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龍紋盤與唐三彩

第667章 龍紋盤與唐三彩

波士頓博物館很大,李墨跟隨團隊走進大廳,一眼望去全部都是華夏國寶。走進這裡的每一個人心情都很不美麗,前面一個博物館金髮女人正在前面一邊帶隊一邊講解着,說的漢語還很流利。

偌大的博物館除了他們在參觀外,其他遊客也挺多的,一邊走着一邊小聲議論着。

第一參觀的展廳就是瓷器館,李墨不但看到了清單上陳列的一些國寶外,還有沒出現在清單上的。

“秦專家,這些不算是瓷器吧?”

跟在李墨身邊一個安保邊看邊問道。

“唐陶器,歷史價值非常高,但市場價值比起後面的唐秘色瓷,宋元明清瓷器要遜色很多很多。唐朝經濟繁榮,威震九州,所以有足夠的財富去改進工藝,從陶器到秘色瓷,再到後來的宋瓷,這一段發展蛻變爲後來的瓷器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根基。”

另外一個美女安保也好奇的問道:“秦專家,你看這個博物館這麼大,開銷也肯定大,但是遊客卻特別少,他們怎麼掙錢呢?”

李墨笑了笑:“米國各大博物館的收入其實門票只是佔其中極少的一部分,他們更多的經濟來源除了社會捐贈外,主要還是靠外圍產品的售賣進行獲利。”

“聚個例子,在我們國家一般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都是恨不能扒在古董前面看的過癮,然後再到禮品店裡逛一逛,合適喜歡的就出錢買一個回去當紀念。而在這裡,遊客一般都是先去逛禮品店,他們會刻意的去找博物館重點推薦的名瓷仿品,或者名人字畫仿品,瞭解他們的藝術和價值所在,買了以後再進博物館去針對性的觀看那些價值不菲的古董。”

圍在身邊的幾個人似懂非懂。

李墨只好又繼續說道:“你們去買手機電腦的時候,是重點看外觀還是看配置?毫無疑問肯定是先看具體配置,然後再選擇外觀。米國屬於移民國家,沒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沉澱,你跟他們說這個瓷器很貴,這幅畫是名人所做,他們根本不瞭解啊。所以他們就先看說明,然後再去看實樣。”

“要是在我們國內,你說這是一個清乾隆官窯瓷器真品,我相信很多有錢人都會掙破腦袋去競拍的。你說這幅畫是明朝四大才子唐伯虎所作,那肯定會拼殺的腥風血雨。同樣,你說這是歐美哪個歷史名家作的油畫真品,你會一拍腦門直接上去競買嗎?”

其他人才聽明白這背後的經濟原理是什麼,都是文化差異導致的不同結果。

“秦專家,你快來這邊看看。”

鄭斌在前面喊道。

李墨忙快走幾步,來到他身邊。

“秦專家,你看這個瓷器,下面備註好奇怪。”

李墨仔細看去,眼前的這件瓷器是龍紋盤,釉色偏灰,很顯然這是皇家所用。在瓷器下方的備註上寫着華夏明(元)朝時期龍紋盤,也就是說波士頓博物館也沒斷定出這件瓷器到底是明朝還是元朝的瓷器。

因爲無法上手鑑定,所以李墨只能用異瞳看去。

“稀奇了,這件瓷器都沒鑑定明白就拿出來陳列展示,米國人真會玩。”

“你少說兩句不行嗎?”李墨擠了下鄭斌,“這個是元龍泉窯龍紋盤。”

幾個專家都圍上來仔細的看着,故宮博物館的黃專家認同李墨的說法。

“遇到龍紋的,必定與皇家有關。而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龍紋的特點來判斷時間段,秦專家是瓷器鑑定專家,我們都聽聽他的見解。”

這邊的動靜自然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連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好奇的豎起耳朵聽着。

“龍乃神異動物,爲百鱗之長,是祥瑞的代表,同時也是古代帝王的象徵。從我們現有的古董實樣來看,元朝的龍紋很有氣勢,龍爪描繪的非常鋒利,龍晶圓睜,讓人剛拿到十分生動和傳神,具有磅礴的氣勢。龍紋周圍有流雲包裹,以簡單洗練的手法來加強氣體感。”

“而到了明代,龍紋的形態強調端莊威嚴,同時也有諸多變化。明早期的龍,品相威武強調至尊無上。頭部較大,軀幹四肢粗壯,龍爪最有特色,猶如鷹爪雄健有力,力大如穿透之感;龍鬚濃密有一種昂然向上的神態,顯得威風凜凜。”

“明中期的龍已無早期威嚴之尊之感,變得溫馴而毫無野性,腹部細長成條狀,身體僵硬,輪形腳爪軟弱無力,雙眼目光呆滯;即便是在海水雲天間飛舞,也是匆匆行走,已無呼風喚雨的神力,更多的是在漫步嬉戲。”

“到了明晚期時由於政權更迭,龍的形態已經變得鬆軟無力,表情也較爲怪異無神,龍身更爲細長,龍紋簡化,用筆更爲草率。所以如果一件瓷器是真品,而且也有龍紋的,那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點進行輔助斷代。”

衆人聽李墨說的這麼仔細,再回過頭去看看這件展示出來的龍紋盤,兩兩對照印證下立刻有了明確的判斷。

“秦專家,你是說這件瓷器是華夏元朝的?”

