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密議

灌江口,二郎殿。

殿內此時圍坐了七個人,乃是楊戩麾下的梅山太尉康安裕、梅山太尉張伯時、梅山太尉李煥章、梅山太尉姚公麟、梅山將軍郭申、梅山將軍直健,還有一個,正是赫赫有名的仙獸嘯天。

只聽康安裕道:“各位兄弟,如今三個月時間所剩不過幾天了,真君卻仍然沒有回來,我已得到消息,只怕玉帝老兒輕易不肯就範,事到如今,咱們也只能依真君之命行事了。”

張伯時道:“正是,不給那老兒些厲害瞧瞧,那老兒只當咱們灌江口是好欺負的,只要咱們依計抓了那人回來,諒那老兒也不敢再嘴硬,定會乖乖地給真君封官。”

康安裕轉頭向李煥章道:“賢弟,你可打聽清楚了,那人一定會出現嗎?”

李煥章點頭道:“早已打聽清楚了,如今正是三年之期,那人一定會跟隨他師父出現的,從無例外。”

直鍵道:“如此甚好,那咱們兄弟便藉機殺過去,抓了那人回來便是。”

“不可,”康安裕連忙搖頭道:“真君一早叮囑過,咱們不但要抓人,還不能親自出手,免得與玉帝老兒完全扯破了臉,日後即便是真君升了官,也終究是留了芥蒂,反倒不美。”

直鍵道:“那又該如何行動?”

康安裕擺手道:“無需擔心,此事我已有安排。”接着他轉向嘯天道:“嘯天賢弟,你那個老朋友聯繫過了嗎?他意下如何?”

“他?”嘯天陰陰一笑,道:“他早就恨透了那兩師徒,只要咱們這邊出手相助一二,他自然會將那兩人擒住。不過,事成之後,他要吃了那個師傅,還要吃掉城中一半的人,才肯來投效真君。”

“什麼?”其餘幾人頓時大驚失色道:“他要吃那麼多人?”

嘯天聳了聳肩道:“他這傢伙向來便是如此貪得無厭,又有什麼辦法?”

張伯時道:“莫非你已經答應他了?”

嘯天笑得更加燦爛了,道:“自然是答應了。”

“胡鬧,”張伯時叱道:“帶着這麼大的罪孽來投效真君,真君這個南極大帝以後又如何當?不可,不可。”

康安裕道:“二弟莫急,此事嘯天賢弟已經與我商量過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真君大事可成,那區區半城的人又算什麼?更何況,只要他將那人帶了過來,咱們可就用不着他了,到時候......”說着,他比劃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接着道:“不但不會給真君帶來罵名,還會有除魔的美名,豈不是兩全其美?”

衆人一聽這話,方纔鬆了口氣,齊聲道:“此計大妙。”

卻只有張伯時猶有些擔心地道:“此事萬萬不可走漏了風聲,否則適得其反。”

康安裕笑道:“二弟過慮了,內情只有咱們幾人知曉,又怎會走漏了風聲?”

接着,他再次轉向嘯天道:“嘯天賢弟,此事還是要你多費心了,盯緊一些,免得節外生枝。”

嘯天點頭道:“各位放心,我明早便趕去隨州,着手開始佈置,保證萬無一失。”

同一時間,天庭,兜率宮。

八卦道人端坐於宮殿正中,端着一杯茶細細地品着,楊戩則是坐於下首,眼觀鼻,鼻觀心,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楊戩,”八卦道人終於緩緩地開口道:“如今三月之期已近,你又有何打算?”

楊戩淡淡一笑,饒有興趣地問道:“道長以爲我該如何是好?”

八卦道人搖頭道:“我想,你不會真的讓你那些兄弟殺上天庭吧?你應該清楚,今時不同往日,老道也不可能坐視這種事再發生的。”

楊戩道:“我也沒有想到,這次我那個舅舅竟然如此沉得住氣,那依道長之意,我準備了這麼久,就該乖乖認輸?”

