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

一、遇貴人

張飛本欲殺董卓,劉備與關公急止,言明:董卓是朝廷命官,不可以擅自殺害(民不與官鬥,識時務者爲俊傑)。

張飛不願在董卓手下聽命,劉備、關羽和張飛一起引軍來投朱儁。

儁待之甚厚(精兵強將,留爲己用,明智之舉),張飛殺了張寶副將高升,劉備麾軍直衝過去。

張寶作起妖法,劉備等人大敗。

次日,朱儁用計破了張寶的妖法。

張寶見解了法,急欲退軍(致勝之寶失靈,退避自保爲上)。

左關公,右張飛,兩軍都出,背後劉備、朱儁一齊趕上(衆人齊心合力,勢不可擋)。

張寶落荒而走,走入陽城,堅守不出。

朱儁引兵圍住陽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

皇甫嵩大獲勝捷,朝廷以董卓屢敗,命嵩代之。

嵩到時,張角已死;張樑統其衆,與朝廷相拒,被皇甫嵩連勝七陣,斬張樑於曲陽。

朝廷加皇甫嵩爲車騎將軍,領冀州牧。

皇甫嵩又表奏盧植有功無罪(共患難之人,能幫則幫,友誼在互相幫助中更加深厚),朝廷復盧植原官。

曹操以有功,除濟南相,即日將班師赴任。

朱儁聽說,悉力攻打陽城,賊將嚴政刺殺張寶,獻首投降。

朱儁遂平數郡,上表獻捷。

黃巾餘黨三人:趙弘、韓忠、孫仲,聚衆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仇。

朝廷命朱儁即以得勝之師討之,賊據宛城,儁引兵攻之。

朱儁領劉備等人,分兵四面圍定宛城。

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許。

劉備不解,朱儁解釋道: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

現在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志,非良策也(同一事件,背景、時局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切不可讀死書)。

劉備擔心韓忠等人會死戰,建議撤去東南,獨攻西北,令賊棄城而走(窮寇莫追,“網開一面”更易殲之)。

朱儁依計而行,韓忠果然棄城而走,儁與劉備、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餘皆四散奔走。

正追趕間,趙弘、孫仲引賊衆到,儁見弘勢大,引軍暫退,弘乘勢復奪宛城(乘勢而爲,事半功倍),儁離十里下寨。

方欲攻打,忽見正東孫堅人馬到來。

二、人同命不同

孫堅年少有爲,曾單人智擒衆賊:衆賊分贓之際,孫堅遂奮力提刀上岸,揚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虛張聲勢,應急之策,見好既收)。

後屢建奇功,獲朝廷嘉獎,朱儁聯手孫堅,大敗趙弘、孫仲等人。

南陽一路,十數郡皆平,儁班師回京,詔封爲車騎將軍,河南尹。

儁表奏孫堅、劉備等功。

孫堅有人情(不觸犯原則的情況下,賣人情無錯),除別郡司馬上任去了。

劉備等人聽候日久,不得除授。

三、官場失意

在街上遇到正值郎中張鈞,劉備等人向其陳述自己的功績和現狀。

張鈞向靈帝狀告十常侍,十常侍當場狡辯,靈帝將張鈞逐出。

十常侍由此得知,破黃巾軍有功之人,未受封賞,所以不服(能穩居高位者,必有異能)。

因此,劉備得了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

劉備到任後,勤政愛民,奉公守法,兩袖清風,頗受百姓愛戴!

督郵向劉備索賄不成,強逼小吏誣陷劉備。

張飛氣憤不過,將督郵毒打一頓(以惡制惡,雖非良策,但實效斐然。傳言:打督郵者並非張飛而是劉備本人。)。

劉備得知後,饒督郵性命,辭官而去(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督郵歸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

劉備、關、張三人往代州投劉恢,恢見劉備乃漢室宗親,留匿在家不題(救人於危難之際,富貴險中求)。

十常侍,但有不從己者,誅之。

趙忠、張讓差人向破黃巾將士索金帛,不從者奏罷職。

皇甫嵩、朱儁皆不肯與,俱奏罷其官。 wωω_ Tтkд n_ ¢ o

四、欺下瞞上

帝封趙忠等爲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壞,人民嗟怨。

長沙賊區星作亂,漁陽張舉、張純反。

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帝在後園與十常侍飲宴,諫議大夫劉陶,向帝狀告十常侍。

帝令武士擁陶出,方欲行刑,司徒陳耽以頭撞階而諫。

帝怒,命牽出,與劉陶皆下獄。

是夜,十常侍即於獄中謀殺之,假帝詔以孫堅爲長沙太守,討區星,不五十日,報捷,江夏平,詔封堅爲烏程侯。

封劉虞爲幽州牧,領兵往漁陽徵張舉、張純。

五、再入官場

代州劉恢以書薦劉備見虞,虞大喜,令劉備爲都尉,引兵直抵賊巢,挫動銳氣。

張純被帳下頭目刺殺,將頭納獻,率衆來降。

張舉見勢敗,自縊死,漁陽盡平。

劉虞表奏劉備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郵之罪,除下密丞,遷高堂尉。

公孫瓚又表陳劉備前功,薦爲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劉備在平原,頗有錢糧軍馬,重整舊日氣象。

劉虞平寇有功,封太尉。

六、宮廷政變

靈帝病篤,中常侍蹇碩建議殺掉何進,因宣進入宮。

進至宮門,司馬潘隱向何進提醒(性命攸關之事,不可小覷),何進逃過一劫。

何進回家後,召集衆人商議除掉宦官,曹操認爲不易除掉。

何進不以爲然,潘隱來見何進向其說明詳情:帝已崩。

賽碩與十常侍商議,矯詔宣何國舅入宮,欲絕後患,冊立皇子協爲帝。

曹操建議:先正君位,然後圖賊。

袁紹披掛整齊與何進領五千御林軍,同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三十餘員,相繼而入,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何進入後宮本打算全部殺死宦官,中常侍郭勝殺死蹇碩,張讓等人向何後求情:殺死何進的主意是蹇碩出的,與其他人沒關係。

何後密詔何進:依張讓等人之言,何進隨即赦免他人。

袁紹建議:斬草除根(除惡務盡,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何進不聽。

董太后與張讓等人商議對付何進之事,張讓盡出主意。

董太后依計而行:封皇子協爲陳留王,董重爲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勝負不明時,以不變應萬變)。

何太后與董太后翻臉,何進將董太后一枝廢掉。

張讓等人又巴結何進之弟和其母,遂十常侍又得近幸。

何進害董太后之事,被張讓等人傳出,袁紹建議:藉機除掉張讓等人。

何進猶豫不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生死、機密大事當果斷),左右密報張讓。

張讓通過賄賂何進之弟向何太后求情,何太后拒絕了何進殺張讓等人的建議。

袁紹見何太后不同意,又向何進建議:召地方軍隊來京,盡誅閹豎(引狼入室,忌中之忌)。

主薄陳琳表示:不同意,地方軍隊進京,容易生亂(人心難測,不可掉以輕心)。

何進對陳琳的意見,不以爲然。

曹操此時說出話來,預知曹操說出何話,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九回 內部清理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八十回 變天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