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土木
蠃政是好大喜功的,從小就是這樣,好想大事,好做大事。統一中國後他的這個喜好發展到了極致。一方面他調動數十萬軍隊南征北伐,在穩定邊疆的基礎上擴土開疆。另一方面,他大興土木,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搞了數個規模巨大的工程,哪個工程用工都超過十萬人以上。其中兩個工程即長城和始皇陵成爲世界的八大奇蹟之一。可見其工程的影響之大。下面就依次說一說這些規模巨大的工程。
長城
在戰國時期,很多國家都修過長城,用來防禦敵人入侵。秦國、趙國和燕國爲了防備北方的匈奴,都修過很長的長城。蒙恬在北伐匈奴勝利後,又按照秦始皇指示帶領三十萬軍民修築北方長城。蒙恬修長城時,利用了過去的舊長城,整修加固並把他們全部連接起來,西從甘肅臨洮開始,東到遼東,全長5000多公里,號稱萬里長城。長城高度從5米到10米,100多米就修一個碉堡,用來監視敵情。在險要的地方修了烽火臺,如果有敵人入侵,發出警報。白天點柴草,柴草裡有狼糞,煙可以直直地升到很高的天空,使遠處的哨兵看到。夜裡就點燃摻雜硫磺的乾柴,這樣火很亮。秦朝長城共用了9年的時間才完工。
馳道
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拆毀以往各國修築的關塞、堡壘等障礙物。爲了加強交通運輸,於公元前220年修建了以首都咸陽爲中心的馳道。主要幹線有兩條:一條向東直通燕齊,一條向南直達吳楚。這些馳道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咸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全長1800餘里,這條“直道”的遺蹟現在尚可辨識。
另外,還在今雲貴地區修“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這樣,一個以咸陽爲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了。同時,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爲六尺,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近年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裡驚奇地發現有古代的“鐵路”。經碳14測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遺留,還是複線,用馬力拉動車輛。專家們都驚歎我國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
秦始皇的“鐵路”不是鋼軌,而用木材鋪設。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完好。
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專家認爲枕木的材質比較軟,不僅是爲了減少工程量,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使車子在上面快速平穩行駛。
經過測量驚奇地發現,秦始皇的“鐵路”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上了軌道,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到了下一車站,馬兒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換上另一匹吃飽休息好的馬,繼續飛馳前進。這樣就可以達到很快的速度。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專家認爲這是一種最節省地使用馬力,效率極高的方法。速度至少一晝夜六百公里。由於馬拉車在木軌上飛馳,故稱之爲“馳道”。歷史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建設馳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經在全國修建了一個“鐵路網”。
對於秦始皇的車同軌各說不一。一些人解釋爲車輪子的距離必須相同,這雖然符合字義,卻也難以解釋。現代公路上,各種不同類型的汽車輪子間距各不相同,照樣行駛。爲什麼秦朝的“公路”上必須使用相同的車輪間距呢?現在發現秦始皇的“鐵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因爲輪距要適合軌距。
當時我國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是森林,有良好的木材,這就爲修建“鐵路”提供了物質條件。如有損壞,隨時隨地可以取得木材修復,這是秦朝“鐵路”網的物質條件。
秦朝時的車子,其輪子非常奇特,對照秦朝的“鐵路”,一切都明白了,原來車輪的這種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隨時進入“鐵路”飛馳。
秦馳道寬五十步,非常寬。有人認爲是公路和複線“鐵路”並列而行。車子如有需要,可以隨時上鐵路,也可以隨時由鐵路上公路。
問題是秦國的鐵路網後來爲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
專家認爲,秦朝末年的連年戰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漢朝皇帝沒有能力爲自己的御車配備顏色相同的馬,許多將相只能坐牛車。由於嚴重缺少馬匹,鐵路被廢弛了。而沒有車子在上面跑的鐵路,反而阻礙了交通,所以秦始皇的“鐵路”,有的在戰爭中被毀,其餘的絕大部分也在戰後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漢朝的經濟到了很久以後才復甦,又長期實行無爲而治,所以一直沒有勞師動衆重修“鐵路”。加上秦朝的馳道也太寬了,因此在後來經濟復甦中,許多道路被開墾爲耕地,變窄了,甚至完全不復存在了。再者,秦朝的“鐵路”顯然是用於長途運輸的,而漢朝長期分封諸侯,各地羣衆也沒有長途運輸的必要,運輸線變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鐵路的必要性。
靈渠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爲了加強交通運輸,在廣西桂林興安這片土地上開鑿了世界水利史上第一條34公里長等高線人工運河——靈渠。靈渠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爲“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爲:“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爲世界之奇觀。”
靈渠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陡門及秦堤組成。秦堤在興安靈渠的南渠與湘江故道之間,用以防止南渠渠水泄入湘江故道,保護南渠不受洪水衝擊。堤高2~7米,寬4.5米,最寬10餘米,自分水塘至大灣陡,全長3150米。堤下1米多處開了“渠眼”,豐水期可排洪,枯水季節則溢出細流以灌溉農田。堤上古木成蔭,構成七里長堤風景道。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從此,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在這裡牽手,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在這裡融匯。靈渠,成爲當時中原地區與嶺南的水路交通要道,不僅成就了秦始皇的統一大業,它還促進了中原與嶺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繁榮。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現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境內,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規模、豐富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據史載,秦始皇爲造此陵徵集了70萬工匠,建造時間長達38年。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 有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約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鬥。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現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有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築遺蹟和陪葬物。
當代科技人員用遙感和物探的方法對地宮進行了探測,證實地宮就在封土堆下,距離地平面35米深,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主體和墓室均呈矩形狀。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
在勘探中,研究人員發現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圍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細夯土牆,即所謂的宮牆。經驗證,宮牆東西長約168米,南北141米,南牆寬16米,北牆寬22米。在修建宮牆的施工中,爲了檢測用泥土夯實的宮牆是否堅硬,施工人員會站在遠處用弓箭射牆,若箭能插進牆體,修好的宮牆必須推倒重建。整個牆的高度約30米,非常壯觀!
