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自強,抵英

“政府宣佈承認雙重國籍,是對海外華人負責任的表現。”僑領李忠清感慨地說道:“以前一直有海外華人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現在這嫁出去的女兒也算是有了孃家了。”

“嫁出去的女兒也沒有置之不理的道理,國家越強盛,也代表孃家越厲害,在外受了欺負,孃家人總要出頭給撐腰不是。”陳文強笑着說道:“不過,這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自強自立,爲孃家爭口氣呀!”

“女生外相,海外華人對建設祖國可是盡心盡力,這是不是胳膊肘向外拐呀?”陳華慶說道:“說起來,我們的先輩闖南洋真是說不盡的苦,受不完的罪,熬到現在真是不容易。眼看着祖國越來越有希望,我們這些遊子也算是有了落葉歸根的地方。”

翻開史籍,歷史記錄了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的顢頇愚鈍,對自己海外子民的冷漠無情。這是造成南洋華人苦境無限的主要原因。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人民向南洋羣島的移植早在公元七、八世紀就開始了。至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後進入高氵朝。那時南洋羣島(包括馬來半島)上的許多地方都並不在某個國家的明確疆域之內。

十世紀以後,在菲律賓羣島上陸續出現的蘇祿、呂宋等王國勢力只及呂宋島部份地區。十三世紀印尼羣島上的麻諾巴歇王朝的勢力範圍主要在爪哇島,和佔據加裡曼丹、馬來半島上少數地方。

十四至十八世紀馬來半島上曾出現幾個獨立的蘇丹國,但其勢力並未涵蓋馬來半島全境。在中世紀行將結束之前,加裡曼丹、蘇門答拿、馬來半島等許多地方及其更多的島嶼都是無主的蠻荒之地。只有爲數不多文明水平極爲低下,處於氏族時期的原始部落在過着刀耕火種或遷徙不定的生活。

炎黃子孫冒着千難萬險,飄樣過海來到這瘴氣瀰漫蛇蠍橫行的陌生土地上。用自己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辛勞的汗水乃至生命給南洋荒原帶來了文明和生機。並且沿習着漢民族善良的天性友善地對待那明顯處於劣勢的土著居民。截然區別於那些比他們後到的以征服者、佔領者、奴役者面目出現的歐洲白種人。

“翻開歷史,針對南洋華人的屠殺和壓迫是血淚滿篇。除了這些屢屢發生的大屠殺外,日常的歧視欺壓、綁架勒索、辱罵毆打更是無時不遍及南洋諸國各地。”陳文強話鋒一轉,低沉地說道:“對此,我常常在想,南洋華人茫茫無盡的苦海成因究竟何在?”

衆人都沉默下來。面對着陳文強的沉痛發問,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回想歷史,誰又能漠視這血淋淋的事實呢?

陳文強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分析這其中有歐洲殖民者的貪婪殘暴;有土著居民的妒忌橫蠻;有政治人物的陰謀詭計;也有中國曆代當權者的漠視;可難道南洋華人就沒有責任嗎?是的,南洋華人勤勞、節儉、善於理財、長於個人奮鬥。但反過來看,卻也能發現海外華人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勤勞而欠缺剛強;節儉而不夠慷慨;善於理財而拙於參政;長於個人奮鬥而短於團體進取;勇於內鬥而怯於外爭;熱衷於私人經營而淡漠於公衆事務;聰明時流入取巧;忍讓常淪爲懦弱。”

陳華慶先是皺眉,沉默半晌又嘆了口氣說道:“國務卿先生所說確實有道理,南洋華人最大的問題便是不團結,國人根深蒂固的地域觀念很難消除。粵人閩人浙人分得那麼清楚。實在讓人不理解,不都是中國人嗎?”

“這些問題早已存在,想改變很是困難。”李忠清點頭贊同道:“對此,國務卿先生可有什麼好的辦法?”

