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互動,造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陳文強雖然已經身入這時代大潮,但思維和眼光卻與大多數人都有所不同。也正是缺少幾分激情和衝動,他的冷靜從容就不象當時人們所認爲的那樣,也就是他並不把革命派和改良派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關係。

事實上,革命派和改良派確實存在着原則上的分歧,但並不是永遠存在的。仔細分析之下,兩派之間也有一些共通之處。比如,兩派都反對列強的侵略掠奪;兩派都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建立民主政體;兩派都對反封建的艱鉅性缺乏認識,改良派只想有個“國會”,革命派則再加一個“民選總統”,以爲這些就是民主建政的全部。

從現階段來說,陳文強認爲也不必與改良派徹底分裂和對立。你改你的良,我革我的命,等到推翻專制腐敗的滿清後,大家共同爲國家的各項建設出力。

而他的這個觀點其實與數年後梁啓超的基本相同,用理論化的語言來解釋就是:革命與立憲相輔相成,激烈與溫和殊途同歸,手段不同,各有其用,兩派應節制感情,求大同,存小異,聯合起來,共同對付清政府,象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那樣開展和平競爭,有不同意見可以進行正當的理論商榷,大可不必惡語傷人,強詞奪理。

←↙,..“兩派互動?”楊篤生顯然對陳文強提出的又一個新名詞迷惑不已。

“是啊,就是互動。”陳文強解釋道:“革命派越激進,行動越大,就可能使滿清感到立憲的必要與緊迫,加快立憲的步伐;反之,滿清拖延敷衍,則立憲派失望之餘,就會傾向於革命,以達到他們的目的。所以,互動這種形式可能通過競爭實現,也可能通過互相扶持實現。說到底,立憲派應該叫做改良派更確切。如果有國會,有總統,他們也不是非要立個皇帝不可。”

“有道理呀!”楊篤生似有所悟,不住點頭,“若立憲成功,虜廷萬事改革,勢力鞏固,處處假憲政以干涉人之行動,借法律以限制人之自由,則虜着着佔優勢,我在在立危地,鼠首保命之不遑,尚雲大舉哉?”

“立憲派在國內爲滿清所優容,發展受阻甚少,但他們卻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缺乏武力保障。”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各地的商團、漁團、民團,是立憲派試圖掌握武力的一條道路。但這些武裝維持地方治安尚可,真要上戰場,可就不頂事了。所以,咱們一方面爭取在瓊州邊練邊打建成一支強軍,一方面則向新軍滲透、運動、發展,儘可能多地掌握部隊。說到底,這政治和江湖也差不多,最後還不是誰拳頭大聽誰的,空口白話可唬不了人。”

“道理差不多,可說得太粗。”楊篤生翻了翻眼睛,“具體的計劃和策略都聽明白了,應該有書面文件吧?我知道,你是怕我不理解,特意跑到這裡來跟我講這一番大道理。”

“可不是隻來講道理的,我這不還請楊兄喝酒嗎?”陳文強笑着舉杯,“要不要找幾個藝伎,讓楊兄好好放鬆享受一下?”

“免了吧!”楊篤生連忙擺手,“這頓酒喝得,非但沒有輕鬆之感,反倒覺得渾身沉重。”

“諸葛亮怎麼死的?事必躬親累死的。”陳文強揚頭乾掉一杯,說道:“楊兄多物色些人才,你只負責抓總,以及高等級的機密大事,剩下的就由他們去幹好了。”

“如果革命能早日成功,我就是累死也不悔。”楊篤生的語氣有些低沉,停頓了一下,又笑着向陳文強舉杯,“來,乾杯,今天定要喝個痛快。象你說的,我也輕鬆享受一回。”

……

東京秘行之後,陳文強便趕往香港,與在香港進行了數場時裝展示,並且談成了代銷商的綵鳳等人會合,才真正開始了南洋之行。

而就在陳文強還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關於他拜訪南洋僑商,籌資建立銀行,並且將與僑商磋商共同經營新的發財之路的消息已經在南洋的報紙媒體上登載傳播。

陳文強已經闖出的名聲是一方面,已經透露出在背後支持他的聞人大佬也有很大的作用。張謇、朱葆三、虞洽卿等人,那在國內都是根基深厚、財雄勢大,無論是對官府,還是對洋人,都是有門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有這些人坐鎮支持,開辦銀行的前景可就十分看好。

雖然滿清視海外的華僑、華人爲刁民、棄民,可華僑、華人並不想與母國切斷聯繫,他們中的多數在母國有親屬、有朋友,如果不是政府和政治歧視迫害的原因,他們與國內的聯繫將會更加頻繁緊密。

而媒體上更耐人尋味的是關於陳文強後續合成新藥的研究,很可能將是南洋,或者說是熱帶、亞熱帶的多發病瘧疾。

如果說別人可以對此一閱而過的話,那這個不太確定的消息則讓荷蘭人感到了些許不安。

在當時,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是奎寧。而自從奎寧問世後,價格一直很高,主要是原料問題。原產地南美的金雞納樹都是野生的,那幫人光扒皮不種樹,樹自然是越來越少。

這種情況直到荷蘭人在爪哇種植金雞納樹成功之後,纔有了改善。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現在的爪哇每年出產五百萬公斤的奎寧,佔有七成的國際市場。而隨着南美金雞納樹的日益減少,荷蘭人很樂觀地預計,再有二、三十年的時間,爪哇產的奎寧將佔據全球市場的九成以上,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

而即便是現在,荷蘭人也能夠用鐵腕手段控制金雞納樹皮的價格,甚至在價格下跌時不惜毀掉一些金雞納樹,以確保價格的穩定高位。爲此,美國司法部曾經控告荷蘭人違法美國反壟斷法,沒收了存在紐約的五噸荷蘭奎寧,但荷蘭人根本不在乎,美國政府對此也無計可施。

當然,製造人工奎寧在幾十年前便有人嘗試過,甚至可以說合成藥物就是從試圖合成奎寧而發展起來的。在這方面,德國從染料開始建立了龐大的化學工業,然後搞合成藥物,可以算是技術、能力最優秀、先進的。

而陳文強呢,接連的成就令世人矚目,在很多人看來,天才一說並不過分。天才已經與最有實力的研究機構(德國)合作,如果真的將科研目標定在瘧疾,那對荷蘭人繼續壟斷很可能會構成巨大的威脅。

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12章 夜市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72章 南洋,軍火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2章 青幫會集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17章 觸痛,招聘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8章 遭罪,青樓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207章 大戰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81章 無題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54章 攤牌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64章 生日邀約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7章 身跨青紅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69章 工會設想第43章 安頓第102章 一槍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07章 憲政會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