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

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

剛纔跟何明聊了一路蘇27國產化的事情之後,現在再看八三工程原型機的總裝,常浩南無可避免地感到了幾分索然無味。

對不起,殲8-3,我現在已經喜歡上了殲11……

呵,男人。

當然,該乾的工作還是要乾的。

何況這也能給他的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隨着機翼設計和航空動力這兩項困擾八三工程已久的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常浩南能夠在這個項目中繼續發光發熱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後面再進行一系列試飛之後應該很快就可以技術定型,然後就是00批次的生產和試裝備,再然後生產定型……

總之主要就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

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開始,他會逐漸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兩個三代機型號上面。

目前華夏的航空製造業水平,應付一下殲8和渦噴14這樣的二代組合問題不大,但要想徹底解決第三代戰鬥機,乃至於第三代航空動力的生產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常浩南日後必定不僅僅要繼續跟幾個設計所,還免不了和對應的幾個製造廠打交道。

現在提前熟悉熟悉也是好事。

偌大的總裝車間內,停着兩架尚未交付空軍的殲8B,以及三架正處在不同裝備階段的殲8-3原型機。

已經完成改裝的03號、正在等待新發動機到位的04號和總裝進度大約50%的05號。

“目前,八三工程幾架原型機的總裝仍然是基於型架定位的手工裝配模式,但是零部件生產過程已經開始跟601所的數字化設計組進行對接,減少了一些從發圖到生產過程中的環節。”

何明一邊介紹一邊帶着常浩南來到二層的一處平臺上:

“前面幾個月時間,跟你一起來的那位姚博士,還有601所的林工程師一直在跟我們廠做數字化設計與總裝流程之間的協調,等到進入量產階段之後,應該會引入自動對接和數字化測量這些新技術,把生產效率提上去。”

“不過,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產量。給到我們手裡的訂單太少了,平均下來一個月產不了一架新飛機,哪怕用手工裝配都得閒置一多半產能,完全體現不出數字化總裝的優勢來。”

車間裡面空蕩蕩的,說話的時候都能聽到些許迴音,彷彿是在印證何明關於訂單不足的訴苦。

“其實訂單不足,影響的不僅僅是廠子的效益,還有生產質量。”

說到這裡,何明的眼神也黯了黯:

“尤其馬上就要更換新的生產方式,如果沒有足夠的生產數量去熟悉的話,我擔心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還會引發一些牴觸情緒啊。”

現實世界中,改進製造技術並不是像遊戲裡一樣,點亮科技後就直接給你上個buff。

尤其對於航空航天這類高度複雜的產業來說,從手工業升級到工業的過程是十分曲折的。

在剛剛轉型的過渡階段,很有可能不但發揮不出工業化的規模化優勢,還丟掉了手工業時代精雕細琢的能力,導致產能上不去,產品質量反而下來了。

這種時候就需要頂住壓力,在優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積累經驗,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渡過陣痛期。

而一年造10架飛機和一個月造10架飛機在積累經驗方面顯然存在天壤之別。

要不怎麼說生產關係要對應生產力的發展呢。

“唉……”

常浩南也是略顯無奈地嘆了口氣: “慢慢來吧,這方面的事情,不是靠你我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且跟其它的老國企比起來,112廠的情況已經不算差了。”

飛機制造畢竟是個特殊的行當,哪怕在最艱苦的時候也沒有真的斷過訂單。

而且華夏的飛機制造能力雖然跟發達國家有差距,但是跟其它行業比起來還是降維打擊的,軍轉民生產出來的產品,比如航空牌洗衣機還有沈飛牌客車的銷路也還不錯。

兩頭髮力的之下,勉強維持了全廠的基本運轉,至少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下崗現象。

但也就是如此了。

要說過的多滋潤,那是不存在的。

“話是這麼說,但……”

何明微微擡起頭,看了看車間有些斑駁的房頂,以及旁邊牆上掛着的“青年突擊隊”紅旗:

“當年,很多工人被分配去鬆陵機械廠那邊生產電冰箱洗衣機還有摩托車,那時候我還跟他們說,遲早會有一天把他們召回來繼續造飛機,結果現在十幾年過去了……”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是很明顯,那些老工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恐怕直到退休也沒能再次回到112廠。

旁邊的常浩南同樣只能沉默。

上一世他正式進入軍工行業的時候已經是2003年,儘管仍然處在低潮期,但至少已經渡過了真正的至暗時刻。

他能理解何明的感受,但對於一件兩輩子都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要說共情那還是要差上一些。

更多的還是些許感慨。

軍工終究是一個市場極其有限的行業,需要靠大量輸血才能夠維持。

哪怕作爲世界最大軍火商的美國,到2020年代每年的軍火出口也不過五六百億美元而已,大頭還是本國軍隊的採購。

傳統上而言,從工業革命直到冷戰前中期,軍工領域在科技發展之中都毫無疑問地處在帶頭地位。

但隨着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進步,工程技術的複雜程度也在不斷增加,想要在一個領域內實現技術突破所需要的資金、人力和組織能力隨之暴漲。

然而每年的軍費投入終究是有限的,僅靠軍工產業的規模已經很難維持這樣巨量的綜合投入。

因此整個科技領域的基石已經逐漸變得越來越民用化,尤其以航空、半導體、信息化這些新興產業爲代表。

比如後世的美國,在失去了幾乎全部民用造船工業之後,即便每年仍然維持着鉅額的投資,但建造軍艦的能力和水平仍然出現了崩潰式的下滑。

常浩南突然想起來了之前吳懿範給他聯繫過的那一單設計軸流風扇的生意。

雖然事情很小,但卻是個不錯的方向。

軍民產業融合這條路子,未來終究還是要走的。

只不過,不再是把軍工廠的產能轉去做民品跟別人搶生意,而是軍民領域技術的相互融合促進。

伱要想搞軍工,那就不能只搞軍工。

感謝書友【flankerr】的30000起點幣打賞!

(本章完)

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99章 影響整個數學史的郵件317.第317章 巧合第925章 重啓二毛去核化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317.第317章 巧合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1094章 不間斷艙內直播!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1005章 網絡編碼技術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買華夏飛機?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781章 準備開始當導師!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857章 大地之眼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918章 獵鷹Z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355.第355章 一場大戲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48章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1205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