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殺賊!

bookmark

“韃子攻城了,是漢子的上啊!”

“和韃子拼啦,了不起一死!”

當王競堯昏昏沉沉醒來的時候,卻忽然聽到外面殺聲震天,到處都是激憤的叫喊聲,王競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正想出去看看,卻發現身上有些不對勁。

他低頭看了下,卻嚇了一大跳,自己居然穿了一身古人的衣服,而且從外形上來看,似乎還是當兵人穿的衣服。

王競堯努力讓自己頭腦保持清醒,仔細回憶了下,自己好像在那個古玩店裡拿了把刀,結果將刀拔出鞘的時候,一道閃電就擊中了他,接着就什麼都不知道了。他看了了身邊,卻發現那把“鐵血之刀”就在旁邊的桌子上。

順手拿過了那刀,王競堯將刀拔了出來,刀身依舊鋒利無比,但這次卻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他又看了下週圍的環境,發現自己正身處在一個古時的營帳之中。

究竟發生什麼事了?王競堯心裡忽然有個不妙的感覺,老天,別是傳說中的時空之門被自己莫名其妙的打開了,自己來到了古代的某個時候吧?

其後發生的事很快證明了王競堯的判斷,營帳的簾門被打開了,一名披着盔甲的古代士兵衝了進來,一見王競堯握着寶刀傻愣愣的站在那,欣喜的神色很快流露了出來:“都頭,你可醒了,弟兄們正等着你呢。”

都頭?王競堯記得在《水滸傳》有個武松武都頭,難道自己來到了宋朝?外面都在大喊殺韃子,自己別那麼運氣不濟,到了蒙古人侵宋的時期吧?

他試探着問道:“我現在頭昏沉沉的,怎麼什麼也印象也沒有?我這是在哪裡,外面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你又是誰?”

本以爲那名士兵會很驚訝,誰知道他卻說道:“安神醫果然了得,他就說都頭您頭部受到重擊,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失去記憶。提轄,在下步兵副都頭張長永,此處乃是常州府,外面蒙古韃子攻城正緊,都頭前日在城樓抗敵,不幸摔倒,昏迷了已有兩日。”

王競堯腦袋轟的一下就大了起來:“現在常州知洲是誰,可是姚訔大人?”

張長永驚喜地道:“都頭,您想起來了,正是姚訔姚大人!”

王競堯苦笑着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1275年秋,元右丞相伯顏於上都得忽必烈汗的御旨,決定“率諸軍直趨臨安”。是年十月二十四日,伯顏視察了包圍揚州的元軍,派兵萬人據守灣頭,然後到鎮江,召集阿木、阿塔海、董文炳等確定了“分諸軍爲三道,會於臨安”。

依照忽必烈“俟秋再舉”的意見,於1275年十一月初九日,伯顏分三路,分別自建康、江陰、鎮江出兵,會攻臨安。西路軍以參政阿剌罕、四萬戶總管奧魯赤等率蒙古步騎號稱10萬人,出建康,經溧陽、廣德、獨鬆關;東路軍號稱數十萬人,由參政董文炳、萬戶張弘範、都統范文虎等率領,並有水師,沿江入海,向上海、海鹽、澉浦進攻;伯顏自率中路軍一萬餘人自鎮江出發,向常州、平江攻宋,並節制諸軍。

元軍佔建康時,宋常州知州已逃跑,安撫戴之泰投降元軍,伯顏即任戴爲常州主管,並進駐一些元軍。但是宋潼川人姚訔時在宜興,與無錫人陳詔組成義兵二萬人,殺盡守城元軍,收復常州,俘戴之泰。南宋即下詔褒獎姚訔、任其爲常州知州,陳炤爲通判,負責堅守常州。

歷史上悲壯的常州保衛戰以失敗而告終,當常州淪陷後,伯顏下令屠城,全城百姓被屠殺一空,只有七個人倖免於難。

王競堯相信自己絕對不是這七個人裡的任何一個。

自己這運氣可不算好,不但穿越到了一個姓名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身上,居然還出現在宋朝就要亡國的時代,那些蒙古韃子的殘忍他在歷史書上可是知道的,凡打下一座城只要遇到任何抵抗,屠殺起來絕對不會手軟。

“都頭,您這是怎麼了?現在城頭上韃子攻得正緊,弟兄們都等着您帶領出陣殺敵呢!”張長永有些焦急地說道:“姚大人已經幾次催促我們儘快上去參加保衛戰了。”

