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寧家的糾結

接下來的兩日,蘇雲朵先回了趟東明坊道別,一是提前向陸老太太和寧氏道別,二是親自去錦繡坊看看,與石氏通通氣,三也是過來安撫一心想跟着他們去勃泥城卻未能如願的蘇澤臣。

從東明坊出來見天色尚早,又特地拐去華陽街探望外公外婆。

去年陸瑾康前往北邊城的時候,寧忠平是跟着一起去的,參加了翻越勃泥山脈深入敵後的行動,雖說受了些傷,好在不是什麼大傷,倒是攢了不小的軍功。

聖上按功論賞,寧忠平也跟着升了官職,而且還是大大地向上跨了一大步,如今已是正五品官員。

雖說在京城的大街上隨便碰一個都有可能是三品、四品的官員,一個五品武官真的沒什麼,可是對於寧家這種起點的家庭,卻足夠他們喜出望外。

試想寧忠平五年前還只是秀水縣威武鏢局的一個鏢師,而寧家也只在秀水縣黑水鎮開了個小雜貨鋪,日子也不過比別人家過得略好些,不至於挨餓受凍罷了。

寧忠平走鏢無意中救了一對母子,沒想到與如日中天的鎮國公府搭上了關係。

正是寧忠平這次無意相救,有了蘇誠志一家認祖歸宗的契機,寧家才能進京,寧忠平也纔有機會進入官場並步步高昇。

這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卻也有因有果,除了好人有好報,自然也離不開寧忠平自己的努力。

只是寧家沒有什麼底蘊,雖說寧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也過越好,可是在諾大的京城最多也不過小富罷了,要說貴越是遠遠談不上的。

寧忠平心裡十分清楚自己能夠升這麼快,有自己的努力,卻也離不開鎮國公府的支持,他若還想更進一步,需要更多的軍功。

要博軍功,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前往戰場,但是自東凌國大敗北辰國,北辰國不得不與東凌國議和之後,連蠢蠢欲動的柬鷹國也跟着偃旗息鼓了。

得知聖上有意派陸瑾康前往勃泥城,寧忠平心動了。

雖說陸瑾康此去勃泥城只爲完善勃泥城的防務,要博軍功並不容易,可他心裡明白得很這依然是個機會,特地向陸瑾康提出要跟着他去勃泥城。

陸瑾康比誰清楚寧家上家最需要的是什麼,同時也清楚蘇雲朵對寧家和寧忠平的感情,就算寧忠平不開口,他也不會放過這個可以提挈寧忠平的機會。

既然寧忠平開了口,陸瑾康在挑選隨行官員的時候,挑的第一個人就是寧忠平。

雖然經過數的調養,沈氏的身子有了長足的進步,比起一般人還是要弱許多,加之寧華臻已經啓蒙,家裡實在離不得人,故而沈氏和寧華臻都不會跟着同去。

倒是寧家大房最小的兒子寧華有,得知寧忠平即將前往勃泥城,就一門心思想要跟着他們一同前往。

寧華有與蘇澤軒同齡,是寧家這一輩中除了剛開蒙不久的寧華臻以外的唯一讀書人。

寧家因爲在黑水鎮開了個雜貨鋪,又有寧忠平走南闖北保鏢抑得血汗錢,家境說起來還算不錯,寧華安三兄弟都被送去讀書,只可惜上面兩兄弟比起去私塾讀書更愛跟着寧忠平習武,只有寧華有表現出對讀書的熱愛,而且也很有些天分。

