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節 車遲國

東來島,正殿之中,東來佛祖端坐正中,東華帝君坐於一旁,下方則是站着幾個親信的大菩薩,以及三星島趕來的福壽祿三星。

東來佛祖仍是笑容可掬的樣貌,靜靜地聽得東華帝君講完了來意,方纔道:“帝君,看來玉帝已然將事情查出了個八九不離十,方纔下此決斷。如此一來,我東天雖然損失了一些弟子,在天庭的實力卻反倒增強了不少,倒也算是得失相抵吧。”

東華帝君卻是雙眉緊皺,憤然道:“玉帝這旨意之中,雖然在雷部爲我東天增加了十八個神將的職位,卻也讓西天多派遣一位大菩薩進入中土,卻不知到底是何用意?”

東來佛祖微微搖了搖頭,笑道:“帝君難道這還看不出來嗎?玉帝此舉一是補充了我東天與西天兩方的損失,二則是爲了提醒你我,那烏雞國之事背後另有其人,要咱們兩方不可失了理智,放過那真正的元兇啊。”

東華帝君一愣,道:“烏雞國之事分明是西天之人下的手,卻爲何說是另有其人?”

東來佛祖嘆道:“帝君見事不可太過看重表象,卻忽視了最爲關鍵的結果。此事一出,我東天沒了十八位神將,西天卻少了一位獨當一面的大菩薩,誰也不算是佔得了便宜,那幕後之人到底是誰,豈不是呼之欲出?”

東華帝君畢竟不是蠢人,聽得這話,方纔恍然道:“莫非其實是道門之人下的手,爲的其實是同時削弱東西兩方佛門的實力?”

東來佛祖點頭道:“不錯,我一直勸你莫要急於出手,也正是有此猜測,如今與玉帝這番旨意相驗證,看來是不會有錯了。”

東華帝君怒道:“如此說來,我那十八位徒兒,你座下的靈吉菩薩,對了,還有我福堂那一衆弟子之死,其實都是道門暗中下手?這三清如此欺辱我東天,我又豈能與他善罷甘休?”

東來佛祖笑容微斂,雙目中也射出了兩道精光,道:“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弟子們的血債,總要有人來償還些許纔是。只不過,我東天也不可貿然行事,以免與他拼個兩敗俱傷,讓西天白白得了便宜。”

東華帝君忙道:“佛祖所言甚是,卻不知該如何行事纔好?”

東來佛祖沉默了半晌,忽然話鋒一轉道:“對了,算算日子,那取經的唐僧師徒,怕是已經過了號山吧?”

下方的黃眉菩薩奏道:“啓稟佛祖,的確是有消息傳來,說是那玄奘師徒三日前剛剛過了號山,還與那平天大聖的孩兒鬧出些不快,眼下已經繼續西行了。”

東來佛祖沉吟道:“號山乃是崑崙支脈,再往前走,可就是真正的崑崙山腳下了。崑崙山自古便是元始天尊的道場,若是那一行人鬧出些事端,怕是道門與西天的臉面都未必能坐得住吧。

帝君,你那小弟子天蓬,也在那一行人之中,不若由他來挑起事端,先逼得西天出手,我東天再伺機而動,方爲上策。”

東華帝君聽得天蓬之名,頓時沉默了下來,半晌才道:“佛祖,天蓬雖是我的弟子,卻早已去了天庭做官,後來受玉帝責罰,我也未曾出面相護,怕是已然心生怨懟。如今想來,靈吉以及烏雞國之事,他都曾出面報信,卻未必是安的好心啊。”

東來佛祖嘆道:“人心向來難測,倒也不無可能。如此說來,帝君更應將此事交予天蓬辦理,若他真有二心,不免暴露無餘,若一切只是巧合,咱們也不可錯怪了好人。”

東華帝君聞言恍然道:“不錯,讓天蓬去挑起玄奘師徒與道門的爭端,進可借刀殺人,退可試探出奸細,的確是一舉兩得,一切皆依佛祖之命便是。”

說完,他又與東來佛祖商談了一番細節,方纔率福壽祿三星離開了東來島而去。

再說玄奘師徒四人離開了號山,繼續向西行去,不出月餘間便來到了一座繁華的大城之外,擡頭看去,卻見城門上赫然寫着三個大字——車遲國。

玄奘見這城中人來人往,百姓也都是安居樂業,不由得嘆道:“之前聽人說,這西域雖然地處偏遠,小國寡民倒也自得其樂,如今看來着實不假。那寶象國、烏雞國,還有眼前這車遲國,看來都是頗爲繁華,百姓其樂融融,倒也不輸我大唐多少。只盼這車遲國中一切安好,咱們莫要惹出些事端纔是。”

悟空卻道:“師傅這話說得差了,咱們師徒從不曾招惹事端,偏偏是那些事端惹上門來,躲也躲不掉。你看那來往的百姓看到咱們,都是遠遠地躲開,如同遇到了瘟神一般,老孫怕是這城中還有些麻煩啊。”

玄奘聞言一愣,忙細看周圍,百姓們對自己師徒果然是避之若虎,頓時驚道:“果然如此,莫非是你們三人相貌太過醜陋,嚇到了這些百姓?”

