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肩挑道

bookmark

一個高手會講究氣機,一個王朝有氣運,而一個宗派也會有氣象一說。

天下道門三足鼎立,龍虎山被離陽王朝器重,當了道統數百年的執牛耳者,四大天師一個比一個神通玄奧,而且龍虎山天才輩出,幾乎每隔一代都會冒出一兩個有望掌教的不出世天才。

最近一百年,有寫出《太極金丹》的葛虹,將外丹斥爲旁門左道,洋洋灑灑二十萬真言,矛頭直指武當,把武當的丹鼎派批得體無完膚。

五十年前出現了一個一己之力屠戮殆盡魔門六位護法的齊玄幀,只可惜直到在龍虎山斬魔臺羽化,這位真人都不曾跟王仙芝一較高低,否則天下第一就不會空懸了。

三十年前橫空出世了一個精於內丹大道的護國天師,硬生生將老皇帝的壽命逆天纂改綿延了整整十五年,傳聞是以命換命的法門,這位壯年時曾自言要活三甲子的國師不到古稀便溘然長逝,卻給龍虎山帶來了百年榮華。

十年前,佛道進行了一場持續百日的爭辯,最終被一個橫空出世的龍虎山不知名道士給蓋棺定論,舌燦蓮花,教理精妙至極,本已勝券在握的兩禪寺只能認輸。

而武當?

貌似百年來就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人和事。

何來的堂皇氣象?

若非王重樓修成了大黃庭,恐怕這座山除了虔誠的北涼香客,都要已經被世人遺忘天下還有大小蓮花峰,還有玉柱,還有那玄武當興。

洪洗象今日跟着山上最長壽的師兄宋知命一起煉丹,卻不是那丹爐規模甲天下的青雲峰,而是就在小蓮花峰上,只有個半人高的青銅爐,耗費木炭硫磺丹石都不多,沒有挑良辰吉日,沒有築壇畫籙,更沒有擺設那些鎮邪驅魔的寶劍古鏡,外人看來怎麼都不像是煉製上好丹藥的架勢,可宋知命卻是緊張萬分,比在青雲峰上更重視百倍,蹲在地上親自掌控火候,兩縷白眉下垂及地都沒有注意。

宋知命這般年歲,煉丹無數,許多都通過各種途徑渠道送去了達官顯貴手中,甚至是京城那邊的皇親國戚,“知命丹”在王朝上下頗有聲譽,可老人卻知道自己煉丹如同修道,悟性有限,只是窮極人力物力,少了陰陽圓融,所以當初《太極金丹》面世,宋知命也只是苦笑,想要辯駁卻是無可奈何。但小師弟上山後,遍覽典籍,愣是被他走出了一條新路,不拘泥於內丹外丹,內外兼修,因此這些年煉丹,不是宋知命教洪洗象如何去降龍伏虎調理五行,反而是老師兄心甘情願給小師弟做起了燒火道童。

在世子殿下眼中這個騎牛的最是遊手好閒,可在所有師兄眼中,洪洗象卻是真正切切有望力挽狂瀾的真武大帝轉世,四千字《參同契》煉丹法,在掌教王重樓看來完全就是道門五百年來最妙不可言的密典,它哪裡是在教人煉丹,根本就是在教人如何得無上大道!王重樓從不會諱言正是四千字讓他生出了修習大黃庭關的信心。還有像那徐鳳年學到手的拳法,分明糅合玉柱心法和武當劍術的最高境界,也不是如洪洗象所說從經書閣樓中找到,而是由這位年輕師叔祖在日復一日枯燥占卜有所感悟,最是契合天道。

騎牛的年輕道士哪裡知道自己這些作爲是何等驚世駭俗,恐怕知道了,以他被世子殿下天天罵做縮頭烏龜的膽小性子,也只是嘮叨一句山下太嚇人,小道我不成爲天下第一前打死都不下山。

洪洗象皺緊眉頭盯着丹爐,突然扯起宋師兄,嚷道:“撤!”

宋知命心知不妥,一爐耗費金銀無數的丹藥再珍貴,比得上小師弟?立即雙袖一捲,就帶着洪洗象往後疾速飄去。

一聲轟鳴,丹爐炸裂。

整個武當都聽到這聲刺破耳膜的巨響,各個山峰道觀宮殿都能瞧見一股濃烈青煙嫋嫋升起,並沒大驚小怪,擡頭看見這股煙後繼續幹活去。

哈,我們的師叔祖又調皮了。

小蓮花峰上師兄弟兩人十分狼狽,宋知命道袍袖口成了破布條,好歹是護住了罪魁禍首的小師弟。

洪洗象跑去心疼青銅丹爐,這爐子可是他一點一點親手鍛造而成,何況武當這些年香客數量江河日下,山上是出了名的手頭拮据,若非宋師兄在青雲峰沒日沒夜不錯過任何一個好日子的開爐煉丹,早就窮得鈴鐺響了,兩袖清風,就真的是隻剩下兩袖清風了。畢竟武當不是龍虎山啊。這邊山上雖說自給自足不難,可要做再多事情就真要有心無力,洪洗象心思簡單,可不意味着他就是個不諳世事的笨蛋,若把返璞歸真當幼稚,那世上就真沒聰明人了。掌教大師兄爲何請世子殿下來武當,洪洗象自然一清二楚,但並沒有如小王師兄一般惱火排斥。