在土牆內側,研究人員又發現了一道石質宮牆。根據探測,發現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關中地區歷史上曾遭受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卻完好無損,這與宮牆的堅固程度密切相關!
除了宮牆,研究人員發現在秦陵周圍地下存在規模巨大的阻排水渠。長約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7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寬的黃土夯成,規模之大讓人難以想象。“阻排水渠設計相當巧妙。秦始皇陵園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落差達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地宮內“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着明顯的汞異常,而且汞分佈爲東南、西南強,東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銀的分佈代表江海的話,這正好與我國渤海、黃海的分佈位置相符。秦始皇曾親自到過渤海灣,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畫進自己的地宮。秦始皇以水銀爲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又據說:地宮內“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 、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爲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1980年發掘出土的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爲“青銅之冠”。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號坑爲“右軍”,埋葬着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 二號坑爲“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爲秦代軍事編制、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
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爲“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俑的寫實手法作爲中國雕塑史上的承前啓後藝術爲世界矚目。
秦始皇宮殿羣
秦始皇在位期間建造了許多豪華的宮殿。早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秦始皇就在咸陽大興土木。每滅一國,就仿照該國宮殿式樣蓋起同樣的一處。咸陽附近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宮殿。關內外的秦宮殿,加起來共有七百處(《史記》載“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包括秦皇島附近的碣石附近都有秦始皇的宮殿羣。咸陽城內的宮殿爲秦始皇主要居住地方。咸陽外的宮殿爲秦始皇的行宮,是他外出巡遊時居住的地方。
傳說中秦朝修建的最大宮殿是“阿房宮”。《史記》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又據說阿房宮主體建築羣“東西三裡,庭下可受十萬人。”但據最近考古發現,阿房宮並沒有建成,是個半截子工程。規模似乎也沒有傳說的大。
但秦始皇建了很多宮殿應該是真實情況。
以上巨大工程長城、驛道、靈渠都是對國家、人民有利的工程。但秦始皇陵、宮殿羣就是秦始皇個人的奢侈浪費了。且在短短的十年間就要修築這麼些大工程,還要北伐南征,國家、人民的負擔確實太沉重了,難以爲繼。
當時全國總人口大約2000多萬,除去1000多萬婦女,男子中再除去老弱病小,青壯年男子也就有三四百萬人。而秦朝長年需要在外服役的有三四百萬人。因此丁男全都服役也不夠,只好抽調丁女。致使大批農民脫離農業,生產受到破壞。
這些工程又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於是朝廷就大大增加百姓的賦稅。秦始皇時的賦稅很重,是前朝的20倍(《漢書·食貨志》)。百姓要把全年收穫的2/3交給政-府。這麼重的賦稅,使“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馬之衣,食犬彘(豬)之食”了。
由於工程巨大,人力不足,官家就加重刑罰逼迫勞工超負荷勞動。秦始皇時的刑法很苛刻嚴酷:一人犯死罪,親族都要處死,叫“族誅”,一家犯法,鄰里都要受牽連,叫“連坐”。再加“貪暴之吏,刑戮妄加”,任意對人刑罰,人民動不動就觸犯刑律,受到刑罰。當時的刑犯很多,以至身着褐色囚衣的刑犯塞滿於道。
秦朝的刑罰有以下幾種:一、死刑,共12種:腰斬、車裂、阮、磔、鑿顛、抽肋、鑊烹、戮屍、梟首、具五刑、族、夷三族。二、肉刑,有斬足、宮、劓、黥等殘害肢體刑。三、徒刑:將犯人拘禁起來,並使服苦役。受這種刑的罪人被稱爲刑徒,後世徒刑之名即從此沿襲而來。四、遷刑:即流放。五、笞刑:即鞭笞之刑。六、刑:即罰款。從這些刑罰也可看出秦朝的刑律是非常苛刻嚴酷的。
人民遭受極沉重的徭役、賦稅和刑罰,痛苦不堪,水深火熱。這就爲秦末的大起義埋下了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