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

思路是不同的,並不能絕對地說誰對誰錯,而革命軍也確實具有與目前的清軍進行決戰的力量,且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如果真的按這個設想發展的話,革命軍不僅在滇南、桂西佔穩了腳跟,而且能趁大勝之威、乘敵人虛弱而掀起又一場攻城掠地的。

而陳文強的想法是儘快地使革命軍能“就地因糧”,大幅減少對外界支援的依賴。至於已經佔據的地盤,比如滇南,陳文強認爲並一定要禦敵於外地死守。

“現在的關鍵是物資補給,就算法人妥協,使咱們能保證運輸的通道,但本黨的財政也難以支持太多的部隊。”陳文強說到的這個問題纔是核心,讓你運,可沒錢了運什麼?

“我記得當初的戰略是儘量不攻堅、不死守,現在爲什麼又要把已經佔領的地盤看得那麼重呢?”陳文強繼續說道:“把部隊集中在滇南,太耗費錢糧了。而滇西、滇西南等廣大地區,清軍守衛虛弱,爲什麼不大力拓展呢?分出去三千人馬,滇西、滇西南還養不起他們嗎?”

“我們都知道,財政壓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文強來說,付出的更是無法計數。”吳祿貞斟酌着字眼,緩緩說道:“但沒有一成不變的戰略,隨着形勢的變化作出調整也是比較正常的。當然,文強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只不過是處於不同的角度,考慮的問題和困難有些差異。”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倒是很理解文強的苦衷。”萬福華撓着頭,有些苦惱地說道:“大家都看到最近的財務報表了。如果照現在這樣與清軍對峙下去,糧食物資便要持續不斷。顯然,即便不考慮法國人的立場。也是很困難的。而且,這還沒將部隊的不斷擴充計算在內。”

“敵人不動,估計是在等援兵,或者在等更厲害的武器。”陳文強說道:“據最新的情報顯示,清廷正在採購馬克沁重機槍,且量很大。所以。我覺得就這麼與敵人對峙,寄希望於敵人露出破綻而獲大勝,有些被動。”

儘管日俄戰爭已經向世人充分展現了機槍戰的酷烈,但那畢竟是一場發生在“遙遠而神秘的東方”的戰爭。對於大多數歐洲人來說,真正讓他們體會到機槍戰的威力,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真正成爲了戰場的主流。

而現在的士兵受到的訓練還是以步槍和刺刀來進行攻擊。攻擊一方的士兵發起衝鋒,越過雙方戰壕間的中間地帶,抵達敵方戰壕。在近身戰鬥中消滅敵人。

如果追根溯源,中國機槍裝備得少,卻跟李鴻章有很大關係,李認爲機槍太浪費子彈不適合中國國情,所以,後來中國兵工廠仿製成功重機槍都很少生產。歷史上到了辛亥革命爆發時,清廷所編練的新軍中也只有北洋軍有機槍營這個編制,南方新軍則不僅仍然缺乏重裝備。連裝備制式都不統一。

而現在,或者是日俄戰爭的觸動。也或者是革命軍使用機槍的震動,清廷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開始大量採購重機槍。

那麼,1888年金陵製造局就已經開始仿造馬克沁重機槍,可清廷爲什麼還要從外國採購呢?這就要說到晚清在軍事技術方面的追逐,以及軍工產業的發展了。

1888年。金陵製造局開始仿造馬克沁重機槍(不過當時並未大批量生產);1900年,江南製造局已經開始生產中國自己研製的快利連發步槍;1895年,江南製造總局仿製成功硝化棉無煙火藥;1905年,江南製造總局開始生產自己的14倍徑75mm管退山炮。甚至於1880年,天津機器局還試驗製造了中國第一艘潛艇;1868年。江南製造局製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恬吉號,而且鍋爐和主機也可以自己製造……

這些取得的成就,是否能夠說明晚清在軍事技術方面的追逐其實已經極大的縮小與世界的差距,甚至有些已經緊跟上了世界發展的步伐呢?

