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界隙

張御在送走曹樑之後沒有多久,就又有一人到訪,這位他也是熟悉,正是彌光道派安排在開陽學宮的教長吳常。

這位也同樣帶來了彌光道派派主的親筆書信,條件與洪山道派幾乎無甚區別,可以想見,這兩派必然在此之前就已然達成一致了。

儘管這兩派自立派以來一直是對手,可在面對壓迫到自身根本利益的局勢時,一定是會設法互相倚靠的。

他同樣也同意了彌光道派的條件。還是那句話,現在不到徹底解決這兩家道派的時候,但此事終究是要有一個了結的。

送走吳常後,他想了想,這兩派得了自己回言後,查驗魘魔的事想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告一個段落了。

只是此事並不是到此就結束了,魘魔時時刻刻都在青陽上洲的上空徘徊着,現在未被沾染的人不等於以後也一樣無事,所以監察之事一點也不能放鬆。

而一洲之地何其廣大,修士飛天遁地,也不是那些安居一地隅的凡人,他一個人也是無可能看顧的過來。

好在按照玄正的權責,他可以任命某些修士爲從正,用以協助自身一同監察玄府上下。

他認爲此事暫且可以交給心回道派。

這並不是因爲這家道派是第一個主動向他投效的道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此派對心性的要求較爲嚴苛,不易爲魘魔所沾染。

他心下決定,在查驗過那兩派之後,就開始着手安排此事。

正待他準備就此回去靜室調息的時候,李青禾來報,言稱英顓、惠元武還有一名名喚李摩的修士前來拜訪。

他心下一訝,沒想到這兩人會走到一處,他讓李青禾去備茶,自己從頂臺之上下來,行至客室之內,見英顓、惠元武還有一個身着黑色罩衣的修士在那裡等候。

三人見他到來,都是起身執禮。

張御與三人見過禮後,先是看向英顓道:“英道友,年前一別,已過數月,近來可好?”

英顓道:“如今已有一處落腳之地。”

張御又打量了一下惠元武,道:“我觀惠道友神氣有虧,眉宇間又有鬱結之色,可是近來遇到什麼難解之事了?”

惠元武嘆道:“玄正看得準。”他擡手一拱,道:“惠某此來,是有許多事正要稟明玄正。”

張御點了點頭,他對着英顓還有那名修士言道:“兩位還請在此稍坐片刻。”隨後又對惠元武道:“道友隨我來。”

他把惠元武帶到了書房之中,道:“這裡沒有外人,道友有什麼話可以與我言說。”

惠元武道:“我之前聽聞玄廷傳詔之事後,就一直想來投奔玄正,只是齊羽他一直不同意,還勸說我去投奔同樣不喜諸派的萬明,我本以爲此人也是一位同道,可未想到,此人卻是另有謀算,甚至還在我歸來途中派人截殺於我,若不是英道友相救,我必已死在荒墟之上了。”

他把萬明道人之中遇到的事都是詳細說了一遍,並且說了一個自己也不怎麼確定的消息:“我聽齊羽之言,似乎域外有不少道派與域外道派有所牽連,域內道派實則一直受域外道派擺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張御眸光微動,要說域內道派都是域外道派操縱,這是言語誇大了。不過檢正司一直懷疑,洪山、彌光兩派與外洲交通的渠道就是域外道派所提供的,並且通過這個來左右域內道派,從而自青陽上洲內部獲得補益,這個可能倒是存在的。

至於萬明道人之事,他不會只聽惠元武一個人的說辭,究竟如何,他會在接下來設法證實。

再問了幾句話後,他讓李青禾給惠元武在學宮內安排一處居處後,便從書房走了出來,重新回至客室之內,向等候在此兩人告歉一聲,就在主位之上坐了下來。

他與英顓攀談了幾句,才知旁邊這一位李摩是其所在駐地的首領之一,這位趁着話頭對他一拱手,坐直身軀道:“玄正,我這次與英道友一同前來,是有一樁緊要之事,覺得必須稟奏玄府。”

張御看他神情嚴肅,意識到事情不簡單,點頭道:“道友請言。”

李摩道:“當年我與幾位同道爲方便修道,故在域外建立了一處駐地,近來因爲濁潮漸退,我們也能去到更遠的地方了,而在半月之前,我和幾位同道一同追殺一個異神之時,無疑中進入了一處廢墟,然而等我們進入其中,卻是發現,那裡極可能是一處‘界隙’!”

