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天機自渡行

元都玄圖挪轉十分方便,瞻空道人傳命下去不過半刻,位於這片廣大空域之內的元都一脈弟子便已是聚集了起來。

不過並不是所有元都派的修士都在此地。其中有一部分其實早被瞻空道人帶去了天夏本土。

幾年下來,這些弟子其實已是半融入了天夏,眼下也是無需再叫回來了。

張御此刻正立於高臺之上,負袖看着遠空的景色。

玄圖之內,風光秀麗,壯美萬端,平常之人只能看到這些外表,可是在他眼中,玄圖中的所有物事都是有蘊藏着一種獨特的玄機,這個玄機與這方鎮道之寶一般,時時刻刻都在轉挪變化之中。

上一回他來這裡,只得匆匆一瞥,雖也從中看到了一些東西,但卻是如隔薄霧,隱約有感。現在他道行修爲上來,卻又是另一番感觸了,已然是能隱隱約約看到其中的玄機變幻了。

且他不難從此中分辨出來,元都派的功法修持,若不是資質十分上乘之人,那麼是離不開這片天地的,因爲人駐宿在這其中,就會時時刻刻受這方鎮道之寶的運轉的影響,不自覺的與之契合。

可是久執於內,便難見於外,他認爲一旦與這方玄圖過於契合,那反而可能就跳脫不出去了。

轉念到這裡,他也是忽然想到,也難怪不論荀師還是瞻空道人,都是去外找尋弟子,恐怕就是因爲這個緣由了。

瞻空道人這時走了過來,道:“廷執,諸弟子俱已喚到,正在臺下等候。”

張御點了下頭,轉身而行,他從三座並列的飛檐廊門中邁步而過,來到大臺之上,隨後往底下看去。

底下大約有兩萬餘數的弟子,元都派從上到下,無論功行高低,除卻一些僕役之流,差不多都是在這裡了。

而隨着他目光落下,底下衆人也是擡頭看去,大多數人只是看了一眼,便都是一陣神情恍惚,氣息不穩起來,他們只是看見了一片籠罩在星光之中的道人身影,其餘什麼都看不清楚,可偏偏又覺得有一股強烈的吸引力,怎麼也無法避開目光。

狄溟、戚未央等人都是有見識的,都是心頭震動,猜測這位的層次很可能比瞻空道人更是高明。

而心中生出這等吸引之感,那是因爲求道之人求的是道,而上面這一位雖只是站在那裡,可其本身就展現出了某種道理,這是他們身爲低輩修士對於更高層次修道人的嚮往。

張御此時開口道:“元都一脈已然併合入天夏,元都修士亦爲天夏之修士,但天夏修士必先明天夏之法禮規序,此回令諸道去往天夏玉京,沐禮修文,待得明悉諸教,諸道若不願留於彼,則亦可歸返。”

他所言的乃是玄廷早就定下的策略。

元都派雖不像上宸、寰陽派那般嚴苛,沒有像這些門派不把下面弟子當人,不過比起天夏來,能做的選擇卻也實在太少了,資質差就只能落在底層,這是他們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因爲這裡唯一出路就是修道。

而在天夏則不同,哪怕一個尋常弟子都是有其作用的。

且天夏併合諸派,可以選擇的功法衆多,有些人未必是資質差,而是與功法不契合,這就給出了更多可能。

哪怕不去修道,也有造物一途可走。若是激發出了神異力量,那麼同樣長壽可期。

張御言語之中自有一股讓人信服和安撫之力,哪怕沒有施展什麼神通手段,底下衆弟子聽了,不自覺就生出了信任和安定之感。

說完之後,他對瞻空道人道:“觀治以爲如何?”

