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

兵工廠的搬遷是確定無疑的事實,所需要的鋼鐵一可以通過鐵路由漢陽鐵廠供應,二可以在郴州或湘潭再建鍊鋼廠。 ●⌒,爲此,陳文強將不惜花費百萬元之巨。

名義上是因爲張之洞的離任,陳文強要盡力保全自己的產業不受侵害。實際上,離長江太近,湖北兵工廠容易遭到攻擊,纔是陳文強最爲擔憂的原因。

沒有水師,缺乏火炮,這是革命軍目前的缺陷。而前一個短腿,則是很難彌補的。不象火炮,可以買,可以造;軍艦那需要多大的資金,訓練水兵又需要多長的時間?

而把兵工廠遷移至湖南腹地,甚至是離廣東很近的郴州,陳文強在廣東的勢力便能夠就近提供保護;如果粵漢鐵路貫通,從韶關至郴州更是出人意料的快捷。

何況還有湖南的兩標新軍,通過人員滲透,餉糧和武器控制,總也會起到一定作用,成爲陳文強保障自己利益的籌碼。

而對張之洞來說,對陳文強的倚重和讚賞,對坐鎮湖廣十幾年所經營成果的珍惜,對故舊親信的照拂,都使他在離任前不得不做出比較妥當的安排。

數來數去,陳文強或許是能夠保證張之洞安心離任的最合適的人選。狡滑又圓滑,卻又精明強幹,交代的事情總能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去辦好。

無論是興利除弊的改革,長袖善舞的籌措,立憲派、海外華僑的社會資源,還是雷厲風行的修築鐵路,殺伐果決的剿匪平亂,陳文強都幹得出人意料的漂亮。

所以,張之洞認爲只要陳文強不倒。能繼續積極地發揮作用,他在湖湘十幾年的心血和成果,就能鞏固並繼續發展。他費盡心力編練的湖北新軍也不會缺糧欠餉,武力能夠穩定,湖湘兩省的安定也就基本有了保障。

換句話說,張之洞希望能讓陳文強安心。繼續出錢出力,不管是經濟建設,還是編練新軍,陳文強是否出錢,是否發揮他的影響力招商引資,是至關重要的。

能得出這樣的判斷和結論,歸根究底還是陳文強的僞裝太成功了。誰也不會想到屠戮“反清義士”,爲滿清的經濟建設盡心竭力,這樣一個傢伙竟然是革命黨。還是革命黨的頭子呢!而陳文強並不直接插手軍隊,也是張之洞比較放心的一個原因。

說到僞裝,其實還有一個人也是很成功的,那就是蔡鍔。稟承着“軍人不黨”的他,與革命團體沒有什麼聯繫,更談不上加入。在埋頭于軍事理論和竭力練兵的表象下,他卻是革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反正,不管張之洞作出什麼樣的安排。陳文強已經做出了決定,進行了佈置。按照最穩妥、安全的原則。他從來不把希望全部寄託在別人身上。

還是一貫的乾脆利索的行事風格,湖北兵工廠的搬遷迅速開始,而在郴州的永興,新的兵工廠開始建設,通往永興的鐵路也開始修築。

而就在陳文強一邊忙於工廠搬遷、產業調整,一邊與張之洞討價還價。忙得腳打後腦勺時,廣東出了大事,他又不得不加以關注,並做好隨時啓程回粵的準備。

……

九洲洋是指今距珠海市香洲東南部十六公里,九洲列島周圍的海面。北起野狸島,南至大澳島大擔角,東臨青洲水道,西至大陸沿岸,以九洲羣島命名,該洋南北長十六公里,東西寬十四公里。據史料載,明清時期這一帶海域常有海盜出沒,且常有外國商船走私鴉片、軍火,在海面竄犯,是清朝水師重點梭巡防患之水域。

一九零七年十一月,清廷偵知澳門廣和居商人譚壁理等委託日本商船“二辰丸”將神戶辰馬商行的步槍2000枝、子彈4萬私運往澳門,便通知廣東官府,廣東水師遂派出四艘兵船在澳門附近巡邏。

十四日上午,“二辰丸”駛近澳門,停泊在路環島東面約二里的大沙瀝海面及洲洋,準備在此卸貨。廣東水師予以截獲後,廣東巡弁李炎山等上船查驗屬實,船主亦無可置辯,由於罪證確鑿,日輪船主承認違法罪行,服從懲處。於是弁員將船貨暫時扣留,一齊帶回黃埔,以憑照章充公;並且撤去船所掛的日本國旗。

本來事情至此,應該算是結束了。但日本政府卻和葡萄牙殖民者及英人赫德進行干預,串通一氣,抵賴、反撲。

十六日,日本駐華公使林權助向清外務部發出抗議照會,硬說“二辰丸”擁有運載軍火進入澳門的準單因此不是走私船;該船並未在中國領海卸貨該地屬澳葡領海。反誣清政府越境截捕商船,“顯示違約,舉動野蠻”,要求清政府“速放該船,交還國旗,嚴罰所有非法之官員,並陳謝此案辦理不善之意,以儆效尤”。

葡公使柏德羅也於十七日照會清廷外交部,指該船被拿,有違葡國所領沿海權,並有礙葡國主權。

最初,中國主張“二辰丸案”由中日雙方按照海關章程進行審理,但日方斷然拒絕。其後,清廷外務部又通知日本公使,擬請英國艦隊司令對此案進行“公斷”,也遭到日方的拒絕。

面對日本和葡國的外交壓力,清廷一再讓步。

二十一日,清外務部照會日本公使,對“二辰丸”上日本國旗被中國士兵扯下一事表示歉意,並答應“將辦事失當之員弁加以懲戒”。但是,日方仍不肯罷休。二十三日,日本公使林權助又向外務部提出解決該案的五項要求:一、立即放回二辰丸;二、在放還二辰丸時, 中國兵艦鳴炮示歉;三、扣留的軍火由中國購買,貨價爲兩萬四千日元;四、處置對扣留二辰丸負有責任的官員;五、賠償此事件所造成的損失。林權助聲稱,只有全部答應這5項要求,二辰丸案才能和平了結。

終於,清廷於二十六日表示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無理條款。。血路救贖

第237章 定遼東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9章 外謙內毒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57章 辣手摧磨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02章 一槍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41章 親熱第55章 攤牌(二)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258章 蒙亂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79章 朋友?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23章 破紅袖閣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5章 煽風點火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91章 無題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55章 攤牌(二)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9章 接客,賣唱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37章 定遼東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75章 雨夜閃電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75章 雨夜閃電第58章 行前瑣事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102章 一槍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61章 陷阱,等待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9章 心死,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