張御眼眸微凝,道:“‘界隙’?道友可能確認麼?”

按照以往的認識,濁潮的到來使得世界產生了“破碎”。

而某個觀點認爲,這種破碎實際上是因爲世界的擴張而產生的,而在過去,此類劇變一旦發生,就會造成文明的興盛毀滅。

過去的六個紀元,無不是如此。

然而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會因此而變,有些地方因爲一些特殊的原因,仍舊是維持着某個紀元,乃至數個紀元之前的模樣。

這種地界存在,便並稱之爲“界隙”,在天夏書面記載上,則稱其爲“靈關”。

而因爲這些地界維持着以往舊貌,這也就意味着,沿着這些地界通行,某一地的人可以用較爲短暫的時間內去到另一處相隔遙遠的地方。

設想一下,若是這處界隙的另一端可以尋到另一個天夏上洲,那麼其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

李摩此時並沒有把說死,只道:“當時因怕遇到危險,我們並沒有深入其中太多,我們也無法完全確定。只是那裡的情形和記載上的描述當真十分相似。”

張御這時道:“界隙的價值不言而喻,一經確認,李道友的駐地便有可能獨享一條對外交流的通路,李道友莫非不曾想過將這一處獨佔下來麼?”

李摩搖了搖頭,嘆道:“不瞞玄正,我當時的確也有過類似的念頭,直到數天前,還在反覆猶豫之中,可我更知道,若那一處地界若真是記在上的‘靈關’,憑我們的實力那是沒可能佔住的,反還可能給我們的駐地帶來災禍,而前日英道友恰好要護送惠道友到玄正處,我反覆思量過後,還是覺得需將此事上報玄府。”

張御微微點頭,渾修的修煉就是在與各種思欲做抗爭,十分容易墮入大混沌中,李摩眼前看去是損失了許多,可他十分及時的剋制住了自身的貪慾,卻是在心境修行之上大大邁前了一步。

他道:“這件事除了李道友和英道友,還有多少人知道?”

李摩道:“這處地界是我與三名道友一同發現的,但他們與我的意見並不一致,且我懷疑有人已是將消息透露給了‘霜洲’。”

“霜洲?”

張御倒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

李摩解釋道:“霜洲是一羣來自荒陸深處的龐大勢力的自稱,可我們猜測,那些人的背後,很可能就是之前青陽上洲遺落在外的兩個州郡。因爲他們無論是造物技藝還是軍制規令,都與青陽上洲同出一轍。

長久以來,霜洲一直在勸說我們加入他們,而近來更是以此爲名義頻繁到來,故我覺得他們或許已經知道了一些什麼。”

張御思忖片刻,看向他道:“這件事我知道了,我會設法確認,接下來可能還有勞動李道友的地方。”

李摩趕忙道:“不敢,我雖在域外修行,可自認仍是玄府修士,玄正若有要求,儘管吩咐。”

三人這番對話持續了一個多夏時,張御在把兩人都是送走後,自己坐在那裡深思了起來。

如今諸洲之間的交流通道,除卻玄廷設立的‘玄望’之外,兩府掌握的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在濁潮之中辛苦開闢找尋出來的通路,可往來一次恐怕要數年之久,而且途中很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

