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意獨憐才

bookmark

劉宗周起先那一皺眉落在了張原眼裡,心裡不免有些慚愧,這字是寫得差了點,以後還得繼續練,但很快,他發現劉宗周眉頭舒展開來,眉鋒不時一挑,似有讚賞之意。

這篇兩百多字的截搭題作文劉宗周看了兩遍,擡眼看着張原道:“你隨我來。”轉身便行。

張原跟在劉宗周身後,進到右起第二間茅屋,有個老僕在收拾屋子,見劉宗周進來,那老僕便退出去了。

劉宗周在一張高靠背竹椅上坐下,面前有凳子,他沒叫張原坐,張原自然也不能坐,恭恭敬敬侍立,等候劉宗周發話,劉宗周似乎在考慮說辭,半晌沒開口,就在張原以爲時間凝固了的時候,劉宗周開口了:

“你既已通讀春秋三傳,那我問你,三傳同釋春秋,有何不同?不要長篇大論,簡而言之。”

張原略一思索,答道:“左氏偏於事,文采斐然;公羊、榖樑偏於義,屬辭謹嚴。”

劉宗周點頭嘉許,問:“春秋三傳你已讀過幾遍?”

張原道“左傳讀過兩遍,公、榖二傳只聽過一遍,學生數月前患眼疾,不能看書,只能聽。”

劉宗周問:“如此說你耳聞成誦,並非虛言了?”

張原答道:“傳言難免誇大,學生要靜下心來聽書才能勉強記得一些。”

劉宗周嘆道:“只聽一遍,就能深解書中味,這樣的天賦實爲罕有——”語氣一變,嚴肅道:“張原,那我問你,你讀書識字是爲的什麼?”

張原道:“讀書明理,追慕先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劉宗周肅然道:“說出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拜我爲師,所爲何來?”

張原知道這位劉啓東先生是出了名的嚴厲,說套話空話只會被他看不起,當下直指本心道:“拜先生爲師,只爲學制藝。”

劉宗周似乎憋了一口氣,這時一下子吐出來,有點失望的樣子,說道:“原來如此,可惜可惜——學制藝當然是要科舉做官了,我再問你,你做官爲了是什麼?”目光炯炯,直刺人心。

張原鎮定自若地答道:“治國平天下。”

劉宗周問:“有私慾否?”

張原道:“人非聖賢,孰能無慾,依學生淺見,即聖賢亦是有欲,夫子奔走列國,推行禮樂王道,豈不是欲?孟子的魚與熊掌之譬喻,亦是說欲,在於取捨而已。”

“錯!”

劉宗周大喝一聲,頜下短鬚拂動:“你所言之慾乃是佛家之慾,佛家若要人無慾,則是寂靜涅槃,無死無生,這豈是先聖達儒所說的人慾!”

劉宗周突然這麼大聲,張原都被他嚇了一跳,恍然記起這位啓東先生是反佛健將,一生都在闢佛,他雖然也繼承王陽明之學,但對王學的雜於禪卻很不滿,對程、朱集儒釋道之大成的理學也多有異議,他希望重歸孔孟的純正儒學,劉宗周認爲剔除了禪宗思想的王陽明心學就是純正的儒學——

張原趕緊道:“學生說了只是淺見,請先生教導。”

劉宗周舒緩語氣道:“說良知則易流於禪,倉促間也難與你辨清,你人才難得,我深惜之,雅不願你急功近利爲俗欲迷惑,我可以收你爲弟子,但你要答應我,二十歲前你不得參加科舉。”

張原愕然,他來求師就是學制藝備戰明年的童生試,劉宗周卻要他二十歲前不得參加科舉,這算怎麼回事啊!

張原小心翼翼道:“學生不明白先生的意思,先生當年赴童生試似乎也還沒到二十歲吧。”

劉宗周微笑起來:“你這後生倒了解得清楚,要以我之矛攻我之盾嗎,我實告訴你,我現在亦後悔當年學八股太早,所以我中進士後猶遠赴德清拜在敬庵先生門下悉心求教,這才初涉儒學門徑,而你——”

劉宗周伸指虛點了一下張原:“你的天賦資質在我之上,我十五歲時對四書、《春秋》遠沒有你讀得通透,而你僅憑自學領悟就能達到這一步,我不及也,所以說你小小年紀就學制藝實在是可惜,依我本意,你二十歲參加科舉還是早了,最好是終生不參加科舉,你家境小康,不用爲衣食煩惱,就專心做學問豈不是好。”

