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上元催問對

焦堯聽着易午給出的條件,不由沉吟起來。

他看得出來此人到此就是求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一上來就已然給出了最好的條件。他若不願,說不定下一刻就會轉頭離開。

說實話,方纔有那麼一瞬間,他的確是心動了。

但是他還是忍住了。

雖然元夏展現出了足夠強盛之勢,這些天到此他也親身感受到了,可不知爲什麼,他就是對天夏更有信心。

自神夏以來,他便遊走在諸勢力之外,磨練了出了一種本能的感覺,知道該往哪邊站,有的時候就算曾被逼迫着做出一些不得已選擇,最後也仍是靠着靈活的尺度保全了自身,所以他更願意相信自己的感覺。

且不談這個,他也不喜歡元夏的氛圍,那赤裸裸的上下尊卑,那種非我即敵的理念讓他十分反感。

他在冷靜下來後,此刻升起的念頭,卻是如何借用此人瞭解到更多關於元夏內部的情況。過了一會兒,他緩緩言道:“道友給出的條件,十分有誠意,若是可以,焦某也想立刻答應下來,但是如今卻有一樁妨礙。”

易午道:“道友有什麼難處,儘管直言,易某可以試着幫你解決。”

焦堯嘆氣道:“道友需要知曉,我並非天夏唯一之真龍,更在天夏更不少族類存在。”

易午意外道:“哦?還有族類麼?”

焦堯道:“有,且有不少,如今大多被天夏奴役驅馭,焦某投靠貴方不難,可是那些族類定然會受到牽累,我又豈能只顧一己之私,讓族人陷入苦難之中呢?道友你以爲呢?”

易午陷入了沉思之中,這是他之前未曾想過的情形,因爲真龍向來少有聚族而居的,像他們北未世道,也是多個來自不同族羣的真龍聚集而成,而聽焦堯,似乎他的族類數目還有不少。

他道:“此事是我考慮不周了,道友的顧慮我瞭解了,此我暫時無法幫你解決,唯有請教族老之後再來與你詳談了。”

焦堯見他要走,忙又道:“道友留步,我若欲見道友,又該如何?”

易午道:“是我疏忽了。”他取出一枚明珠,道:“道友需尋我輩之時,只要往裡祭用法力便可。”

焦堯接了過來,稱謝一聲。

易午對他一點頭,就直接快步離開了。

同一時刻,另一處塔殿之內,尤道人翻來覆去擺弄着一隻十分古舊的小丹爐,也不知作爲擺設放在這裡多少年了。

可僅僅是這麼一個東西上面,卻也留下了不少元夏技藝的痕跡。

關於法器那部分他懂得不深,但是涉及到陣法得那部分,卻是他仗之以成道的手段,從中能夠看出太多的東西來。

看罷之後,他暗自點頭道:“確實有一定可取之處。只是對比這座塔殿,手段技藝卻是稍顯落後,看來元夏也並非頑固不化,對於值吸納的地方也並不排斥。”

這些天他來觀察過很多陣器,判斷元夏並非一上來便就如此厲害,也是在逐漸剿滅各個外世之後,吸收了一定精華,再取長補短而來。

但是在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很少再見到往前進步的趨向了。這是因爲元夏的陣器涵蓋了道法、法器、陣法的諸道,如此越往上走,越是困難。

正常情形下,爲了能往上走,肯定要拔除冗餘,對各種法門進行細化分割,可元夏恐怕未必是如此,但同樣,在這等情形下,每往前提高一點都是巨大的進步。

他放下丹爐,又環顧四周,心中忖道:“這些物事還是有些古舊了,若是能找到元夏當前主流陣器,借來一觀,便能對元夏有個清楚認識了,我之道法不定也能得有裨益。”

可是這個機會只能慢慢等了,自入此間之後,他們所有上層修道人被互相隔開,他不是行事激進之人,在重新取得聯絡之前不準備有什麼動作,而是決定耐心等下去。而元夏上層也遲早是要找他們詳談的。