第二種則是通過“外層”進入別處,不過這一條路並不好走,所以通常只是用於消息傳遞。這也是兩府用的最多的對外交流通道。

第三種,便就是利用了“界隙”。

他之前就曾設想過,玄府必須掌有一條自己對外交流的通路,這樣才能和洲府、軍府平等對話。

不然長久下去,兩府只會把玄府當作依附,儘管禮制上玄府居於最高位,可有些時候,卻是要受到各種特殊情況的影響的。

東庭都護府當初是何模樣,他可仍然記得。

他心下認爲,這一處地界必須儘早探明,若的確是記載之上的“靈關”,那麼一定要設法拿在手中,而且他自己覺得有必要親去那裡一趟進行確認。

只是這一處似已有其他勢力覬覦,這就又不能不有所提防了。

不過這件事既然是爲玄府而謀劃,那麼他大可以向竺玄首尋求幫忙。

這位是青陽上洲洲域之內現存唯一一位高位修士,假如能得到這一位支持,那這件事就相對容易許多了。

思定下來後,他與李青禾交代一聲,就步出了金臺,往上看有一眼,霎時騰空而起,就化一道青虹往青陽玄府方向而去。

……

……

第兩百一十章 決戰第五十章 元空顯殺機第三十一章 行同心卻異第一百六十九章 尋疑第十四章 求存獻法功第七十章 陳年舊案第三十二章 比鬥第兩百一十七章 得影伴衫寒第三百二十五章 變勢轉道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廢墟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光遮負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光耀第八十二章 合氣使同一第四十章 破山第七十一章 遷民可渡生第七十六章 變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名定唯存一第一百三十章 化空闢機門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陣理陰陽第五十七章 爭勝第一百零五章 負承自行道第四十章 觀虛易天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萬相天輪第一百六十八章 舊府第三十四章 空久靜生動第三百一十五章 浸氣新節生第一百一十六章 揚法落音聲第九十八章 烈光融神身第二十章 地下第六十七章 指氣捉遁影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臺化餘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漏機可辨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情執反戈第四百四十一章 指劍向元臺第一百七十九章 示兆付空託第一百六十章 風動浪亦涌第二十六章 御力心光第四百九十七章 生滅止一念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七十二章 瞻遠留機斷第兩百六十章 取光照返生第四十三章 定使持節第一百七十八章 引機向敵鋒第五百六十六章 拂異守正道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光第一百八十三章 循痕得印藏第兩百八十七章 虛隙感機至第四百九十八章 遲變待遁脫第九十章 欲取先予第兩百四十五章 收意追至源第二十四章 驚破雲霄來第兩百六十五章 蛻靈寄神復第兩百九十五章 託世自涉牽第兩百三十二章 誠修方正持第四十五章 闖陣第一百四十六章 元固顧道功第一百一十五章 守虛實攻取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異化濁惡第三百零二章 淨世應無穢第兩百八十九章 見諸行己道第十五章 天渺遠世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護世亦守己第兩百六十八章 名同神難合第五十一章 驅意猶逐黯第六十六章 力量信仰第兩百一十七章 仗劍行來諸斬絕,與天同沐日月輝第四百六十五章 取法舍外縛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合祭奉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煉吞魔丹第一百三十九章 堅敵喚陣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激流第四百四十二章 斬身絕神氣第一百八十九章 履戰第二十五章 蔽氣斷機空第五十五章 驅敵當除盡第兩百二十章 距離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印得世觀第三十九章 天行不遮黯第一百五十章 落陣禁光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震盪第三百三十三章 承節立繼枝第兩百七十二章 進退決勝間第兩百二十九章 度機決贏勝第兩百一十二章 試手運變通第六十九章 循利逞機變第一百零八章 微芒暗海沉第一章 巡觀理天序第六章 天塹漸通平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歸物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才第三百零四章 待光陷雲幕第五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七十章 撫氣爲定主第七十六章 觀冊見外法第兩百二十三章 動機起兆勢第五十一章 驅意猶逐黯第八十一章 各有心果取第一百八十章 觀卷辨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