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法爭不予外

張御將玄渾蟬交託給了莊執攝,又商議了一下隨後的策略,便將氣意收回了清玄道宮。

現在他已經有了兩位同道,若是再等青朔、白朢二人來至上層,那麼在明面上也就有與金庭分庭抗禮的底氣了。

玄渾蟬目前也在逐漸借取之中,這件寶器與清穹之舟相較,力量對比尚還懸殊,可兩者本質上是卻是一樣的,只要達到一定層次,哪怕不能對抗長遠,但稍許片刻卻能做到。

可僅憑這些還遠遠不夠。

對抗僅僅只是對抗,要想扭轉道念,讓天夏真正的道念得以彰顯,那就必須比金庭之上的五位執攝更是具備道理。

且就算具備了與五位執攝對抗之力,其餘那些上境大能也是不會站在他們這邊的,所以不保證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大能會不會聽從五位執攝的調遣,這些人也需考慮到。

此中最好的方法,是設法這些人不參與進入雙方之爭端。這事該如何做,也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不過若是能擁有更多相同道唸的同道,就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許多方法也只是力量不足只是補充,力量足夠,一切都是迎刃而解。

他隨後打算繼續開闢下層,同時加快問對大混沌,如此也能削減變數,給後之人開闊前路,而更多人上進的話,也就能反過來相助於他。

這不止是爲了眼前之道爭,大道無窮,他認爲就算摘取了“道果”,也絕不是修道的頂點,也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就能一路無阻走下去的,他同樣需要更多同道,一同往大道前方邁進。

正如以往修道人寥寥,道法不顯,可隨着修道人越來越多,自也是道法昌明,就萬條水流積蓄水湖一般逐漸擴大,最終化爲汪洋大海。

下來時日之內,他除了例行問對,也是持續開闢世域,而每一處世域一旦生出,他都會放下玄渾蟬。

只是這些開闢的下層界中,並不是個個都如奉界一般能夠自行通達上層。正如他對奉界之評判,玄渾蟬只是提供了一個可能,後面之事並不是必然的。

但可一便可再,只要玄渾蟬還在那裡,那麼就一定還會有類似世域出現。

而與此同時,雲若嬰也是在飛舟之中等到了兩界通道的開闢,她也沒有猶豫,立刻催動飛舟,往天夏世域之內飛遁進來。

經過似是長久,又似短暫的行途之後,她穿過通道,來到了一處虛空之中。蒲鹿早在前方等候了,他對着前方一個禮,道:“這位奉界道友,有禮了。”

雲若嬰也是自裡出來,回有一禮,道:“此處便是天夏麼?”

蒲鹿微微一笑,道:“不錯,此間便是天夏。”

雲若嬰初至天夏,自有許多話要問,一開始她因爲初來乍到,只能身處虛空世域,所以她對於天夏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一個強盛的修道世界,擁有許多不曾想過技藝,直到一年之後,她才被允許進入了內層,着實令她有耳目一新之感,天夏世間的強盛繁華也令她驚歎不已。

在停留了三載之後,她方纔辭別這些年中認識的道友,重新轉回了奉界。

在奉界與天夏連通的那一刻,雙方的時流已是漸漸趨同,可因爲奉界是自行躍升的,所以此刻還並沒有完全一致,距離她離開的時候,已經過去十餘年了,奉界也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多位原來神竅境的修士成就了玄尊。

雲若嬰回來之後,也將從天夏學來的各種道法毫不藏私的教給了各個宗派,這又是帶來了一番變革。

只是她同時帶來的,還有元夏、天夏對峙的事情,也令諸派瞭解了當日侵入界域的敵人是誰。

這個消息對於奉界的震動較大,因爲這意味着一個強大的敵人早已盯上了他們,此刻之所以沒有派遣更多力量前來,極可能是因爲有天夏擋在前面的緣故。

要知當初那意識襲擊的可不只是雲若嬰,也還有其他一些英才遭襲,頗是令諸派受到了一些損失。

尤其這幾個意識到現在還沒能剿殺掉,這是因爲元夏並沒有通傳他們離開,只是當此輩察覺到奉界世域躍升後,知道自己的舉動已經失去了意義,所以也就沒有大肆動作了,奉界諸派找不到,也就不在如何注意了。