伏青世道之外,天地之中停泊着一駕巨舟,主艙中坐着一名外表看來五旬不到的中年道人,這人雙眉斜飛,眼若鷹眸,神情異常嚴肅,此刻他正翻看史老道還有蔡離、易午呈遞上來的文書。

這人只是端坐此間,場中氣氛就極爲緊張,就算不怎麼老實的蔡離此刻也是挺直了身軀坐在下方。

在看罷文書後,他不置可否,將此丟在了一邊,直接言道:“告知伏青世道,給他們時間已然夠多了,再給他們十天,我會親自與天夏來使交談。”

只是半刻之後,慕倦安就收到了通傳,他神色也不太好看,但知道自己無法拖延此事了,於是喚來了曲道人,問他近日可有進展。

曲真人道:“回稟上真,本來屬下已是準備在名喚焦堯的真龍那裡打開缺口,但是北未世道的易午卻是去見了他,後來其人就宣稱再不見來客了,很可能……很可能是被其招攬去了。”

慕倦安皺了下眉,果斷道:“那就別在這些人身上浪費力氣了,天夏使團還有幾位真人,能籠絡過來多少是多少,希望未來攻伐天夏多少能起點作用。”

曲道人點頭稱是。他是明白的,按照以前的慣例來看,諸世道麾下的外世修道人征伐天夏時是不可能一同配合動手的,而是各自爲戰的,最後計功也是落到各個世道頭上,可以說此是各世道之間爭奪權柄的延伸。

所以有內應無內應,是不是瞭解天夏內部情形對於伏青世道而言就較爲重要了。要是表現不利,慕倦安這個還未繼任宗長的嫡宗子很可能會受到來自內外的質疑。

他應下之後,出了大殿,想了想,又再次來到張御所在的塔殿之內,見過禮後,他開門見山道:“張上真,十天之後元夏上層就會來找你們議談,爲首的那位邢上真向來是以強硬著稱,也是少有的在攻伐外世之時會親自動手之人。

他不會給予你們任何妥協,只會要求你們屈從。他們若不答應,那麼下來談判就無轉圜餘地,我兩家除了開戰別無他途。”

張御淡聲道:“莫非元夏還會選擇不攻我天夏麼?”

曲道人卻是道:“曲某還是那句話,覆亡天夏不等於覆亡你等,至少你們這些人是可以保全的,”

張御道:“多謝提醒了,曲上真還有什麼要說的麼?”

曲道人見沒有說服他,也沒有多大意外,他這次只是來最後嘗試一下,道:“希望你們能堅持到底。”

在臨走之際,他又回頭道:“如果張上真你們改主意,隨時可以來我,不過抓緊時間,十天之後,誰也幫不了你們了。”

在離開這裡之後,他又試着去找尋林廷執,這位他還沒有嘗試結果過,可以說,除了常暘之外,他此前主要把重點放在摘取上乘功果的修道人身上,但現在不得不轉而向下求尋了。

此刻他也有一種急迫和危機之感,自他們這次出使歸來之後,元夏上層都是瀰漫着一派樂觀,認爲與以往攻伐的世域比起來天夏也就是稍微強盛一些,與那些外世沒什麼區別,也是輕輕一推,就可以覆滅。

可若是一旦遇到挫折的話,那元夏上層可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一定先會問罪到伏青世道身上,他不知道慕倦安怎樣,但他一定是逃不掉的。

邢道人在下達了最後通傳之後,就直接帶着諸人乘舟進駐了伏青世道。

這一次他帶來了十餘人,人數上與元夏使者上層基本對應,在他與張御談判的時候,其餘人會去與另外那些玄尊對言,以此給予天夏一方以壓力。

其實這回一開始就有人對他的強硬作派頗有微詞,這些人並不是站在了天夏這一邊,而是因爲他們覺得采用柔和手腕更爲容易壓服天夏使團,應該在天夏使團面前彰顯優容大度,使得他們心甘情願來投,而不是這般咄咄逼人,這樣反會起到反效果。