那個時候寧忠平和沈氏沒有自己的孩子,家裡長輩們商量着若寧忠平四十依然無子,打算將寧華有過繼給寧忠平爲嗣子。

雖說寧忠平和沈氏更希望有個自己的孩子,如今也的確有了自己的兒子,不過夫妻倆對寧華有始終都有着不同的情分。

寧家到了京城之時時間有些不太湊巧,過了京城學堂書院招生的時間,寧忠平到處打聽,終是替寧華有找了家不錯的私塾,讓寧華有不至於失學。

待第二年春,寧華有成了蘇氏族學一名新生,很得先生們的喜愛。

一晃幾年過去,已經成爲京城一員的蘇澤軒已然通過了秀才試,已經是一名小秀才了,可寧華有卻連場都沒下過,這讓寧華有十分苦悶,卻也無可奈何。

因爲寧家祖籍在燕山府的秀水縣,根據科舉制度,寧華有要下場參加科舉,就得從秀水縣的縣試開始一步步走向京城的會試。

寧華有是寧家大房最小的孩子,雖說十五歲的年齡在這個普通可以成親的時代,並不算小了,可要讓他獨自一人回秀水縣參加考試,寧家從上到下卻沒一個能放心的。

於是眼見着與自己一般大的蘇澤軒已然是個小秀才,而自己卻連下場試試的機會都不曾有,寧華有的心裡自然有着各種情緒。

如今已是六月初,今年各地的縣試、府試和院試已經結束,寧華有再一次錯過下場的機會,他將目標放在明年,只是家裡總不放心他一人獨自回燕山府,他明年回燕山府參加考試的事依然還沒有定論。

如今突然有了這樣一個機會,自然不肯放棄,不過寧華有並沒有與家人明說,只說自己要藉此機會去外面看看,增長增長見識。

總之寧華有想跟着寧忠平前往勃泥城,名爲遊學,實則目標是參加明年的縣試、府試和院試。

寧家長輩們連寧忠平去勃泥城都表示反對,心裡糾結得很,對於寧華有一個讀書小郎跟着去勃泥城自是多方勸阻,堅決反對。

寧家老兩口是真的有些被去年的戰事被嚇到了,雖說最終寧忠平平安回來,只受了些不太重的傷還攢了不小的軍功升了官,可他們到底年齡大了,更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守在一起。

更何況寧忠平如今已是五品官,在他們看來已經是祖上積德,祖墳冒煙了,就算他們再無知,也知道寧忠平再要往上去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自是不希望寧忠平拿自己的命去博前程。

雖說經過寧忠平的多方解釋,兩老人無奈點頭,可是對寧華有也要跟着去勃泥城,卻有許多的不贊同。

蘇雲朵過來看他們,兩老人家一人拉着蘇雲朵的一隻手,不捨與蘇雲朵分別自是情緒之一,更多的卻是喋喋不休地述說着他們對寧忠平和寧華有堅持前往勃泥城的各種不滿和不理解。

這讓蘇雲朵尤其慶幸自己沒有同意寧華安跟着自己前往勃泥城。

自從康雲牧場的事公之於世,寧華安不止一次向蘇雲朵申請調往康雲牧場,皆被蘇雲朵無情拒絕。

不是牧場不需要寧華安,而是蘇雲朵清楚,寧家老兩口年齡大了,比起賺錢謀前程,他們更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

再說牧場多一個寧華安不多,少一個寧華安也不會出任何問題,而楊家集這邊則不一樣。

自從陸瑾康將寧忠平抽調回京城的禁軍當差,寧華安就成了蘇雲朵的左臂右膀,楊家集需要有寧華安這樣一個人替她看着。

也就是說比起讓寧華安去康雲牧場,將寧華安留在楊家集更給發揮他的作用,同時也能滿足寧家老兩口的意願,畢竟從楊家集回京城馬車也不過兩個時辰,快馬加鞭的話半個時辰可達。

對於寧忠平跟着他們去勃泥城,開始的時候,蘇雲朵也是有些猶豫的,她心裡十分明白沈氏和寧華臻不可能跟着去勃泥城,讓寧忠平跟着去,令蘇雲朵總有一種生生拆散人家恩愛夫妻的罪惡感。

