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過河卒子

bookmark

這一架打得毫無章法。

盧崧王麒麟身上或輕或重都有北涼軍的烙印,今天也不例外,身先士卒,破去韓貂寺引發的一線潮之後,看到一白一紅一黑糾纏在一起,兩名驍將忍不住面面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一抹尷尬,顯然都有些不知所措,本以爲佔盡天地利人和,靠着八百騎卒和兩百江湖散兵,只需要一路衝殺過去,甭管對面是誰,都能佔到便宜。可那名以後需要投靠效命的年輕主子,就好似那不諳世情的愣頭青,一門心思想要出風頭,在六臂魔頭失利之後,依舊非要單打獨鬥,跟韓貂寺一對一死磕,這讓儒將盧崧心中也有些憤懣,心想你若是死在神武城外,咱們這些人將近二十年苦兮兮的忍辱負重,就都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盧崧提了一杆梨花槍,停馬高坐,眼神陰沉。

王麟年紀較小,一腔熱血,倒是覺得這個比他還年輕的北涼世子有些魯莽行事,但秉性有些對他的胃口,最不濟沒有做縮頭烏龜,讓自己身後幾百號兄弟們蜂擁送死。王麟拎了一對雷公錘,是祖傳的武藝,父輩便是綠林好漢出身,當年在景河一役錘死了西楚一員蓋世猛將,雖說有欺負對手力戰多時氣短力竭的嫌疑,可畢竟是實打實錘爛了敵將的胸膛。王麟天生膂力出衆,一對雷公錘那就是六十斤重,尋常士卒別說久戰不停,就是一個策馬衝鋒都是天大累贅,王麟甩了甩一柄錘子,目不轉睛望向那邊的戰場,只覺得目眩神搖。

任山雨伸手捋了捋鬢角髮絲,眼神迷離,以前經常聽說北涼小主子生得俊俏非凡,是一等一的風流班頭人物,她與刀口舔血的姐妹幾個,私下閒聊,都不太信後來的傳言,說什麼他親身去了趟北莽,還把北院大王徐淮南的腦袋割下了,甚至連提兵山第五貉都給宰掉。任山雨只想着哪怕他真是認真練了幾年刀,境界也有限,畢竟修爲高低,跟秘笈多寡脫不開干係,卻不是必然關係,貪多嚼不爛,任山雨是過來人,比一般人都知曉貴精不貴多的道理,可今日親眼所見,對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十人,雖說處於下風,可畢竟是貨真價實讓人貓數次出手,她自認十個任山雨,也沒這等本事。

任山雨比盧崧王麟這些武夫更沒有退路可言,進了北涼這個關押許多頭兇獸的牢籠,就沒聽說過誰能不脫幾層皮走出去的,任山雨就記得一個曾經在武林中鼎鼎大名的江湖巨擘,辦事不利,給掌管北涼一半諜的褚祿山逼着親手剮一目斷一手,苟延殘喘,當了十幾年的掌勺伙伕。

神武城十里以外有數騎疾馳而來。

爲首白熊袁左宗。

————

城外大戰正酣,聞風而動的神武城已經開始閉城戒嚴,青衫文士沿河悠然而行,手中一截乾枯柳枝,落在路人眼中,想必跟那拎桃花枝就做上當代劍神的鄧太阿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可真正領教過北莽一截柳手段的,都已經沒有機會去掉以輕心,除了那名黑虎伴隨入北莽的黑衣少年。對於讓自己生平第一次失手的徐龍象,文士模樣的北莽第一殺手當然念念不忘,親手植下一截柳,竟是沒有成蔭,這讓他耿耿於懷,好在這一次潛入離陽王朝,不殺天賦異稟生而金剛的徐龍象,去殺徐龍象的哥哥,也是一樁樂事,可惜沒能在下馬嵬出手,給北涼離陽同時添堵,退而求其次,只能在神武城外展開一場勢在必得的襲殺,這位一截柳心底有點遺憾。

他看似慢悠悠逛蕩時,相距城門還有幾里路,城內河流卻也是將近盡頭,當城頭好似被巨石撞擊,傳來一陣氣機漣漪,以一截柳的修爲,自然能夠清晰感知,可他並不着急,他做的髒活,次次都是火中取栗,最爲看重火候,現在才下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不着急,以韓貂寺的通玄實力,只要那白頭小子沒有傻乎乎急着投胎送死,估計少說能逗弄小半個時辰。一截柳對那隻惡名昭彰的人貓,破天荒帶有幾分敬意,以指玄跨過門檻殺天象,不正是他這半個同行夢寐以求的境界嗎?