顯然,這樣的結論還爲時尚早,還有很大的偏差。要知道,軍工產業也是工業,進行規模化生產,需要的是整體產品的水準,而並非其中的單一產品性能所能代表。

而在這方面晚清軍工業在發展上由於缺乏現代管理和科學技術經驗,使得軍工業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都是質次價高,而且價格甚至比進口洋貨都還要貴很多。歸根究底,晚清軍工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問題,與清朝固有的體制頑疾和本身脆弱的國力難脫干係,也註定了清末軍事工業發展很難走向真正的成功。

首先,晚清時,整個全國的工業基礎太差,對原材料的依賴太強,而軍事工業是工業社會金字塔的最尖的產物。當時的清朝缺乏鋼鐵廠,金屬冶煉,煤炭廠,電力建設,鐵路交通,技術學校和相關的管理知識。金字塔的底下全部都是虛擬空間,只有那個尖是真實的。

所以,軍工廠製造所需的原材料大多依靠進口,這等於說晚清的軍事工業等於是一個無根之木。這種情況應付軍隊的日常裝備和小規模戰爭尚可,但如若進入在規模戰爭,甚至是國與國的全面戰爭,是斷無可能形成大規模生產能力,當然也就無法應對此種等級的戰爭。

其次,清末軍事工業大多是以官商結合或官辦的形式來進行經營的,這種經營模式在最初的短期內是較有效果的,一方面爲新興的企業獲得了正統的名分,另一方面則是彌補朝廷財政匱乏的格局,動員了民間商業資本,在當時也被認爲是一種制度創新。

然而,在經營過程中一批卓有成效的商人買辦階層迅速被傳統的官僚體制同化,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市場化意義,開始動用一切資源,爲自己打造管家身份,用資本或者人際關係去購買具體的官階。

這時問題就出來了。官方的監督人也開始大面積干涉公司的業務進展,雙方的利益博弈很快白熱化,其結果是,一方面官僚集團不斷地更換公司管理人員,另一方面,這些主要由買辦組成的職業經理人則停止新的投資。公司的發展速度隨之減緩,所謂的官方監督人越來越像真正的官僚,以及主要由他們主導的公司,只能依賴有限的壟斷專營和國家財政撥款來維持運營。

而廟堂之上的太后和皇帝以及大臣們只看奏章上用漂亮的楷書寫的那年那月,那個廠生產了多少槍支,多少大炮。就認爲這個廠長是個能幹的人才。對產品的質量如何,那是無甚興趣瞭解的。

於是,職業經理人由不懂管理和科學技術的官僚經營,沒有現代技術工人只有古代的官奴工匠。缺乏採礦、鋼鐵廠、化學廠卻直接想製造大炮軍艦。官商不分,缺乏創新,一味仿製,效率低下的軍工廠雖然能夠製造新式步槍,重機槍和大炮,但也只能是看起來很美,卻難以成長爲軍工巨頭,更無法支撐類似於國家抵禦外侮這樣大規模的戰爭。

當然。陳文強已經或多或少地改變了這種尷尬的情形。漢陽鐵廠和瓊崖特種鋼鐵廠都煉製出了合格的鋼材,只要產量得到大幅提升。造槍、造炮、造艦的原料問題應該能夠基本解決;酸廠、鹼廠、聯合化工廠,則又是促進工業發展的牢固基礎。

只不過陳文強是潛伏在體制內的大蛀蟲,不僅隱瞞了瓊崖特種鋼鐵廠和兵工廠的真實生產情況,連接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槍炮廠也作了手腳。現在的漢陽鐵廠主要生產製造鋼軌,湖北槍炮廠能製造毛瑟步槍,產量卻一直不溫不火。且需要現銀購買。製造出的彈藥數量更是隻上報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其餘的則都秘密囤積起來。

聽到陳文強陳述的最新情報,吳祿貞和幾個參謀都有些意外。如果是這樣的話,等待對革命軍便很不利了。

“不只是清廷採購重機槍的問題,還有增調援軍的考慮。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陳文強繼續說道:“雖然現在的情況比計劃要樂觀,取得的戰果也要更大,但清廷的反撲無疑也會更猛烈。等,對於我軍來說是不利的。一隅敵全國呀,只是滇南、桂西這塊地盤,戰略空間還是小了。”

吳祿貞盯着地圖沉思良久,再度開口時,語氣已經有所鬆動,“或許,動起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能因此調動敵人,殲敵的機會是不是會更多呢?”

