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沁園春雪

五十、沁園春;雪

錢惟演出了巷子,來到樑豐家門口,叫錢禧去叫門。來福開門出來,見是錢禧,相熟了的,笑臉相迎。錢禧問樑公子在麼?來福答道:“今日攜了小娘子上街遊逛去了,說是要吃了晚飯回來,要不先請進去坐坐?

錢禧向錢惟演報了,錢惟演心想這時候還未到午時,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改天再來吧。吩咐開道而去。

其實樑豐在家,也不是故意要躲錢惟演,吩咐下去誰來了都這麼說。因爲家裡來了兩個客人,一個是王曾,一個是趙小六。大年初一就上門,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王曾沒法子,趙小六每天都催他,答應了要上樑豐家的,請他趕緊安排。王曾被催得無奈,左思右想,靠自己絕對不行,可保護不了太子爺。只好請殿前司和內府幫忙,拿着皇后的批條,選了十來個身手好的侍衛和五六個靈活的小黃門,打扮成他王府家人的樣子,一路小心翼翼,乘了兩頂軟轎來到樑豐家。

到了門口叫門,來福不認識這兩位,又看到後面烏秧烏秧一大堆人,就有些怕。忙回去通報少爺,樑豐聽了,心說要麼錢惟演,要麼王曾來了。自己到京城,只認識這兩位,趕緊出門迎接。門口一看,還有趙小六,心裡一驚。雖說是約過他,可沒想到大年初一就上門的。只好臉上裝作不知,滿臉堆笑地將兩位迎到家裡。

來的人多,一下子就顯得小院有些擠了,待要讓進房中,那幾位可是保護太子的,還沒等樑豐開口,就先四下散開,有意無意地站在每道門前晃了兩眼,確認沒有危險方纔暗示王曾可以了。

趙小六可不管這些,笑嘻嘻地和樑豐互道新年,說道:“樑兄,我看你家門口挺別緻啊,別人家都是桃符春牌,你家卻貼起紅紅的對子,哦對了,那個福字爲啥到起貼啊,是不是下人貼錯了?”

“呵呵,標新立異嘛,這樣看着喜興一些。誰讓咱還有這兩把刷子呢?(丫的挺驕傲)至於福字嘛,是我故意這麼貼的。哥哥我運氣好啊,大年初一,王相公和小兄弟你就上門來送上溫暖,我的福,可不就倒(到)了麼?”

趙小六和王曾聽了,心中都是一樂,這小子太會說話了。捧得咱們顛顛的。天增歲月人增壽啊,不錯不錯。

話說那年月,對聯還只是律詩裡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少有人專門作。蜀主孟昶倒是也寫過春聯,但流傳還不久。像天增歲月這種後世臭了街的東西,擱那時候就叫新鮮了。

王曾陪着趙小六參觀樑家,又看到一副對子:“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寸薪寸木物力維艱。”趙小六回頭問:“這是廚下麼?”樑豐答是,順嘴讚道兄弟聰明。趙小六大喜,沿着廊下向前走去,又看到一副:“進來寬衣解帶;到此俯首稱臣。”趙小六不解,還俯首稱臣?除了我家,還有誰敢這麼大口氣啊,想造反啊?二話不說推門就進,樑豐還來不及開口勸阻,他人已經閃裡面了。

只聽得“呃”的一聲,趙小六愁眉苦臉捂了嘴退了出來,晦氣道:“原來卻是茅廁,樑兄啊,你怎麼把這副對子貼這裡啦?”

樑豐哈哈大笑:“我已經寫得清清楚楚,是你自己不解,幹我甚事?”趙小六又盯着對子看了,一想卻不正是如此?回頭看看王曾,三人大笑不止!

