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切身經驗

不親身經歷,就不會有直觀的感悟,就不會有切身的體會,就不會有寶貴的經驗。

萬寧起義到現在,義軍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當然,這也是清軍太過差勁的原因。但陳文強卻已經看到了太多的不足,預料到了這樣的起義終不能持久。或者說,這樣的起義還無法動搖滿清的統治。

面對清軍的剿殺,起義可以順勢收官,告一段落了。但怎樣纔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即使對外宣佈失敗也不使復興會灰頭土臉、招人恥笑,又能擴大在瓊州的勢力,以備將來更輕易地獲取全瓊的勝利,便成了陳文強要着手解決的問題。

吳祿貞、徐青山主動棄守了所佔之地,率領着革命軍趕來瓊中會合,趁亂大規模擴充的瓊州商團和崖州民團則順勢“收復”了保亭、陵水。趁着權力真空的時機,又抓緊時間在這兩地組織起民團,擔負起“保境安民”的責任,並派出一隊武裝繼續向萬寧進發,準備將這個縣也“收復”過來。

而這幾個縣的“收復”和控制畢竟是暫時的,能否長久,還取決於在瓊中地區的決戰。只有瓊崖兵備道的清軍遭到沉重打擊,因爲兵力不足而無法承擔維護治安的任務,商團、民團的作用纔會凸顯,纔會使官府不得不依靠這支白皮紅心的武裝。

而廣東的清軍,據陳文強的判斷,只要瓊州事態在控制之中,即便增兵助戰,也不會長久駐紮。

…………

當吳祿貞、徐春山率領部隊趕到瓊中後,陳文強終於可以交卸這個不合格的“吳帥”,並把整編的任務佈置給吳祿貞。

鄭鴻名已死,黃氏兄弟好控制。李家俊已經掌握了多半人馬,又有真正的裝備齊全的革命軍的威懾,整編清洗將不是很困難。

“這些人要多加註意,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軍事機密,必要的時候可以——”陳文強將一份十幾人的名單遞給吳祿貞,臉上帶着肅殺的表情。狠狠地做了個向下切的手勢。

吳祿貞點了點頭,隨意看了看,便把名單轉遞給徐春山、李家俊等人。因爲這些人他都很陌生,反倒是徐春山、李家俊比較熟悉。

“對來犯的清軍怎麼打?你前次來信時說得過於複雜,恐怕不好把握。”吳祿貞直言不諱地透露出想打大仗的心情,“打仗不比計劃,想收着打就能收住。所謂猛獅搏兔,必盡全力。而且,就依現在部隊的素質。也難以完成過於精細的佈置。”

“嗯,這個問題我也反覆想過,是有些想當然了。”陳文強自失地一笑,說道:“那就隨你的指揮,打成什麼樣就按什麼樣處理吧!所以,我得儘快趕回崖州,儘量安排得周到一些。”

“如果把清軍都消滅了,你也有辦法轉圜嗎?”吳祿貞不放心地追問道。

陳文強想了想。無奈地一笑,說道:“應該也有辦法。至於能不能成功,那就不好說了。嗯,軍事上你說了算,其他的你不用多考慮。但我要提醒你一下,你的身份現在最好還不要暴露,這黑臉加上大鬍子也挺威武的。凡事儘量讓徐春山、李家俊他們頂在前面。你躲在後面出謀劃策,這樣我轉圜起來才能更靈活。”

吳祿貞咧了咧嘴,他一直搞不明白陳文強這麼費盡心機地隱藏,但軍事上既然已經放手給他,他也沒了顧慮。也不好再提別的什麼要求。

“抓緊時間把隨軍的家眷都安置了,這不象個軍隊的樣子。”陳文強揮了下手,“不願意當兵打仗的,就讓他們走,咱們不勉強。三心二意的多了,對軍隊不是什麼好事。還要把咱們的人儘快安插,牢牢地控制住部隊。執法隊是可以信賴的,但也要充實人手。另外——”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說道:“政務人員缺乏,是咱們始料未及的。打下地盤,這日常事務的管理也要搞好,才能穩固。要是全靠那些滿清的舊官僚,換湯不換藥,還叫什麼革命?”