他驟然停下腳步。

目光所及,有一個黑衣少年攔住去路。

少年咧嘴一笑,指了指自己胸口。

一截柳跟着笑起來。

之前只有他黃雀在後,襲殺別人,不曾想這次顛倒過來,一截柳瞥了眼冰雪覆蓋的河流,有些自嘲,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丟去了枯枝,一截柳袖中滑出一柄纖薄無柄的短劍。

————

當嗜好吃劍的獨臂老頭子步入城中,死士寅在東海武帝城門口駐足,他背了一隻大箱子,原本裝載有二十幾柄劍,已經蕩然一空,它們都是在幽燕山莊排得上名號的名劍,把把都可以用削鐵如泥去形容,可這段日子遠遠跟隨在老人身後,箱中名劍就僅僅像是那路邊攤上的碎嘴吃食,哪家孩子稍微饞個嘴,花上幾文錢就能買回去。這一路相隨,寅走得謹慎而憋屈,可想到世子殿下的叮囑,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滿,爲了從老人嘴中撈出準話,只能小心翼翼伺候着。其實半旬前兩人就已經臨近武帝城,按照殿下的說法,何時在東海天空看見青白鸞,何時入城,對此老人有些目光不善,可終究還是耐着性子,算是給了個天大面子。寅雖然是王朝中首屈一指的死士刺客,可模樣憨拙,如同市井小販,只是身材結實一些而已,無法想象他曾經親自參與刺殺帝師元本溪的可怕人物,此時背了個大箱子,如釋重負站在城外,在來來往往江湖豪客成名俠士之中,完全不惹眼。

寅返身遠離武帝城,這會兒趕是肯定趕不上那一場戰事了。

只希望那位北涼新主可以安然無恙。

多災多難二十幾年都熬過來,萬萬沒有理由橫死他鄉。

————

人間大雪,天上則是無法想象的雲海璀璨。

一劍懸停九天上。

古書詩歌都以“御風而行”“飄飄乎登仙”來形容神仙逍遙,文人士大夫登高作賦,看似閒情逸致,實則山路坎坷,往往一次遊覽名山的往返,就要歷經半旬乃至整月時光,歷史上不乏失足墜崖的文人騷客,如此涉險,登山之後,會當凌絕頂,飽覽風光,尤其是那雲海翻涌的壯闊景象,可能便是那儒家所謂的天地之間浮浩然。此劍懸停處,高出絢爛雲海,置身其中,宛如身臨大海之濱,此時又臨近黃昏,夕陽西下,霞海五彩斑斕,無比瑰麗,幾處彩雲如瀑布垂直,望而生畏。

如果說幽燕山莊湖上練氣士白蝶點水,僅是有幾分形似仙人,可這名踩在劍上的女子,那就是形神俱是如天仙了。

當她能夠御劍之後,每逢心中陰鬱,就會單獨破雲而出,在這種仙境中怔怔出神,甚至談不上什麼觀海悟劍,就只是發呆而已。

雲海之上數十丈,又有一層金黃色的略薄雲層,如同樓上樓,難怪道教典籍有九天十八樓之說,她回過神後,御劍拔地而起,觸手可及那一層樓,伸出一手,輕輕一旋,旋出一個氣渦,一如那放大了無數的女子臉頰酒窩。

聖人曹長卿凌空“登樓”,每當他拾階而上,先前那一層臺階便煙消雲散。

曹官子輕聲說道:“要是他死在舊西楚境內,也算是一方不錯的藥引子。離陽這分明是擺開陣勢,非要我們復國了。”

北涼王妃之後女子劍仙又一人的姜泥語氣平淡道:“原來我們都是過河卒子。”

曹長卿笑了笑,不再說話。

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353章 有人求死有人求活第130章 扛刀入北涼第189章 離別第180章 當歸第56章 陸地神仙第68章 打劫的第173章 褚祿山的問題第287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十)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37章 也無第一也無一字第139章 神仙第59章 下馬第57章 大雨小道立紅甲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1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28章 起火得長安第24章 魔頭第50章 鬥雞眼老頭兒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58章 輕重之爭第182章 兩國之戰,兩人之戰(上)第382章 大戟橫江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2章 湖中有老魁最終章小二上酒第340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八)第21章 道士下山挑山第142章 北涼鼓響第29章 懂不懂第九四十章 死戰第126章 收刀第169章 師妹氣死師兄第337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四)第159章 就在那裡!第74章 北涼親家第25章 與南雁一起北歸第126章 收刀第181章 西北狼第237章 又是聖旨到,又見太安城第98章 去襄樊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48章 風雨來風流去劍氣近第140章 禍端第52章 北涼大馬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399章 屠龍和贗品第116章 好地方第418章 北莽陸地神仙何在第29章 燒紙不易死人易第404章 大雁南飛,鐵蹄向北第212章 天下共看一人第204章 觀潮拋劍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396章 李義山第11章 心安,高手第145章 驚蟄第290章 南渡北歸時第134章 有人養龍第114章 暗流第191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十)第22章 一截江即一劍第200章 大風起時,豈能不落人頭(上)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217章 那些壯闊之下的(中)第112章 刀出鞘第11章 家務事第133章 登樓第164章 與曹長卿坐地論江山第246章 噤若寒蟬(九)第36章 天上劍仙三百萬,遇我一柄北涼刀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149章 三足鼎立第124章 爲北涼披甲,因世子卸甲第137章 父子第285章 風雪鐵騎下江南(八)第69章 有紫氣東來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118章 徐家年年有餘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102章 要官不成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140章 以北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114章 暗流第5章 木劍溫小二,一揖還一揖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260章 事了拂衣(下)第39章 下酒菜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番外第五章第70章 還是打劫的第143章 刀歸鞘刀出鞘第86章 教你練字不許學第262章 有個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