瞻空道人道:“如此處置,倒也恰當。”

張御道:“觀治,下來還要勞煩你將所有人送去玉京。”

其實元都一脈的修道人,除了這些弟子外,還有王道人和喬悅青二名玄尊。不過自當日一事後,瞻空道人帶着兩人去往玄廷請罪,玄廷也是照拂他臉面,勒令這兩人等在門中禁守閉關。

玄廷既然早已做出決定,只要這兩人不曾自行出來,那麼他也不會去再加苛難。

瞻空道人打一個稽首,肅然道:“瞻空領諭。”

他閉目感應片刻,而後拿一個法訣,隨着一道浩蕩金光落下,將兩萬餘修士都是罩住,只是瞬息之間,就將其等俱是挪轉了出去。

雖是一次挪轉衆多修士,可即便億萬弟子,也比不上一位玄尊,所以此事反而做得很是輕鬆。

瞻空道人做完此事後,又問道:“廷執,門中還有兩萬萬天夏子民,不知玄廷準備如何安置?”

元都派不是隻有修士,更有當初遷徙至此時一併帶來的天夏子民,不過這些子民似是長久待在元都玄圖之中,同合過甚,從中挑選出來的弟子反是很少能修煉到上層境界的,所以在天夏到來後,元都上層修士都是去天夏子民當中找尋弟子的。

張御道:“稍候玄廷當會有人來處置此事,這些天夏子民由得他們自願,願意去得天夏本土居住,可以遷居,若是不願,也可繼續留在這裡。”

兩萬萬人口若是能遷出去,那新立一個府洲都是可以了,但這些子民以往都是是受元都門規管束的,乍然挪出去並不妥當。

不過今後不會如此了,稍候玉京設法調得許多事務官吏到此負責管轄,並使這些子民瞭解天夏規序。如今天夏有盛劇,可以很方便很直觀的讓這些子民知曉並瞭解天夏,待得時機合適,再做進一步的妥善安排。

他與見諸弟子都是離開此間,道:“觀治,我等也該去玉京了。”

瞻空道人道一聲好,再拿一個法訣,金光又落,瞬息斂去,待二人身影再出現時,已然是出現在了玉京城外一座露天法壇之上。

這個時候,似是感應到他們到來,三道祥光從空落下,玉京三位鎮守,玉航道人,鄧景、瓊英三人一齊現身出來,他們俱是上來一禮,道:“見過張廷執。”又對瞻空道人一禮,“觀治有禮了。”

張御還有一禮,放下雙袖,看向三人道:“此番事機,三位鎮守想也是知曉了?”

玉航道人道:“玄廷已下詔旨,我等當會配合好玄廷,一併將這些同道安排分理妥當。”

張御頜首道:“那便勞煩幾位了,最遲半月之內,便當將這些同道送去各洲域。”

修道人學習甚快,天夏禮法規序此類這東西學起來也至多幾天,但是如何奉行又是另一回事,這就需要較長時日了,故需分散送去各洲。

別看有兩萬多人,不過若是攤入到天夏各個疆域之中,那連半分漣漪都不會激起。

此時此刻,兩萬餘弟子正分別落在玉京之外的浮空島山上,大大小小上千個浮臺將他們輕易容納進來。

許多弟子也是第一次出得元都山門,不由好奇打量四周,不過有一物卻是第一時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是一座幾可與蒼穹比高的大臺,幾將半邊天幕都是遮住,此便是玉京中樞所在“原尚臺”。

便是狄溟和戚未央這般修士,在看到了這座巍峨壯觀,與天競高的大臺後,心中也覺震撼,更不用那些常年在元都山門之內,大多數時候只與自然風光相伴的弟子了。所有人此刻都是驚歎不已。

無論什麼時候,人力造就宏大建築都能給人帶來更直觀的衝擊,就如此刻,看到此物的一瞬間,元都諸弟子對於天夏的強盛有了一個嶄新的認知,心中不自覺就生出了一股敬慕嚮往的情緒來。

不過就在此時,天中大日微微閃爍了一瞬,但很快又恢復了原狀,在場諸修無一人有所察覺。

此刻正與玉航三人說話的張御,卻是忽有所感,擡頭看有一眼。就在方纔,他感覺到原本已是近乎消退下去的濁潮忽然波動了一下。

並雲上洲之外,胞海。

地底廣大空域之內,楚道人一直坐守在洞窟之中,這個時候,他有些詫異擡起頭,同時皺起眉頭,因爲他感覺到,對面那三個巨大的神異生靈,方纔似乎動了一下。

他神情微肅,想了想,站了起來,將身邊一枚晶玉推動了一下,霎時一道訊光傳遞了上去。

做完此事後,他還不放心,從遠處喚來一名弟子,道:“這裡情形有些古怪,你上去一回,告知上面,望玄首能夠來此設法看一下。”