邢道人沒有去理會這些言論,以他的身份也不必去管這些,依舊是我行我素。

十天時間幾乎是眨眼就過。

邢道人等到最後一天的晝夜輪轉過後,便擡起頭,關照道:“請那位天夏正使來我處,我在這裡等着他,吩咐傳話之人,只准他一人來此。”

他不會去到天夏使者這些天已然熟悉的地方,而是要讓對方主動過來,這既是擺出姿態,告訴主動操之在我,同時也是給予天夏一方以壓力。

僅僅半刻之後,張御這邊就得了通傳,對於邢道人要求他倒是不介意,左右都是在元夏地界上,去哪裡都是一樣,而且元夏明明已是佔據了極大優勢,卻還擺出了這副陣仗,卻是反而顯得對面器局不夠。

他並不急着動身,而是在殿內定坐了一會兒,慢慢品着清茶,在一盞茶飲盡之後,這才從容起身,自塔殿邁步走了出來。

慕伊伊正在外面等着他,見他出來,輕輕鬆了一口氣,對他屈膝一禮,道:“張上真,請隨小女子來。”

張御頷首道:“勞煩帶路。”

……

……

第六十六章 執機算有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勢轉回傾顧第一百零九章 阻截第兩百九十五章 陷氣落正爭第七十二章 消息第兩百一十四章 用謀避機算第四十五章 上陽真炁第一百四十九章 埋陣待機動第六十三章 界外第二十七章 拂埃庭雲淨第三百一十九章 寂空挪法變第六十八章 金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眠之地第三十五章 再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還機照印傳第兩百九十六章 演法問道執第三十三章 呈書第五十章 分行有渡門第四百一十六章 持幻延駐節第兩百七十三章 爭道誓化空第三百零九章 遊渡說歸附第一百八十四章 轉機第兩百零六章 渾光今又見第一百八十二章 蟬鳴第兩百零一章 竊機奪寶氣第一百八十章 索討第三百二十三章 顯威獲兩安第十一章 名德兼具第兩百一十九章 泊舟第兩百九十七章 清氣奪域空第一百一十三章 築壇喚異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第一百二十九章 呼吐易陰陽第五百一十九章 環轉撥天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過試隱念第一百六十八章 臨機已可渡第一百八十四章 轉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摧城喚劫覺第一百七十章 折光入中域第兩百四十七章 暴露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氣化白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得滿庭蔽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一百二十二章 進擊第三百零九章 遊渡說歸附第兩百零九章 天言未盡落第四十九章 倚法擒神異第一百六十一章 故地第一百九十七章 轉陣動神氣第一百二十一章 殘原存羽跡第十一章 名德兼具第一百四十六章 勝報第兩百二十章 承詔亦可算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恆生起落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九十一章 照影化穢塵第四百一十六章 持幻延駐節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文第一百七十章 攪風擊雲濤第三十三章 棋演天地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章 制壓第二章 金庭載上神第三百四十一章 得功散意回第兩百零五章 志定俱無擾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涯有人識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外有使來第三百零二章 借意合缺裂第一百八十六章 訊傳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源非同道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七十一章 判落第三百四十二章 外道先後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密卷第三百一十二章 妙訣授正心第二十章 執意本難消第一百二十八章 遠陸傾兵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入域心染塵第九十五章 進襲第十八章 選擇第九十七章 寒光落心指第一百六十三章 古物第三百九十一章 諸機起微勢第兩百二十章 押注第一百五十一章 密卷第六十六章 信物第八十章 埋伏第四十七章 查證第一百五十七章 論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逐異氣收定第二十四章 遮靈另闢徑第一百零八章 間隙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顏洗舊色第兩百零三章 約易名歸附第一百五十八章 登臺第三十四章 逐道各用機第六章 軍敕第四百九十九章 外勢豈可拘第三百二十七章 心環落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