王競堯定了定神,他想起了自己的這個官職“都頭”可是宋朝武裝力量的基本組成部分,現在城頭戰事正緊,不帶着弟兄們出去可說不過去。

“走,帶我出去看看兄弟們!”王競堯把一切煩惱都暫時拋在了腦後,跟着張長永走了出去。

門口一百來名士兵已經排列整齊,都是些二十歲左右的棒小夥,一個個拎着兵器翹首以盼,看到王競堯出來,都禁不住流露出了喜色。

“大哥,你可算沒事了,弟兄們這兩天擔心壞了。”一個長相粗豪的漢子一步就衝到了王競堯面前,掩飾不住內心喜悅地說道。

“你是?”王競堯迷茫地說道。

張長永急忙對士兵們說道:“都頭頭部重創,安神醫說起碼要半個月才能恢復正常,哥幾個把自己的名字給大哥報報吧。”

“大哥,我是軍頭陳中建,咱四兄弟裡我排行老三。”粗豪漢子說道。

“大哥,我是十將周龍,排行老四。”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夥子上來說道。

王競堯一一點頭記了下來,看來老二就是副都頭張長永了:“好,我現在想起來了你們是誰了,對了,咱們的弓弩手在哪裡?”

沒事就喜歡翻閱歷史的王競堯,在他的記憶裡,一個步兵都應有刀手八人,槍手一十六人,其七十餘人爲弓弩手

張長永三個人相視苦笑,張長永說道:“大哥,看來你還真得好好想想,咱哪有什麼弓弩手啊,咱也就是姚大人來了後新組建的軍隊,別說弓弩了,連傢伙事都是兄弟們自己帶來的。”

王競堯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來,這算什麼部隊?這樣的部隊也能打仗?

“大哥,甭多想了,現在姚大人急需人手,咱和前日一樣趕快上去吧。”陳中建着急地說道:“咱雖然沒打過多少仗,可這些年來的武藝也不是白練的,讓那些狗韃子也看看咱中原好漢的本事!”

百來名士兵雖然沒有說話,但一個個緊緊握着手中的兵器,臉上寫滿了對蒙古人的仇恨,這些年來韃子把中原的百姓可實在害慘了。

常州城破,滿城盡屠!七個人,僅僅剩下了七個人!王競堯的手微微有些顫抖,死就死吧,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是生是死,都讓自己轟轟烈烈的過完這一生吧!

王競堯緩緩的拔出了那把“鐵血之刀”,刀身在陽光的照耀下泛出耀眼的光芒,王競堯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

“殺——賊!”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四百三十二章 北伐終結篇:漢人的榮耀!第二百零二章 計中計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一百十八章 白蓮教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洗倭島 (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是誰要見朕第四百零三章 大將典霸天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打就打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第四百七十四章 喜事連連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三百五十七章 勝局第四百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二百五十三章 黃家村的刺殺第八十四章 新年裡的消息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舉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七章 堅持第一百十二章 忽必烈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八十五章 宣戰!宣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崔斌夫婦第二百七十二章 隆興攻防戰 (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朕在看着你們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二百十二章 帶刀上殿第四百六十二章 脫歡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十八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第一百四十九章 刀槍不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陽照耀到的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章 隆興攻防戰 (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醉春樓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佈置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第二百七十一章 隆興攻防戰 (二)第二百十三章 不歸路第五十三章 陳墅血戰 (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權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血洗倭島 (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三百三十三章 魏元釗的計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二百十九章 割首死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漠北變局 (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四百十七章 武邑決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買糧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賊第八十章 再得大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情報四 領袖的利劍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十二章 平生無憾第一百九十六章 屠殺第一百五十一章 姦淫和通婚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三百八十一章 北伐準備第三百六十三章 血洗管川郡第六十一章 團體利益第四百三十四章 徵日大元帥第一百一十章 青芝山殲滅戰 (四)第四百七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三十五章 常州八勇士第二百五十一章 刺殺 (下)第十三章 沉默青年鐵殘陽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兵進京都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一百五十三章 泉州平叛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四百四十章 倭女第三百十四章 嫵媚的女人第一百八十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下)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一百零四章 爭鋒第三百六十四章 王宮裡的刺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人才引進第四百十四章 皇帝的用人之道第五十章 浙江大商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八十三章 奇怪的勤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從林蔭茨到堪撒培第四百六十三章 馬可 波羅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