤了他們讀書時間,這邊的事讓軒小子跟着我們去。”

蘇雲朵真的很想去老宅走一趟,找機會與老宅徹底撕擼乾淨,七叔公卻再一次絕了她的路,可是蘇雲朵能說不嗎?自然不能!

既然七叔公已經點明瞭讓她帶着幾位讀書郎回家探望蘇誠志,蘇雲朵肯定不能再在這裡墨跡下去,唉,只能又白白浪費一次好機會!

經過今天上午的事情,蘇雲朵對七叔公和柳東林的能力已經深有體會,有他們陪着蘇澤軒去老宅,就算不能拿回三個月的廩米和預支的三個月工錢,多少總能緩解一下家裡目前的困境。

因此蘇雲朵的心裡還是相當欣喜的,雖然她什麼都沒說,可是眼底閃過的驚喜卻也瞞不過人,她也沒想要瞞着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是還沒有一絲喜悅的話,豈不寒了七叔公和柳東林的心?!

想想馬上就要到手的廩米,蘇雲朵就雀躍不已。

如果能夠拿回蘇誠志接下來三個月的廩米,一個月六鬥那就是一百八十斤,別說捱餓似乎還難勻出些來換銀子給家裡備些過冬的衣被,這樣的好事剛剛從饑荒走出來的鄉親誰能不羨慕?!

就算只能拿到一半廩米回來,一個月九十斤似乎也可以支持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有了這些廩米,蘇雲朵覺得自己更有底氣了,她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囤積柴火上,也有更多的時間考慮這個家以後的日子該如何安排。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手筆第四百三十章 鬱煩的陸瑾康(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進京讀書的柳玉書第六百九十二章 喜聞樂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整頓第一站(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屬問題第五百六十二章 作坊開工前的安排(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陸老太太的擔憂第八百一十四章 嫡庶(一)第四百章 移居東明坊第七十六章 生意(下)第二十一章 無處訴第六百六十六章 分產(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臨行準備(四)七百八十三章 音信杳無的原因第三十四章 氣勢第七百七十一章 姑太太第八百四十七章 藉機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宮之行(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葛山村來人(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臨行準備(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雲朵教弟第五百五十三章 性格跳脫的蘇琳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產第七百八十二章 杳無音信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三十七章 作死第十八章 進步第三百七十二章 酒坊(五)第八百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四十二章 質疑第六百三十九章 徐家不要臉第三百八十二章 制定葡萄地套種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水成功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工(一)第五百零七章 突生變故(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楊家集之行(七)第一百零九章 有可期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益可期第一百九十九章 桂榜(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保證書(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經風雨何以成材第二百八十五章 自賣爲奴(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端午(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楊家集之行(五)第六百六十六章 分產(五)第八百三十章 新酒坊選址定址第六百一十六章 洞房(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院試後續(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初見嫡母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紅柿和辣椒第三百七十九章 酒坊(十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楊家集之行(十)第一百四十八章 代課先生(一)第五百三十章 只管拿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做客鎮國公府(六)第九十五章 針線活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客如潮(月票加更)第二百二十章 買肉第二百九十七章 進京路上(一)第六百零一章 又是一年賞荷會(一)第五十六章 對峙(六)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蘇家的下場(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絡繹不絕的賀喜第十六章 核桃第七百一十六章 純粹就是自己找虐第七百一十一章 意外的驚喜第五百六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京路上(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婚姻保衛戰(二)第七十七章 毛皮第四百三十一章 婆媳之間的嫌隙和齪語第八百五十九章 襲擊與反襲擊第六百七十七章 效果槓槓的提純白酒第二百二十三章 功勞第八百三十二章 只裝得下我愛的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藥油和花油第二百二十章 買肉第四百章 移居東明坊第一百七十二章 趕考(三)第六十章 初見第二百六十三章 陸老太太的擔憂第四百二十五章 鎮國公府的八卦(三)第五百一十八章 赦造御潔坊(五)第七百七十三章 都是外家卻如此不同第二百二十六章 賞賜第六十三章 還錢第七十三章 回報第三百九十九章 忙忙碌碌幾件事(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傷自尊第一百一十一章 百味居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蘇家的下場(五)第一百零五章 證據第六百四十八章 婚後出巡第二站(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陪嫁丫環第七百七十七章 意外的差事第五十三章 對峙(三)第五章 小白花第七百九十章 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