“事在人爲,在這個問題上,南洋華僑總會要負起責任,將工作持之以恆地做下去。”陳文強說道:“中國革命成功了,國民享受着平等的政治權利。南洋華人呢。在殖民者的統治下,依舊象奴隸一樣。大家也該想想這個問題。直白點說,有了公民資格而沒有公民權利,就是沒有奴隸名頭的奴隸。”

“說到底,華僑也是外來戶,沒有鳩佔鵲巢的理由吧?”僑領陳化南試探着說道:“大多數華人去南洋不過是謀財,目的達到也就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了!”

“估計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陳文強說道:“沒有政治權利。就象沒有根基,財富不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樓閣,隨時會轟然倒塌。可惜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且,他們對母國政治的關心甚於對當地政治的關心。因此避免了土著民族主義者和華人民族主義者之間的尖銳衝突,但這只是暫時現象。”

“國務卿先生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陳華慶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說道:“南洋華人是世界範圍內受壓迫民族中苦難最深、恥辱最大,同時也是數量最多、文明程度最高、財力物力最雄厚、與外界聯繫最廣泛的一個。但西方殖民者四百年來的屠殺政策,以及拉攏土著人,打壓華人的一貫策略,使一些有識之士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此次共和國建立,南洋華人才會傾囊相助,一旦中華祖國恢復了自己固有的自信心,成爲強大的國家,南洋華人就會獲得最純正的,也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支援。這就是我們追求的長遠目標之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陳文強皺着眉頭說道:“願望很好,但據我來看,將很難實現。象南洋的蘭芳共和國,他們一直希望能夠被清廷接納爲一個地方政府,一來可以光宗耀祖,二來也可以利用祖國這個靠山,抵抗來犯的歐洲人。但後來怎麼樣,還不是灰飛煙滅。沒有武力做後盾,依靠別人終究是被動的。就象浮萍,只能隨風流而動。”

“這也有不同。”李忠清反駁道:“象羅芳伯這樣的中國移民,在當時社會裡叫‘****棄民’,根本沒有社會地位。而且清朝沒有眼光,難道社會進步了這麼多年,祖國還是這樣無情嗎?”

“一切結論不能建立在假設上。”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只有提高當地華人的政治號影響力,纔可以保障華人政治權利、人權和財富。但現在土著人在西方殖民者幫助下已掌有特權,哪會輕易放棄。考量現實,要想大幅度改善南洋華人的處境,就自身而言,辦法只有兩個。一是南洋華人應儘量摒棄種種陋習缺陷,自強自重,團結抗爭;二是有個強大的文化母國願意伸出強大的援助之手。現在共和國初建,根本還談不上強大。可即便困難很大。政府依然會以維護人民利益和海外同胞的正當權益爲宗旨,並且不惜爲此冒風險,採取必要行動。但依我看來,兩者同時進行,效果應該更好。”

“難道要我們組織華人進行武裝反抗?”陳化南瞪大眼睛問道。

“怕了,怕牽連你們陳氏家族?”陳文強調侃道。

“不是,不是,只要政府有命令。我們陳家——”陳化南想說些慷慨激昂的話,又有些底氣不足。

“放心。政府不會讓你們這麼做的。”陳文強笑着解釋道:“不過,思想決定行動,目標的遠大決定了腳下的路能走多遠。我無意貶低諸位的努力和付出,只是提出一種另外的設想,並與諸位探討這種設想的可能性。據我所知,南洋華人與當地土著人的比例相差不大。在某些地方還要超過土著人,可爲什麼一直受欺壓,而不圖反抗振作,反倒將解脫的可能寄託於專一的方面呢?”