洪洗象蹲着看到破爐中一灘泥的丹藥,伸出兩根手指拈起一點,放到鼻尖嗅了嗅,愁眉苦臉道:“還離得遠。三師兄,看來要借用你的爐子了,到時候可別罵我,小王師兄都不讓去他竹林了,要是再去不得青雲峰,唉。”

慈眉善目的宋知命看着一臉愁容苦兮的小師弟,哈哈笑道:“好說。”

洪洗象猛然望向天空,怔怔出神。

宋知命記起許多年前一件小事,打趣道:“小師弟,這一年時間你可沒少跟世子殿下套近乎,怎麼,捨不得那姓徐的紅衣姑娘?如果沒有記錯,當年那女娃娃在大雪天裹了一身大紅上山,你眼睛都看直了。”

洪洗象苦笑道:“三師兄,連你都來!現在就只剩下小王師兄沒笑話我了。那時候我才十四歲,懂什麼。”

宋知命笑問道:“你今年幾歲?”

從不記這個的洪洗象很用心掐指算了算,“二十四?二十五?”

宋知命玩味笑道:“那你倒是記得清楚是十四歲見到那女孩?”

洪洗象不說話了,繼續對着天空發呆。

那年北涼王府以大柱國徐驍爲首,浩蕩近百人登山,那時候大柱國剛剛踏平半座江湖,天下人都幸災樂禍等着北涼鐵騎連武當一起碾壓過去,卻沒料到這趟上山,徐驍卻不是要拆掉玄武當興的牌坊,而只是燒香,從他帶去武當的一小撮人便可得知,正值豆蔻初長成的大女兒徐脂虎,詩文才氣開始名動天下的二女兒徐渭熊,一身莫名陰氣的徐鳳年,始終憨傻的徐龍象。上了山後,大柱國子女四個就胡亂遊玩起來,其中就數徐渭熊最爲跋扈傲氣,在真武大帝雕像後面刻下了“發配三千里”的字樣,歪歪扭扭,卻已顯腹中崢嶸,武當得知後哭笑不得,連半句重話說都不敢說。姐姐徐脂虎倒是沒什麼出格舉動,瞎轉悠,最後見到了一個騎牛的“小道童”。

見面第一句,她便問道:“喂,小道士,你多大?”

青牛背上的小道童紅着臉想了半天,等到確定自己年齡歲數,那雪地裡格外惹眼的紅衣女孩卻已經不耐煩地走遠了。

只留下那時候便已經是武當最年輕師叔祖的洪洗象喃喃道:“十四啊。”

第二次見面,卻是她馬上要出嫁千里之外的江南。

仙鶴盤旋,人間仙境。

在小蓮花峰龜駝碑附近,她見着了洪洗象,笑問道:“喂,小道士,這山上多無趣,要不你嫁給我?多有趣。”

他還是漲紅了臉,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後來,便沒有後來了,再沒有見過面。

他只知道她叫徐脂虎,喜歡穿一身刺眼的紅衣,最後就只是那一日聽她自言自語說過一句“好想騎上黃鶴”。

洪洗象再次掐指,破例一天兩算。

在算這輩子能否下山。

在算能否騎鶴下江南。

他不知,如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下山,那一定是會被當作仙人的。

武當山巔,烏雲籠罩,隱約可聽雷鳴。

洪洗象猛然擡頭起身,望去懸仙峰方向。

第87章 上山入城進宮(上)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19章 可好第156章 銅錢加銅錢第280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三)第47章 家門口坐田邊第29章 懂不懂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218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下)第410章 不堪言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138章 兄弟第98章 燈籠第69章 起霧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第7章 武媚娘望城頭第36章 兩顆頭顱兩行淚第147章 龜孫子老王八第83章 救人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323章 一杆梅子酒,白衣返北涼第164章 骨灰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57章 兩顧之爭第322章 三人皆無言第113章 驟然富貴第337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四)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番外第七章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416章 天道鎮壓第148章 富貴還鄉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113章 永子十局一段事第66章 長短術第164章 骨灰第159章 江西龍虎江東軒轅第105章 咫尺風雷(下)第180章 當歸第156章 水滸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81章 指點江山一人少一人第82章 攬雀收覆水第138章 兄弟第384章 西楚雙璧(上)第337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四)第105章 女子種桂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13章 立足之地第90章 青燈第31章 留下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65章 不要臉的喜歡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330章 風景舊曾諳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23章 桌上皇帝兩字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11章 廟堂丹墀之上七不跪第148章 麻衣如雪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18章 東西一線上的攔路石第34章 老匹夫的一步第74章 北涼親家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5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10章 佩涼刀上朝第124章 爲北涼披甲,因世子卸甲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81章 女子何至於如此霸氣第379章 天下共分徐家第44章 九十年意氣咄咄逼人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7章 真像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七)最終章小二上酒第400章 快哉快哉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13章 立足之地第41章 大亭鎮壓老妖怪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197章 新人牽驢入城,舊人乘劍入海第134章 書生飛劍俠客行第60章 兩不負第54章 該死第22章 一截江即一劍第377章 舉世皆敵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86章 天下名劍共主第65章 蜀蛟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73章 老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