待她與寧忠平私下談過之後,終於還是認可寧忠平隨行。

就算寧忠平無心繼續往上爬,寧忠平想要在官場中站穩腳跟也還是需要繼續積攢軍功。

雖說東凌國與北辰國議和了,邊境不會有什麼戰事,積攢軍功的機會並不大,卻並不表示完全沒有,總歸比留在京城,邊境有着更多積攢軍功的機會。

更重要的一點,蘇雲朵需要寧忠平爲自己的牧場把個關。

蘇雲朵自己沒有辦牧場的經歷,寧忠平雖說也沒有辦牧場的經驗,可他擁有十幾二十年走南闖北見的經歷,自是多識廣,按蘇雲朵的話來說,寧忠平走過的橋都要比她自己走過的路還長,縱然寧忠平和陸瑾康此去勃泥城有着他們自己的使命,並不能幫她她多少,也不可能時時陪在她身邊,可是隻要一想到寧忠平和陸瑾康都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蘇雲朵一顆忐忑的心就能安心許多。

不過外婆外公年齡大了,該安撫的還得安撫,總不能讓老人家提着一顆心時時擔心他們在外的晚輩。

寧外婆的身子骨還算硬朗,寧外公就有些不濟了,這兩年身子骨越來越不中用了,一年裡總要生幾場病。

幸虧有個醫術越來越高明的外孫蘇澤臣隔三差五送醫送藥,又有孔家醫館,每次寧家有人生病都會在第一時間趕來,故而寧外公每次生病看着來勢兇猛最終都能化險爲夷。

“外公外婆,你們且寬心,這次我們去勃泥城時間並不會太長,待夫君和小舅他們完成勃泥城的防務,即能回京。”蘇雲朵先讓兩老人家說了個痛快,這纔開口安撫。

“你小舅也是這樣說的,還告訴我們沒有一點風險。可那勃泥城原本是北辰蠻子的城,那裡住的都是些蠻子,真沒有風險?”寧外公看着蘇雲朵,眼中有着濃濃的憂心。

蘇雲朵心裡微微一頓,寧外公這話說得還真沒錯,自從勃泥城被東凌國收入囊中,城裡已經發生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爭鬥甚至針對官員的刺殺,陸達以及陸瑾臻兄弟幾個都曾經遭遇過刺殺,雖說次次有驚無險,也經過了數次梳洗,已經成爲東凌國土大半年的勃泥城,依然算不得安穩。

這也是陸名揚和安氏堅持決反對帶上歡哥兒的重要原因,也是陸瑾康和蘇雲朵最終決定退一步的重要原因。

只是這些事自然不能告訴寧家老兩口,若不然他們哪裡還能安心過日子?

“外公外婆寬心便是!勃泥城即成了咱東凌的國土,城中居民自是咱東凌的國民,自然也得守咱東凌的規矩,別說城裡早就有咱東凌的官衙,這次我們過去,聖上還特地讓夫君帶了一隊人馬,小舅如今已是五品官員,身邊配有四個護衛,功夫個個都不比小舅弱,定能護小舅安全。”面對寧外公憂心忡忡的目光,蘇雲朵只微微愣了愣,轉眼就笑吟吟地說道。

蘇雲朵這話沒有一絲作假,此去勃泥城,聖上的確讓陸瑾康從禁軍中挑了一隊人馬,而寧忠平身邊也的確多了四個貼身護衛,這四個護衛都是陸瑾康與寧忠平親自前往暗衛營挑選出來的,身上功夫也許比不上陸瑾康,卻絕對可以與寧忠平一拼。

這些日子這四個護衛幾乎日日與寧忠平同進同出,自然是寧忠平爲了安老人家的心,特意帶着他們來寧家衆人面前秀一秀存在感。

“可是,你小舅居然答應了帶着有哥兒!他一個讀書人不好好留在學堂讀書,去勃泥城能幹啥?”這次是外婆擰着眉,聽這語氣蘇雲朵就知道寧家至今還沒同意讓寧華有同行。

這次蘇雲朵笑出了聲:“外婆你可別這樣說,讀書人可不能只坐在課堂裡死讀書,聖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若不是要等着院試的成績,臣哥兒只怕是要跟我們一同走的!”

