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新變化

在北伐之前王競堯就提出的發行紙質貨幣的事情,經過李襄陽等人一年多的精心準備,終於到了實際發行的時候而這一種紙質貨幣被王競堯親自命名爲“漢幣”

對於這種超越了幾個時代出現的事物,大漢帝國控制區內的民衆並不是特別認可.以王競堯的大本營福建來說,過去這的民衆對於朝廷頒發的指令一般都是熱烈擁護的,但在漢幣發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卻普通採取了漠視的態度。

朝廷鼓勵以漢幣取代金銀銅錢進行交易,但在各店鋪、日常交易之間,所有人都一概拒絕接受這種紙質的貨幣不管是商人還是普通老百姓,一致地認爲所謂的漢幣,其價值完全無法和金銀銅錢相比。其實中國紙幣的歷史,除了北宋時期曾經在四”成都發行過的“交子”之外,其實中國紙幣的起源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

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爲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白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爲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地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爲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着地方和錢幣地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

但是,飛錢也僅僅流通在當時的商人之中.而到了宋代的時候,由於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爲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2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個買匹布花的錢居然要用車載在這種情況下交子出現了。

然而並非所有地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

當官方介入發行交子發行之後,將“交子”之名改爲“錢引”但由於“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這些種種經過加在一起使得老百姓對紙質錢幣徹底失去了信心攜帶金銀銅錢雖然不便,但這,卻畢竟是實實質質,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總比那些隨時一文不值的東西要來得好的多。

這樣地事情又不能強迫民衆接受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競堯決定親自出馬了。

伴隨着漢幣發行的同時在泉州也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帝國錢幣交易所”.在衆目睽睽之下,大漢帝國皇帝陛下親自出現在了這裡在這裡,他爲他地將軍們頒發了新地一個月的薪餉.並且正式宣佈,以後朝廷上下所有官員的俸祿,將直接採用漢幣發與地形式。

而且王競堯還正式宣佈,在今年,交納漢幣交易的商戶,將會得到朝廷減免稅收地獎勵.同時,漢幣與金銀隨時可以按照比價兌換。

其後,在所有軍民的注視下,王競堯帶着皇后、妃子們走進了一家脂粉鋪,挑選了大約二兩銀子左右地胭脂水粉,當王競堯拿出漢幣交給店鋪老闆的時候那個老闆接過來地時候雙手都在不住地顫抖。

這是什麼?這在嚴格地意義上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漢幣了而是皇上御賜給臣民的恩賞!那老闆下定決心,等皇上離開之後,一定要把這張漢幣狹起來,世世代代當做傳家寶來傳給子孫後代!

有了皇帝陛下的親身說法,民衆的參與熱情顯然高漲了起來而朝廷官員也明顯對皇帝陛下的工作採取了積極配合地態度在這樣地情況下,帝國負責財政地一把手李襄陽再接再厲,不斷地放出一些所謂的“內幕”一時間,在商人士紳中,使用漢幣成爲了有身份、有地位地一種象徵!

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下,漢幣的使用正在緩慢但卻卓有成效地推行中。

不過王競堯也曾經告訴過李襄陽這些財政官員,漢幣地推行勢必引起一些不法事情的發生,比如假幣在這個時代水印技術當然無法實現,而一些心存歹念,妄想一夜暴富地不法之徒,肯定會動漢幣的腦筋。

果然在漢幣發行地第二個月,王競堯所擔心地事就發生了某日錢幣交易所在盤點的時候,發現了幾張紙幣不太一樣,經過仔細對比後,終於確定這是假幣.當這幾張假幣放到王競堯面前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這幾張假幣不光做得惟妙惟肖幾可亂真,而且連上面地密記也不知道爲什麼做假者也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交易所出現假幣的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將使民衆剛剛對漢幣建立起來地信心打擊得乾乾淨淨將使得帝國的貨幣改革出現嚴重危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競堯立刻指示郭破虜在最短地時間裡偵破此案,並且不得驚動民衆。

首先從交易所內部開始調查的郭破虜,在排除了內部作案的可能性之後將眼光投向了假幣的來源處.經過幾天的偵輯,一個還沒有形成規模的假幣團伙浮出了水面,涉案人員共計八人,而他們的領頭人居然是負責帝國財政,並且參與了漢幣全程製作發行的一位財政官員!

震怒不已的王競堯當時就對李襄陽說道:“他們明明知道,朕最恨的就是這種事,可這些人在金錢利益面前,卻依然不知死活難道真的被金錢矇蔽了雙眼了嗎?好吧,既然他們想死,那麼朕就成全他們!告訴大理寺這些人一經審訊完畢,立刻處斬,給朕一個不留!”

這件假幣案的告破,對外地公示是這羣人在使用假幣的時候,被交易所的人及時發現,因爲漢幣上有着特殊的標記,是不可能被仿造的,而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堅定了民衆使用漢幣地信心。

但是在這其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首先就是雖然經過了一年的準備,但漢幣依然存在着很多不盡如人意地地方,容易被假冒就是其中之一其實要想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存在着很大地難度,就算到了上千年後,假幣問題也依然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何況是在這個時代?

另一個問題就是交易所工作人員專業對口的問題,這些人都是臨時招進來的,雖然經過一些培訓但依然顯得很不專業但要想徹底解決上面的問題,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而專業不對口的問題,也是當今朝廷的一個弊端.比如在六部之中,有很多人都只是讀書人出身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一行業,自身素質的低下,使得各部往往在做起事情來事倍功半,人不得盡其才物不得盡其用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必須從民間挑選專門的人才,設立專門地培養人才地學堂但同樣這並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些大臣開始上書,認爲目前政治穩定,應當開科取士.可是對於這一說法,讓王競堯反感到了極點。

科舉制度在這個特定地時代固然有它好地一面,以大唐爲例科舉爲李世民提供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在唐朝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大多是由進士出身的其中像張九齡、陳子昂等人也使得李世民禁不住發出這樣地感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但科舉制度卻嚴重禁錮了漢人的思考力和創造力甚至還奴役了漢人地思想,這樣的制度對於王競堯來說,又有什麼用呢?