這回趙小六也不敢亂跑了,規規矩矩跟着樑豐到了中堂,見中堂上也掛了一副“座上南華秋水,屏間北苑春山”,對聯中間是一幅六尺山水,是樑豐仿唐寅的《落霞孤鶩圖》,上題:“畫棟朱簾煙水中,落霞孤鶩渺無蹤。千年想見王南海,曾借龍王一陣風。”

其時山水多爲工筆且做背景之用,像這幅介於工筆與寫意之間,危崖倒懸,草堂臨水,畫中人兩眼望着遠方,構圖之妙,筆致之精,曾不多見。王曾與趙小六讚賞不以,大開眼界。王曾讚道:“玉田書畫雙絕,果非過譽啊。尤其此畫別開生面,若能在這草堂讀書垂釣,真神仙中人也!”

三人堂中坐定,彩雲彩萍聽說有客人,便倒了茶端上。外面兩個小黃門進來站在王曾趙小六背後伺候,趙小六揮揮手把他們打發出去。來福擡了一個燒得旺旺的火盆進來,堂中越發暖和。樑豐吩咐來福,說若是有人叫門來訪,就說自家攜了娘子出門遊逛去了,須吃了晚飯方能回來。自己現有貴客,不要讓人擾了。來福答應這退出去。

來福出門去時,邀請院中各位到廚下小廳吃茶烤火,那些侍衛豈敢離開,只好擺手不去。來福也不好多勸,只心下嘀咕這些人到煞得冷,自家烤火去了。

趙小六在宮中最是拘謹,難得出來,快活得不像話,逮着樑豐問東問西,樑豐回答也頗有趣味,王曾說話雖少,但聽得津津有味。忽然趙小六說道:“樑兄,我還沒見過你那傳奇似的嫂夫人哩,可否請來見見?”

這話若是問了別人可犯忌諱,那時候哪有跑人家去就求見人家老婆的?這種事也只有胖和尚魯智深做得出來,人家林沖都被逼成那樣了,上得梁山,魯智深第一句話居然就是“阿嫂可好?”,氣得林沖後半輩子基本上就沒跟他說過話。

但樑豐知道他是年紀小,對男女之事沒什麼城府而已。而且自己那麼開放,面對這麼個大宋第一仁君和王大君子,又什麼好怕的?於是就叫彩雲到後院請小嫦出來拜見客人。

小嫦在後面已經聽說了是王曾相公駕到,正替郎君緊張呢。忽然聽說叫自己出去拜見客人,急忙整理姿容,慢慢出來。進了中堂,也不敢擡頭,只對着王曾二人彎腰萬福道:“見過相公大人。”王曾虛擡手臂,算是答禮了。

旁邊趙小六笑道:“那還有我呢?”

小嫦這才擡起頭來看着趙小六,茫然不知如何稱呼,轉頭望向樑豐。樑豐笑道:“這是王相公家親戚,我的一個小兄弟。”小嫦忙又福道:“見過叔叔。”

趙小六禮節也大,急忙起身一揖到地道:“見過樑家嫂嫂。”王曾在一旁看了,哭笑不得,又不好說破,只好隨他。

趙小六向小嫦笑道:“聽說嫂嫂也是琴棋書畫件件精絕,不知在家是你教樑兄,還是樑兄教你啊?”小嫦有些窘,不過有心給郎君長臉,見他又是個小孩,便不怎麼緊張,道:“好叫叔叔得知,奴家樣樣不如他。”

“我卻不信,起碼你唱歌比他強吧?”趙小六有些口無遮攔。樑豐笑道:“內子是給我長臉呢,王兄,堂上這幅對子就是內子的手筆,以爲如何?”

趙小六聽了,急忙又扭頭去看那副對聯,但見顏精柳骨,精華內斂,卻顯得雍容華貴不急不厲。趙小六細細看了,讚道:“好字,好字,嫂嫂真是女中丈夫,書法全無一點脂粉氣啊。”王曾重又看了,深以爲然,也點頭稱是。

這時趙小六說道:“樑兄,那日你答應我的字畫詩詞,我可是親自來求了,怎麼着也該給我了吧?”樑豐笑道:“早知道你會上門討債,我卻躲你不過,先用飯,過後咱們再說。”一邊吩咐看廚下準備好沒有,來福來答道已經準備好了。樑豐便伸手請他二位移步前往小廳。小嫦又施一禮,自己後院去了。