而現在,他們卻是驚悚發現,只要這些元夏之人還在,那麼元夏隨時可以順着這些人的指引找過來。

諸多宗派頓時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故爲了防備元夏,此世之中的萬餘宗派都派遣使者出來共商大計。

雲若嬰作爲神華派的使者,也是來參加了這諸派之會,她因爲去過天夏,格外受到諸派的重視。

議事之時,各派使者都是提出不同的辦法,有許多也是具備一定可行性的,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加強與天夏的聯絡,因爲天夏既有能力,同時也與他們有較深淵源,溯及過往,他們也算是受了天夏傳法的。

諸人一一個陳述己見,當問及雲若嬰時,她也是提出了一個建言:“我在天夏得知,世上如我‘奉界’一般的下層界並不止一處,有些乃是天夏下界,而有些則非是,我們當前往找尋,並主動與他們結盟,相互幫襯,以此增強奉界的實力。”

有使者道:“可是我奉界並無穿透諸界之能。”

雲若嬰言道:“我在回返奉界之前,天夏允許我奉界借用他們的兩界通道。”

另有使者警惕問道:“條件是什麼?”

雲若嬰回道:“條件只是要求奉界與天夏一同對抗元夏。”

諸派商議一下,覺得此法可行,他們並不是天夏的附屬,所以有些條件不會答應,但他們願意與天夏一同對抗元夏,這既是救己又是助人。

而天夏對此也是默許的,只要道念保持着大體上一致,那麼各個世域的強盛,反而是天夏願意看到的。

諸派大會進行了數日,終是定下對外對內之大略,而云若嬰也是返回了宗門,面見尚己道人,並稟告了此行經過,後者問道:“徒兒,你提出此策,是不是有什麼別的用意?”

雲若嬰道:“老師明鑑,徒兒今次前往與諸派道友會面,發現有些人意圖將我奉界與天夏割裂開來。說我奉界絕不能受天夏擺佈。

只我奉界目前實力孱弱,要想長存,與天夏的牽連萬不能斷,弟子還懷疑,當初那些未曾被消殺的元夏意念可能已經混入某些宗派之中,或許如今宣揚此言之人中,就有此輩。”

尚己道人神情嚴肅,道:“你之所疑慮不無可能,目前我與天夏絕不能脫離,否則大劫必至。”他頓了下,“你帶回來的道法,爲師看了,十分有用,不過爲師想着,還要讓你再去天夏一回。”

雲若嬰訝異道:“老師有什麼需弟子去做麼?”

尚己道人看着她,緩緩道:“爲師想讓你離了神華派,去往天夏拜師。”

元空之中,張御聽得鐘磬之聲落下,結束了今日元空之問對,正待他想着問對大混沌時,卻感受到了氣意漣漪,知是五位執攝在喚自己。

他眸光微動,氣意一轉,落至金庭之所在,從氣霧之中走過,來至淨水之前,對着金蓮之上五位執攝一禮,道:“不知五位執攝何事相喚?”

太易道人道:“今次請清玄執攝到此,是爲清玄執攝近來頻頻開闢下界一事。”

太初道人接道:“此舉並不妥當。”

張御擡目看去,平靜道:“昔日元夏之人化演萬界,並削滅之,那我自也能重闢萬世,令之削無可削,不知何處有礙?便在過去,我天夏也是如此做的。”

太始道人道:“元夏化演萬世之後,就將隨後之事交託給了下層諸修,這也是我輩道爭之根基,不容有逾。”

太極道人道:“我們並非是阻攔清玄執攝開闢下界,而是提醒清玄執攝,我雖可插手,但總要有度,插手太過,卻是不妥。

若是清玄執攝再次開闢萬世,等若我等重演萬世,那就又是讓棋局回到了初始,天夏永立於不敗之地,這又與此前清玄執攝在訓天道章內立下世域有何區別呢?

