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對於常浩南這次的表態,就連丁高恆和懷國莫都覺得有些驚訝。
畢竟在之前和歐洲談判的時候,正是前者首先提出了與對方進行支線飛機適航互認的建議,最終幫助整個華夏航空製造業打開了新局面。
怎麼到了美國航空局這裡,意見就變成了反對呢?
“常工……”
儘管在場的所有人多少都瞭解常浩南在這件事情中發揮的作用,但還是有人忍不住開口想要反駁。
不過卻被丁高恆擡手製止了。
“常浩南同志,說說你的看法?”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來自不同系統的人對於常浩南態度上的區別了。
丁高恆的眼神和語氣中更多是帶着鄭重和詢問。
Wшw _тTk án _c o
過去的很多次經驗都已經證明,常浩南不會做無的放矢的事情,既然這麼說肯定是有充足的理由。
而旁邊的王宇忠雖然也很認真,但表現出的更多還是好奇。
畢竟他關於常浩南的認知,基本全都是來自於他人的轉述以及報告材料之類的間接方式。
“對於我們來說,JAA的適航證算是雪中送炭,而且哪怕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從無到有的第一次,意義非常重大,爲此做出一些技術上,以及政策上的妥協都是值得的。但現在FAA拿出同樣的條件,就只能說是錦上添花了。”
如今的常浩南早已經不會因爲這種場合而產生什麼緊張情緒了,因此只是清了清嗓子,便拽過話筒開始發言:
“對於全世界絕大多數沒有條件單獨進行適航審定的市場而言,歐洲和美國的適航資格效力是差不多的,都可以很方便地幫我們打入當地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上說,多拿一個和FAA之間的適航互認,也不會給我們帶來太多商業上的好處。”
條理清晰的解釋當即說服了一部分剛剛處在興奮中的人。
當然,還是有人對此保留着一些念想:
“可是……如果能達成這個協議的話,不是可以幫助我們的航空產品未來在美洲打開市場麼?”
在美國影響力佔據絕對優勢的南北美絕大部分國家,FAA確實要比JAA有說服力一些。
但只能說這個年代的人,對於自由市場這一套還是過於輕信了。
“但現實情況是,無論是否拿到FAA的適航證,我們都幾乎不可能打入美洲市場。”
常浩南微微搖了搖頭,同時飛速思索着要給出個什麼理由。
1997年不是2020年,如果從貿易壁壘角度解釋,效果恐怕不會好。
畢竟這年頭的美國人不管怎麼說,確實是在身體力行推廣全球化進程。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說二十多年後美國人會築起高牆,別說其他人,常浩南都很難說服自己。
因此最終他還是決定從自己最熟悉的航空產業領域入手:
“目前全世界主要生產支線飛機的公司,龐巴迪、巴西航空都在美洲,再加上他們那邊地廣人稀,小型定居點數量衆多,又比較有錢,所以他們的支線航空市場從70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高速發展,現在已經非常飽和了,像是達美航空、大陸航空、加拿大航空這些航司,支線飛機的比例應該都超過了三分之一。”
“即便不考慮排他性供貨這樣的政策因素,支線飛機的利潤率本來就相對單薄,已經用慣某一家企業飛機的航司幾乎不會像幹線飛機那樣再保留另一種同級別的型號,我們根本沒有什麼市場空間。”
“所以,未來我們定位的主要市場,還應該是東南亞、中北歐以及環地中海地區,這些市場比較適合支線航空的發展,但目前爲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缺,尤其是對於90-100座這個級別的型號,幾乎處於完全空白。”
這一番話說完,現場的氣氛跟剛纔相比明顯已經完全不同。
“而且,對於美國方面來說,在歐洲那邊已經把口子打開的情況下,再繼續單獨搞適航封鎖,不僅不會影響到我們,反而有可能對FAA自己的權威性不利,畢竟對面現在應該也已經知道了,我們在航空氣象學和飛行安全領域的研究水平完全是一枝獨秀的狀態。”
常浩南又在最後加了一顆重磅籌碼:
“所以我猜,就算我們在談判的時候不把這條內容加進去,FAA也早晚會跟進和我們的支線飛機適航互認,他們這一波,相當於是空手套白狼啊……”
他不露痕跡地提到了本次翻盤的關鍵,也就是華夏領先世界的飛機防除冰技術。
順便也增強了他自己的說服力——畢竟這技術可以說是他一手主持研發的。
這下,包括王宇忠在內,對外經貿合作部和國家經委的與會者們,對於常浩南也更多了一層重視。
就像在611所時候的情況一樣。
聽說一個人很牛逼,和發現這個人真的很牛逼,感覺還是大不一樣的。
“常浩南同志的意見,給我們很多啓發啊……”
王宇忠說着放下了手中的鋼筆:
“看來,我們確實是有些保守了,應該可以提出一些更加有利於我方的條件!”
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注意到,他剛剛實際上已經在面前的本子上記了不少東西。
這讓一些經委那邊的同志頓時感覺有些惶恐——
剛纔不少人只顧着聽常浩南的發言,並沒有關注到王宇忠的動作。
結果自家老大都記了筆記,你不記,是不是心裡還有什麼想法沒說出來啊?
於是紛紛提起筆,開始整理記憶中剛剛常浩南總結的幾條理由。
“沒錯,是應該把目光放開闊一點。”
丁高恆也在旁邊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這樣,我想或許可以循序漸進,把FAA這個適航審定的上限稍稍調高一些?這樣,等到以後我們再去和歐洲方面談適航審定範圍擴大的時候,手裡面也能多一張牌好打。”
在這間會議室裡面,常浩南無疑是航空領域最專業的的人,因此衆人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他。
“切香腸戰術當然沒問題,波音從今年開始的主打產品是737-700和737-800兩個型號,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把談判的心理預期提高到130座或者65噸,當然剛一開始可以提的稍高些,留一點討價還價的餘地出來。”
實際上,這種思路有些類似於後來華夏在引進高鐵時的談判策略。
只不過關注的重點不在價格,而是適航互認的範圍。
最好是能讓JAA和FAA在這方面競爭起來。
像是適航互認這種敏感程度比較高的事情,要想直接一步到位,難度還是比較高的。
但溫水煮青蛙就好辦多了。
而且另一方面,常浩南也知道,未來佔據市場主流的支線飛機,實際上是空客A220那樣的“準幹線”型號。
舒適度和飛行性能跟幹線對標,但運營成本和對機場的要求則跟支線對標。
而目前正在籌劃中的C808,也就是圖334的國產版本,剛好歪打正着地符合這個要求。
所以,不如趁着這個機會,給未來幾年內的國產支線飛機發展徹底掃清障礙。
常浩南在贊同了丁高恆的意見之後,又繼續補充道:
“另外,我還有一個想法,不過需要經委和對外經貿合作部的同志慎重考慮一下可行性。”
“能否試着要求美方同意,將我國對於航空工業產品的關稅上限,從目前確定的6%,提高到15%-20%的水平?”
此話一出,周遭頓時響起一片吸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