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橫山。
山腳小鎮上,來來往往許多人,大多是帶着十來歲的孩子參加宗門選拔測試的,客棧根本塞不下了,張山和龐虎沒辦法,只能先去找中年仙人所說的週記鋪子,果然街角有家鋪子寫着週記,鋪子裡擺着古董字畫和一些不知名的稀奇玩意。
掌櫃熱情接待了張山、龐虎二人,聽說是週二介紹,拿過玉佩一看,當即並表示天色已晚,讓二人去店後小院暫住一宿,明日帶二人上山測靈根。
安頓好二人,掌櫃徐良腹誹,二師叔莫不是又看上好苗子了,要收人家爲徒?聽說,上一次他用玉佩做信物,給了齊國長公主,長公主放着宮裡奢華的舒服日子不過,硬生生練成了戰鬥狂人,爲宗門累生累死,做了首席大師姐。
懶洋洋打了個哈欠,徐良掌櫃見店裡沒人,決定可以摸魚,於是把門外牌子翻過來“本店打烊,明日再來”,栓上門,預備出門逛夜市去。
張山自然不知道徐掌櫃的腹誹,剛收拾好牀鋪行李,見日頭剛剛下山,街上人還多着,於是拉上龐虎,二人從側門出去,也一頭鑽進了夜市。
小鎮雖小,夜市燈火通明,人潮熙攘,比白日還要熱鬧。
龐虎自認見過大世面,見着街上攤販擺出來的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玩意,一時也挪不動道了,一個勁地低呼:山哥,你看這個玉蟾蜍,通體溫潤,色澤流轉 ,怕是個大寶貝!還有還有,那個小香爐,無風自動,裡面沒有香料也能生出香菸氣味,這是什麼原理?
張山同樣目不轉睛,但要是像龐虎這樣,表現得沒見過世面一般,除了被攤主狠宰一頓外,不會有任何好處。
於是假裝不在意,拉着龐虎目不斜視往前走:“我說虎子你注意點,把口水收一收,還說是龐國的王府世子,你裝也給我裝出見過世面的樣子來,不然帶着你,咱倆都得被坑!”
龐虎急忙收斂,輕咳幾聲,換了個鎮定自若的表情,語氣卻還是激動:“山哥,這些攤主不會都是仙人來的吧?”
張山點頭,莫看這些攤主或懶散閉眼或熱情招客,穿的平平無奇,攤上東西擺放隨意,但要在這遍地開花是強者的宗門山腳,就這麼大點地界的鎮上能佔得一攤之位,沒幾分本事可不行。
“小主人,左前方山羊鬍子老頭那裡,攤子角落擺的那枚碎銅板,是個好東西。”策策激動得差點跳出來。
張山按住嘩啦啦要翻頁的書冊子,和龐虎假意慢悠悠一個個攤子閒轉,終於來到山羊鬍攤前。
“老先生,這玉葫蘆怎麼賣?”張山小心拿起晶瑩剔透的玉葫蘆,仔仔細細的瞧,撿着大寶貝一樣。
山羊鬍子老頭慢悠悠比出三個手指。
龐虎問:“三十兩?”
山羊鬍子搖頭。
龐虎又猜“難道是三百兩?”
山羊鬍子不搭理他,看向張山,“三萬兩銀子,賣給有緣人。”
龐虎大吸一口氣,他們王府一年的收入,也才三萬餘兩而已。
三萬兩,夠買下一個中等富庶小鎮全部的鋪子了。
張山當然沒那麼多錢,莫說三萬,他現在三兩都割肉似的。
未料到他兄弟龐虎猶豫一瞬,從背上卸下大寶劍,鼓搗了一會兒,劍上竟然開了個暗格。龐虎拿出暗格裡的銀票:“三洲之內,大富錢莊通兌,正正好三十萬兩。”
這次輪到張山大吸一口氣,沒想到啊,虎子你家這麼有錢。
山羊鬍子樂呵呵就要接過,張山連忙止住,“老闆且慢,東西這麼貴,讓我們再好好考慮一下。”
張山話音剛落,手上玉葫蘆就被人搶走,一彪形大漢推開張山,把一堆銀票拍在山羊鬍面前,“老闆,這葫蘆我主子要了。”
拿着玉葫蘆轉身就要走。
這龐虎能忍?擡腳就給彪形大漢絆了一個跟頭,順手奪過玉葫蘆,小胖少年爆發了:“你這人懂不懂規矩,這葫蘆是我山哥先看上的!”
彪形大漢怒,就要動起手來。
這時,一手拿摺扇的貴公子終於走了過來,止住彪形大漢:“阿彪,不要這樣傷了和氣。”
貴公子自報家門,是這東曜宗溫家宗主的表親外甥,溫宗主竟是他親舅舅!逛街的衆人紛紛圍了過來觀戲。
山羊鬍抱拳:“原來是溫宗主的外甥,失敬失敬。”
貴公子謙虛說不必。
這架勢,衆人正以爲山羊鬍要偏向貴公子時,山羊鬍喘口氣又說:“只是生意嘛,還是要論個先來後到,我已與這位小兄弟談好了價格,就不好反悔再賣給你了。”
貴公子臉色一變,又掩飾般笑道:“哈哈,這好辦,只要買主放棄,老闆是不是就同意賣給我了?”
山羊鬍應是。
大家於是看向被撇在一旁的張山。
貴公子微笑:“這位小哥,反正你也捨不得這麼一大筆錢,我見這葫蘆甚是喜歡,不如把它讓給我,我欠你一個人情。”
好傢伙,這人情二字用得好,空口白牙無端端就讓人割愛。
乾瘦小夥果然不幹:“這怎麼行,這葫蘆我也很喜歡,三十萬兩雖多,但我覺得可以買。”
於是和山羊鬍商量,付銀子,搭上旁邊幾塊銅板做葫蘆裝飾用的贈品。
他一旁胖胖的兄弟擠開彪形大漢,遞上銀票給山羊鬍,自此銀貨兩訖。
可這溫宗主的外甥不幹了,說這葫蘆他之前就看上的,只是打算先在鎮上轉一圈再來買,銀票都放在桌上了,葫蘆乾瘦小夥不能拿走。
貴公子招了招手,呼啦啦一羣彪形大漢圍住了一胖一瘦兩小夥子。
胖小夥似乎打算開戰,被瘦小夥拉住,小夥無奈道:“既然您實在喜歡,這葫蘆您加十萬兩銀子,我四十萬兩割愛給您。”
算你識相。
貴公子欣然同意,示意阿彪拿銀票,接過張山手中玉葫蘆,客氣道:“哎呀,我這些侍衛着實魯莽了些,快快退開,我和這小哥聊的好好的,要你們過來幹什麼?”
張山也客氣道:“咱們都是愛這玉葫蘆的人,我把這玉葫蘆讓給您,也算是以物襯人,想來您更值得擁有它。”
於是兩邊和好,各走一邊,衆人見無戲可看,也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