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

與此同時,華夏。

由於太空漁船計劃的特殊性,因此早在確定衛星入軌成功之後,負責發射任務本身的第二炮兵部隊就已經撤離了瓊省。

只留下常浩南他們這些技術人員,以及負責後勤工作的行政人員繼續跟進情況。

當然,現在一切都已經落下帷幕,所以他們也已經沒什麼需要跟進的了。

其實按照最初的計劃,早在昨天晚上,前方人員就應該分批從瓊省撤回到京城。

只不過,常浩南卻特地要求多留一天,準備去見見探空火箭發射場的負責人劉夢遠。

而周平建也以“考察低緯度火箭發射場選址”的理由,一併跟着留了下來。

“對了老周。”

就在一行人乘車前往發射場的途中,常浩南突然問道:

“我之前說的,讓你把整個項目的開銷整理一下……”

還沒等他問完,周平建就趕緊回答道:

“今天早上出發之前,我還專門打電話問過,他們說全都已經整理完成,這會兒應該已經發布到航天局的官方網站上面去了……”

常浩南點了點頭:

“包括快舟一號的研發經費,還有之前兩次地面測試消耗的成本,也都已經做進去了?”

“我們是直接把發射任務中各個環節的成本列出來,然後再把金額前面的符號從人民幣換成美元公佈出去的。”

周平建嘿嘿一笑:

“簡單折算一下的話,不光快舟一號和模塊化衛星的研發經費,甚至連神舟七號和天宮一號兩項任務的成本都能覆蓋進去……”

常浩南心說還是你們更心黑。

軍售過程中把CNY符號直接換USD符號,他以前一直都是當段子聽的。

沒想到現在真讓自己趕着了。

而且您猜怎麼着?

NASA還得謝謝咱呢!

“說起來,常院士。”

過了一會兒之後,周平建看着遠處已經依稀可見的發射場地,心頭也突然泛起幾分好奇:

“瓊省的這個發射場雖然名字裡也帶着火箭倆字,但過去快三十年裡,發射過最大的東西就是起飛重量331kg的和平2號和285kg的織女三號,最多隻能把十來公斤重的探測儀送到一百公里左右高的地方,甚至連亞軌道都算不上……”

“而且就算國家未來在瓊省建設新的航天發射場,也必定會選擇一個靠近海岸線可以直接建造大型港口的的地方,您怎麼突然想起來去視察那裡的情況?”

常浩南則幾乎不假思索地給出了回答:

“因爲我下一步準備研究稀薄氣體動力學……”

這個理由顯然完全出乎周平建的預料。

以至於他稍微愣了一會兒,才終於反應過來:

“理論研究?”

“嗯……也不完全是。”

常浩南組織了一下語言:

“歸根結底還是爲了後面的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但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一些和稀薄氣體有關的理論問題,那麼對於高超音速飛行器本身也會有所助益。”

周平建面露些許不解:

“可是我聽說,力學所在密雲那邊不是已經落地了一臺JF14超高速風洞麼?”

常浩南低頭略微思索片刻,然後輕輕搖了搖頭:

“最開始我確實也是準備靠JF14風洞完成全部前期驗證測試的,但在負責太空漁船項目的這段時間,我跟航天科工那邊的同志交流過不少次,發現高度50-150km範圍臨近空間的飛行狀況要比預想中複雜很多。”

“目前的JF14風洞只能還原高速度和高總溫,要想研究一般在大氣層內40km以下高度運行的高超音速飛行器來說倒是足夠了,但對於飛行高度更高的跨大氣層飛行器來說,仍然欠缺很多關鍵的理論要素……”

他這句話說的十分雲淡風輕,但聽在對面的周平建耳朵裡,卻幾乎和一聲炸雷差不多:

“跨……跨大氣層飛行器?”

這有點一驚一乍的反應讓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識到對方應該是有點想多了。

“我指的不是空天兩用飛行器……至少現在還不是。”

他趕緊解釋道:

“從分類上講,只要是以相對長時間運行在臨近空間高度的,包括以火箭助推作爲初段動力的全滑翔式高超音速飛行器,甚至航天飛機,都算是跨大氣層飛行器的一種。”

聽到這裡,周平建總算鬆了口氣。

看來在短時間內,傳統火箭+宇宙飛船組合的功能還是唯一的,不至於被面前這位神奇常院士鼓搗出來的某種東西突然取代掉。

實際上,對於他來說,臨近空間相關研究也不算完全陌生。

在華夏第一次籌劃載人航天工程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更加複雜,但運載能力和任務靈活性也更強的航天飛機方案。

後來之所以被錢老否定,除了成本確實離譜以外,技術層面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航天飛機相比宇宙飛船需要更長時間運行在50-150km這個高度範圍內,甚至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保有一定的機動性,而當時的華夏,或者說整個人類對於臨近空間的瞭解都相當有限。

“所以常院士您是準備以這裡作爲科研基地,進行一系列縮比的鄰近空間飛行試驗?”

“初步想法是這樣。”

常浩南迴答道:

“你應該知道,錢老早在1946年就已經提出,遠程滑行式飛行器的最佳飛行高度大約是96公里,並且根據努森數將流動劃分爲連續流、滑移流、過渡流和自由分子流。”

“而在臨近空間的高空稀薄環境,高超聲速飛行器來流分子平均自由程顯著增大,對於研究飛行器整體氣動特性的宏觀參考尺度來說,飛行器繞流已經滿足過渡流的標準,因此物面速度滑移、溫度跳躍以及努森層形成使得傳統的連續流計算方法對飛行器氣動特性預測完全失準……”

錢學森老先生的專著和論文,像周平建這一代航空航天人員幾乎不可能沒看過。

雖然時隔已久,但後者還是能回憶起其中的不少細節:

“可是我記得……錢老提出的努森數只是個概念上的定性劃分,臨近空間滑移和過渡流飛行器繞流這些系統基本都具有多尺度流動特徵,往往存在局部稀薄效應,不能簡單定義爲完全連續流或過渡流動?”

對方能這麼快就想起其中的要點,確實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預料。

“沒錯……所以我準備在錢老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他一臉鄭重地回答道。

周平建面露震驚,只是張了張嘴,卻沒有說話。

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還是常浩南自己接着繼續道:

“當努森數趨近於0時,氣體可以直接假設爲連續介質,從而像是在大氣層內一樣直接採用N-S方程進行求解,而如果努森數大於10,那麼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可以忽略不計,僅需要考慮分子與物面相互碰撞,這都是相對比較容易解決的部分……”

“但是在努森數處在0.01到10這個區間中的時候,就只能通過數值或解析求解玻爾茲曼方程來解決問題……”

“並且……這也是解決稀薄氣體流動問題最爲統一旳途徑!”

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006章 最大秩距離碼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205章 獵殺狐蝠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1022章 西羅公司的作用這不就凸顯出來了麼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43章 我和我的大佬導師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932章 不是吧,真偷啊?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48章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97章 柳暗花明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216章 磁流體發電?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750章 我,央企高管第97章 柳暗花明第911章 針“風”相對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