太素道人嘆道:“清玄執攝,若是元夏毀一世,我便立一世,則萬世難傾,那下層境之人也自無存在之意義,我等也是難以補全道法了,今後還望慎重。”

張御看了看五人,聽明白了這裡意思,若把道爭這一盤棋,只能由五位執攝來決定到底應該怎麼走,但是他這一插手,卻有可能攪亂了棋局。

說白了,這盤棋在下完之前只需要他做好合適的旁觀之人,但不需要他伸手左右,干涉到正常的棋局進程。

其實這幾位今次說到很委婉,希望他自行收斂,可他知曉,接下來自己若是再這等舉動,一定是會有所反制的。

且用不着對他如何,只要下得正令,要求玄廷對今後開闢的世域不作理會,那麼沒有了天夏的遮護,元夏輕而易舉就能將之滅除,也等於就做了無用功,至於裡面的生靈如何,當然不會放在五位執攝心上。那些對他們都是無意義的。

這個事情他其實早就有所準備,本以爲會過一段時日纔會加以制止,可現在卻是這麼早尋來,應該是五位執攝隱隱察覺到什麼,所以提前出招,杜絕某些可能存在的潛在威脅。

……

……

第九十三章 指名誓同念第五章 選擇第九十九章 用機展未變第四百九十章 渡生棄往界第兩百九十三章 拓空借至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擊障穿重空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洲過星虹第一百九十九章 諸我皆全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三十二章 收穫第五十四章 陰陽循天理第五十五章 報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端持蘊根基第三百零四章 取失憑人斷後記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勢轉回傾顧第一百二十八章 觀遠世非遙第三百七十章 虛空盡逐力第三十章 拜空得授法第八十三章 誅邪第兩百五十二章 述理卻波平第四十八章 蔽亂使天宮第五十三章 神墟之前第兩百一十二章 星爍黯漸消第兩百一十六章 主客今朝易第兩百六十四章 圖藏得尋知第一百四十章 柔堅克彌隙第三十三章 回返第兩百零三章 進退道自明第兩百二十四章 策定聚衆勢第四十章 道分第四十七章 徵穹迫異域第兩百一十五章 玄窟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法決道意第兩百八十章 持議論功罰第一百七十四章 攔截第一百九十章 持勝尋追變第兩百零三章 探問第兩百一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二十六章 收用第五十八章 身份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迫曜光動第十七章 空象尋道同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機除法敵第三百四十章 天門待推啓第九十二章 仗劍斬庭缺第三百一十二章 澄身解心執第兩百二十五章 陳器方制虛第三百七十章 虛空盡逐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指劃斷虛身第一百零三章 扶濟追先遠第五十四章 諸敘載元錄第四十三章 渡流匯海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破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天第五百零六章 明見避變機第兩百四十二章 顯跡難脫尋第三百四十一章 積勢礪鋒刃第兩百八十四章 注玄入神境第兩百四十一章 共心使衆志第五百六十七章 元空生陽舉玄名,恆照萬世諸天寰!第兩百二十九章 玄聲當振世第一百八十五章 秘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澤光正人意第三百零九章 滌機啓上穹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氣入靈臺第三十五章 問神有下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外劫再迫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斬奪斷玄機第四百五十五章 爭上可從人第六十五章 追神溯往蹤第三百二十二章 內外初撫定第兩百四十八章 獲軀代心識第一百七十六章 殿上得錄名第兩百五十一章 論法撫風雲第一百三十四章 挑選後記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馭氣寄神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由非問理第兩百四十八章 用道待分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異島第一百六十五章 前線第五十二章 芒出劍封喉第六十二章 入間窺異域第兩百九十三章 分氣渡流雲第兩百九十六章 演法問道執第三十四章 傳文授學第五十四章 諸敘載元錄第兩百七十五章 人天自相折第一百五十九章 還神一念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幻實第一百四十章 法器第一百零一章 神遊虛宇付何處,玄渾無量載道名!(求首訂!)第三百章 示道動玄機第八章 時移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驚神漏心隙第四十九章 界隙第兩百零二章 截命法身承第三百零二章 借意合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