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感覺。是不是應該就是天地間的法則呢?而這個州上產控着一切能量的流動,而其中,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靈能。可靈能又是什麼呢?靈能,或許是在遵循某種法則而產生的基本能量,是一種比起世俗界掌握的各種能源更接近法則本身的能量。而功法、招法則是前輩修士們不斷體悟、總結之後,對如何收集靈能、使用靈能的經驗總結。”聶信說道:“一般來說,功法爲體,招法爲用。功法追求更有效率地收集靈能,招法追求更有效率的使用靈能,而有些法訣,則是在兩者之間求得一種平衡,兩者的特性兼而有之。”
聽了聶信這麼一說,老楊眼睛裡閃動着光芒。這些話,和當初何念生對他們所說的如出一轍。聶信果然對靈能的理解,已然晉入大師的境地。
“哦……可是,道是什麼呢?”老楊笑着繼續問道:“那些就不是道嗎?”
“我覺得,那些只是修行的效果而已。修行,追求的是對道,也就是對這個世界的法則的理解。但是,在求道的過程中,修行可以給我們帶來大量的好處。我們控制自己的肌體。積聚更多的靈能。排除身體內的毒素,也就在不斷強健更新我們的身體,壽命自然而然也就長了。世俗界現在有什麼優活的概念,有各種鍛鍊身體的方式,有健康食譜之類的東西,無非是修行的世俗翻版罷了,可真的做好了,也的確是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想了想,聶信又說道:“至於掌握更大的力量,開山蹈海,那是因爲我們對天地法則的領悟比較深,能夠通過各種方式以自身的靈能爲引。牽動天地氣機。這是道的力量的表現。至於內心堅定,不畏不怖。我覺得,這是掌握了部分的道應有的心理狀態。掌握着力量,掌握着別人難以企及的力量,難道不應該是鎮定從容的嗎?這只是道在修行者自身修養上的表現。”
“哦,,你這麼說,許多修士可是要跳出來罵人的。”老楊開玩笑地說。
“不畏不怖,只是最基本的修行的心態而已,將這個當作道本身。那纔是捨本逐末了。”聶信對自己的判斷非常自信。
“那我們的修道,不是積修靈能。就是磨礪劍訣等等,然後在其中尋求悟道的契機,我們在修什麼?我們在怎麼修道呢?”
聶信此玄彷彿也進入到了某種奇異的狀態,很快就沉浸在思考中,等他再脹開眼睛之後,他娓娓道來:“如果我之前所說的成立,靈能只是符合“道,的能量表現,那麼,我們的修道都是在通過掌握靈能,進而揣摩、計算道的本身。積修靈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體察靈能的流動、變化,我們可以瞭解到靈能的變化法則。而這種法則比我們所接觸到的其他一切更接近道。這是將靈能從遊離狀態變爲靜止狀態固化在身體內的過程。而劍訣法術的修行,則是靈能的另一端。通過劍訣、法術,我們感知的是一個靈能從靜止狀態、復歸活躍、散逸狀態的過程。我們試圖去掌握這個過程,使得這種活躍、散逸的過程能夠產生符合我們要求的效果。而我們在其中的努力,就包含了掌握靈能特性,掌握靈能本身的規則,進而接近道的本身。”
“按照你的意思,如果靈能本身不是道,那道可是虛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孟先生加入了討論;他爲自己斟了一杯酒,平靜地發問。
“如果道是這個世界的規則,那它的確應該沒有任何實體。應該”不是我們能夠找到的什麼東西。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就是虛無。
存在和不存在是兩個概念,實體的存在是存在,沒有實體的存在也是存在。”聶信回答道。
孟先生對這個回答還是比較滿意的,沒有多追問,而是回到了之前的問題上,和聶信、老楊一起,討論靈能和道的關係,討論靈能的不同狀態的轉換和功法修行的關係。聶信的說法無限接近何念生當時的說法。甚至比何念生當年所說更有邏輯性,這一點讓孟先生和老楊驚喜莫名。雖然聶信受到了何念生的影響,理所應當是何念生的理論體系的繼承人,可他現在就能夠有這樣的見解。以一個靈息初期的修行者,卻能夠在談論道的時候,直指問題核心,這種思考的銳利度,太驚人了。或許,這就是何念生當初收聶信作爲弟子的原因吧”一個已經習慣了探究本源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思考就應該有這樣的維度。