幸好過年,準備的菜多,三人在小廳坐下,酒菜上來。樑豐佈菜請酒,給兩位道賀新年,王曾趙小六也舉杯同賀,一邊說笑,一邊用餐。外面侍衛黃門等,自有永叔來福等去招呼,也不用管。

吃飯畢,趙小六便催着要東西。樑豐領了他二人來到後院書房,彩雲彩萍忙來磨墨鋪紙。樑豐又吩咐去把自己買的明礬拿來,化水煮了端上。旁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之間樑豐提起一直未開過的筆,蘸了明礬水,凝思一回,便信手在紙上塗抹起來,白紙明礬,看不出什麼東西。人人詫異。一會兒樑豐又換了筆蘸墨在紙上作起畫來,只見他抹抹點點,塗塗刷刷,此時方纔看見樑豐畫的妙處。

好大一幅江山雪景圖,遠處長城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直向天際,近處白雪皚皚,更有冰凌欲滴,稍稍點綴了些村落房屋,更顯得整幅畫莽莽蒼蒼,雄奇無比。原來明礬融化後塗在紙上,以淡墨溝於其浸潤之處,便會出現厚厚的雪景模樣,更會產生冰柱等奇異效果來。遠非當時人畫雪,任他甚等高手,也造不出如此奇景,只好在畫紙留白處勉強有些效果,但其單薄可知。焉能是樑豐這樣的技藝能比的?這時樑豐用在畫上,前無古人。

王曾在一旁輕輕鼓掌道:“神技,神技!”趙小六更是看得目瞪口呆。

樑豐畫完,換了一隻筆,默默想了半天,一狠心,提筆在畫面留白處題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時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引無數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單于可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寫罷,大筆往後一擲,大有虛脫之意!

388 求援226 命案婚期教育423 這算跑官麼268 我要去上墳五三小嫦不是老婆嗎451 大項目和小爲難463 轎車五八說個月光寶盒的故事182 第一次競聘結束113 亂鬥435 大理想小實驗八五六頂思考帽卅一小小年紀爲愛癡狂467 揭牌486 抓放放抓104 騙皇上的風箏玩兒352 西夏那些事兒238 狠心短命的鬼七九潘樓慶功宴477 不可沽名學霸王七三雙姝初相見287 謁陵266 咬給太爺我看233 分兩路查338 兩篇文章237 捉拿金大嘴五八說個月光寶盒的故事196 還要找個人281 駕到鞏縣408 拜見大讚普463 轎車133 亂打一氣268 我要去上墳七七進宮畫遺像410 逃脫426 副校長487 曙光326 渡口風波九四說天下見程程244 平沙落雁八一勞模面聖398 成長起來的小狐狸140 進考場會試了卅一小小年紀爲愛癡狂390 焦用241 小夢308 汴水聞見210 二堂問案207 洗洗再來五一明日叫大起213 兀那婆娘害我好苦248 雞腸雞血豬尿泡436 新直講372 風雨將至九四說天下見程程433 班長選舉346 初來乍到132 老子要報仇出氣402 宮中亂九四說天下見程程376 塞門大戰467 揭牌475 橫也絲來豎也絲469 豈能了斷326 渡口風波六七不吃虧就勉強答應369 古代王二小158 這頓我請230 抓不到人328 老包斥庸官290 頭腦風暴的結果316 高規格低級別一楔子449 演講377 塞門大捷166 那就繼續查156 請期之禮348 軍棍372 風雨將至343 安排後事334節 操是個大問題205 一級導遊148 相慶354 突襲甘州城六四咱們比誰能劈磚吧199 國產撲克474 不是這樣474 不是這樣257 太后請慎言265 破褲子的笑話廿四深深一吻太匆匆454 領導總是最聰明302 執意封駁的後果八二雞蛋裡挑骨頭302 執意封駁的後果394 利出一孔六二訪客紫英館271 特詔伴駕473 詔見