沙僧卻插口道:“師傅,依弟子所見,這車遲國之人怕的未必是我們三人的相貌,而是咱們這和尚的身份啊。”

玄奘奇道:“出家人向來和善,與世無爭,百姓怕我們作甚?”

沙僧指着城外不遠處那一座大山,道:“師傅你看,那山便是三界中赫赫有名的崑崙山,正是三清聖人之首元始天尊的道場所在。車遲國在崑崙山腳下,自然是道家興盛之地,見到咱們佛門之人,難免生出些疏離之心。”

玄奘恍然道:“原來如此,佛道二門雖同爲教化世人,卻終有門派之別,此消彼長也是在所難免。車遲國既是這般情形,咱們也不必強求,只管進城去見了國王,遞上國書,蓋下通關文牒便早日離去纔是。”

衆弟子齊聲稱是,便跟隨玄奘一同往城中走去。

不料,到得城門之下,便有那守門的兵士圍了上來,要四人繳納進城的賦稅方肯放行。出家人不交賦稅,歷來便是天下各國的規矩,沒想到在這車遲國卻並不好使。

玄奘不欲節外生枝,便要乖乖交錢了事,只是恰好有幾個道士經過,那些兵士不但不討要錢財,反倒是恭敬有加,更是惹來了三個徒弟的不滿。

如此貶佛崇道,實乃一路之上僅見。

八戒本要與那些兵士鬧將起來,所幸玄奘及時制止,又多繳了些錢財,師徒四人方纔安然進入了城中。

第十三節?賭約第一百三十八節出征第二百五十六節 女媧殘魂第九十四節天雷之主第二十一節五行鑽第十一節?刺探第六十五節?東海第五十一節 上靈山第四十九節?排查第八十五節 虎頭第一百六十九節 丹成番外篇十三——西遊人物記之蠍子精第十五節?碾壓第一百四十五節 禪位第一百九十九節 各司其職第三十二節 試探第五十八節 不速之客第十六節 十萬火急第八十一節 澄清第一百六十四節 西王母第五十九節 人心第一百八十二節再見黑白無常第十八節 陰陽五行第一百二十節?離別第一百一十節 脫身第七十六節 救樹第十九節 黑風嶺第十七節?請帖第八十七節 王妃第九十七節 自曝第一百零四節泄密第一百四十七節 靈山的應對第六節?激戰第一百四十三節 偏差第一百六十七節 佛爺上門第一百一十六節 三味神風第一百四十五節 禪位第五節 妖寨之威第七節?寶物第一百三十七節心驚膽戰第二十八節 守株待兔第八十節 胡寧之危第四十七節?幻境第九十節?烏巢第八節?栽贓第五十四節鬼谷子第二百一十九節 獨闖第二十節?拉攏第一百九十節 久違的會面第五十節?進城第一百四十節 反客爲主第一百四十四節 救人第一百八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二百節 奪寶第五十二節 論妖第九十七章 應承第二百七十七節 逃生無門第二十一節 陷阱第二十八回?丹變第一百八十四節 善信第一百四十一節 萬聖宮第六節?半步大聖第一百二十四節 轉變第一百七十一節 甦醒第一百二十三節 開打第一百七十三節 豬剛鬣第一百二十五節 故地第二十二節水猿之主第二百六十九節 真正的戰鬥第二十九節 聯手第四十三節鬥寶第一百八十五節 困局番外篇八——西遊人物記之蜘蛛精第一百九十節 清場第十五節 說服第八十七節器靈第八十九節 誅心第八節 再遇險情第一百二十三節 繼承第三十二節?旻天縣第一百九十一節 報信第二十三節 情義番外篇十六——西遊人物記之佛母孔雀第六十二節 開戰第一百三十三節 近況第二百三十八節 望海到第一百一十四節 大勢已去第五十四節 萬聖出世第三節?成聖第五十三節 謀劃(上)第一百三十節合作第一百三十七節 逼問第一百八十節後續第九十節出發第十五節 說服第七十九節?饒命第一百八十四節 封赦第一百八十七節 消失第一百二十四節 密謀第一百一十五節 疑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