八卦道人淡淡地道:“你畢竟是他唯一的親屬,便是認輸上一兩次也無妨,以後自然還會有機會的。”

楊戩聞言失笑道:“道長應該知道,我楊戩自出生以來,便沒有認輸的習慣。更何況,我也不是他唯一的親人,區區一個外甥罷了,比起別人,可是差得遠了。”

八卦道人聞言頓時一渾身震,連茶盞中的茶水都傾撒出來幾滴,半晌才道:“你是說,你已經找到了當年的那個人?”

楊戩冷然道:“他以爲他做得天衣無縫,只可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究還是讓我查到了他的蹤跡。”

八卦道人奇道:“那人現在何處?”

楊戩輕輕一笑,道:“現在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想道長很快就可以見到他了。”

八卦道人輕嘆一聲,道:“真是三界代有才人出啊,不簡單,不簡單啊。老道當年看走了眼,輕信瞭望海之言,卻沒發現你這樣的中土才俊,讓你埋沒至今,看來,我真的是老了。”

面對這位三清聖人之一的頂級前輩稱讚中略含歉意的一番話,楊戩卻只是淡淡一笑,道:“道長過譽了,當年之事,您也是受人矇騙,又何必再提?”

八卦道人沉吟了良久,方纔再次開口道:“楊戩,時至今日,老道還是願意幫你一幫,也算是略補一下昔日對你的虧欠,如何?”

“哦?”楊戩頓時神情一動,道:“道長打算如何幫我?”

八卦道人道:“若是一切如你所料,倒也無需老道再錦上添花了,不過,你是個聰明人,應該知道世事無常,老道可以答應你,如果事有不協,我可以保你安然回到巴蜀,不受任何損傷,如何?”

這一下,楊戩的神情頓時認真了起來,他當然知道,世事無絕對,此次他原本就冒了極大的風險,可有了八卦道人這句話,他便有了一條十拿九穩的退路,可以說是極有誠意了。

他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起身行禮道:“承蒙道長看重,晚輩感激不盡。”

八卦道人點了點頭,道:“無需多禮,還是坐着說話吧。”

楊戩應了聲是,又坐了回去,忍不住問道:“晚輩心中尚有一問,還請道長不吝告知,還不知道長爲何會如此看重晚輩?”

八卦道人嘆了口氣道:“這些你不問我也會說的,當年因爲老道一念之差,給了西邊大好的機會,時至今日,玉帝已經對他們日益看重,說不定再過些年,他們便要與你等同殿爲臣了。”

楊戩一聽這話,也吃了一驚,皺眉道:“道長此言怕是有些聳人聽聞了吧?那西邊不過是些蠻夷之人,玉帝怎會許他們入朝?”

八卦道人道:“你有所不知,那些蠻夷包藏禍心,多年來便一直在謀求進入中土的良機,不過一直不得要領罷了。四百年前,因爲救駕有功,玉帝特許其中四人在中土建立道場,對那四個小輩,老道之前也並未在意。

可不曾想,那四人的手段都有些不凡,這區區幾百年裡,那前往地府的冥府菩薩,已是將十殿閻羅架空了六人,如今大半地府都落入了他的掌握之中;那五臺山中的文竹菩薩,藉着緊鄰大魏都城平城之便,在俗世間四處傳佛,如今在俗世的影響力已不在道門之下;而那普陀山的望海菩薩,不但將那南海龍族收的服服帖帖,連現今四輔之一的南極長生都與她走得越來越近;也只有峨眉山裡的那個普仙菩薩,因爲緊鄰灌江口,被你常年壓制,纔會無所作爲。”

楊戩頓時也是大驚失色,再次起身道:“若依道長所言,那些蠻夷果真是圖謀不小,難道玉帝便如此聽之任之?道長又爲何不出面說明利害?”

