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陳袁會

其實,袁世凱只是隨口一問,他當然不會想到陳文強竟是革命黨,竟是復興會的核心領導。√∟,

“亂黨嘛,雖是折騰得厲害,但僻處一隅。兄弟的產業在瓊州,倒是沒有什麼影響。”陳文強探悉着袁老四心理的絲絲縷縷,比較謹慎地說道:“況且,亂黨的策略和宣傳很到位,不劫掠、不濫殺,保護工商,廣東的富商地主也不是很恐懼。原來我還擔心粵漢鐵路的集資募款會有些麻煩,可實際上呢,比預期的要好很多。”

“廣東富庶,鐵路募資已過半數,這個我是知道的。”袁世凱很自然地點着頭,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復興會很厲害呀,在海外必有強大援助,方有此實力。也是朝廷立憲推進緩慢,倒給了亂黨以革命之理由。如果速行立憲,情形怕是不一樣了。”

見識啊,也不過如此。立憲與革命並不象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此進彼退,改革難道不是革命嗎?

在陳文強眼中,立憲派不過是溫和的革命黨,他們同樣要滿族親貴讓出權力,使他們能夠參與到國家管理中。而從人心苦不足的角度來看,即便是清廷加速立憲,立憲派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滿足,必然將是“得寸進尺”的不斷倒逼施壓,以攫取更大的權力和施展空間。

這一點,相信包括慈禧在內的滿清親貴都看得清楚好看的小說。所以,纔在發佈的新官制上諭中,使滿族親貴化的趨向不僅沒有改變,反有愈演愈烈之勢。就這樣的立憲,就這樣九年預備,豈能不讓急吼吼的立憲派感到灰心喪氣,革命派更是一分鐘都不能等!

而中國的事情。說起來也的確是古怪而複雜,很多事情看起來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當中;有時候一個好人,但未必對社會進步有幫助,而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無意中卻促成了制度的變革。雖然他當時的想法未必是出於公心。

譬如說奕劻,他是貪官而且中庸無能,但他在袁世凱鼓動下——當然也包含了他的利益,卻也做了中國政治結構轉型的努力。而榮慶、瞿鴻禨等人,你不能說他們不清廉剛正,不是個好官,但好官卻未必能促進社會的進步。

即使是袁世凱,你也無法說他當時推動立憲,真的是出於私心。而且。在當時的環境下,袁世凱想要辦成點事情的話,又不得不玩弄些手段,或者必須用錢鋪路或者籠絡私人,因爲不這樣,很多事情在當時根本就做不成。

而說到立憲,陳文強作爲立憲派新秀,自然是要發表一番言論的。

當時很多人嘴裡雖說“立憲、立憲”。但憲政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其實還是不甚瞭然。就連袁世凱。也知之不多,否則也不會在歷史上的辛亥革命之後被革命黨忽而總統制,忽而內閣制給忽悠了。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實行憲政,政府的權力將由憲法授予並受到限制,皇帝也將不能爲所欲爲。這對於國民來說。自然是好事。因爲生命、財產將由法律保障,而不是什麼封建社會的生殺予奪。”陳文強停頓了一下,看着袁世凱淡淡一笑,繼續說道:“就算是袁大人這樣位高權重,恐怕也心懷忐忑。擔心朝廷的隨意處置吧?換句話說,只要不是皇帝,其實憲政對人人都有好處。”

對此,袁世凱是明白的。如果皇權要受制於憲法或內閣,萬一慈禧太后去世而光緒有了出頭之日,屆時也不能把出賣過皇帝和維新派的袁世凱怎麼樣全文字小說。他或許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畢竟這關係到他的身家性命。

“朝中保守派勢力很強大,太后此次也偏向於他們。”袁世凱輕輕嘆了口氣,說道:“如果在野的立憲派能夠施加影響,或許能夠加速立憲也未可知。而且,各國立憲,大多由於下層民衆之要求,求而不得就要爭,爭而不以就要亂。若是立憲搞好了,也就不會有類似法國革命之慘事,禍害幾十年了。”

“鼓譟吶喊,這是肯定的。”陳文強想了想,說道:“朝廷若無誠意,一味延宕敷衍,恐怕亂黨更有口實,甚至會有很多中間派轉而同情並支持革命一途。”

“這就需要陳大人多費心了。”袁世凱撫着光光的額頭,嘆息道:“說到立憲,陳大人亦是行家,有頗多獨到見解。不象旁人,於西人政治只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那個《國際時事報》是陳大人主辦的吧,真是不錯,讀之令人開眼界,長見識。特別是歐羅巴洲的國際形勢,令袁某受益匪淺哪!”