金髮女人禮貌的問道。

“我是這麼鑑定的,信不信那是你們的事情。”

李墨淡淡的回道,然後繼續朝前走去。這個瓷器館陳列的瓷器數量很多,種類也多,唐宋元明清五朝瓷器都有。

最終衆人停在一件展品前,這是一件唐三彩仕女騎馬。

這唐三彩通高約三十八釐米,首尾長約三十四釐米。仕女和馬的造型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

仕女內穿赭黃色襦衫,外披帛帶,綠釉長裙下垂至馬腹,釉色自然流淌,足尖微露,長袖貼身,線條刻畫清楚,動態瀟灑。仕女頭部雖未施釉彩,恰恰流露出‘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面露微笑,神情怡然自得,豐肌秀骨,呈現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

馬的造型比較健碩,從它的形態來看是從西域進貢過來的,它頭小頸長,體壯膘肥,臀部發達,腿部強勁有力,處處透露出一種內在的、真實的、靈動的美。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細,刀工嫺熟。馬通體施棕黃釉色深淺不一,過渡自然如同油光水滑的皮毛,唯馬鞍處留白,這種施釉的方法也是唐三彩的特點之一。

“秦專家,這件唐三彩品質遠不如古韻軒博物館中的那件精緻。不過要說真正的稀世珍寶當屬遼三彩羅漢,可惜我們國內沒有一件。”鄭斌感到十分惋惜,唐三彩出世的本就不多,但九成都已經流失在海外,尤其是米國展出來最多。

“走吧,去其他分館去看看。”

李墨不願意在這事上多議論。

晚上還有更,等會上圖

(本章完)

第981章 一個至高榮耀的名額第827章 遮宮門第828章 地宮瑰寶第168章 來頭嚇死你第581章 長白山脈第117章 皇帝的觀賞品第899章 盡力而爲第209章 再破記錄(一更)第987章 善與惡第503章 狙擊第890章 用自己的名譽起誓第589章 王家的陰險第12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10章 大唐遺寶第975章 江南第一宰相名作第203章 老街早點第1342章 格局再高點第547章 再登孤島第354章 一羣大佬第225章 三胖尋死第438章 多了個身份第568章 李大神第60章 巨大秘密第382章 要搞死一批人第621章 春秋戰國蜻蜓眼第668章 國外的古玩市場第62章 唐宮那點破事第1116章 冤大頭第1348章 藏寶之地第440章 全靠演技第864章 沉重打擊第267章 前奏第758章 找不到有用線索第394章 假中辯真第1002章 修族譜立祖祠第659章 異瞳有變第79章 琉璃廠第836章 第三密室第146章 第二面金鑼第118章 七月末1311.第1311章 新的安排第850章 不孝子孫第1348章 藏寶之地第394章 假中辯真第229章 不夠實誠第765章 佈局第938章 不可救藥第244章 當年存放的東西第769章 玩心眼第865章 有人抑鬱了第793章 李墨意圖(二合一)第887章 價值連城的城堡第135章 都是仿作第442章 一億(大章)第338章 圓明園寶物第1165章 陽陽姐妹第1268章 要重重敲打下第467章 物中有物第166章 唐四,五五,宋六第13章 大俠第683章 疑似初稿第931章 新的財團第707章 滿眼翠綠第1188章 不能想太多第1335章 新安排第1142章 最像假貨的無價之寶第419章 靠山朝河的祖宅第252章 佈局三連殺第967章 查到信息第561章 前因後果第1339章 事出突然第605章 頂級國寶清單1305.第1305章 行兇第194章 有美女送吃的第1090章 珍藏失蹤案第187章 顛覆般的解釋第942章 擅長砍價第51章 十二件瓷器第1143章 二十二件古董第792章 神光幻影第511章 孤島上的寶藏第1073章 登臺第1256章 拿破崙寶藏線索第159章 有子如此第188章 盈盈有急事第72章 壺藝泰斗第966章 現在愁得很第492章 親自去一趟第53章 高考第611章 說寶第343章 嵌寶石黃金塔第1298章 不祥之地的寶藏第81章 真假琺琅彩第1084章 菜菜辭職第28章 驚動學校第938章 不可救藥第1352章 李墨的眼界第391章 壓倒性優勢第629章 建文帝生死的線索第290章 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