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佈局,人販

“嗯,是這個理兒。”金三爺想了想,說道:“那些土鱉,手裡也不過是棍棒、刀斧,幾支噴子便足夠他們受了。”

“那咱們就開始行動。”阿發眯了眯眼睛,冷笑道:“先易後難,讓兄弟們先練練手。”

“官府那邊也要提防一二,畢竟咱們不是青幫。”金三爺提醒道:“如果不是官府打壓,咱們與青幫的爭鬥哪能老是吃虧。”

阿發點了點頭,說道:“師兄說的是,官府那邊也要多注意。幫中的兄弟剛剛開始滲透,目前還起不到大的作用,還是要小心行事。”

在舊時代,許多州縣、碼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差役不過幫,飯碗端不長;幫會不通差,生意敲不成。何以差役不進幫,飯碗端不長呢?因爲軍警職在破案,而在幫會勢力盤根錯節之處,犯案者必定是幫中人物爲多。即便不是幫派人物,憑幫會的人脈和耳目,如果軍警在幫,只須略加查詢,往往也能很快得到線索。

那麼,又何以“幫會不通差,生意敲不成”呢?這道理也明白得很,因爲幫會流氓的所謂“敲生意”,都是經營種種不法的“特種事業”,倘若官府或軍警認真起來,豈不是要處處受阻?

如果幫派能“通差”,且在官府和軍警之中幫徒甚衆,小的方面可以通風報信,逃避打擊,大的則可以合夥“敲生意”了。所以,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幫會流氓要開武差,就先通知在幫之軍警,協商妥當以後再去作案;如果是外來的幫徒要在本碼頭開武差,也必先投帖求見本地在幫之軍警頭目,陳明來意,先掛上號,甚至得到官差的指點和授意,這叫“襯底”。等到作案完畢,所獲贓物按規矩分成,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了。

如果苦主頗有權勢,或者託人找關係,強壓官差軍警非破案不可。官差通常就會找一個小嘍羅來,命他限期破案,十天一催,半月一問,到期不破案,就要挨板子,再給他金錢作爲挨板子的酬勞。有些癟三專以代人挨板子爲業,這個差使叫做“拍豆腐”。

所謂“拍豆腐”?乃是原來清代衙役都要練就的一種打板功夫。但聞板子響,被打者不覺痛。練時以老豆腐一方,日夕鞭打,功夫到者,能使豆腐不失原狀。這本是衙役詢私舞弊的方法,但卻一直沿習下來。那癟三捱過板子後,就哀求官差道:此案實在難破,否則,小人斷不肯以血肉之軀,受這般痛苦。這樣拖來拖去,案子也就常常不了了之。

如果失主還是不肯了結,以種種權勢壓下來,那也有辦法對付。辦法就是與竊賊商量,花點錢叫幫會中的一個小盜犯(謂之“邊風子”)到堂了案。“邊風子”到案後,只須略認一二犯罪事實。如果逼令交出全部贓物,就對答:此案是三四個人一起作的,他們早已逃跑了,我得的就這麼一點。於是,官差叫苦主將這點贓物領去,判這個“邊風子”一年半載的徒刑了結。

綜上所述,幫派與官差勾結,都是關係雙方利害的事情。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青幫因爲歷史原因,顯然比洪幫更具優勢,背後的官方隱勢力更大。但這也不是不能改變的,威脅利誘是一個手段,讓洪幫兄弟去當衙役、捕快,或者是租界巡捕,又是一個辦法。

若論組織的構建思路,以及方方面面的佈局,這個時代估計無人能比阿發。而重新組建的團體也將不再是舊式的幫派,而是具有近現代化特徵的社團。能量更大,組織更密,觸角更長。

…….

盧家灣工地,擡眼望去,除了拔地而起的樓房圍牆,便是衆多的草棚破屋,甚至是幾根木棍樹枝搭起來,蓋上破衣爛被的簡陋住處。

製衣廠在招工,紡織廠在招工,工地也在用人,即便不能討上生活,工地外圍還設了粥棚,一日兩回地施粥。不用特意作什麼宣傳,消息口口相傳的擴散速度也是十分驚人,越來越多的逃荒饑民向這裡涌來。而上海灘的罪惡眼睛也盯上了這些無依無靠、身無長物的苦難之人。

不長的一條泥道兩邊稀稀拉拉坐着十幾個插着草標的“商品”,多是些男女兒童,也有幾個年輕女人。他們有的哭嚎不已,有的誠惶誠恐,有的坐立不安,有的一言不發。旁邊的便是他們的家屬,滿臉的悽苦,看到有象是主顧的人過來,便重複着令人心酸的話,“不要錢,讓孩子吃上飯就行!”或者是“這孩子手腳麻利,很勤快,能吃苦,當丫頭,做雜活都行!”

“真可憐。”綵鳳有意無意地湊近了阿發,幽幽地嘆息道。

嗯,阿發胡亂答應了一聲,透過馬車的車窗盯着不遠處的幾個人。

一個胭脂花粉塗得血紅的妖豔女人站在那裡,身旁還站着兩三個敞胸咧懷的大漢,正在談着買賣。

“你怎麼死心眼呢?”妖豔女人不耐煩地訓斥着一個老漢,“這是讓女娃去享福,推三阻四地,全家餓死都活該。”

老漢將自己的閨女擋在身後,雖然有些害怕,但仍然很堅決地搖頭道:“不行,不能讓我閨女跟你們走,去那骯髒的地方。”

老漢的這番話,顯然激怒了這幾個人。妖豔的女人呸了一聲,罵道:“既是賣人,給了錢就是咱們的了,拉走。”

她一聲令下,兩個大漢便應聲而出,推開老漢,抓住那姑娘,就要強行帶走。

姑娘哭着,掙扎着,老漢也紅了眼睛,撲上來想從壯漢手中解救自己的閨女,他旁邊的幾個小孩子也哭叫着衝上來,解救自己的親人。

“媽拉個巴子!”“小兔崽子,還咬人!”“滾開,老不死的!”……三個大漢被糾纏得火起,罵罵咧咧地便要下重手。

“都住手。”阿發跳下馬車,大步上前,鐵胳膊和另一個大漢趕忙跟上,綵鳳氣憤之下,也跟了上去,大聲制止。

第5章 刮目相看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51章 商團,試槍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6章 新藥,說和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02章 一槍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8章 壓抑,渲泄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6章 廣東路濟羅生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5章 刮目相看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39章 新思路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59章 無題第102章 一槍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42章 家事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94章 瓊州之基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31章 信任?第61章 任務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51章 無題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