陳文強認真地看着袁世凱,然後伸手在嘴邊比劃了一下鬍子的形狀,笑道:“袁大人對德國也是頗有好感吧?小站練兵,袁大人請的德國教習,裝備也多是德國的吧?”

“不錯,袁某很是崇拜德國這個新晉列強。”袁世凱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但與陳大人的親近德國又所不同。”

在袁世凱波的一生中,青島兩度成爲話題。他曾就任山東巡撫,在此期間,德軍始終佔領青島,如何處理對德關係成了一大問題;在他就任大總統後,一戰展開,青島問題再一次擺在了他的面前。

在小站練兵時,袁世凱看到了德國在普法戰爭後的崛起,認爲“公法非禦敵之具,鐵血爲經國之謀”,開始效仿德國的鐵腕治軍。他不僅研究了德國的軍國思想,蒐集了德國陸軍的兵制、操典、法令、戰略戰術原則等資料,還聘請了衆多的德國教官主持教練。

無疑,小站練兵給了袁世凱接觸德國的一個良機好看的小說。通過聘請德國教官、引進德國裝備、仿效德隊思想、學習德軍操典等一系列行動,顯示出了對德國的崇拜。這使德國開始注意到袁世凱這個人物,並對他產生了好感。同時,這也爲袁世凱在以後的歷史時期得到德國的幫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袁世凱在“仿德”的同時,也在“防德”。儘管德國在小站練兵時對他襄助良多。但袁世凱對德國虎視齊魯的野心是甚爲防備的。能夠保持高度的軍事警惕和政治敏感,表現出了此時袁世凱還有着軍人的膽識和氣魄。

而這與陳文強的“親德”是不同的。首先是領域不同,陳文強偏重的是工商經濟,就算是兵工廠、造船廠吧,也是屬於洋務實業的範疇,涉及到軍政的不是很深。

其次呢。陳文強與袁世凱的眼光不同,說是穿透歷史也不爲過,更準確地應該是知曉歷史大勢的投機取巧。所以,陳文強與德國的合作是比較大膽的,只要不是喪權辱國,甚至對德國加強軍力有所禆益,他都不憚去做。

最後一點則是陳文強的手段比較多樣,接觸的方方面面也不是袁世凱那麼狹窄。上至德國皇帝、皇儲,下至工商企業。他都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關係,或者說是拿出誘惑,使德國方面的支持來得越來越廣泛和深入。

“兩害相權取其輕,袁大人覺得對中國威脅最大的應該是哪兩個列強?”陳文強對袁世凱話的微詞並不以爲意,緩緩說道:“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是俄國和日本吧?英日聯盟雖然本意是針對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但卻壯了日本人的膽,給了日本覬覦中國的狼子野心。我知道袁大人與朱爾典私交不錯。但英國能在中日衝突時站在什麼立場?德國呢,與英法不睦。作爲新興列強又對現在的國際格局深懷不滿,不失爲我國抑制英日聯盟的一個助力。”

停頓了一下,看袁世凱認真地聽着,陳文強繼續說道:“從地緣關係,以及列強在中國的勢力強弱來看,德國雖據青島。虎視齊魯,卻並沒有那個實力。首先是海軍力量不強,遠渡重洋來作戰難度極大;其次是德國在亞洲並沒有殖民地,不象英法,能就近調兵全文字小說。況且——”陳文強故意沉吟着。“日本的崛起,在太平洋上已經威脅到了德國和美國,而扶持中國這個大而弱的盟友,對德美兩國都是有利的。這也就不排除德美兩國會主動放棄些利益,而中國正可以藉機爭取。”

“中德美結盟?”袁世凱對此感到新鮮而驚訝,“挾洋自重”的思想是有,“仿德防德”的思想也有,但他對國際形勢的分析和判斷顯然不如陳文強這樣精到。

“姿態,現在只能作出這種姿態。”陳文強輕輕搖動着一根手指,有些鄙夷地笑了一聲,“憑朝廷袞袞諸公的見識和能力,要想結盟成功豈不是笑話?事情張揚開來,倒要遭到其他列強的破壞和打壓,徒然壞了長遠大計。袁大人,你以爲對否?”