那弟子肅容揖禮而去。

等了沒有多久,忽然洞窟之中大方光明,他一擡頭,便見一個渾身散發着光芒的道人身影出現在了那裡。

他知這是玄尊元神到來,立刻站起,恭敬一禮,道:“見過玄首。”

那道人元神則是看着前方,緩緩道:“你未看錯,此物方纔醒來了一瞬。”

楚道人一驚,道:“玄首,不是說千年之內,這東西不會醒來麼?”

那道人元神道:“那是天機無有太大變動,而在方纔,天機似是有了一線變化。”

“天機似有變化?”

那道人元神淡淡道:“自我天夏入此世之中,天機變化還少麼?不說在我之前,此世更是經歷過六次紀曆之變,再有變動,又有什麼奇怪?”

楚道人微微一變,“玄首是說?可能又有變局?”

那道人元神道:“或變,或不變。”他擡頭看向上方,“這些自是有廷上諸執思謀,你我且顧好你我該顧之事便可。”

……

……

第兩百一十章 尋影不見形第七十七章 爭言以取位第二百零四章 玄功伏龍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沉陽留餘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玄音落天宮第一百零三章 拒應起紛爭第三百零四章 待光陷雲幕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世藏神氣第九十一章 照影化穢塵第九十四章 執主即執命第五十七章 舊序已見缺第七十八章 規令第一百零三章 塵上之敵第兩百二十五章 陳器方制虛第五十一章 法儀轉世身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言動道機第三章 金虹落天外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禁求後存第七十九章 補策推願行第兩百一十五章 先機化空實第一百九十八章 觀勝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築序自有寄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兩百五十三章 歸故溯舊觀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兩百四十六章 昏亂見明微第兩百零九章 寄符連異氣第一百六十二章 引光破堅壁第三百八十一章 賜法鍊金身第二十章 遁虛覓神覺第一百二十二章 照陽逞勝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疑真或疑幻第一百五十四章 陽陣克舊儀第一百七十五章 妖蛟第一百二十七章 熾芒遠照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澈空取真力第兩百五十二章 虛空見重礙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道斷天恆第一百五十八章 登臺第兩百七十九章 借意蘊神明第二章 行途第一百二十五章 庫藏第四十五章 覺機漸趨來第一百八十章 劫返吞法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合祭奉命第三百九十五章 動陣皆制拿第八十五章 借勢得妥讓第六十章 靈傳非釋時第兩百八十六章 繁枝蔭府廷第三十九章 攝身絕靈成第六十六章 渡空攀星梯第兩百八十九章 挪空避攝奪第兩百八十六章 投身以爲誘第兩百八十七章 種氣推變生第三百七十一章 靈煙指道來第三十章 請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源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內部第四百三十三章 衝陣寶光肆第一百八十七章 法對應有術第一百零四章 崩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觀遠世非遙第一百七十章 折光入中域第兩百七十七章 觀序照化圖第九十四章 神藏照空影第一百八十九章 端持蘊根基第八十八章 風雲四方來第兩百一十五章 先機化空實第三十九章 得器未具真第九十三章 執序正法度第二十六章 擬名用冊傳第兩百一十章 尋影不見形第七十二章 消息第五十四章 陰陽循天理第兩百一十八章 光燁第一百四十七章 危途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五百二十章 玄算落先空第二十章 曇泉第兩百三十八章 子午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三十七章 爲功借邪器第七十四章 尺步天虛第七十八章 濁影臨近第一百五十八章 求道當論法第一百二十章 劍兵自先動第一百七十六章 捉拿第三百八十六章 近戰皆持備第八十八章 隱觀第兩百五十九章 上明應見覺第三章 敬法如敬己第六十七章 築器再尋蹤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玄皆應機第兩百五十七章 闢塵迫寒光第六十章 青火天陽第五十七章 查證第四十六章 闢塵收散靈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兩百一十五章 玄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