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功高自棄漢元臣,遺廟陰森楚水濱。
英主任賢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龍鱗。
賤能忍恥卑狂少,貴乏懷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
話說當時魚讓起身大喝,止住衆人,魚讓道:“衆位兄弟,無需說了,便讓某留下,哥哥你們便帶僅存這小嘍囉南下歸順罷!”李全復要起身說話,魚讓厲聲喝道:“哥哥!魚讓不過一介石匠,不足爲奇,衆位卻乃天下之棟樑,損之何惜!金人將至,何故齟齬,且快退走!”衆好漢知其決意,又因形勢危急,雖是滿眼浸淚,只得依魚讓之語,各自領着一彪小嘍囉,護送百姓一一下山,其後再表。
只說金兀朮兵馬已是造船渡水,卻見三關之內已無一員嘍囉把守,衆將便是快馬加鞭,上得陸上,齊攻主寨,撞開寨門,大喊攻殺,魚讓眼見金人已入寨裡,便就身邊取出火絨火石,敲了一個火,跑至杏黃旗下,將那所埋藥線尋好,一下點着了。須臾之間,只聽得煙塵陡亂,震響之聲不絕,四面八方轟天振地一聲響亮,將這梁山大寨整個掀起數丈,無數滾木巨石飛上九霄,魚讓早被轟死於杏黃旗下,屍骨無存。地雷轟炸,無一倖免,三關崩摧,淹沒退路。那些入寨的金兵強將,休說避個不迭,便是再恨爹孃不給多生條腿也是難想,盡數都炸死在這煙火之中,山體俱塌,蹈入波濤,攪起團團龍捲,幸賴水泊山道曲折,藥量不一,故而山道之上尚能零星落得幾員金人官弁死裡逃生。逃出之人,只顧上船渡水,誰料那水中亦是被瀝青埋了一連水底雷,只聽得水中一陣咕咚嘔浮,又是炸開條條淵蛟,翻雲覆雨,吞天蝕地,其後那些舟船,亦是葬身水底,陪葬宋民。軍心慌亂,喊聲鼎沸,七斷八續,終是逃回山下小彪人馬,告知金兀朮。金兀朮目視那水泊梁山化作海底龍潭,不由長聲嘆息道:“若有此輩尚在,滅宋之事斷難行了!”便叫就地掩葬陣亡軍士,班師回朝,浩浩蕩蕩,返還大金去了。只惜從此世間再無水泊梁山,不在話下。
只說梁山好漢保着衆百姓護送下山,聽得身後那震天聲響,皆知梁山已毀,衆人垂淚,李全擡槍喝道:“君一哥哥,你去歸順朝廷,俺不攔你,永從此訣,各自努力。只是倘若讓俺知曉那位兄弟卻去做了那朝廷的害民蠅蟲,到時休怪俺李全這支槍不念舊情!”說罷,李全、阮武、殿清讓、王皤四人自是率着百十名小嘍囉遠走他處,仍復替天行道,行俠仗義,各得結果,按下慢表。
李君一目視李全幾人遠走,又看梁山滅覆之景,仰天嘆道:“賢弟保重!”衆好漢無不傷感。軍馬南下,渡江過河,十存二三,轉過揚州去了,入得揚州。李君一便傳令,叫衆好漢各各準備入城朝覲。三軍人馬,只就城外屯住,先遣人入宮中進表歸附,聽候聖旨。新皇早得聞報梁山好漢京城勤王,血戰金兵,而今又復南下歸附,甚是欣喜。是日,李君一將大小諸將見在者,歿於王事者,錄其名數,寫成謝恩表章。俱各準備襆頭公服,伺候朝見天子。三日之後,上皇設朝,近臣奏聞。天子教宣李君一等人面君朝見。
李君一引領衆將,都上金階,齊跪在珠簾之下。上皇命賜衆將平身。左右近臣,早把珠簾捲起。天子乃曰:“朕知卿等衆將,聚義梁山,多負罵名。報國除奸,矢志不渝。前朝昏佞,不識舉用。卿等不以爲意,京城勤王。浴血勤王,未嘗有棄。卿之弟兄,損折大半,朕聞不勝傷悼。”李君一垂淚不起,仍自再拜奏曰:“以臣鹵鈍薄才,肝腦塗地,亦不能報國家大恩。昔日念臣共聚義三十七人,滅雷平散,替天行道。誰想今日十損其半!謹錄人數,未敢擅便具奏。伏望天慈,俯賜聖鑑。”上皇曰:“卿等部下歿於王事者,朕命各墳加封,不沒其功。”李君一再拜,進上表文一通。表曰:
亡故將佐十七員:
僧繼忠、楊發、顧法、鍾離雙、戴衝、喬向元、凌空、寇淮真、宮本、沙念冕、武藏、復泊良、孔仲、李明凱、張謙、魚讓、黃延