袁世凱若有所思,好半晌才微微一笑,說道:“看來陳大人歐洲一行,主要是德國一行,收穫頗豐啊!德國皇儲宴請,德國皇帝召見,這得到的消息顯然是很可靠的嘍!只是不知陳大人以爲何時可啓動結盟事宜,或者說怎樣的聯盟纔對中國最有利啊?”

“立憲走上正軌,建立起真正精明強幹、通曉國際形勢的內閣再說吧!至於具體事宜,非有一傑出之外交家不能成事。”陳文強此番是秘密來津,他不怕袁世凱把事情兜攬出來,“交結外援”可是朝廷大忌,更是慈禧所不容的。連與張謇等在野立憲派人士的交往都極爲保密,更不用說他這個能量更大、交結更廣的閒散官商了。

也正是因爲閒散,因爲亦官亦商,陳文強纔有更大的自由度,而不必象袁世凱這樣小心翼翼,夾在滿族親貴和漢臣中間受氣。

“受益匪淺啊!”袁世凱似真似假地慨嘆着,“我原以爲美國不斷示好,是因爲抵美風潮的影響,卻沒有想到其應該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太平洋,日本真的會威脅到美國和德國嗎?”

“已經威脅到了。”陳文強嘿嘿一笑,說道:“去年,日本因美國舊金山學校委員會宣佈將對所有的日本留學生採取隔離政策,掀起了激烈的反美示威……”

當時,消息傳到日本,日本公衆視之爲奇恥大辱,日本政府也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對此作出解釋全文字小說。日本輿論甚至叫囂:“整個世界都知道,裝備很差的美國陸軍和海軍不是我們有高度戰鬥力的陸軍和海軍的對手。”日本的《每日新聞》咆哮道:“當我們偉大的海軍將領出現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時,要打破美國固執的夢想是很容易的……爲什麼我們不堅持派出軍艦呢?”

儘管事件最後以美國的退讓而平息下去,但雙方的敵對情緒更加嚴重則是勿庸置疑的事實。但顯然,袁世凱並不知道這些事情,或者說,他沒有看出這其中的關鍵。

“竟有此事啊!”一貫警惕日本,甚至是仇視日本的袁世凱終於能夠正視,能夠認真思考了。

袁世凱與日本發生關係,可以追溯到袁駐朝鮮時期。爲抑制日本勢力在朝鮮擴張,袁孤立和排擠打擊親日派,甚至派人到日本刺殺親日派頭子金玉均,“遇事挑唆”日朝關係。後來的甲午戰爭,袁對日也持強硬立場;日俄戰爭,袁“以夷制夷”,偏向於俄國,也引起日本的強烈不滿……

所以,日本人仇恨袁世凱,袁世凱也敵視日本,陳文強這一番說辭,自然引起了袁世凱的心動。而在對待日本人的態度上,陳文強顯然與袁世凱是一致的,有着很多的共同語言。

作爲一次試探性的交流會面,陳文強和袁世凱談論了很久,儘管缺少實質性的東西,但都是相當滿意的。

着眼於長遠,兩個人都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也不是胸無城府之人。合作嘛,以後多的是機會,關鍵是兩人都覺得有建立長期聯繫的必要,也都表示願意互相扶持、幫助。最主要的是兩人在利益上有交集,可以互相利用。

……

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37章 定遼東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57章 瓊州戰略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67章 革命黨?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74章 讀心,工廠第6章 新藥,說和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39章 搶土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159章 無題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8章 會做人第235章 無題第48章 狂殺亂砍第43章 安頓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79章 朋友?第54章 一切順遂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02章 一槍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41章 無題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83章 伯蓀來訪第69章 工會設想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86章 黑吃黑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56章 無情殺戮第45章 求知少年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241章 無題第31章 信任?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99章 武昌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0章 搭救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91章 赴日第239章 大勝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14章 交談,託付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64章 生日邀約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