“政務管理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呢?”張繼一攤手,“咱們可沒有制定出來。”

“法律法規就用現成的、合理的,也就是清廷的。”陳文強不假思索地說道:“滿清的問題不在於法律,而在於執行,在於體制,在於那些執行的官僚。去除了苛捐雜稅,清廷推出的很多新法新政其實都是不錯的,沒必要全部否定。革命並不是全部推倒重來,所以,我們要搞清楚推翻的是什麼。”

“這樣行嗎?”張繼很是疑慮,“你剛纔不是說換湯不換藥,這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陳文強連連搖頭,說道:“湯和藥,你搞清楚就明白了。說個簡單的,就關於殺人犯吧,清廷的法律也是要砍頭處死的吧,你就非得標新立異,換個別的刑罰。好,變通一下,文明一些,換成絞刑也行。可你看那些貪官污吏,收受賄賂,循私枉法,殺人者無罪,這難道是法律的錯?再說軍隊的紀律,沒有哪家軍隊公然說劫掠百姓是應該的吧,可還不是大行其道。”

“有那麼點明白了。”張繼似懂非懂,撓着頭,“還是仔細琢磨,還得認真思考。”

“有實踐纔不會坐而論道。”陳文強坐下來,喝了口水,感慨道:“雖然時日很短,可我的感觸很深。就說施恩惠民吧,錢糧給老百姓發還一些,可怎麼個發放法呢?派人挨家挨戶送,不僅費時費力,若有人半路一轉身,把錢糧昧下了……”

概因人性的本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我們當然相信每個人都是純潔的,光明的,陽光的。但無論如何,也不能給他放縱人性的機會,不要誘惑人性,不要給好人做壞人的機會。 那要怎麼做。才能夠避免這種情況呢?

當然是制度化。首先是由當地官員清點戶口,看看轄區有多少百姓,每戶人家按人頭髮放米票。老百姓就拿了這米票,去庫房領米。這樣一來,地方官見不到米,要想貪污就必須僞造米票。可每張米票必須要派一個具體的人去領米,貪污的成本很高。而倉庫的看守人員見票發米,如果發放的米糧與米票不符,那他可就說不清楚了。

但這個制度好象也不是多麼的管用,米票發放下去,老百姓拿米票換米,最後一清點米票,收回來的米票,估計要比發放下去的多不少。

就這麼嚴格的制度。還是有貪污犯能心明眼亮的捕捉住了機會,僞造米票,竊取糧米。

有什麼辦法,徹底根絕腐敗呢?辦法是有,但問題是制度化的設計需要監控成本的提高,最要命的是時間上來不及,等你全部防範妥當了,那得多長時間?

“……大家都來排着隊領。就總有人領完送回家又來排隊;每戶出一人,按手印領錢糧。可最後總有人家被冒領,自家卻還沒領着的;領票也是如此;發票呢,有人家說沒有發,可發票人卻信誓旦旦說給到他手中了……”陳文強一攤手,無奈又苦惱地說道:“看吧,除了殺人維持秩序。維持軍紀,我成天就琢磨這些個雞毛蒜皮的小事。這還沒坐堂審案呢,要是碰上他家丟只雞,你家丟捆柴,我可活不成了。”

“這比打仗可累多了。”吳祿貞深感同情。連連搖頭。

“一個小縣城都這麼麻煩,要是換個大城市,換成一個省,那還了得?”張繼也有些目瞪口呆。

“咱們得佩服老萬,把崖州搞得有聲有色。”陳自新唏噓不已,“不經歷,不知道其中的辛苦。曾胡左這三個人中,胡林翼英年早逝,卻以經營理財奠定湖北富強之基,聲名不在曾國藩之下,可見內政或財政之重要。”

“我們目前還缺乏這樣的人才。”陳文強點頭贊同,“設若在軍事上獲勝,我們能光復一省,而如何使這一省之人力物力盡快爲我所用,爲革命增添能量,繼續奪取勝利,就取決於內政的治理了。”

“我覺得——”張繼沉吟道:“會內應該有這樣的號召,使那些可能並不適合軍事的會員努力學習其他專業,就比如政務、經濟等等。”