不願恩賜,遠走將佐四員:
李全、阮武、殿清讓、王皤
上皇覽表,嗟嘆不已,乃曰:“卿等三十七人,心懷忠義,潛身懲惡,報國除奸。先朝蔽塞,惜此良才,今止有二十人見存,又辭去了四個,真乃十去其半矣!”隨降聖旨,將這已歿於王事者,俱授名爵。陣亡將佐皆封忠武郎。如有子孫家眷者,就令赴京,照名承襲官爵;如無子孫者,敕賜立廟,各授武節將軍,諸州統制;偏將十五員,各授武奕郎,諸路都統領。管軍管民,省院聽調。
李君一加授光祿大夫、海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
雷羽加授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太子詹事。
薛廣基授兵馬大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兼上護軍。
程瑩兒授花陽郡一品夫人。
彭帥授揚州荊湖鎮兵馬指揮使。
李洪鱷授宗正少卿兼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李充授敷文閣直學士、承宣使、上騎都尉。
邱仁杰授封玄橫天師,賜歸蘇州駱馬山道觀,賞錢十萬貫,以終天年。
李乾授保定府水軍都統制。
劉林授平江府總管兼兵馬都監。
楊玟授太醫、內侍省都知副都知、翰林醫官院總管、翰林良醫。
許亨授尚書列曹侍郎、開國伯。
黃竺授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軍器監、都水使者。
辭走四人皆以加封,虛設其職,以待歸附,再加調任:
王皤授長州都統制。
阮武授嶽州府兵馬都監。
李全授明州府兵馬都監。
殿清讓授潤州府兵馬都監。
衆將謝恩,衣錦還鄉,京城百姓皆是扶老攜幼,紛紛迎送。自此相別之後,李君一受官封右丞相,輔政天朝數久,後因多次諫言北伐,爲秦檜所嫉恨,自岳飛遺恨風波亭,李君一又因屢屢上書替岳飛平反,亦於紹興十二年而遭革職還鄉,從此再不出仕爲官,只在家中著書立說,後於華陰縣城外請石匠選上好石料,修了一座無字碑,紹興十四年,李君一病逝於家中,臨終之時依舊大呼光復二字。治喪當日衆好漢攜家帶口不辭萬里都來祭拜,淚流滿面,中以雷羽哭聲最爲悲悽。到得出殯之日,全城百姓扶老攜幼,府衙官員不論職小,皆披麻戴孝,直達十里長。李君一所立那碑至今仍立在華陰縣城西門前,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親自在此碑題下忠義二字,不在話下。
又有李洪鱷任職期間雖無十分政績,然其力主抗金,深得民心。李君一被貶官後,李洪鱷憤憤不平,因而起病,後又因主和派事大,加之李君一病亡,李洪鱷遂於次年氣憤而死。
又有李充不願爲官,一經招安便辭官鄉里,繼續經營李氏酒家,直至孝宗年間病死。其子孫後代仍舊苦心經營,改良酒方,至今酒家尚在營業,其酒名傳四方,明宣德年間,明宣宗微服私訪嘗過此酒,讚不絕口,專設爲皇家貢酒。
又有雷羽被封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太子詹事,後再加封爲太子少保,深得太子賞識,李君一上書北伐期間,雷羽從旁出謀劃策,後因秦檜權傾朝野,雷羽獨是扶搖觸怒,卻因太子力保雷羽,故而雷羽未遭罷免,後是孝宗登基爲帝,雷羽繼李君一之志,力主抗金,深得孝宗歡心。後雷羽升遷爲兵馬指揮使,奉令發動隆興北伐。然雷羽卻不幸於北伐前夕染患風病,於徵途路上不治身亡。有詩爲證:
功成名就千秋業,封狼居胥丈夫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楊玟因授太醫之職,憑藉醫術高超,救死扶傷無數,後又幾番親赴戰場救治傷兵,被軍中譽爲“活菩薩”更贏得朝堂讚賞,楊玟後壽至八十六而亡。