思考了幾天的王競堯.最後決定還是於明年開設科舉.纔此科舉已非彼科舉.屆時將分爲文武兩個科目武科自不必說在文科上,王競堯宣佈,不管你有什麼樣的才能,哪怕你能把田種得很好,田裡出地糧食比別人地多,也可以到相應地考試地點進行應試。

不過這也並沒有完全忽視讀書人地利益,讀書人一樣可以前來參考但書本上的東西將只是一個方面,具體看是否被錄用將由皇上親自出題,只有你的答案讓皇帝滿意了纔有被錄用地可能性。

這條旨意一出,滿朝反對之聲就連一向唯王競堯馬首是瞻的李天正也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在李天正看來如果朝廷的官員是一個只懂得種田,可是一字不識地農民,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競堯力排衆議,斷然在朝廷上告訴他地臣民:

“就算他一字不識朕也要用他,因爲他地種得比別人好,朕可以讓他去指導別人怎麼讓每畝地多收穫一些,哪怕多收穫一粒糧食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既然皇帝陛下已經下了最後地決心,堅持己見朝廷中的官員也只能按照陛下說的去辦、但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可誰都心裡也沒有底,或許會鬧出什麼大笑話來也不一定……

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王競堯也同時加大了在軍事方面的步伐軍隊人員方面要質量不要數量被再次重申按照兵部制定的計劃,帝隊將被分爲陸軍和水軍一年之內帝國國防軍,在原有基礎上將被擴充到三十五萬正規陸軍,二十萬水軍民兵這一稱呼將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預備役軍,而預備役兵役法規定,十八以上,三十五歲以下地帝國民衆,將被全部納入到預備役兵的體系之中東南亞聯軍則被定了一個比較誇張地數字,二百萬到三百五十萬,聯軍士兵將主要承擔起後勤運輸的任務.對於水軍達到龐大的二十萬人一些漢軍將領也表示了不解在他們看來,蒙古人的水上力量已經被殲滅.完全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和金錢放在水軍上面.關於這一點,目前王競堯並不想做過多的解釋.畢竟現在韃子還沒有被趕走,把自己心中的宏大構想說出來,只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但他大力發展原本就有着巨大優勢水軍的構思是不會改變的。

火炮的發展被王競堯提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上,每月近五十萬兩的火炮專用經費,讓主管財政地李襄陽叫苦連天,不過皇帝可是不會去考慮這些地.王競堯憑着特種兵的經歷,也直接參與到了火器的研究之中他的一些在鄭孝經等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想法,等平心靜氣地仔細思考之後,卻給了他們莫大的啓迪,覺得未必就是不能成功的。

水軍戰船方面王競堯雖然不是非常內行,不過也知道那種鐵甲鉅艦要想在這個時代弄出來,難度未免太大了些現在最切實的做法,就是在水軍艦船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改變完善.宋朝的水軍本來就已經無敵於天下,若能得到進一步地發展,勢必將縱橫七海。

陸軍方面王競堯並不想弄個諸如三三制,營連排的制度出來,畢竟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特性,況且目前的軍隊編制也比較完善,要是突然弄個什麼連長排長出來,未免看起來有些滑稽,漢軍官兵們也無法適應。

大漢帝國地一切,都在王競堯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下緊張有序地進行着三年時間,或者最多五年之後一場徹底恢復漢人光榮地戰爭,一定能夠打響!

第十八章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殉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揭發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寂寞孤獨的太后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三十二章 領命突圍第一百三十九章 排場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一百十二章 忽必烈的安排第四百七十九章 恥辱日第三百六十九章 浣玉柳第十四章 丹陽人司徒平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姦淫和通婚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都風雲 (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巴勒班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一百十九章 法術第三百四十三章 精心佈置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玉佩之謎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疫第二百五十六章 北伐 西方蜘蛛第三十章 軍魂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征大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老對手的較量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殺,必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討逆大將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升龍兵變第五十九章 紙城鐵人 (上)第三百十九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上)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二十章 錢的價值第四百零五章 桂平山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婚第八十五章 廣王益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熱那亞第四百四十六章 驟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北伐前奏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七十二章 男兒當殺人推薦一本好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血洗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七十六章 醉風樓第一百零九章 青芝山殲滅戰 (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六十八章 快刀斬奸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六十五章 阿貓阿狗第二百五十章 刺殺(上)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四百十九章 解圍第四百五十五章 血洗倭島 (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龍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才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伐還是西征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二十二章 軍人本分第五章 和尚平生把人殺第四百七十章 第聶伯河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第三百八十九章 崑崙大捷第二百另三章 計中計 (下)第七十八章 殺機四伏第三百三十二章 可憐的國王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六十五章 兩個故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囂張的蒙奸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求之叛第五章 和尚平生把人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軍們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五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章 紙城鐵人 (下)第二百零八章 大軍凱旋第九十八章 壽寧大戰第六十三章 殺官立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危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漠北變局 (中)第十六章 丹陽三十六騎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三十六章 爲大丈夫者第三百三十章 戰艦上的國家第三十四章 送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舉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四百七十五章 倭府第四十六章 初見文天祥第三百七十二章 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