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

bookmark

一、引虎殺狼

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

李儒得知事情原委後,借楚莊王絕纓之典故勸董卓將貂蟬賜予呂布(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因小利失大義者,不智)。

董卓表示要考慮一下,隨後去問貂蟬意見。

貂蟬連哭帶嚇,令董卓改變了主意(能被他人輕易改變主意時,命運將不在自己手中)。

董卓回覆李儒:卓不究呂布之罪,以好言慰之(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手段,不是人人適用)。

李儒再次勸諫,董卓大怒,李儒只能自嘆:將來死於貂蟬之手。

董卓爲了避免呂布“騷擾”,將貂蟬帶回郿塢。

呂布見貂蟬似有哭泣之意,王允佯裝詢問呂布與貂蟬之事(有時扇風者,比點火者,更可惡)。

“得知”事情原委,王允將呂布帶入密室,爲呂布不值,呂布冒起沖天大火。

王允又好心“勸解”呂布(挑起通天大火,一口小氣“滅”之,虛僞至極),呂布發誓要殺董卓。

王允又“勸解”一番,呂布徹底下定決心殺董卓,並拔刀刺臂出血爲誓(自殘以發誓,震撼但不智)。

王允藉機跪拜呂布,與布相約共誅董卓,呂布許諾而去。

允即請僕射士孫瑞、司隸校尉黃琬商議。

孫瑞建議:通過對董卓懷怨的李肅誆騙董卓入朝(堅固的城堡都是從內部被攻破,任何組織都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從弱處突破極易)。

王允同意瑞建議並請呂布一起商議。

呂布派人請來李肅並表示:李肅不同意的話,立斬之,李肅立即表示同意。

王允表示:事成後李肅將得顯官(威逼使其就範,利誘使其固就範之心)。

李肅依計而行,誆騙董卓:獻帝要讓位與卓,王允也十分贊成(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天上掉餡餅,不是陷坑,就是陷阱)。

董卓拜別卓母時,卓母提醒卓:恐非吉兆(大喜過望之時,勸其冷靜,良人也)。

董卓毫不在意,途中車折輪,馬斷轡,董卓問李肅何意,李肅均巧言騙過(奉承之言,不可信)。

百官迎接董卓,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形勢比人強,個人之力難勝形勢之強)。

董卓聽到童謠,又問李肅:童謠主何吉凶,李肅仍巧言騙過(重大事宜,應聽多方意見,僅聽單方面信息,容易被矇蔽)。

董卓擺列儀從入朝,忽見一道人提醒,李肅照樣巧言騙過董卓,將道人驅離。

李肅手執寶劍扶車而行,到北掖門,軍兵盡擋在門外,獨有御車二十餘人同入。

董卓遙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於殿門,驚問肅。

肅不應,推車直入(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允聯手呂布、李肅殺掉董卓,呂布當衆宣佈:奉詔討賊臣董卓,其餘不問(少樹仇敵,明智之舉)。

將吏皆呼萬歲,當下呂布又言:李儒助卓爲虐,要將儒抓獲(出爾反爾之輩,不可信)。

李肅應聲願往,李儒家奴已將李儒綁縛來獻。

王允命縛赴市曹斬之,又將董卓屍首,號令熱市鬧區。

卓屍肥胖,看屍軍士以火置卓臍中爲燈,膏流滿地。

百姓過者,莫不手擲卓頭,足踐卓屍(殺人不過頭點地,對死人殘忍之人,絕非善類)。

王允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

呂布至郿塢,先取了貂蟬。

皇甫嵩命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

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卓母亦被殺。

二、得意忘形

沒收塢中所有財寶,回報王允。

允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衆官,酌酒稱慶(勝不驕,敗不餒。勝利後重在保護勝利果實,盲目樂觀,樂極生悲也)。

侍中蔡邕情不自禁,爲董卓哭泣。

王允欲斬之,衆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

太傅馬日磾亦向王允建議:利用蔡邕之才續成漢史,並且蔡邕以孝行聞名,如果殺了,會失人心。

王允竟然認爲司馬遷作史,是國家衰敗之根。

日磾無言而退,私下對衆官言明:王允不能長久(國之大事,不尊大法,以私情而論,必亡也)。

王允不聽馬日磾之言,命將蔡邕獄中縊死。

一時士大夫聞者,盡爲流涕(戰亂過後,人心爲上,失人心者,其亂難平也)。

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居陝西,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

王允堅決不準(得饒人處且饒人,得理不饒人,乃自樹強敵也),李傕本欲逃跑(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正面看待問題,方是解決問題之始)。

三、好虎架不住一羣爛狼

謀士賈詡建議:李傕等誘集陝人並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奉朝廷以正天下。

李傕聽從賈詡建議,散佈謠言:王允要殺死西涼州所有的人。

衆皆驚惶,李傕趁機收攏人馬(置之死地而後生,必死無疑之時,方不畏死)。

李傕分作四路,殺奔長安來。

路逢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欲去與丈人報仇,李傕便與合兵,使爲前驅。

呂布領李肅迎敵,李肅先勝牛輔一陣,牛輔夜間偷襲,李肅大敗。

呂布將李肅斬殺,牛輔打不過呂布,又大敗。

牛輔喚心腹人胡赤兒商議:敵不過呂布,瞞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與親隨三五人棄軍而去(正確面對失敗,方是成功之始)。

胡赤兒在出逃途中殺了牛輔,奪輔金寶,並將牛輔之頭獻給呂布。

呂布問事情經過,從人如實相告,呂布將胡赤兒斬殺(賣主求榮之輩,不可留)。

呂布領軍前進,正迎着李傕軍馬。

傕軍不能抵當,退走依山下寨,請郭汜、張濟、樊稠共議:呂布雖勇,然而無謀,設計使呂布首尾不能救應。

衆用傕計(智取爲上,勇力次之)。

呂布一連數日,欲戰不得,欲止不得(有力無處使,神勇也無用)。

張濟、樊稠兩路軍馬,竟犯長安,京城危急。

布急領軍回,背後李傕、郭汜殺來。

布無心戀戰,折了好些人馬。

到長安城下,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布軍與戰不利。

軍士畏呂布暴厲(領軍之人,人品、個性決定其手下之質),多有降賊者。

數日之後,董卓餘黨李蒙、王方在城中爲賊內應(平亂後不能撫平人心,終爲隱患),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

呂布攔擋不住,引數百騎要王允同布一起逃走,允爲了所謂的國家大義堅持留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愚忠不可爲)。

呂布再三相勸,王允只是不肯去。

呂布只得棄卻家小,引百餘騎飛奔出關,投袁術去了(袁術知道呂布的事蹟不可能收留呂布,呂布沒有辦法,不去投靠他人,自己難逃一死,呂布又去投靠袁紹,之後呂布命運接第十一回)。

四、趕盡殺絕

李傕、郭汜縱兵大掠(軍無軍紀,便爲匪也)。

數名大臣被殺,賊兵圍繞內庭至急,侍臣請天子上宣平門止亂。

李傕等望見黃蓋,約住軍士,口呼“萬歲”。

獻帝問李傕等人的意圖,李傕、郭汜迴應:只是爲董卓來報仇,非敢造反(師出有名,立場乃定)。

要見王允,才肯退兵。

王允主動站出,見李傕等人。

衆賊殺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將王允宗族老幼,盡行殺害。

此時李傕、郭汜打算殺了獻帝(不忘初心,方可目的明確,不致迷失)。

預知獻帝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八十回 變天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八十回 變天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