沒錯,剛剛十三歲並醉心學醫的蘇澤臣今年自覺提出要下場試試,結果縣試和府試都得了第一,正等着府試的成績,他已經說服了家中長輩,只要他能中“小三元”,就讓他跟着蘇雲朵他們一同去勃泥城。

成成沒想到好事多磨,今年京城的秀才院試出了點岔子,院試考完已經將近大半個月了,卻至今還沒有公佈院試成績,蘇澤臣跟着去勃泥城的夢想隨之破滅。

說到這裡,就想起昨日去東明坊時蘇澤臣那張苦瓜臉,蘇雲朵不由又抿嘴笑了笑,接過大舅母替她剛需的涼茶抿了一口,繼續笑吟吟地說道:“表弟堅持要跟着我們同去,必有他的想法。我看啊,除了想跟着去長長見識,必是打算明年下場試試。你們且放心,我會親自陪着表弟回燕山府參加考試,以表弟的學識,一個秀才應該是跑不掉的,你們只管在京城等着好消息!”

第五百六十七章 表妹太累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心中生惱第五百一十三章 挑選合適的花草品種(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有喜第六百四十四章 婚後出巡第一站(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端午(九)第六百八十五章 更有一顆慈母心第七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行第三百零五章 進京前夕(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賞荷會(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家集之行(十三)第八百三十章 新酒坊選址定址第十九章 打砸第二百六十八章 風波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掐滅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書第八百零七章 公主府鬧劇(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及笄禮前夕第七百三十二章 只要心不壞就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常第五百一十五章 赦造御潔坊(二)第三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四十八章 商議第九十六章 交個底第八百四十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百三十章 進宮謝恩(一)第五百零九章 真相大白第六十八章 燒荒第八百二十七章 學騎馬第七百九十七章 婚姻保衛戰(三)第八百二十章 陸瑾康的隱瞞第十三章 病爹孕娘(上)第一百零五章 證據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可得罪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就這樣定了第四百零三章 二房姑太太(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奴僕第三百五十一章 相處模式第二百六十章 長工(二)第三百六十章 賞荷會(三)第五百八十章 端午(七)第十六章 核桃第六百零九章 婚禮進行時(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蘇家的下場(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鄉試結束二三事(五)第二百零九章 驚嚇(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鄉試結束二三事(一)第一百零三章 怒懟第六百八十八章 張平安的去與留(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手的鴨絨製品(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坊(八)第五百零四章 元宵佳節(二)第六十六章 振作第三百二十二章 做客鎮國公府(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咱們是一家人第八十三章 施恩第六百八十一章 陸玉嬌生病(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端午(三)第七百五十八章 御潔坊分紅第七百二十九章 不能因小失大第九十八章 鬧妖第九十五章 針線活第四百五十八章 楊家集之行(九)第四百三十八章 陸瑾康的坦誠(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搶手的鴨絨製品(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作坊開工前的安排(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添妝風波(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蘇家的下場(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這個分鋪必須得開第二百六十六章 沈氏難產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做松花蛋(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往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過年第二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府規第二百六十五章 沈氏臨產第八百四十六章 林先生第七百四十六章 情調第四百六十八章 及笄禮第三百八十六章 處理泥灰第七百九十四章 滿月宴前第三十一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六十三章 及笄禮的小變故(一)第八十六章 好命第二百一十三章 差點掉坑裡第五百六十六章 多謝表哥第七百零三章 回孃家 (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咱們是一家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鄉試結束二三事(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經風雨何以成材第四百五十一章 楊家集之行(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僕同喜第三百零二章 進京路上(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蘇誠志出事(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改造計劃第七百二十七章 龍舟賽第五章 小白花第四百四十三章 皇宮之行(四)第七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