薛廣基封侯拜將,自是兌現先言,會與程瑩兒安享洞房花燭,後育有一兒名喚薛翊,自爲南朝名將,書外之言,不多詳談。薛廣基後因朝中奸邪作祟,遂與程瑩兒辭官返鄉,復爲庶民。一家三口安享田園之樂,以終天年。後夫妻二人皆壽至六十而亡,安葬同處,連理枝芽。
且說許亨在京師,因見黃竺納還官誥求閒去了,自也尋思道:“自古官家薄情寡義,倘或日後奸臣作祟,於天子前讒佞,見責起來,追了誥命,豈不受辱?不如聞早自省,免受玷辱。”遂推稱風疾病患,不時舉發,難以任用,不堪爲官,情願納還官誥,求閒爲農,辭別衆官,浪跡天涯,自在過活,瀟灑一生。忽然一日,無疾而終。
劉林在平江府總管兵馬,甚得軍心,衆皆欽伏。後領大軍破大金兀朮四太子,出軍殺至郾城陣亡。
黃竺不願爲官,自帶其弟靈柩,從此返鄉務農,安享一世富貴。李乾仍是水中名將,兢業一生,後於黃天蕩大破金兀朮水師,戰死軍中。邱仁杰自不爲世間俗利所惑,雲遊江湖,以終天年,盡老清閒,終身快樂。不在話下。
又說李全等人轉戰楚州,屢屢大破金軍,彼時殿清讓因年近花甲,雙目難視,所部爲金兀朮大破,殿清讓不幸陣亡軍中。王皤力戰金朝大將數十人,亦是力戰而死。後阮武因孤軍一路深入殺至平陽附近遇伏,爲先掩護部將偏將撤退,身中百箭,陣亡。李全孤軍一人,仍是抗爭多久,於金正大八年兵敗身死,淮安百姓緬其忠義,自立四人廟宇,永享香火。有詩爲證:
又是十冬臘月天,積雪松柏枝葉鮮。
梁山好漢自天久,有始長活在人間。
只說這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各得歸宿,百姓頌德。後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因羣臣奏請,遂下旨於原水泊梁山主寨遺墟處建宋江一百零八好漢功勳廟,又於定州百花山處各建李君一三十七員好漢祠堂,永享人間香火。御筆親書“靖忠之廟”。又於二處廟宇祠堂前各鑄陳希真等三十六雷將、劉永錫等一十八散仙鐵水之像,永跪梁山好漢廟宇前,世受萬民唾罵。道是: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後來李君一累累顯靈,百姓四時享祭不絕。梁山泊內,祈風得風,禱雨得雨。又在華州華陰縣,亦顯靈驗。各處人民,重建大殿,添設兩廊,奏請賜額。妝塑神像新梁山好漢三十六員於殿中,侍從人衆。百姓行此誠心,遠近祈禱,無有不應。梁山好漢護國保民,受萬萬年香火。年年享祭,歲歲朝參。萬民頂禮保安寧,士庶恭祈而賜福。誰料崇禎年末,清人南下,四海屠戮,昔日梁山好漢廟宇祠堂皆被焚燬,至今古蹟已無所可尋。唯是留得一首唐律哀輓,家家口口相傳,是曰:
兔死狗烹姑置之,此事已足千年垂。
一心續義傳忠久,百戰滅雷太平全。
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相尚依然。
鳥盡弓藏埋黃壤,鴟夷未滅亦爲悲。
生當廟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嘯暮雲稠。
蕩寇之書何荒唐,卻喜蠅蟲樂魍魎。
水泊梁山埋忠骨,靖康杜鵑啼血徨。
看官,在下之至此已是盡數完結,諸多可述之事,卻是未多詳談,實乃心中一大憾事。只待他日續義詳本之書,再做一一分曉。今便引前人姜子所題的《念奴嬌》一闕,在此以填書尾,道是:
古往今來,問忠臣義士,若個頭白。三尺龍泉伴熱血,但知誅佞殺賊。埋沒山林,負屈含冤,抑欲憑誰說。替天行道,斬盡神奸巨猾。
回想忠義堂前,斷金事畔,浩氣貫白日。男兒七尺誓許國,只侍效死消息。北掃胡寇,南平漢逆,功成身遭殛。怒髮衝冠,告蒼天天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