“那存,符兒幾卜麼呢。忽然。蕭井甘拋出了衆個問聶信和去楊明聊天到現在,已經整整一天過去了。這時候,連張翼聆、墨翔都已經坐到了邊上,聽着三人的講述,不時加入自己的見解。湯雪梵同樣來了。一邊聽着一邊不時贊同地點頭或者低着頭咬着一點嘴脣在那裡思考,,再之後,大青和小玉都來了。他們趴在那裡,無比認真嚴肅地傾聽着。這或許是它們脫離本能的修行,邁向更高層面的一個契機。“你曾經問我的那些問題,你自己有答案了嗎?。
聶信笑了笑說:“我想是有了。符咒是符合規則的能量結構,這些結構非常基礎,非常簡單,但通過這些結構的組合,則可以產生萬千變化。我在製作打印機的時候。在這方面就有着一個設想,那就是符咒是通過上面的構紋來發生作用的。和書寫的順序無關。正是有了這樣的前提,我才設計了這樣的打印機結構,而這樣的結構真的起作用了。這就說明我的設想的確是成立的
“可是,如果是這樣,那怎麼解釋你的符咒和我的符咒,威力就是不一樣呢?”孟先生笑呵呵地椰愉着。
聶信低下頭去想了很久,纔開口說道:“結構是基礎,但或許這樣的基礎結構還是可以進行優化的,書寫符咒的過程,就是一個用自己的靈能來爲以後的靈能流動指引最優化軌跡的過程。同時,我相信情緒、心性等等,都會影響靈能。一個人的靈能是什麼樣子的,那他做出來的符就會朝着這個方面變化。一個人的情緒、神念等等,都會隨着靈能波動刻畫在符咒裡,然後,在符咒生效,靈能流浩過這些印跡的時候,靈能和這些印跡相互作用,也就有了種種其他變化。”
孟先生淡淡地說:“這樣說倒是能解釋通了。符咒是個複雜的玩意。法陣和符咒的聯繫,我之前就說給你聽過,也的確是這麼回事。法陣是符咒的高級形式,而法寶,則是結合了材料的法陣的高級形式,,那麼你對結印和心口咒怎麼解釋呢?”
“能量法則,有形態上的結構,這構成了符咒和法陣,等等。我覺得結印和符咒是一回事,符咒是一個固化下來的結構,使得靈能具有各種流動方式,有線性的,也有並行的”,但結印,卻是一個結構上的線性結構,讓能量通過使用者最需要的方式釋放出來。由於能量結構單一。後端推動能力強大,結印的威力也就比較大。
而心口咒,,也就是通過口頭唸誦方式釋放符咒,我覺得,這是能量的波動結構。這種波動結構和形態結構是可以對應起來的,這也就是爲什麼一些門派的符咒會有書寫、唸誦同時進行的習慣。靈能是法則的應用、符咒是靈能的應用。而如何書寫,則是這種應用的實用法門而已
聶信頓了一頓,說:“我覺的。以我們的歷史而言,似乎符咒產生在語言之前,這就讓我當時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得到了解答。符咒的產生應該在我們現在通行的最早的語言文字之前,我們的語言是脫胎於修行的法門。文字也是,,但隨着我們所掌握和需要掌握的內容越來越多,我們的語言文字才變得越來越複雜,變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但是,不論怎麼變化,這種結構氣勢還在起着作用的。爲什麼會有人有所謂的出口成憲之類的事情呢?這其實都是這種最基礎的原理在起着作用。”
張翼輸和墨翔聽着聽着,都大受啓發。聶信爲什麼修習符咒這種最基礎最不起眼的法門,修習清心訣這種不被人當回事的低階功法,卻能夠有那麼快的修行速度,那就是因爲他從一開始就在琢磨着這些東西。不斷從最基礎的原理着手去思考分析。他可以是個微不足道的修行者,可他卻是以大修士的方式在思考着,這纔是心境修爲,這纔是境界。有着這樣的思考方式,他的進步不快纔有鬼。
而孟先生、老楊,當年就和何念生一起進行這樣的修行了?那他們該是多強大的存在啊?
他們聊的每個問題,拆開來細細討論,都能聊上好久,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在山坡上一邊喝着老楊帶來的似乎無窮無盡的酒,一邊在分析、研討和體悟修行法門,興之所至甚至當場演示一番。不知不覺之間,四天三夜就過去了,這一段不算長的時間,大家從中獲益都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