“抗爭過,流血過。死亡過,但都歸於沉寂。”陳華慶幽幽的說道:“現在的南洋局勢還算穩定,自然不會揭竿而起,奮而一戰。”

“形勢在變,沒有這種心理,機會也不會給沒有準備的人。”陳文強說道:“當然,國家和政府也沒有讓諸位拋家舍業,流血奮戰的意思。這幾位是派駐南洋各地使館的工作人員,希望你們能通力合作,大力支持政府的工作。”

雖然陳文強有讓南洋華人自立建國的設想,但現在還遠不是說開的時候。這些僑領都有家有業,在南洋的利益非常大,要他們冒着被殖民政府殺頭的危險去幹這件事,確實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這是當然。”“這絕對沒問題。”幾位僑領都鬆了一口氣,含笑向陳文強所指的幾位駐外官員表示善意。

這幾位官員並不是象陳文強嘴裡所說的那樣簡單,也不象他們表面看起來那麼溫文而雅,人畜無害,他們可都是國安部訓練出來的特工。

所謂“特工”,就是做特務工作的人,也被稱之爲特務。特務一詞,並沒有給人們留下好印象。一般塑造出來的形象,頗有些舶來品的味道,或是在銀幕上所常見的那種身穿晴雨褸、頭戴鴨舌帽,嘴上叨着一支香菸或銜着一個菸斗,而行動鬼祟,表情陰冷的人物。要不就是隻求目的不擇手段,一槍在手動輒玩命,人人敬而遠之的冷血殺手。至少,在一般觀念上也被認爲是走偏鋒和不吉祥的那種人。

特務工作的基本性質,是純粹屬於政治性的。換句話說:凡是脫離政治的一切類似活動,都不是現在我們所談論的特務工作;例如某一私營公司或廠家,爲謀取商業利益,而進行蒐集所需要的情報資料,無論其蒐集方式與所採取的手段爲如何,這不算是特務工作。主要的理由,是它不含政治性。

特務工作的最大功用在政黨方面:是取得政權及鞏固政權的先鋒部隊;在政府方面:是保衛國家及抵禦外侮的秘密武器。

而特務工作的特徵:是不能獨立存在,也不會個別存在;它是附着於一種政治形態的。明白的說,特務工作只是一項政治工具,惟其利害成敗,絕非屬於個人。所以它的精神是“利他”而非“利己”的。

作爲陳文強一手創建並組織起來的特工系統,國安部得到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在立足國內發展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向國外擴展。陳文強希望能夠建立起全世界最大、最專業的情報網絡,最強、最悍氣的諜報組織。

如果說現在世界上的國家對情報機構的建設最爲重視的,恐怕中華共和國絕對能排上前幾名。這主要是由於陳文強的影響,以及他以個人資金對國安部進行的預算外大筆投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強調的就是情報工作的重要意義。不僅是在戰場,即使政治戰、經濟戰等方面,情報工作一樣十分重要。這是歷史經驗證明的,也是很多的諜戰大片對陳文強薰陶的結果。

……

廣闊無邊的疆土,龐大強悍的海軍,這一切都在維持着英國世界老大的榮譽和地位。也讓世人不敢側目相對。

但中國有句古話:盛極而衰,否極泰來。英國在它強盛的外表下已經隱含着嚴重的問題,1870年以後英國就在經濟發展上顯露出疲態。儘管絕對實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國和德國超過,但對於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保持領先的發展速度,絕對的落後是遲早的事情。

這一點,中國政府在陳文強的主導下,召集專家學者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結論很有前瞻性,但更多的是經驗和教訓。換句話說,中國從英國的衰落和德國的崛起上,得到了對自己有益的發展策略。

分析這一時期英國相對衰落的原因,中國政府得出了五方面的因素,並在這五個方面開始努力避免。

首先,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無論從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所能比擬的,對於一個國家更爲關鍵。

然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

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99章 陳袁會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4章 結死樑第159章 無題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13章 編練新軍,再謀官職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59章 戰端開第236章 高調歸羊城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83章 底線?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207章 憲政會第60章 南洋攻略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12章 國際同情,政府令第18章 商機,愁怨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71章 法越衝突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94章 瓊州之基第29章 暗殺團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86章 開導,實驗室的秘密第36章 道德的坍塌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0章 搭救第49章 茶樓比試第186章 無題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43章 安頓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14章 無題第17章 吃講茶第39章 搶土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39章 大勝第8章 會做人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47章 混血兒——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