劉宗周上身前傾,目光殷切地望着張原,他對張原的期望很高,以張原的穎悟,加上他的悉心教導,張原成爲一代大儒也絕非不可能。

張原卻是哭笑不得,真不知道該怎麼對劉宗周說,說農民要造反了,劉宗周肯定會說瘡癬之疾何足爲慮,說大明朝要滅亡了,會亡在努爾哈赤兒子皇太極的的手裡,劉宗周會問努爾哈赤是誰,然後大罵張原一通——

張原謙虛道:“先生過譽了,學生天賦既不如我族兄張宗子,更不如就在隔壁的祁虎子。”

劉宗周道:“張宗子心思太雜,是紈絝天才,祁虎子誠然聰慧,但還是不如你,從你那篇四書義中我能看出你的好學深思且能貫通,甚合我意,但作爲八股文卻是不合格的,所以你不適合學八股,應以求學立言爲志。”

張原心道:“糟糕,就盯上我了,我真不適合做學問啊。”說道:“先生,你也不要限制我哪一年才能參加科舉,我可以一邊科舉一邊追隨先生做學問,先生自己不也是這樣嗎,有進士功名,照樣求學不輟。”

劉宗周一針見血道:“我中進士迄今已十餘載,猶未出仕爲官,你能嗎?”

張原老老實實道:“不能。”

劉宗周道:“那你就專心向學,不要考慮功名之事,或者考個生員功名,免得賦役騷擾,如何?”

張原作最後的努力:“先生,左傳所云不朽三事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學生就是想立功,這立功怎麼就不如立言呢?”

劉宗周道:“立功自有人立去,我今見你適合立言。”

張原沒辦法了,道不同不相爲謀,深施一禮道:“學生不是做學問的人,拜別先生。”退後兩步,轉身要走。

劉宗周沒想到張原這麼決絕,站起身道:“你小小年紀,功利心怎麼如此之重!”他想挽留,他認爲張原人才難得,是讀書種子。

張原無話可說,明年的科考他是一定要參加的,回身又向劉宗周深深一揖,退出茅屋,走到先前那間書室,向祁虎子和黃默雷打了個招呼,找到武陵,便離了大善寺回家去。

祁彪佳和黃霆二人以爲張原作文不佳,被先生所黜,但後來看到啓東先生,啓東先生唉聲嘆氣,連道:“可惜,可惜。”

祁、黃二人不明白啓東先生在惋惜什麼?

張原帶着武陵從寺前廣場走過時,沒有看到穆真真,那墮民少女也沒想到張原這麼快就走了,以爲要學到午時三刻呢,所以她午時初才注意並等着,她的揹簍裡還留了幾個最好的橘子,張家少爺先前怕先生罵不敢吃,現在放學了總可以吃了吧。

然而等到過了正午時,穆真真見寺後學館那十來個學生都走了,也沒看到張原主僕出來,她繞到寺後一看,學生已經沒有了,只有那位劉先生和一個老僕在。

穆真真埋怨自己疏忽沒注意到張家少爺放學,心道:“那我午後再來吧,午後張家少爺也要來這裡讀書的。”

這墮民少女懷着期待相見的喜悅,輕快地翻過寺後雙珠山,回三埭街去了。

——————————————————————

《雅騷》有了第二位盟主,感謝冷夢孤塵書友自丹朱以來的支持。

點擊推薦榜名次都有提升,小道欣慰,求書友們繼續給力。

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09章 我見猶憐第29章 訓師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32章 金剛怒目第484章 膽小如鼠張介子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229章 先慮敗第229章 先慮敗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72章 越王橋上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47章 挾妓第227章 千夫所指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392章 波瀾起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310章 砎園夜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292章 驚才絕豔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92章 秋夜第72章 越王橋上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36章 後臺第68章 住家弟子第396章 暴死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141章 訓弟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23章 山陰縣衙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48章 真真認主第78章 蟹會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85章 驚馬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408章 木瓜詩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247章 娥眉月第407章 慈母心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452章 太極宗師第385章 驚馬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16章 白浪子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242章 並蒂蓮第68章 住家弟子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98章 少女蹴鞠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16章 獨木橋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330章 溫柔鄉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2章 釣之夏第80章 良師箴言第111章 點燈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309章 我見猶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