“或許能起到誘敵深入的作用。”一個參謀軍官指着地圖說道:“如果清軍佔領滇南,表面上是將光復區分隔開來,可也處於我軍的東西夾擊之下。特別是清軍深入之後,從滇西或桂西都能對其側後方形成威脅。”

“這倒是個好思路。”陳文強受到了啓發,開始順着這個思路發揮,“清軍這一大團讓咱們無從下手,可咱們動起來,清軍也必然要做調整。無論是分兵,還是深入,我看都容易給咱們製造機會。這就不僅僅是因地就糧了,多殲滅敵人,多得繳獲,能以戰養戰就更好了。”

“還是先不要急於決定。”吳祿貞謹慎地說道:“會後我與參謀軍官們仔細研究、商議一下,畢竟這關係到前線成百上千的將士們的生命。”

“我也是談談自己的看法,軍事上的,還是以總參謀部的意見爲準。”陳文強笑着攤了攤手,“不過,財政困難可是實際存在的,總參謀部也要認真考慮到這一。”

“當然要認真考慮。”吳祿貞有些無奈地苦笑了一下,說道:“離開錢糧,還打什麼仗?你呀,就是抓住了這個關鍵。”

“你承認這是關鍵就夠了。”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前前後後已經投進去多少?就是金山銀山也不夠呀!何況,這也算是剛開始吧,以後呢,想起來你不頭痛啊?”

“我只管練兵、打仗,財政的事情就留着你們頭痛吧!”吳祿貞開着玩笑,“不過,我還是挺佩服你的遠見的,那套能生產製造復裝子彈的機器設備,可比送去幾十萬發子彈更有作用。”

“本來就是打着要他們自力更生的主意。”陳文強不以爲然地撇了撇嘴,“沒想到打得這麼順,實力膨脹得這麼快。這是好事,可也有不好的一面。總之啊,只要革命軍不遭到慘重損失,些許的挫折倒也可以承受。”

“現在的革命軍確實不是一下子便能被撲滅的了。”吳祿貞比較自信,指着地圖,給陳文強仔細講解着敵我形勢,最後下了結論,“進退有據,已經不是無根之木。即便有小敗,也不會潰,更不會一發而不可收拾。”

“這樣我就放心了。”陳文強輕輕吐出一口長氣,緩緩說道:“我有自知之明,對軍事是不擅長的。經你這麼一講,我就能專心於工商經營,畢竟還是要賺錢嘛!而且,這一大攤子,也夠我忙的。”

“你又要離開瓊州?”萬福華疑惑地問道:“我覺得你暫時留下爲好,現在應該算是關鍵時候吧?等你說的雨季到了,戰局有所鬆緩,你再走不遲。”

“我留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陳文強搖了搖頭,說道:“有些事情也不是非在戰場上解決。我在外面活動,興許能給革命軍制造很多有利條件呢!”

“羅浮山的那支武裝怎麼辦?”吳祿貞看着陳文強,說道:“沒有幫助,他們恐怕堅持不了多久。憑你與廣東官府的關係,以及在廣東的勢力,也只有你能幫到他們了。”

“你得容我想想。”陳文強沉吟了一下,並不把話說得太滿,委婉地說道:“如果咱們的人能掌握這支武裝,就更好辦了。如果還是那些會黨頭子作首領,我倒覺得不必着急。”

“真金不怕火煉?”吳祿貞有些疑惑,“在逆境中倒是更能考驗人,你不是打着這個主意吧?”

陳文強嘿嘿一笑,並不直接回答。

……

第67章 革命黨?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0章 麻皮金榮第41章 親熱第181章 無題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117章 義軍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72章 準備第42章 陰謀論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51章 無題第53章 一箭三雕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86章 無題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58章 行前瑣事第102章 一槍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159章 無題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57章 辣手摧磨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34章 猶太人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5章 煽風點火第79章 朋友?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6章 安頓託付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4章 過苛,面具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9章 心死,追人第199章 陳袁會第237章 定遼東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0章 搭救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199章 武昌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