“我會寫個報告,請本會考慮審議。”陳文強對此很是贊同,笑道:“按照計劃,大革命家很快就要登臺亮相了,咱們也確實需要一個能與北辰抗衡的明星級人物,需要一個領袖。所謂號令江湖,莫敢不從。”

要說起北辰在日本革命領域的聲名鵲起,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當時東京有數千名思想激進的留學生,宮崎寅藏恰逢其時寫出了《大革命家孫逸仙先生》,在留學生中廣泛散發。這篇文章對留學生的震動是無與倫比的,他們剛剛意識到要革命,這邊大革命家就已經出場了。於是,北辰於留學生中聲名大噪,所有的人都如久旱望甘霖,期待北辰的出現。

而復興會在發展了這麼長時間後,也意識到推出自己的大旗英雄的必要性。換句話說,復興會需要一個領袖,與保皇會的康梁,同盟會的北辰一樣。在復興會中,宋教仁無疑是最合適的。

才華橫溢、理論過硬,志氣逼人、行動非凡,精力過人、言語激昂。憑着這些優點,宋教仁不僅能使聽衆掌聲如潮,歡聲雷動;還能使政敵聽來真以爲他是拔毛成兵的齊天大聖。可謂是既有震撼力,又有威懾力。

領袖的推出,當然並不意味着專斷獨行,意味是絕對領導,意味着獨裁。這一點,陳文強和復興會的幹部,以及宋教仁都達成了共識,也是預謀已久的大事情。

不管你是不是偉人,也不管你是否自稱自己是革命的化身,先搞清革命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推翻高度集權制度,那推出領袖豈能再搞一個絕對性集權出來?

絕對服從的是什麼,是組織紀律,是組織決定,是集體的意見,而不是個人,就算你是領袖也一樣。

有這樣的認識,推出領袖也就沒有後顧之憂,沒有什麼問題了。

……

秘密地走,秘密地回,陳文強輕車簡從,悄悄地回到了崖州。

萬寧起義註定不會成爲推翻滿清的決定性一戰,如何藉此得到最大的利益,便是優先考慮的事情。

因爲動亂,以保護基業的名義,瓊州商團大幅擴充,光在崖州的就超過了五百之數。爲此,不僅聘請了十幾名德國教官,還購買運進了大量的武器彈藥,使商團裝備齊全。

“我很高興再次的合作成功。”陳文強甫到崖州,便與德國軍火商人卡爾斯進行了會面,打着商團的名義,就不必再藏頭露尾,而用德國貨輪運輸物資則更加方便。

馬克沁機關槍,麥德森輕機槍,毛瑟步槍,數十萬發的子彈,這是卡爾斯做成的最大一筆生意,他現在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富翁了。

“火炮?沒有問題。”卡爾斯只是稍一遲疑,便痛快地點頭答應,還自以爲聰明地給陳文強找到了恰當合適的理由,“暴動蔓延得很厲害,要想使你苦心營造的基業不受損失,加強武力是非常必要的。不過,你確定這場暴亂不會影響到這裡嗎?”

“這就得問我聘請的貴國教官了。”陳文強顯出信心不足的樣子,“恐怕這會影響到德華大學校址的確定,如果暴亂不被迅速平息,或者被有效控制的話。”

“青島應該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不是執意堅持的話,可能早就確定了。”卡爾斯想了想,笑道:“或許你可以請求總督,由青島派些德國士兵,來確保安全。”

陳文強斷然搖頭,說道:“我可以從上海商團借調武力,也可以再擴充本地商團,請外國兵,這是絕對不可以的。這涉及到……”

“我明白,我理解。”卡爾斯連連點頭,試探着問道:“到青島與總督商談的日期可以確定嗎?依我看,你留在這裡還是有些危險,不如——”

…………

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54章 攤牌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81章 無題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45章 忽悠第90章 廣州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4章 過苛,面具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91章 無題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5章 隨走有感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90章 硬碰硬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90章 廣州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8章 壓抑,渲泄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183章 底線?第24章 結死樑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12章 夜市第190章 硬碰硬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37章 無題第81章 秘密會議第230章 東北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