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依自發地開始做起了解釋:“因爲荷園會,明安城這幾天都會有不少人的,現在還好,等荷園會召開的前一天那纔是真正的人山人海,那個時候,一些大人物也會陸陸續續地登場。”
如他所言,可以瞧見路上不少人都是他這般的書生打扮,揹着書箱,穿着儒衫,戴着儒帽或者繫着儒巾,其間也還有不少女讀書人。這邊兒的世界和以前的古代有相似,但並不相同。雖說儒家也有爲女子定下“綱常倫理”之說,但是顯然地也很鼓勵讀書。葉撫先前瞭解到便覺得儒家做得最有意義的規定就是,在讀書一事上提倡男女平等。而在這邊,對於年輕的女讀書人稱爲“書玉”,以此作爲“書生”的相對。
儒家對女子讀書抱有美好的描繪,常認爲“才女爲大美”,認爲一個女人只要書讀得多,滿腹才華道理,即便是相貌一般,也可以認爲是美女,雖然終歸到底不過是他們覺得讀書修理纔是美,只不過是將這份“讀書美”放在女子身上纔有了“才女爲大美”,但這到底是對女子讀書的一個稱頌。
雖說這個世界沒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乾脆的說法,但是對於美女,常常有“玉女”、“玉人”、“玉羞”、“玉娥”、“碧玉”這般的描繪,所以便有“玉之以美,人之以玉”這樣的對美女的褒揚。文人向來又喜歡往風雅裡靠,所以便有了“書玉”這樣對年輕讀書女子的美稱。
書玉常常以顏色清淡卻又不樸素的純色長裙作爲日常穿搭,也有喜好豔麗服飾的,但這樣可能會招致風言風語。還以單純,沒有其他裝飾的玉質髮簪束髮來表達“一心讀書”的意願。所以乍一看去,場間書玉穿搭大多相似,體態嘛,環肥燕廋皆有,不過大多數還是能夠表達出一個才女的感覺來。
熱鬧的氛圍可以催動好熱鬧的人的心。
胡蘭的心情好了一些,話多了起來。但葉撫依舊能夠感受得到她心頭積鬱,畢竟曲紅綃帶給她的沉重壓力,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拿的開放得下的。
因爲遊園會的關係,明安城對進城人口的檢查很嚴格,臨近城門了,遠遠地就望見不少試圖矇混過關的人被押走了。
葉撫瞧了一眼,心想這把守得還是挺嚴的。不只是對普通人守得嚴,還有修仙者。城門之上站着一個相貌平平,穿着打扮和一旁士兵沒有區別,看上去就只是個小小的守城兵,然而這個人是個元嬰修士。或許把他扔進人堆裡,轉身就會忘了模樣,但這並不妨礙他能夠輕易地抹殺城下的每一個人。
離荷園會還有五天時間,便派出元嬰修士可知疊雲國對這次荷園會的重視。也不難去想象,參加荷園會的可不都只是一個寒窗苦讀的普通書生,畢竟唸書走儒道,修儒術也算是修士。
何依依說過,荷園會前一天那些大人物纔會陸陸續續地登場,不知到時候又會是如何的陣容來守城。
城門前排着老長的隊伍,而一羣滿口經綸道義的讀書人擁在一起排着隊,自然而然地要吟詩作賦。
剛一進了隊伍,便能聽到周圍傳來各式各樣的詩詞歌賦。
賞花賞月賞美人,思家思國思社稷。兄臺、小生、諸君等稱呼更是此起彼伏,拍手稱讚聲更是連綿不絕。離着這荷園會還有五天,便能感覺到這股子文會的氣氛了。一番聽來,葉撫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相比起家國社稷和美景美食,大多數人似乎更樂於圍繞“仙人”這個詞進行作詩作詞。
在一衆書生書玉吟誦的詩裡面,即興作的也好,提前做的也罷,關於“仙人”、“仙”、“山隱”、“山人”字眼佔了大多數。求仙問仙之詩有,贊仙敬仙也不少。葉撫發現這些讀書人大多數都不再是他在洛雲城和黑石城遇到的普通人,對“仙”的看法了,那邊兒的普通人認爲會法術的就是仙人。但是在這裡,他們把“修仙者”和“仙人”分得很清楚,基本度透露出修仙者是爲了成爲仙人。
這一點想一想也能想的通,畢竟場間練氣、築基的讀書人也還是有的,他們看得更加明白。
如同何依依一樣,能夠隨口說起“當今天下的天才之輩”、“浩然正氣”這樣的詞彙來,便足以說明他並非出自偏僻之地,最起碼的也得是經常能夠見到修仙者的。
說起何依依,葉撫這才發現,先前一直喜好談論詩詞歌賦的他,到了這周圍處處都是詩詞歌賦吟誦會的地方,卻反而表現出鬱悶的神色來。
葉撫見此笑着問:“你不去和他們吟詩作賦嗎?”
何依依驚覺回神,“啊,先生在和小生說話嗎?”
葉撫笑了笑說:“你覺得呢。”
何依依嘆了口氣,“我不想和他們一起吟詩作賦。”
“爲什麼,沒有心情嗎?”
何依依搖頭說:“盡是些附庸風雅之詞,詩詞之間,鶯鶯燕燕,便是誦個仙人賦,都免不了華麗嬌柔,不僅沒有表出仙人那出塵氣息,甚至還讓仙人沾染上人間污垢。這樣的詩詞,如何讓人提得起興趣來。”
他的話被周圍一些人聽了去,這般言語不留情的話自然讓那些正吟詩作賦在興頭上的人心生不滿了。
但他好似沒有發覺到周圍人看待自己的目光,繼續說:“要小生說啊,跟荷園會開始這前幾天的這些人吟詩作賦,還不如安心等到荷園會開始了,聽那些大小賢人的詩詞思辯。”
何依依絲毫沒有注意到自己不經意間以及發動了羣體嘲諷,越說越上頭,還是秦三月看不下去了,在旁邊提醒了一下他。他回神過來,這才發現周圍多了好多目光不善的人。而他似乎還沒有明白這是自己招致的,一臉疑惑。
葉撫不知道說他是缺心眼好,還是說他“天然呆”好,總給人一種說話不看場合的感覺。
“這些兄臺說我等皆是附庸風雅之詞,那何不表詩一首,來讓我等長長見識,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風雅之詞。”
一個身材高瘦的書生站到何依依面前,拱手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