八卦道人輕嘆一聲,淡淡地道:“我若是出面,只怕會適得其反,你莫非看不出來,玉帝如此偏愛西邊,原本也只是希望牽制我等罷了。帝王心術,不可測,不可測啊。”

楊戩聽了這話,頓時沉默了下來,半晌,纔再次開口道:“無論如何,我楊戩堂堂七尺男兒,也絕不會與那些蠻夷之人爲伍。”

八卦道人點頭道:“如此便是最好,你若是此次能升任四輔之一,統管南方之地,尚需謹記此言纔是。”

楊戩點了點道:“道長放心,驅除蠻夷之事,楊某義不容辭,道長既然不便出面,晚輩願爲道長馬前卒。區區望海菩薩,楊某第一個就要趕她離開,看她到底能有多大的本事。”

八卦道人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連連點頭,稱讚不已。

頓了頓,楊戩忽然想起一事,又道:“道長,不知您可聽過東天?”

八卦道人點頭道:“自然是知道的。”

楊戩道:“據聞東天與西天更是勢不兩立,不如日後晚輩找機會與他們聯絡一番,若是他們肯一同出手,諒那本去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出任何浪花。”

“不可!”八卦道人搖了搖頭,斷然道:“東天西天,原本就是同源之水,二者如今不睦,也不過是他們的門內之爭罷了,若是想行那驅虎吞狼之計,只怕反受其害。”

楊戩頓時恍然大悟道:“道長所言極是,晚輩受教了。”

第一百七十一節 甦醒第一百零八節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七節黑風第六十三節 追殺第一百四十六節熊羆第九十九節 逃走第四十五節?授藝第一百三十二節岔路第一百一十四節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五節 八轉金丹第二百七十二節 阻礙第八十六節 逃逸第六十二節 隕落第二百二十節 走火入魔第一百三十一節 內城第四十九節?鏖戰第二百節 奪寶第十五節算計第八十節?收伏第二十一節 事成第五十節?壽星第一百七十七節 第三次比試第一百三十六節舊識第九節?險象環生第一百四十四節遊增地獄第七十四節 圍殺第二十六節 舉山第四十八節 大勝第六十節 金蟬子的身份第五十六節 入觀第一百九十四節 翻臉第十六節?至陰至陽第二百三十一節 窺覷第一百九十五節 收買第一百四十八節逆轉第一百三十一節 大菩薩第十節 報信第九十八節 老僧第一百七十一節 選弟子(下)第一百二十五節 造生靈第一百六十四節 無間第二百二十六節 真正的離別第六十四節?文竹菩薩第三十節 事端第八節?毒計第九十三節?敘舊第一百二十一節 破陣第一百一十一節?難逃第一節 大勢第一百七十節 上古恩怨第一百七十三節 金烏出手第三節 迴歸第二十七節天牢之術第九十三節奪陣第五十四節 求情第八十四節 協助第二十八節 局中局第十六節?勁敵第二十五節 大戰將起第七十五節?望海第二百六十一節 媧皇迷蹤第八十二節烏九第三十七節?身份第二百三十九節 獻計第四節洪水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一百九十六 西行路第十節國師王第一百四十二節 青燈之本第六十一節 收服第一百八十七節 敗逃第二百零七節 趁人之危第一百九十八節 仇深似海第一百八十九節 任務第二十六節 毒婦第二百四十三節 欺壓第一百六十六節 逝去的回憶第八十二節烏九第九十三節奪陣第六十一節 圍困第二十節 元帥第一百二十七節 合擊第九節?偶遇第六十八節 疑心第六節?半步大聖第九十六節?投名狀第七十三節 報信第五節?再探猴王第二十八節 誆騙第一百二十二節 犧牲第十九節?暗算第一百五十一節 求援第五節 救猴王的辦法第五十九節 殺樹第九十二節 兩難第十六節?解釋第一百五十節 陷阱第五十八節 逃命第三十六節?妖性第三十七節 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